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4482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不存在“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 轻寡人与B . 天下缟素C .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D . 请广于君2. (2分)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A . 小麦青青,一片粉花翠浪,远处近处的田畴里,春风泛起涟漪。(宗璞花的话)B . 楝树、花梨树和醋栗树都仿佛被自身的芬芳熏醉了。(普列姆昌德戈丹)C . 这风吹到人身上时,便使人感到一种清快,一份微倦,一点惆怅。(沈从文春)D . 不够完美又何妨?万物皆有裂隙,那是光进来的地方。(莱昂纳德科恩)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3. (1分)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 妈妈和文文在江边散步。文文:瞧,我们的城市多美呀!妈妈:(笑)那你就背两句应景的诗吧。文文:我想到了白居易的“_,_。”妈妈:要是站在那叶小舟上,眼前的景象会让你想起什么诗句呢?文文:王湾的“_,_。”妈妈:看来诗歌没有白背哦!(指着草地里的标语牌)这标语怎么只剩一半了呢?“一花一草一木”三个“一”字连用倒也雅致。你试试用三个“且”字对下半句,提醒人们文明赏花。文文:“且_且_且_”?妈妈:(微笑,点头)不错,很押韵。两人:走到古城墙遗址边。文文:咦,这儿是“攀跃”,上次在车站看到的是“翻越”,到底哪个“yu”字正确?妈妈:两处标语都是提醒人们不要跨过阻拦物,你用“跃”和“越”组词不就能区别了吗?文文:(恍然大悟)我知道了,应该“把_改为_”。妈妈:(手机响,拿出看)你同学小涵的妈妈在家长群里发了条微信。文文:(嘀咕)又晒娃!妈妈(念):“周日录了一所名校,今天又收到另一所名校的补录,虽然一波三折,过程煎熬,但普娃进了牛校,诚惶诚恐,只有继续努力,才不会被碾成渣”文文(吸嘴):妈,你给我念这个,是什么意思?你是不是_?妈妈:怎么会?妈妈也不喜欢她这种_的口气。文文:那你也可以晒娃呀,你发张咱俩的合影呗。妈妈:好!(合影。发送微信。)我再发一句话应对她:“_。”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4. (1分)默写 (1)_,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长征) (2)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与君离别意,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当窗理云鬓,_。(民歌木兰诗) (6)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长河中,流淌着数不清的正能量。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_,_”抒发了诗人无私奉献的真挚情怀;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_,_”映照出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5. (5分)阅读从名著中节选的一段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一连三天,司令官接连着提审他。可他总是一个字也不说,连他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会这么勇敢、这么坚强,或许是书里的那些英雄对他的影响吧,他要像一个真正的人一样活着。当匪兵押解他走过黑暗的通道时,有一个护兵问道:“少尉大人,干吗还把他带回去?从背后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当时,他却又害怕起来。是啊,十六岁就死掉,这多可怕!死了,就再也活不成啦!他辗转反侧,整夜睡不着。(1)此段文字出自名著_,文段中的“他”指的是:_。 (2)“他”因为什么被关押审问?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6. (1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中国人眼里,获得四代、五代同堂的经历,才算是达到了人生最幸福的境界。从人类进化的历史上看,这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幸福观,更是整个人类的幸福观。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别说是四代、五代同堂,就是三代同堂,也曾经是人类一个很遥远的梦。前不久,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的牙齿化石进行了研究,发现在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的寿命超过30岁,而这正是他们变成祖父母的年龄。在这个年龄之前,他们的孙辈们还没有出生,所以他们不可能实现三代同堂的美梦。但当人类学家着眼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欧洲人时,竟然发现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比例是2:1,这意味着此时有很多人已经可以见到他们的孙辈出生。换句话说,直到大约3万年前,多数人类祖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人类学家指出,人类能圆三代同堂的美梦,是一个很伟大的进步,它对促进人类飞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早些时候,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克瓦人、桑人等土著人身上采集了600多个完整的线粒体DNA基因组样本。通过样本对比,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约7万年前,人类一度濒临灭绝,只剩下2000来人。但为什么没有灭绝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时剩余的人类生存能力很强,因而平均寿命也比较长,超过30岁的人已经出现了,这说明三代同堂的现象已经出现了。这让祖父母们可以把传统狩猎技术等知识传授给后代。无疑,这些知识武装和保护了后代。正是凭借这些,人类才最终走出濒临灭绝的险境,又重新发展壮大起来。因此,我们可以说三代同堂的最大作用是增强了人类自身抵抗灭绝风险的能力。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现代人身上,也能看到三代同堂对人类发展的切实帮助。美国生物举家发现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也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几率比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20%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反应也更快。这说明,三代同堂对促进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在早期人类社会中,意义更重大,好处也更多。但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新鲜有趣的问题:如果未来人类能够实现六代、七代同堂的美梦,那么它还会促进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吗?现在看来,我们还不能在人类寿命延长与人类社会迅猛发展之间简单划等号,因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阻碍。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必须承认,人类历史上的三代同堂确实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选自大科技,有删改)(1)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2)请简要说明三个自然段的顺序不可以调换的原因。 (3)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牙齿化石的研究表明,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寿命超过30岁。B . 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土著人身上采集基因样本进行研究。C . 研究表明,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他们的孙辈更活泼健康。D . 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对人类未来社会的迅速发展将完全发挥积极的作用。7. (1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来源:OECD、中科院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测算及其统计数据收集对策)(材料二)2018 年 4 月,上海出台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 2020 年,居民区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可是在上航新村搞试点时,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支持率只有 30%。