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30 (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4828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30 (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30 (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30 (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丘市一高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第I卷 本卷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 选择题:1有人曾说: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像无舵的帆船;失去节制的私欲,就像决堤的洪水。下列地方官员或势力具有这一特点的有( ) 东周诸侯王 秦郡守 西汉诸侯王 唐节度使 宋知州A B C D2秦朝在郡县中实行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立,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唐朝设道向地方派遣监察官员,宋朝设置互不统属的路,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其共同的目的是( )A加强地方司法监察工作 B强化对地方的军事控制C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监控 D加强中央集权3为了解决管理区域过大和军事问题,历朝政府设立监察区或军官区,这些非行政区最终演变为州、道、路等地方行政区划,使地方行政层级变多。下列关于这种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方分权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削弱 B地方分权适应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C地方分权有利于地方政府提高行政效率 D地方分权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4下列反映了自秦汉至明清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由此可以看出( )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中枢机构体系日趋严密 B中央集权的逐渐加强C地方自主性不断增强 D经济区域间联系加深5韩非子亡征中指出:“种类不寿,主数即世,婴儿为君,大臣专制,树羁旅以为党,数割地以待交者,可亡也”“出军命将太重,边地任守太尊,专制擅命,径为而无所请者,可亡也”。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秦始皇确立了( )A君主专制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 D贵族寡头政治6汉武帝末年,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受遗诏辅少主”,他曾对丞相田千秋说:“始与君候俱受先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霍光“主内”指的是( )A决策军国大事 B加强皇宫内部管理 C执行大政方针 D监察百官7有人认为,明太祖时军权膨胀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明朝军权膨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制度衰落,皇权受到更多冲击和挑战 B加强皇权是中国历代君主执政的必然准则C以相权为核心的官僚体制难以承担加强中央集权的重任 D相权过度膨胀,危及君主权威8军机处设于雍正七年(1729年),裁撤于1911年,共设有军机大臣145人,其中满人72人,汉人64人。这说明军机处设立的重要目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 B实现民族平等 C释放民族善意 D维护与巩固满洲贵族统治9“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差叙自公卿以下,至于郎吏功德材行所任。茂同郡护羌校尉(官名)王琰,前数为郡守,不名为清白。而琰子嘉(即王琰之子王嘉)仕历诸县,亦复为通人(学识渊博通达的人)。嘉时还为散骑郎(官名),冯翊郡(地名)移嘉为中政。”该材料主要表明中正官( )A以严格的考试作为录用标准 B大多在中央官员中选拔产生C多从现任官员中选拔兼任 D对当地官员的德才进行评定10622年唐高祖颁布诏书指出,布衣寒士得不到举荐者可以“投牒自应”“自举”,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明文规定投身仕途的考试不再需要官府举荐。这对社会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 )A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B选拔到真正的“贤者”治国C促进了社会公平公正的发展 D提高了决策水平11北宋汪洙在神童诗中云:“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最能体现的是( )A北宋科举制发达,重视文武兼备的人才 B北宋统治者把科举制作为唯一选官依据C北宋统治者加强对读书人的思想控制 D我国古代社会读书做官一体的价值取向12有人总结说:“世官制是奴隶社会具有标识意义的选官制度,和则分别是封建社会前期与后期具有标识意义的选官制度。”其中的“”应分别为( )A察举制 科举制 B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八股取士 D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13近代历史学家蒋廷黻指出,“关于鸦片问题,我方力图禁绝,英方则希望维持原状:我攻彼守。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的机会和自由,我方则硬要维持原状:彼攻我守。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场“不能避免的”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中国的社会矛盾发生根本变化C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D中国的革命进入民主革命阶段 14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该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 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懦弱卖国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15下列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当时侵略需求的条款是( )A英国人在中国犯法由英国领事裁决 B强迫中国开放东南沿海五处通商口岸C双方商定英国在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 D英商在中国取得居住和租地的特权16某合约批准后,清帝下诏曰:“去岁仓促开衅,征兵掉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这一“合约”( )A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在长江各口岸航行 B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C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建立17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他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政策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81939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道:“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从实局的角度看意在( )A依赖国人自己的力量抗日 B中国的武器装备落后于日本C完全服从国民政府的领导 D依靠民众实行全民族抗战19一位研究中国近代化的美国学者道::“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使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战略反攻的开始20抗日战争爆发后,原先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纷纷请缨杀敌,电报如雪片般飞向南京,川军、滇军、晋军、桂军等地方部队奋战在抗日前线,撑起了抗日战争的半边天。