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习题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3010068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6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绪论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特点第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创新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不是书里的学问,而是工人阶级的战斗武器,它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与时俱进。由于工人阶级的斗争实践是不断地发展的,作为反映实践、指导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进行不断地发展。第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虽然是普遍的原理,但是由于各国不同的情况千差万别,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时必须结合各自的国情。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理论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第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并同各种错误理论和思潮斗争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它对人类创造的所有优秀文化成果,都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在批判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对错误理论和思潮进行不懈斗争的批判精神,为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所继承和发扬,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优良传统。第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遇到过许多阻力,面临过不少的挑战,正是在客服阻力和迎接挑战中,马克思主义才得以不断地发展与前进。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历史分期 第一个历史时期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其科学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时期,时间跨度为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末。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思想、立场的转变。他们适应资本主义时代的发展变化的要求和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深入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在批判的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理论探索、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第二个历史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在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中取得世界性历史成就的时期,时间跨度为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在这一时时期出现了许多的新的特征,与此同时,工人运动高潮迭起。殖民地半殖民地解放运动不断增多,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空前高涨的革命形势。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列宁在对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的结论。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重大发展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第三个历史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中经受挑战并且不断发展的时期,时间的跨度为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社会主义国家从50年代开始,进入探索社会主义的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针对中国生产力落后、生产关系方面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复杂状况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也出现也失误但为以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一时期,由于各社会主义国家未能处理好学习苏联模式和根据本国实际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加之苏联实行大党大国主义,这些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曲折。第四个历史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低潮中重新奋起的时期,时间跨度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受到挫折和冲击,使马克思主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但全世界的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深刻反思苏东剧变的教训。在国际环境十分险恶的情况下,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一直坚守自己的基础制度,并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果。在各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最为突出。3.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意义第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使我们更加加深理解,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精髓,见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才是马克思主义。第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式发展的科学,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创新和发展是它的本质和灵魂,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后继者立足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新的探索,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又用创新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的历史。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要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有助于我们认清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从而坚定我们对它的信念。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步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同命运的过程中,展现了科学真理的强大力量和蓬勃生命力。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大大增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激励我们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 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 资本主义发生了历史性变化19世纪上半夜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发生历史变化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国家已经确立了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尖锐,无产阶级已经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自18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欧国家相继发生大机器替代工场手工业的产业革命,从而彻底改变了资本主义工厂手工业时期生产力发展相对迟缓的状况。大机器及其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把过去个体的,分散的生产资料变成了由许多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导致了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使各个企业和各个部门间的相互联系日趋加强,从而使生产活动从个体活动变为社会活动,使产品成为许多人共同活动的结果。不仅如此,大机器及其生产方式还把过去狭小的地方市场汇聚成统一的国内市场,进而发展成为世界市场。 大机器及其生产方式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运用,使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空前水平,资本主义经济由此突飞猛进。产业革命不仅是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的革命,同时也是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它所造就的以及其生产体系和资本主义制度占据了统治地位。但同时,也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开始逐步激化起来,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引起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急剧变革,表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是历史的范畴,它的存在是暂时的、相对的和有条件的,从而从根本上打破了以往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历史观。由于工业革命使物质基础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现实,阶级斗争和物质利益之间的内在联系明显暴露,这就为人们科学地说明社会形态的物质基础和变革的动力提供了可能。同时,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打破了各民族的闭关自守状态,这种状况使得人们有可能突破狭隘的民族界限,通过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社会历史的比较研究,发现其中的重复性和必然性,即发展社会发展的一般客观规律。