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302696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自学考试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版简答题精选1、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 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 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 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2、试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答:身心健康是一个人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必备条件。如果没有 健康的生理,就不可能长 时间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气,甚至会为一 些疾病困扰,根本无法从事正常的社会活 动。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会 经常处于焦虑、郁闷、孤僻、自卑、怨恨、猜忌等不良心 理状态,同样不可能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个人潜能,取得成就和发展。所以,协调 好自我 生理与心理的关系,保持身心健康,是科学把握人生道路,创造有价值人生的基本前提。3、 简述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答:(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信念是人们在一定 认识的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2)理想信念在人生实践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生的精神向导,是人生的精神动 力,是人生的精神支柱。4、简述理想信念的基本类型。根据社会生活领域的不同,理想信念可以分为四个类型:(1) 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主要是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的追求;(2) 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主要是人们在择业时和从业中的理想追求;(3) 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主要是人们在做人方面的向往和追求;(4) 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主要是人们对理想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的追求。5、 如何面对理想信念的多样性?面对理想信念的多样性(1)我们要承认这是正常的现象,不强求一致;(2)又要看到,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各自的理想信念有相同之处,从而形成共同的理想信 念。同一个人的不同理想信念之间往往 有内在联系,从而形成理想信念的体系。如果一个 人的许多理想信念相互矛盾,不能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那么他在行为选择时就会进退失 据、无所适从。事实上,一个人所拥有的许多理想信念在大小和层次上是不同的, 有的处 于最高的层次,有的处于中间层,还有的处于最低层。它们各安其位,形成有序的系统。6、 为什么说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人的精神世界犹如一座大厦,缺少支柱就会倒塌,而理想信念就是 人生的精神支柱。理想 信念的支撑作用往往是在困难的时候、在严酷的考验中得到体现的。在现实人生中,当人们 遇到特殊困难或重大打击,有时 甚至陷入绝望境地的时候,如果没有一种力量来支撑自 己,人就会垮下来。 而理想信念正是在这样的地方和时候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支撑着人 们的 精神和意志,不为巨大的困难所压倒,而且使人在困难和逆境中振作起来, 战胜艰难 险阻。中国革命就是在非常严酷的环境下进行的,革命的理想信 念是使革命者坚持斗争、 直至最终胜利的精神力量。邓小平明确指出为 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 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 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 信念。”“在我们 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 了 实现这个理想。”习近平也形象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 “钙”,没有 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 病”。7、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阶段性理 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迈向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一个阶段。(3)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制 度,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共产主义理想指明前进方向。8、 试述共产主义社会的涵义和衍征。(1)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2) 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禕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 展的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 提高,消费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 配”。 (3) 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剥削,消除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以及脑力劳动 与体力劳动之间 的本质差别,社会生活实现真正的和谐。作为暴力统治工 具的国家走向消亡,战争不复存 在,人类不再划分为不同的国家,而实现世界大同。(4) 在共产主 义社会,劳动不再 仅仅是谋生的手 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 需要。由于旧式分工的消除,由于自由时间的大量增加,由于教育的高度 发展和广泛普及等,每个人都将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9、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崇高性?信仰现象十分庞杂,不同信仰的精神境界和济世胸怀有所不同。有的信仰只是对某种现实异己力量的盲目崇拜,本身比较庸俗和低级,缺少精神性价值,比如对金钱和权力的崇拜等。 有的信奉超越的精神存在, 表现出崇高的道德要求和境界,但其崇高性往往又是以虚幻为代价的。有的信仰也讲人的超越和解放,但注重的是个人痛苦的解脱,而不是社会的 解放 和发展。有的信仰只是对小团体尽忠,并成为这个小圈中的人们的感 情纽带。相比之下,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精神境界和救世胸怀则崇高、 博大得多。它追求的不是单个人的解脱,而是所有人的解放即人类解放。10、 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2) 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3) 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11、 联系实际论述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1) 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表现在,理想是主观的, 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统一性表现 在,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 素,并且将来会变成 新的现实。(2)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要走出两个片面性误区。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 实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当发现理 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的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 象不愤怒、不斗争, 甚至与之同流合污。(3)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付诸行动。只有通过实际行动,理想才可能化为现实。如果只是 想象得很美妙,却没有实际行动,理想就永远不可能 化为现实。