这反映了( )A国民政府实现了实质上的统一 B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C地方军阀是抗日战争的主要力量 D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空前加强21恩格斯曾经指出“在社会发展的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变成了法律。”其“共同规则”最适合于评价( )A习惯法 B自然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22马克思说道:“在罗马,氏族社会变成了闭关自守的贵族,贵族的四周则是人数众多的、站在这一社会之外的、没有权利只有义务的平民;平民的胜利炸毁了旧的氏族制度并在它的废墟上面建立了国家,而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融化在国家中了。”贵族和平民“完全融化在国家中”始于( )A习惯法的废除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公民法的颁布 D民法大权的编撰23恩格斯指出:“至于另一类的思想家,即法学家,则对新秩序赞赏不已,因为一切等级差别的取消,使他们得以全面制定他们心爱的私法,因而他们就为皇帝制定了空前卑鄙的国家法。”这里的“国家法”指的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24某位哲学家指出:“至于雅典人的政制,他们选择的政体类型或者模式,就其选择照顾卑贱者而不是良善者来说,我是不赞成的。”这就说明他对雅典民主的认识是( )A少数人的民主 B非自由的民主 C排斥精英的民主 D.奴隶制民主25雅典民主制保障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自由,却剥夺了他们拥有不受国家干预的私人空间的消极自由。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多数人暴政的弊端 B轮番而治的危害 C奴隶主专制的本质 D小国寡民的特征26梭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赋予各等级不同权利和义务。此项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 )A违背了自然界的理性、自由等原则 B打破了贵族强调出身的世袭原则C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导致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27在雅典城邦,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这说明( )A公民大会只注重形式上的民主 B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谨 D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28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此规定说明该法律(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D是一部完善的成文法典29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宁可漏网一千,不可冤枉一人”,这反映了罗马法( )A调节所有矛盾以维护统治 B主张重罪轻罚 C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D具有自然法精神30古罗马有这样一个案例: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以为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根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A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社会行为 B保障平民利益,实现社会公平C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D是古代世界上最完备的法律31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两党之争异常激烈,但没有造成政局不稳,其根本原因是( )A两者的根本利益一致 B美国法制健全 C两党相互牵制 D民主制度充分发展322014年12月11日晚,美国众议院以219票赞成、206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2015财年预算案。由于此前通过的短期预算法案仅支持联邦政府运营至2014年12月11日午夜,因而本次差点迫使政府“关门”。2013年10月,两党政治博弈就曾导致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被迫关门16天。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两党势均力敌,保障政府决策的正确性 B两党互不相让,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C两党轮流执政,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两党矛盾不可调和,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33下列关于英美两国政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国政党活动主要是争夺议会的多数席位 B英美两国国内皆两党对垒,交替执政C美国政党活动主要是竞选总统和国会议员 D两国政党在议会中席位的多少决定该党执政与否34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和弗朗索瓦奥朗德分别是当今美国和法国的总统,如果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拥有行政权 B是军队最高统帅 C是国家元首 D由民选产生,对议会负责35下列关于法国总统制共和制与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B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德皇是世袭的 C法国总统和德皇都有权解散议会 D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6蒋劲松在议会之母中对近代英国的代议制评价道:“如果说议会、内阁分别是英国的头和手,那么国王则是它的心脏。”下列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 B国王在政治生活中仍有重要作用C内阁对议会负责 D一会是国家权力中心37有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积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B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C美国的总统共和制 D法国的议会共和制38“(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材料中的“它”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39“当议会桌上发生争执时,德意志帝国的军官们总是在开口之前把一把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当别的西方国家有一支军队,德意志的军队有一个国家。”