总之,工业革命所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关系的急剧变革,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2. 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产业革命不仅使资产阶级得以发展和壮大,同时造就了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无产阶级。19世纪30-40年代,在当时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工人起义和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开始成为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831年11月21日,法国里昂爆发工人阶级第一次武装起义,1834年4月9日,里昂举行了第二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被镇压,但它表明工人阶级已将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英国从1837年起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宪章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组织性和战斗性。1844年6月德国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斗争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剥削制度。19世纪40年代末,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已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工业无产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但同时,无产阶级在实践上仍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在理论上也没有达到科学的水平。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提出了创立无产阶级科学理论体系的时代性要求。 2.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1. 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奠基者是康德,经费希特、谢林,由黑格尔集其大成。费尔巴哈则一反前几位的唯心主义传统,高举反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大旗,直截了当地恢复了唯物主义的王座。至此,德国古典哲学画上了句号。德国古典哲学中所体现的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革命要求和迅速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而它所采取的唯心主义和极度抽象思辨的形式,又表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一面。康德是一个先验唯心主义者,他虽承认物自体的存在,但认为物自体不可知。康德不满社会现实,但反对用革命的方式变革社会,而主张用社会改良的方式改造社会。康德的辩证法最终为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体系所窒息。黑格尔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使得他的历史观远远超越了前人,他从辩证法的观点出发,把历史看作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前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为历史内在规律所支配。黑格尔还对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进行了深刻分析,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财富和贫困两极并行增长的趋势,他虽然认识到两极分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必然的过程,是资本主义无法通过自身来克服的,但他认为财富分配不均和两极分化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因而反对用革命的方式加以解决,而是极力主张通过建立海外殖民地的方法来克服两极分化,这充分说明黑格尔所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要求和利益。最终形而上学的唯心史观终于窒息了历史的辩证法。作为资产阶级中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费尔巴哈,虽然对黑格尔唯心主义以及宗教神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在历史观上,它不仅没能突破唯心史观的束缚,而且由于抛弃了辩证法,使得它的历史观比黑格尔肤浅的多。这表明,在资产阶级哲学的范围内已无力回应时代的挑战了,这是由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及其历史局限所决定的。2.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期。奠基者是威廉配第,完成者是大卫李嘉图,代表作是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和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等。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它第一次研究和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初步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其次,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为政治经济学最终成为一门科学发挥了积极作用。最后,古典政治经济学还在地租、利润和利息等具体形式上研究和探讨了剩余价值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起源。正因如此,古典政治经济学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他所取得的成果为马恩构建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3. 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他们的学说反映了尚未成熟的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愤慨情绪,以及要求摆脱资本主义剥削和向往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主要贡献表现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首先,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猛烈的抨击。认为资本主义这个“社会地狱”必须消灭,而不是改造它。认为私有财产制度是过去和现在的“无数灾祸的原因”。其次,在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的方案。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无疑包含着合理的成分,但由于他们的学说都是建立在唯心史观的基础上的,这就必然使得他们的学说存在着内在矛盾和不彻底性。他们虽然意识到了社会历史有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性,认为资本主义必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但并没有发现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因;他们虽然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种种罪恶,但这种揭露和批判是以抽象的“理性原则”和人性论为依据的,因而并不能真正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他们虽然提出了改造社会的种种方案,具体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景,但找不到改造现实社会和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途径;他们虽然对工人阶级的贫困和苦难充满了同情,但看不到工人阶级创造历史的作用及其在改造社会中的巨大力量。这些都注定他们的学说必然会成为永远无法实现的乌托邦。这些曾经代表人类先进思想的学说被一种新的、更加科学的思想体系所取代已是不可避免。 3、为什么说论犹太人和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标志着马克思“两个转变”的基本完成?1在这两篇文章里,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刻的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在宗教和政治解放等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他揭示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并批判了鮑威尔等人抽象的谈论人的解放的错误。2马克思指出,宗教这种颠倒的世界观是劳者不获、获者不劳这种颠倒的现实世界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宗教起着维护剥削制度的作用,只有先消灭了人间的压迫,才能消灭宗教的压迫。马克思对宗教的上述观点表明他已开始建立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他用社会的客观现实说明宗教的作用及消灭宗教的根本途径,表明他接受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影响,同时表明他已超越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3马克思明确的区分了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他指出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在批判宗教时抽象的谈人的解放,认为人的解放就是通过国家改革来实现政治解放。实际上,他们讲的政治解放只是资产阶级革命,它并不谋求消灭私有制,因而也不可能消灭宗教。可见政治解放并不是人的真正解放,只有彻底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真正消灭宗教及其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因而才能够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在实现政治解放的方法和途径问题上,鲍威尔等人认为通过哲学的批判就能实现对国家的革命改造,就能实现政治解放。马克思指出这种用批判的武器代替武器的批判的做法,只是脱离社会实际的唯心主义幻想。武器的批判并不能代替变革社会现实的革命实践,进行武器的批判的社会力量也不是鲍威尔之类的所谓批判者,而是被他们所蔑视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对现存的私有制社会,只有将批判的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对其彻底的改造。明确的论证和申明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既是马克思迈向唯物史观的重要一步,也是他已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重要标志。 4、 为什么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大纲”?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批判费尔巴哈为重点,确立了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诞生。