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艰 苦奋斗的过程,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12、 为什么说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1) 社会历史的前进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 中,我国各族人民高扬爱 国主义的旗帜,以浓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报效祖国 的责任感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不断 进行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有力地 推动了历史的发展。(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爱国主义在推动祖 国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心齐,泰山移”, 只要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奋发图 强,艰苦奋斗,就一定能战胜任何艰难险 阻,多少代人企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一定会实现。13、 简述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1)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2) 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3) 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必须弘扬其新时期的主题,这就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4、 简述时代精神的定义及其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时代精神是在继承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 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在任何时代条件下,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都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15、 简述爱国主义包含的三个基本方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 体现。只有做到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培育爱国情 感,树立爱国思想,履行爱国行为,做忠诚坚定的爱国者,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基本 追求。16、 简述如何端正思想,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团结和统一。(1) 要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凡事都从国家、民族 的长远和大局出发,既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强调把这种精神转化为实际动力,首先 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事情办好。(2)要在思想上对西方遏制我国发展的战略图谋保持高度警觉,充分认识不同发展模式、价值观念较量的长期性、复杂性,谨防成为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传声筒和马前卒。17、 试述如何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 全,对内求发展、求变 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国土安 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 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 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 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 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 安全、 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 问题, 强调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 能卫国;既重视自身 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18、 简述民族自尊的体现。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祖国还不够富裕的时候,不妄自菲薄;在强国 大国的压力面前,不奴 颜婢膝;面对金钱地位的诱惑,不做丧失国格人格的事情;面对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不屈膝 投降。这就是民族自尊的体现。19、 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观中的地位。人生目的是指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 答。它决定着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 准。20、 简述人们对待人生的两种态度及其影响。(1)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用乐观的心态看 待世界,对生活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善于创新, 不怕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经受得 起风险和困难的考验。(2)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否定人的积极能动作用,对生活丧失信心,对社会缺乏责任感,无志气、无激情,悲观厌世、痛苦绝望。21、 什么是人生价值?联系实际论述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价值观。(1)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活实践对个人和社会所具有的作用意义。(2) 在社会生活中,人生价值体现在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 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贡献是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质,也是衡量一个人自我价值 实现程度的最根本的标志。一个人只有为社会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创造了社会价值,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实现自我价值。(3)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坚持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在社会生活中,个人应该树立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统一的人生价值观,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祖国真诚奉献,为人民尽力服务。22、 “能力大的人就能实现较大社会价值”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一般说来,一个人的贡献越大,他实现的社会价值就越高。但每个人的职业不同、能力不同,对他人、社会所做贡献的绝对量也就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能力大的人就实现了较大的社会价值, 能力小的人就实现了较小的社会价值,或者没有实现社会价值。一个人也许并不具有突出的才能,但具有敬业的精神、勤勉的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做出了贡献,这就是在现有能力基础上实现了社会价值。另外,一个人对他人、社会 所做的贡献不仅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 在精神方面做出贡献,同样能够实现社会价值。比如,雷锋的品格是高尚的,为别人树立了榜样,他的劳动态度和精神 面貌就能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这实际上已经向社会提供了精神价值尤其是道德价值 。23、 简述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方法。(1) 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确立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 (2) 提高自我素质和能力,创造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3) 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把人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24、 试述成功交往的方法和艺术。交往的方法和艺术是通向成功交往的桥梁。只有在遵循交往原则 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交往 的方法和艺术,才能获得交往的成功。 (1)培养良 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是一个人的志向、意志、情绪、兴趣、气质、性格等 心理特征的总和。具备良好心理品质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一般具有较强的 吸引力,更容易 协调好与他人的关系,培育和发展真挚的友谊。 (2)注意交 往的第一印象。个人与他人的交往总是从第一印象开始,这个第一印象常 常鲜 明、强烈,影响深远,能够在以后的交往中起到心理定势的作用。