(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9 年 2 月 25 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 31 日表决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该条例将于 2019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条例规定,违反条文的垃圾处置单位,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 5 万元以上 50 万元以下罚款,针对个人违反该条例相关条文的情况,可处以人民币 50 元以上 200 元以下罚款。(资料来源:新华社上海 2019 年 2 月 1 日)垃圾强制分类之后,我的生活却被困扰了。家里的垃圾越堆越多,居民楼前的垃圾桶已经全面“撤桶”,且规定了每天只有在 7 时至 9 时、18 时至 20 时两个时间段才能倾倒垃圾。作为一个早出晚归的上班族,我似乎永远也无法按时按点倒上垃圾。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垃圾强制分类的初衷是好的,但可以制定得更加周全一点,比如,考虑一下城市里朝九晚五、辛苦工作的年轻人。另外,还需要考虑社会的时间成本。每天每人在垃圾分类上哪怕只多花 5 分钟,汇总到上海市所有人,每年合计 7.3 亿小时,损失时间相当于 36 万个全职职工全年的工作。我们还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垃圾分类浸润到教育之中,这是一个从长计议的命题。一个好的政策,需要更细密周全的考虑,需要灵活人性的执行。这是此次上海垃圾分类政策一出,迅速引发舆论关注的问题所在。(资料来源:经济观察报2019 年 7 月 3 日)“对于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我第一时间关注,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同时也能感觉到,一些群众会对此不适应。”江苏南京市读者杨涛说,“这就好比当年的醉驾入刑,一开始社会上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如今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经入脑入心。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分类也会从一项制度要求逐渐变成一种自觉习惯。”(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9 年 7 月 8 日)(材料三)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以填埋的方式处理垃圾,不仅占用土地大,还严重污染环境。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可以减少垃圾数量 60%以上。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 40 亿个,方便面碗 57 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占生活垃圾的 8%15%。1 吨废塑料可回炼 600 公斤的柴油。回收 1500 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 1200 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 吨铝矿。生活垃圾中有 30%40%可以回收利用,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选开就是资源。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蕴含的资源潜力,仅北京每年就可获得 11 亿元的经济效益。可见,消费环节产生的垃圾如果及时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具有社会、经济、生态多方面的效益。(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在 9 年间的结构分布特点。 (2) 针对(材料二)中市民对实行垃圾分类的态度和看法,请你为垃圾分类的有效推行提出建议。 (3)某微信平台准备采用以上三组文字做一个专题,现在需要取一个大标题。你认为下列哪一个选项最适合做这组文章的大标题?请说明理由。 A扔错垃圾该罚款?B多元处理取代填埋焚烧C制度完善促进习惯养成D垃圾分类好处多,暂时麻烦怕什么?(4)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行以来,一度引发争议。有人认为,垃圾分类要循序渐进,不应操之过急;有人认为,垃圾分类刻不容缓,应全面落实。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三则材料,发表观点并说明理由。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 .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空,“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B . “欲济”句中“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C .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D . 最后两句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2) 品味“蒸”和“撼”的妙处。 (3)“坐观垂钓者,徒有羨鱼情”隐喻_言外之意是_。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9. (16分)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选自伤仲永)【乙】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选自鹤林玉露)【注】谪:官员降职或远调。昧爽:天将明,黎明。洎(j):及,到。趺(f):脚背。隐然:隐约可见的样子。犹: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伤仲永 _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_就明而读 _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_(2)翻译下面的句子。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3)【甲】文写的是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常人的故事,开头交代他的家庭出身(世隶耕)的作用是什么?(4)【乙】文“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可见张无垢是个_的人;“如是者十四年”,可见张无垢是个_的人。(5)看到两文主人公的学习态度,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八、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10. (1分)(2012抚顺)校运会上,上届长跑冠军杨光只获得了第三名,他难过得哭了。作为他的好朋友,你想对他说汁么,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不超过40字)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请从下面作文题中任选一个,按提示及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严禁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题一:你最欣赏的某个人,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在某部文学作品里你欣赏的或许是他的美德,或许是他的睿智,或许是他的个性请以“我最欣赏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二:我们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但匆匆前行的脚步,却让我们忽略了原来就在身边的美好:幸福、关爱、信任温暖的亲情、纯真的友谊、美好的春天请以“原来_一直都在我身边”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文章。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3-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4-1、4-2、4-3、4-4、4-5、4-6、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5-1、5-2、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6-1、6-2、6-3、7-1、7-2、7-3、7-4、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1、8-2、8-3、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9-1、9-2、9-3、9-4、9-5、八、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10-1、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