同时,提纲第一次将实践作为哲学理论的基本范畴,提出了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基本原理,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它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过程中,是一块结束旧质开创新质的界碑,子啊马克思哲学史上具有根本划界的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天才萌芽。2.提纲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为唯物史观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基本和首要的观点。正是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在提纲中深刻揭示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的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的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可以说提纲提出了“新唯物主义”哲学的纲领。3.提纲依据科学实践观,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就指出: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 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的发展的。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的解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看不到主体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能动性,因而在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直观的唯物主义。4.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既是认识论的重要范畴,更是历史观的重要范畴。他在提纲中用“实践”把历史观和认识论有机统一起来,不仅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而且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旧唯物主义既无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更看不到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问题,他们把人的本质抽象的理解为“类”,归结为人的自然本质。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克服了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哲学的局限性,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5.在提纲里马克思提出的科学实践观为自己全面创立和阐发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历史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将提纲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综上所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大纲”。 5、为什么说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化、发挥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基本思想,进一步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哲学和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第一,阐明了唯物史观考察历史的出发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科学的实践观点出发,论述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提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命题的最初表述,从而彻底划清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原则界限。第二,考察了分工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类生产生活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分工。分工起初只是自然的分工,即性别的分工以及因体力和天赋差别而产生的分工等。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产生了真正的社会分工。通过对分工范畴的考察,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地说明了生产活动与分工的相互关系。他们认为,正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才形成了其他社会活动形式以及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并造成阶级之间的对立。这说明,分工又是形成和制约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现实基础。因此分工不仅与所有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也与阶级的产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分工的范围内,私人关系必然地会发展为阶级关系,并作为这样的关系固定下来。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关系也不断发生着变化。第三,揭示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只要进行生产活动,立即就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交往形式。只有在揭示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社会生产,从而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在马恩看来,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的性质和状况。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同样它也只有在大工业生产充分发展的条件下才能被消灭。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交往形式的区别,也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程度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交往形式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当交往形式适合生产需要的时候,它是生产的必要条件,是人们在生产中的自主活动条件,促进着生产的发展;当交往形式成了生产力的桎梏时,就必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第四,分析了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生产方式的分析,阐述了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以及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运动,从而得出了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的结论。但要完整地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说明社会形态的更替和演变,还必须对政治、法律制度等政治上层建筑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观念上层建筑与生产方式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进行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研究了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与社会生产的关系,从而阐明了经济基础上层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社会的交往形式,一方面,对生产而言是生产力借以运动的形式,另一方面,它在历史上的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及任何其他的观念上层建筑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对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在推动经济基础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也作了充分肯定,从而坚持和发展了历史辩证法。第五,表述了社会形态及其更替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成了完整的关于社会形态的学说,指出社会有机体是各种关系和现象有机联系的整体,任何社会形态虽都具有其特殊的性质,但它们都遵循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一般规律而运行。通过运用这种唯物史观来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将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共产主义所有制。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出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实质,是基于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更替。6、为什么说哲学的贫困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哲学的贫困对剩余价值理论作了初步分析。马克思当时虽然还未能将劳动与劳动力区分开来,但他明确地把作为商品的“劳动”的价值与“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区别开来,指出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与他由于劳动从资本家那里所取得的报酬之间存在着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就是资本家积累财富的源泉。马克思指出,工人的劳动(这里马克思仍未区分劳动和劳动力)是一种商品,它与一切商品一样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马克思具体分析了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具体因素,指出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费用即为创造劳动(力)这一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来决定的”。劳动(力)的费用主要由三个要素来决定:一是为了使工人保持其为工人并把他训练成为工人所需要的费用,二是养活工人家庭所必需的费用,三是维持工人生命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在确定了劳动(力)的价值之后,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交换。