注意 第一印象,应从仪 表、言谈、举止做起,做到仪表大方、言谈不俗、举止得体。 (3) 运用适当的沟通方法。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形式,一般划分为语言 沟通和非语言 沟通两大类。其中,语言沟通的运用最广泛。精练而准确的 表达、热情而真诚的话语,不 仅能使语言信息得到完整的传递,而且能为我们树立良好的形象,为人际交往创造和谐融洽 的氛围。用语言沟通借助语 气、眼神、手势、表情、空间距离、身体姿态等来传递感情、 交流信息,也能给 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25、 试述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道德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经济 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 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 经济关系就有什么 样的社会道德。历史上出现的不同道德体系,都是由当 时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人类历 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 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 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 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 社会主 义道德。 (2) 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 主要规范。人们总 是从一定的利益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与他人或社 会的关系,作出善恶的价值判断, 从而形成较为固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人们所追求的利益不同,形成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也 就不同。 (3)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必 然反映着特定阶 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人们自觉地或 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 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 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 观念。”(4) 社会经济 关系的发展变化必 然引起道德的变 化。当旧的经济关 系 日益腐朽,新 的经济关系日益形 成时,旧的道德体 系也必将为新的道 德体系所代替。人 们的道德水平必然 随着社会实践由低 级到高级的发展而不 断进步。但道德在依赖经济关系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道德 的相对独立性,符合马克思主 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的科学解释。26、 为什么说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道德不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这种特殊性表现为道德 是以能动的方式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道德对现实生活的调节方式区 别于政治、法律等其他意识形态的规范体系,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1) 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道德调节人与人、人与社 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 的关系在形式上是非强制性的,只是提倡“应当怎 样”,“不应当怎样”。它是通过社会 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通过说服、劝阻、示范方式起作用,不是靠外部强 制力量来维持。而政治、法律是强行规定“必须怎样”,“不准怎样”。政治和法律规范通 过国家政权机关强制执行的方式来调节人们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法律由于符合绝大多数人 的利益,主要靠自觉,但也必须有国家强制力来保证。(2) 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社会意识形态都具有相对稳定性,而 道德规范比政治规 范、法律规范等其他意识形态变化速度更慢,表现出更大的稳定性。某种道德规范一经形成 便会长期存在,它比政治、法律规范的作用时间更长,范围更广。(3) 道德调整的社会关范围具有广泛性。人类生活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人与人 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都需要道德来调节。27、 简述道德的认识功能。认识功能也是道德的主要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 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 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道德从个人与他人、个人 与整体的利益关系,来认识和反映社会现 实状况。这种反映表现在道德观 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中,提供现实社会状况的 信息,显示现实社 会的生命力和历史趋势。从道德认识的现实性而言,道德帮助人们正确 认 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 他人、社会 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向善避恶的认识基础 上,从而引导人们正确选择 道德行为,积极创造完美的社会关系,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28、 简述道德产生所需要的条件。道德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劳动创造了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也形成了道德 产生的主客观统一的重要条件,提供了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劳动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人类的社会关系,创造了人类的自我意识。(2)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 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3)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道德是一种调节关系的方式,以人 的意识发生为前提。29、 试述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其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对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 点。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正 确的行为导向,产生正确的价值激励,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是正确的 荣辱观。2006年 3月4日,胡锦涛全面论述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 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 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 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等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 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意 义。(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科学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本质要求的反映,它适应了我国社会 主义经济关系,抓住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核心问题,从法律、操守和信念的髙度,提出 了我们时代判断是非、 荣辱的价值标准,是衡量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 尺。(2) 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承性、现实针对性和历史指引性。社会主义荣辱 观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我国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 基本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 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 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 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3) 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引领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社会 主义的精神内涵,为全体社会成员科学规定了应具备的是非观念、善恶分野和美丑界限,是 社会成员进德修业的基本要求和为人 处世的精神指南,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思想道德基 础。