沪科版中考历史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6891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中考历史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沪科版中考历史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沪科版中考历史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中考历史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共20题;共58分)1. (3分)“我来自元谋,你来至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小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元谋”且能“直立行走”的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A . 陕西省B . 云南省C . 浙江省D . 北京市2. (3分)下图中能反映半坡人生产生活的是( )A . 稻谷 B . 半地穴式房屋 C . 甲骨文 D . 司母戊鼎 3. (3分)中国早期人类的典型代表是( ) A . 河姆渡人B . 山顶洞人C . 半坡人D . 北京人4. (3分)我国考古学家利用“碳14断代法”测定出一种远古人类,距今约50万年左右时间,并在其生活的洞穴里发现有厚达6米的灰烬,请你判断下列说法属于这种远古人类的是( ) A . 已经会人工取火B . 过着群居生活C . 种植粟D . 会制造陶器5. (3分)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整个社会呈现出“天下为公”(天下是人们共有的)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 人们依据血缘关系住在一起B . 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C . 人们之间互相谦让D . 没有战争,和睦相处6. (3分)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山顶洞人D . 蓝田人7. (3分)2015年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相传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是( ) A . 炎帝B . 黄帝C . 尧D . 舜8. (3分)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A . 尧B . 黄帝C . 舜D . 大禹9. (3分)他是我国历史上的治水英雄,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这位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伟人是( )A . 黄帝B . 尧C . 舜D . 禹10. (3分)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武王)封尚父(姜子牙)于营丘,曰齐。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制度是( ) A . 分封制B . 郡县制C . 科举制D . 行省制11. (3分)考古学家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 )A . 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B . 国君宫殿规模宏大C . 国君与平民平等生活D . 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12. (3分)商朝是我国青铜器高度发达的时期,其精品代表作是( )A . 四羊方尊B . 司母戊鼎C . 青铜立人像D . 散氏盘13. (3分)下图是汉字“日”“月”在甲骨文中的不同写法对照表。请问这两个字都采用了哪种造字的方法?( )A . 象形B . 指事C . 会意D . 形声14. (3分)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 A . 齐桓公、魏国B . 晋文公、齐国C . 齐桓公、秦国D . 楚庄王、秦国15. (3分)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 .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 . 奖励耕战,高产者可免除徭役C . 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废除旧贵族特权D . 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16. (2分)“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财产并出租”“它们”指( )A . 磨制石器B . 骨耜C . 青铜器D . 铁农具和牛耕17. (3分)“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这是汉书食货志描写的汉景帝后期西汉的社会状况。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下面的哪一项( )A . 汉文帝、汉景帝提倡节俭治国B . 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C . 汉文帝、汉景帝重视“以德化民”D . 汉武帝实行大一统措施18. (2分)退避三舍、楚王问鼎、卧薪尝胆、合纵连横、远交近攻、朝秦暮楚,这些事件(成语或典故)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 A . 和平稳定的历史B . 诸侯争霸的历史C . 经济发展的历史D . 百家争鸣的历史19. (3分)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 ) 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宗法制D . 郡县制20. (3分)史记记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上从其计”的根本目的是( ) A . 加强中央集权B . 让更多的人得到封地C . 加强思想控制D . 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政府做官二、 非选择题(21题8分,22题14分,23题7分,24题11分 (共4题;共40分)21.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们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七上中国历史材料二:从图反映的远古人类生活过的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1)如图所示的是哪种远古人类?该遗址在什么地方发现的?他们的生活年代距今约多少万年? (2)材料一反映了图所示的人类使用的工具有什么特征? (3)材料二的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 (4)在部落联盟时期,谁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解除了水患?从他的治水事迹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精神? 22. (14.0分)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图3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核心价值观念?该党派的创始人是谁?(2)图3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核心价值观念?该党派的创始人是谁?(3)写出图4所示文献的名称。简要概括它所表达的主要民主思想。(4)写出图4所示文献的名称。简要概括它所表达的主要民主思想。(5)图5所示刊物创办于时?由此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6)图5所示刊物创办于时?由此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7)图6是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户签署的“包干到户”合同书。该合同书的签订,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时代精神?(8)图6是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户签署的“包干到户”合同书。该合同书的签订,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时代精神?23. (7.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迨始皇吞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材料二: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材料三: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雍正皇帝(1)根据材料一,指出“始皇”在政治上创导的“后世之治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指出“塞外之一统”最早由哪个民族实现?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列说明“塞外之一统,极盛于我朝”。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其所反映的历史主题。 24. (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夏商西周东周秦朝西汉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大一统”之梦(1)材料一中西周政权的建立者是谁?材料二所叙述的是西周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请归纳西周实行这个政治制度的作用。 (2)材料一示意图中的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请简述这两个时期的时代特征。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和汉朝初年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何不同?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 (4)举两例佐证材料三中“(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这句话。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共20题;共5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21题8分,22题14分,23题7分,24题11分 (共4题;共40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3-1、23-2、23-3、23-4、24-1、24-2、24-3、2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