他指出,这一交换是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的,然而劳动(力)商品由于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性,因此在等价交换的表象背后隐藏着不等价交换的实质。因为“工人拿自己的劳动生活,亦即创造力量。工人通过这种创造力量不仅能补偿工人所消费的东西,并且还使积累起来的劳动具有比以前更大的价值。”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就是剩余价值。这样,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之所在,从而真正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对立的经济根源。 7、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创立的标志?答:(一)从共产党宣言形成的过程来看: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政治纲领,于1848年2月在伦敦公开发表。共产党宣言是对马克思首次完整,系统的表述。(二)从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阐述来看:首先,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发展趋势;其次,深刻阐述了阶级斗争的理论 并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再次,预见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最后,制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路线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纲领。总之,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另一个伟大纲领,它用新世界观深刻地分析了历史和现实问题,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等显著特征。它的问世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第二章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1、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探索?答:1843年开始致力于研究政治经济学,探索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及其发展趋势。原因1842-1843莱茵报工作深感自己政治经济学知识缺乏,当时所流行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不具有“现实性”。1843年下半年开始,马克思走上了政治经济学理论探索的崎岖道路。早期阶段:1843-1857年间,读了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大纲等,创作了巴黎笔记、伦敦笔记。中期阶段:1857-1863年间,著作1857-1858年经济学收稿是1843年后十几年间政治学研究的结晶,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价值论,周详阐述剩余价值理论,分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绝对地租理论等。晚期阶段:1863年8月到1865年底,正式以“资本论”为标题进行写作,并于1865年底完成资本论三卷手稿。2、马克思是如何探索和创新劳动价值论的?(1) 创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在货币章中完成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命题,其理论上的突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首次确定了以商品作为价值理论研究的出发点。马首先从价格的现象形态中揭示出价值的本质,从交换价值的外在形态中揭示出价值的内容,并在阐明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基础上明确了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一物质存在和社会产物的两个因素。这样,商品成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起点。第二,首次揭示了商品的二重存在形式,探讨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认为商品具有作为“自然存在”的形式和作为“纯经济存在”的“二重存在”形式。商品的二重存在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商品本身和商品价值的二重存在。二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交换价值的二重存在。此外,马克思还进一步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质,即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还进一步指出了劳动时间的二重含义,即商品生产各自特殊的劳动时间和决定交换价值的一般劳动时间。第三,首次从商品生产的内在规定中推导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货币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据此得出两点结论:一,产品的交换价值产生出同产品并存的货币;二是作为货币具有四个重要属性,即商品交换价值尺度、交换手段、在契约上作为商品的代表、同其他一切特殊商品并存的一般商品。第四,首次形成了价值形式发展性质的基本思路,但未做系统考察。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最突出的理论研究新成果,就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充分发展形式生产价格理论的研究。马克思首次探明了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关系,并详细考差了这一转换的内在机制。(2) 劳动价值论的系统研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系统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第一,价值实体是抽象的人类一般劳动。马克思指出,“使用价值或财物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对象化或物化在里面。”商品价值的实体就在于它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第二,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的本质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第三,价值形式及其历史发展。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价值形式经历了从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到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最后再到货币形式的发展过程。货币既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解决商品内在矛盾的先决条件。第四,价值的社会本质。价值是抽象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交换的基础,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比较和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第五,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而发挥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自发的调节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商品生产者发生两极分化。3、试论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关系?劳动商品理论的提出,是揭示剩余价值源泉,解开资本对雇佣劳动剥削历史之谜的基础。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马克思就认为在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交换关系中,工人拿自己的劳动换到生活资料,而资本家拿他们的生活资料换取劳动,及工人的生产劳动,亦即创造力量。工人通过这种创造力量不仅能补偿工人所消费的东西,并且还能使积累起来的劳动具有比以前更大的价值。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才首次提出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基本内容。他首先把资本运动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是工人拿自己的商品同资本的一定货币额相交换;第二个过程是资本占有劳动的增值过程。劳动实质上是劳动能力使用价值实际发挥作用的过程。最后,在对资本运动第二个过程的分析中把剩余价值归结为剩余劳动,并把剩余劳动归结为“劳动能力”使用价值创造的超过“劳动能力”自身价值的价值余额。劳动力商品理论成为揭示剩余价值源泉的重要理论基点。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劳动力商品理论,在对资本总公式(G-W-G)的深入分析中,对劳动力商品存在的历史条件、劳动力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做了周详论述。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创立深刻解释了剩余价值源泉,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工人获得的只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资本获得的是劳动力使用价值,劳动力使用价值创造的大于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就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即利润的原生形态。马克思是在严格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阐明剩余价值起源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是马克思划时代的功绩。马克思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揭开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的秘密,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4、马克思是如何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历史趋势的? 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奥秘;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积累理论、资本流通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第一,资本积累理论。一是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的实质,分析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和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真正的来源是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在剩余价值分割为积累基金和资本家个人消费基金比例已定的情况下,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所使用的资本和所消费的资本间的差额、预付资本的总量,就是决定并制约资本积累量的主要因素。