30、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是什么?我国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既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现实要求,也是我国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31、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1) 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必须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这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2) 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才能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3) 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才能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 有鲜明的民族特 色,有利于中华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提升。32、 如何理解“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 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 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 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2)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 绝不允许任何人以 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3)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 责、用权受监督、违 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33、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是什么?(1) 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集 体主义要求把国家利益 和社会利益放在首位。因为它体现着全体人民的 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集体所有成员共同 利益的统一。同时每个人的正当 利益又都是集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现实生活中,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辅相成。 (2) 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 益难免发生矛盾, 甚至可能发生激烈冲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集体 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 时,要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即个 人以大局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必要 时,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 益。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集体的共同利益,也是为了维护个 人的根本利 益。集体主义要求个人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并不是任意的,只有在不 牺牲 个人利益就不能保全集体利益的情况下,才要求个人为集体利益牺牲 个人利益。 (3) 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 益,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集体主义不 仅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提倡个人 对集体的责任和贡献,而且更包括集体对个人的 尊重和满足。维护和追求 正当个人利益,不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集体主义的应有内容。 只有个人 的价值、尊严得到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证,集体才能有强大生命力 和凝 聚力。34、 为什么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1)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35、 为什么说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随着人们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相互交往日益频繁,当代几乎所有生活活动都与社会公德 规范息息相关。一方面,社会公德作为社会道 德体系中最起码、最基本的层次和要求,既 是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的公共生 活准则,也是社会成员进一步提升道德境界的基础。另一方 面,社会公德 在促进社会和个人弃恶扬善,扶正祛邪,从而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维护 现实的稳定、公道和秩序方面发挥的舆论监督作用和精神感召作用更加突 出,成为个人道 德修养的重要标志。所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 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36、 职业道德有哪些主要特点?(1) 规范性和专业性。(2) 可操作性与准强制性。(3) 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37、 职业和事业有哪些区别与联系?我们在实践中应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职业和事业有区别也有联系。职业和事业的联系在于二者都是以 劳动为基础的工作。二者 的区别在于,成就事业的人通常要具备几个条 件:(1)对所从事的某一方面的工作有超过 一般人的造诣(只是超过一般, 不是超过一切)(2)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某种程度的声誉, 影响大大超过了相识的人群;(3)要有功于社会,有功于人民,其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比 人均的贡献大。从事职业的人一般不需要满足这些条件。 事业虽并不必然与职业一致,但一个职业成功的人一定也是个有事业的人。一个立足在职业 岗位上勤奋努力工作的人是可以成就事业的人。人们也常常把职业作为事业的基础,立足职 业来成就事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应该力争上游,立志成就事业,在自己的人生旅途 中,把事业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上;确立了为事业奋斗的目标,就要勤奋努力,积极创造, 锲而不舍,最大限度地去实现己的人生价值。虽然,立志成就事业并非必能事业有成,但成 功的机会总会比无志多。无志,则很少有成就事业的机会。38、 试述恋爱的概念及其道德要求。男女双方在产生和培养爱情过程中的相互交往活动就是人们通常 所说的恋爱。恋爱是一种 人际交往,也是婚前生活的一个相互考察阶段, 客观上要向对方、向社会负起相应的道德 责任。 男女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主要包括: (1) 真诚负责。恋爱双方应彼此真实真诚,自愿为对方承担责任。恋 爱中的男女双方应 该坦诚交流,真诚相待,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 既求拥有,更求天长地久。爱恋 的双方不能有欺骗、强暴或其他违背爱情 基本要素的行为,勿把恋爱当游戏,而要向对方 真实反映自己的思想和实 际情况,真诚表达自己的感情,为爱恋的对方承担责任。 (2) 平等互尊。恋爱应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恋爱双方在人格上 是独立的,在相互关系上是平等的。男女双方应彼此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在当事人确立 恋爱关系时,必须出于双方共同的意 愿,彼此相爱,人格平等。并且,男女双方的恋爱关 系一旦确定,就要共同 承担这一关系所包含的各种义务以及随着这种关系而必然产生的其 他义 务。恋爱虽然包含了婚姻意识的萌发,但恋爱毕竟只是为缔结婚姻而进行 相互考察和准备 的阶段,男女双方对于对方都有互相忠实和互相接受考察 的义务,而没有责难对方中断恋 爱关系的权利。恋爱双方主动践行义务,是恋爱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的重要道德基础。 (3)文明相爱。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文明 相亲相爱。