这表明近代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 )A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B与英国的政体极其相似 C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D议会代表都是军人40近代史上,英、美、法、德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其主要的共同点是( )A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 B国家元首有权解散议会C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D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第卷 本卷共3个小题,共40分,第41题14分,第42题12分,第43题14分。二、非选择题:4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统治者十分重视官员的“德”,也就是官员的教育,主要是儒家的政治思想和德行操守,选官要依此标准,考试也依此。而且官员还负有“教化”百姓的职责;清明、廉洁、公正执法,就是做官的基本要求。做官的具体规范、要求越来越多;中国法律,主要是刑法,这是中华法系的一个特点,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官员执法和犯法的处罚规定;其中尤其是相对独立的、强有力的御史制度,这也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一大特点。官僚制度发端与秦汉但是粗疏多变。在唐代得以定型完备,并为后世所继承和逐步调整、更趋严密。 摘编自我国古代官员政绩考核的管理借鉴材料二 中国古代统治者对考课内容的确十分重视,在整个中国古代考核史上,历代王朝都十分注重将德与绩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考核。考核内容既考察显性的经济和社会指标,也注重对官吏道德才能的评判。古代的考核实践始终建立在德绩结合的功绩制基础上,自宋以后将资历考核补充进来,最终形成了以德绩为主,年资补充的考核特点。 摘编自王雪竹中国古代如何考核官员:分类管理,德绩为主(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强化官员管理的表现。(8分)(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官吏考核的特点,并指出给我们现代干部考核有何启示。(6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为了扩大奴隶主民主政治,伯利克里作了一些新的改革:执政官及其他各级官职向各级公民开放,用平等的抽签管理代替财产资格的限制;规定公职人员领取薪俸,以利于穷人参加政治活动;以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约十天召开一次会议,决定内政和外交等一切大事;扩大陪审法庭制度,法庭增至十所,陪审法官增至六千人,都由抽签选出;发放观剧津贴,资助穷人参加文化生活。 摘编自孙道天世界古代史材料二 西方第一个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国家是英国。通过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才以保留“虚位”君主、议会掌握立法实权的形式,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革命之后,君主作为国家的象征,逐渐失去了统治权力,真正的国家政治权利转移到了议会手中。英国议会包括贵族院(上议院)和平民院(下议院)两院,贵族院的议员不是选举产生的,主要由王室后裔、世袭贵族等封建贵族组成,平民院是新贵族、资产阶级的代表机关。随着历史的发展,上议院的力量逐渐减小,下议院日益成为有影响力的一方。这样资产阶级就通过不断争得议会中的民主权利实现了自己组织政权、发展自身利益的目的。这场革命打破了封建壁垒,使资产阶级的自由竞争得到了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得到自由驰骋、安全发展、秩序稳定的政治环境,开创了人类社会的资本主义时代。 摘编自徐大同准确认识西方政治民主制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伯利克里“新的改革”后的雅典民主政治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和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在内容上的主要差异(6分)4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中国,“复兴”一词并非源自深奥的儒家学说,尽管该学说提出过实现战国时代大一统、建立强大帝国的愿望。它也不是在鸦片战争和列强侵略中国时期,由康有为、梁启超和其他革命者提出的,尽管这一时期在清王朝统治之下的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复兴”思想出自一位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的革命党人孙中山。孙中山及他的战友从革命斗争一开始,就创立了“兴中会”。而“兴中会”这个名称中的“兴”字指的就是“复兴”。 摘编自尤里塔夫罗夫斯基“中国梦”凝聚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髓材料二 经过长期的奋争,1949年中国人民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1978年,中国共产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把中华民族带向了富强兴旺的大道。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而承载民族希望的中国共产人又把中华复兴的伟业推向了新的高度,开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途径。 摘编自杨共乐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事业(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复兴”思想兴起的背景。(6分)(2)简评孙中山及他的战友领导的“复兴”成就。(4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华复兴的伟业推向了新的高度的表现。(4分)商丘市一高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D3D4B5C6A7A8D9C10C11D12A13C14C15C16B17D18D19C20D21A22B23D24C25A26B27B28B29D30A31A32B33D34D35C36A37A38C39C40C二、非选择题:41.(1)表现:强化道德教育;制定了为官的具体规范和标准;制定详细的法令规定;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对吏治的管理。(8分)(2)特点:考核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注重德绩和资历,以德绩为主。(4分) 启示: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看社会效益;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注重对官员素质和潜力的考核。(2分,任答一点即可)42.(1)特点:公民主权;轮番而治;集体统治;直接民主。(6分,任答三点。) 差异:形式有异,前者为间接民主或代议制,后者为原始直接民主;程度有别,前者服务群体更为广泛,后者仅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广大奴隶、妇女和儿童排除在外;影响不同,前者影响更为宽泛,除本国外,辐射到整个世界。(6分)43.(1)背景:西方列强入侵致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妥协行径遭到华夏儿女唾弃;孙中山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民族复兴成为近代仁人志士共识。(6分) 简评: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主义;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4分,言之成理即可。) (2)表现:建立新中国,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民族屈辱历史,迎来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增强了新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