二是马克思考察了资本积累的中心问题,即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命运的影响,指出“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本的构成和它在积累过程进行中所起的变化”。马克思通过大量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资本积累和工人贫困积累之间的对立运动,得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即: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三是马克思还从资本积累回溯的资本的原始积累,并在对资本积累的考察中揭示出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探索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的重要内容,也是剩余价值论的继续喝发展。 第二,资本流通理论。马克思认为,无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在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或部类内部,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社会资本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马克思分析说明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有它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也有它的历史局限性。这就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矛盾性的分析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第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产阶级的一切矛盾的现实综合和强制平衡,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是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不可或缺的方面。马克思由此揭示了立足于资本主义基础之上的,有限的消费范围和不断地突破自己固有的这种限制的生产之间的冲突,以及资本增值的生产目的和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的发展这一手段之间冲突的根本性质。马克思认为,当一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能依靠对这种生产力本身的暴力的破坏才能继续前进时,这一社会肯定无法逃脱最后崩溃的历史命运。 5、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在中的运用?19世纪50年代后半期,马克思进一步发展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提出:一是对社会运动整体的系统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作了阐述;二是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即社会生产关系中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了深入分析;三是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在中的运用。马克思明确提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因此,的研究对象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也就是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全过程的生产关系。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最根本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探索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运用唯物辩证法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样是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肯定的理解中,也同时包含着对它否定的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产生的结果必然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探索中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在理论的逻辑结构中再现现实经济运行的方法,也即运用经济范畴、概念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关于从商品上升到货币、从货币上升到资本,从剩余价值上升到利润,从利润上升到平均利润、从平均利润上升到各种具体形式的利润,从价值上升到生产价格等逻辑过程的考察,就是运用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的充分体现。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科学方法。马克思认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作出探索,必须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里的“抽象”作为起点,是最简单的经济范畴,“具体”则是在简单的经济范畴转化过程中展开的经济范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实质上表现为经济范畴之间简单规定性的转换关系。6、试述马克思晚年对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答:马克思是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奥秘和研究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中预测未来社会的。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一般性质概括起来讲,即未来社会所有制、有计划分配社会劳动时间和按劳分配等理论上作了阐述和论证。第一, 未来社会所有制理论。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公有制的性质及其特征作了较为集中的科学论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论述了未来社会即“自由人联合体”中的所有制性质及其在这一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正在扬弃自身,为新社会的公有制经济创造历史前提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根据对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结合方式的分析,对所有制关系作了两个层次的划分,即一是依据生产资料归属的性质,分为社会的、集体的所有制和私有制,二是依据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性质,把私有制分为以各个独立的劳动者与其劳动条件相结合为基础的私有制和以剥削他人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还概述了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轨迹,揭示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趋势。第二, 未来社会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时间的思想。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把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时间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一起,看做是未来社会的最重要的经济特征。后来在一些书信和论文中,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时间作了综合性的论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强调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下,才能对社会生产实行“直接的自觉的控制”。其二,提出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自然规律”。第三, 未来社会按劳分配理论。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设想,在一个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制度相对立的“自由人联合体”中,生产者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做一个社会劳动力使用。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下,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一部分重新用做生产资料,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就是说,用于个人分配的只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之后剩余的部分。马克思认为,这种分配方式随着社会生产机体本身的特殊方式和生产者的相应的历史发展程度而改变。社会生产关系对分配方式的产生和变化具有制约作用。在按劳分配中,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后来,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理论作了更为详尽的论述。 7.试论马克思资本论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答:资本论是一部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巨著,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资本论贯穿于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整个理论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基石的作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刻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分析了剩余价值论,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及其内在矛盾,科学阐明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向共产主义公有制过渡的客观必然性。第一,资本论是马克思实现经济科学革命的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政治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过程及资本论理论体系设想的构建发展过程,反映了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中的重要地位。资本论是随着人类经济思想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是人类思想史和文明史上的光辉结晶。