男女双方在 恋爱关系确定后,无疑要通过较多的交往来培养爱 情。恋爱双方的交往应当文明端庄,持 之以度。在恋爱过程中不应有轻率 和放荡的行为。有着高尚情趣和道德品质的男女青年, 在恋爱过程中会懂得追求志趣和理想的一致与和谐,更不会逾越性行为的界限。恋爱是婚姻 意识的萌发及缔结婚姻的考察和准备阶段,恋爱本身不一定都发展为婚姻,故恋爱与男女间 性的生活并无必然联系。婚前关系的性质,关系夫妻一生在道德上的纯洁,因此,应该婚后 做的事情不要在婚前做,婚前性行为 的苦涩禁果不要尝。我国著名作家丁玲就曾说,轻率 地玩弄恋爱正如玩火一样,随时有自焚的危险。因此,恋爱中的男女一定都要做有道德的恋人。39、 如何理解家庭美德中夫妻和睦的具体内容?男女因相爱而缔结婚约、建立家庭成为夫妻,必然要求夫妻互敬、互爱、互助、互信、互 谅,这是夫妻之间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夫妻在共同的生活中,应拥有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在 事业上的互相支持;应互相关心体贴,交流真诚坦率,行为光明磊落,处事宽容大度,和睦 相处;应努力发展爱的情感,彼此恩爱,忠贞专一。这是家庭美德建设的关键所在。两个来 自 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生活习惯或性格特征的异性结合,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后,现实的家 庭生活会使那种在热恋阶段被感情所掩盖着的矛盾日益暴露 出来,双方在生活中难免有一 个磨合过程。夫妻双方对此应保持清醒的认 识,相互及时地交流,学会宽容和忍让,使爱 情在新的阶段得以保持和发展。结为夫妻的男女双方,应该在家庭建设、日常生活、生育儿 女、家庭教育、赡养老人等方面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保证爱的延续。要杜绝夫妻之间 的暴力行为、婚外恋和婚外性行为等。婚外性关系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有配偶者与他 人同居在现实社会中既不合法也不合道德。40、 良好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良好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自觉践行,是对社会主义社 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自觉遵守,如自觉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觉践行社会主义 荣辱观,自觉遵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41、 什么是个人品德?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1) 个人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和特征。 (2) 道德修养是个人品德形成中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 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 的活动。(3) 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认真学习社会道德规范,提高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 识,是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基本途径,如学思明理,择善而从,学习榜样。(4) 勤于道德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这是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根本途径,如 知行统一,积善成德。(5) 严 格要求,完善道德 品质。严格要求自 己,净化自我心 灵,完善道德品 质,是进行道德修 养、锤炼个人品德 的重要途径,如省察克治,陶冶情操,慎独自律。42、 试述公平正义必须坚持的原则。(1)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 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 是衡量法治公平正义的主要标尺,也是 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最朴素的理解,因此,实现公平正义,必须首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的原则。(2)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法律实施中,失去以客观事实作为根据, 公平正义就无从谈起,偏离对法律的正确适用,也不会有真正的公平正义。把握好事实和法 律这两个基点,保持事实与法律的相互对应,就能够使公平正义在法律实施中得到基本体 现。(3)坚持不偏不倚、不枉不纵、秉公执法原则。这一原则是公平正义在法治具体实践层面上 的直接体现,也是最容易感知的公平正义的现实形态。秉公执法要求执法者保持正确的立 场,忠实地当好法律的“看门人”;要求执法者把握好法律适用的尺度,做到宽严适当,张 弛有度;要求执法者清正廉洁,执法过程公开透明。43、 简述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各项法治实践中,努力贯彻公平正义原则,严格守持公平正义底 线,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品质。(2)通过在法治领域对公平正义的坚守,向全社会倡导公平正义价值和精神,为全社会树立 公平正义的示范, 推动公平正义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实现。要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在 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必须坚持一些原则,处理好各种关系。44、 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集中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 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五个方面的内涵,有机统一,相辅 相成,从不同侧面系统地揭示出社会主义法治的主要原理,同时又完整地描绘出社会主义法 治的基本图景。 这五个方面,既体现了对人类社会法治实践一般规律和特性的认识与尊 重,更突出了对社会主义性质以及中国国情的高度强调;既反映了法治这一特殊社会实践的 性质和要求,又把法治置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之中,使法治与社会主义其他各项事业密切 融合。45、 什么是“四善于”?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 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 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46、 试述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的具体措施。(1) 坚持依法执政。 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 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 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 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 同意志的实现。各级领导干部要 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 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 法、徇私枉法。 (2)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 力保障。党章是最根 本的党内法规,全党必须一体严格遵行。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加大党内法规备案审 查和解释力度,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 调,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 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3)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 提高运用法治思维 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 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 以上率下。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 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 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 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 (4)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要发挥基层党组 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 为民的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要 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建设,强化基层法 治队伍,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 改善基层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推进法治干部下基层活动。47、 简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总的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总的要求是:(1)必须坚持立法先 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 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2)要恪守 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 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3)要 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 律法规的及 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48、 简述物理意义上的物成为法律关系客体必须具备的条件。物理意义上的物要成为法律关系客体,须具备以下条件:为法律所认可;为人们所支配和利 用;能够为人们带来某种利益。49、 简述法律关系的特征。(1) 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2) 法律关系是法律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3) 法律关系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4) 法律关系是受法 律保护的社会关 系。50、 简述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主要有二要素说和三要素说。二要素说将法 律规范的结构分为行为模 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三要素说将法律规范 的结构分为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部分。51、 简述在当代我国法的渊源具有的特点。在当代,我国法的渊源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 以宪法为核心,以制定法为主。 (2) 特别行政区法律是我国法的渊源。(3) 习惯在我 国法的渊源中的意 义不大。52、 简述法律解释的概念与分类。法律解释是对法律的内容和含义所作的说明。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法律解释可 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正式法律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非正式 解释,也称无权解释、学理解释,是指由学者或其他个人或组织对法律的内容作出的学术性 的解释,这种解释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主要适用于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法制宣传等方面, 对法律适用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53、 试述社会监督的概念及其分类。社会监督是指除国家机关以外的各政党、各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各种 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根据监督主体的不同,社会监督可以分为中国共产党的监 督、社会组织的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1)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它是我国一种非常重要的法律监督形式。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 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在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使权力 等方面,可以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2)社会组织的监督。这里所说社会组织的监督包括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的监 督。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努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 发展。在这种形势下,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特别是在某些特定领域的监督作用应该得到更好 的发挥。(3)人民群众的监督。它是由人民群众直接进行的法律监督。监督内容主要包括国家立法机 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 参政的行为,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行为以及普通公民的法 律活动。(4)舆论监督和网络监督。新闻媒介和网络是公民行使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重要阵地。公 民在新闻媒介和网络上进行的法律监督,实际上是人民群众的监督在新闻出版和新媒体领域 的体现,是人民群众监督的重要 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网络信息时代最重要的群众监督的方式 之一。54、 简述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1) 保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2)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3)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4)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原则;(5)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55、 简述刑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1) 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名义颁布的, 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 刑 法的三个基本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适用一律平等 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56、 简述经济法主体的含义和内容。经济法主体,是依据法律规定的经济权限,参加或能够参加经济法 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 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包括国家,国家 机关,社会组织,经济组织的内部组 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济户和自然人。57、 简述法人的概念和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 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 织。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法人应具备的基 本条件有: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 或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 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58、 什么是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基于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以及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创造的标记、信誉等而 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法指调整在创造、使用、转让和保护智力成果或工商业标志 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59、 简述刑事诉讼中强制措施的概念和类型。(1)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 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依法对其适用的暂时限 制或剥夺人身自由的各种强制方法。(2)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60、 简述“四有”的内在关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既各有侧重又彼此促进,共 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有理想、有道德、有纪 律,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赋予的是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四有” 的灵魂,规定着“四有”的性质和方向。有文化, 在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 质,在学有专长的同时,努力拓宽知识面,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 种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