面对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现实,我们这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担负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重任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资本论是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相结合的典范,它不仅使剩余价值理论成为唯物史观的逻辑展开,而且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整个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其运用唯物史观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唯物史观创立后,马克思直接通过对现实生活矛盾的深刻分析来理解共产主义问题、创立科学共产主义。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是科学共产主义必要的理论前提和基础,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不仅仅是关于未来社会的描述,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肩负着改变世界这一特殊的实践任务。第三,资本论经受了来自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各方面的理论挑战和论争,显示出强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资本论在形形色色的社会中不断推进和发展,在斗争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马克思资本论的理论逻辑力量、科学精神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不断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重视,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所探讨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性和正确性。马克思的资本论穿过历史的长河,已经充分地显示出了它强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第四,资本论历经社会发展实践的挑战和考验,具有历史发展的穿透力,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中产生了巨大威力。资本论是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它问世以后就成为工人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特有运动规律和历史趋势。在历史进程中,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魅力和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其不断破解新问题迎接新挑战。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丰富和发展1、马克思是怎样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及其伟大意义的?1871年3月18日,法国巴黎工人阶级举行武装起义,建立工人阶级的政权巴黎公社,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的伟大实践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马克思恩格斯对巴黎公社革命做了以下的科学总结:首先,分析了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原因。马克思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解释了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深刻根源,指出了法国无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他指出,这次革命是在18661867年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以及路易波拿巴穷兵黩武、对外扩张政策的连续失败,造成了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日渐激化的条件下发生的,这是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而它的主观条件则是具有光荣传统并在第一国际思想影响下日益觉醒的巴黎工人阶级。上述主客观条件使得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成为必然。其次,深化了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和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思想。马克思指出,巴黎公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巴黎工人阶级在革命过程中,自始至终掌握着革命的武装,并用革命暴力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保卫了巴黎公社这一新生政权。根据巴黎公社革命的这一宝贵经验,马克思进而指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其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大军。但同时公社所犯的致命错误是收到虚伪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再次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马恩高度评价了巴黎公社的革命首创性,认为它是在炸毁旧的国家政权以后高度建立起来的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巴黎公社革命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了,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应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必须彻底打碎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马恩还指出,公社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采取的措施,都鲜明地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特点。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公社在履行着一种新型国家政权的职能,是一种人民管理制度。彻底废除官僚制度,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也是巴黎公社创造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经验。最后,通过总结巴黎公社经验,进一步探讨了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马克思认为,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并且要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环境和人的完全改造,还探讨了过渡时期的特点和任务。马恩对过渡时期的探讨,后来在格达纲领批判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深化。此外,马恩还强调建立独立的、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极端重要性。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已经为更多的工人组织所接受,也为19世纪7080年代欧美许多国家广泛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思想基础。巴黎公社革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座丰碑。“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这些原则将一再凸现出来,直到工人阶级获得解放。”2、如何理解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巴黎公社失败以后,德国工人运动出现了高涨形式。进入19世纪70年代,随着德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尖锐,实现德国工人运动的统一和团结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但社会民主党领导人与拉萨尔起草了“格达纲领”,并发表了。马恩为了肃清拉萨尔主义的影响,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拉萨尔主义的原则界限,1875年5月抱病写了格达纲领批判。它在全面彻底批判拉萨尔主义的同时,完整而科学地阐述了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特征及其特征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学说实现了一次重大的飞跃。1.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第一,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主义的小资产阶级分配理论。针对拉萨尔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和所谓“不折不扣”地公平分配等错误观点,马克思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因为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既人的劳动力的表现。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所谓实行“不折不扣”的公平分配也只是一种空洞的幻想。第二,批判了拉萨尔主义关于“反动的一帮”的反动谬论,阐明了工农联盟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拉萨尔认为,除了工人以外,“其他阶级都是反动的一帮”。马克思指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它混淆了敌友界限,根本否定了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针对拉萨尔的错误观点,马克思强调了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重要原则。第三,批判拉萨尔主义“铁的工资定律”的谬论,捍卫了科学的剩余价值论。马克思指出,“铁的工资定律”是拉萨尔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个理论的实质在于,把资本主义特有的工资规律和无产阶级的贫困归因于人口的自然繁殖,说成是“自然规律”。这个观点根本否认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不懂得工资只是雇佣工人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的掩蔽形式,将工资看作劳动的价值和价格,这就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起到了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作用。第四,批判拉萨尔主义的依靠国家帮助工人建立合作社坚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反动的空想,因为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第五,批判拉萨尔主义关于“自由国家”的谬论,捍卫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马恩指出,拉萨尔的“自由国家”理论抹杀了国际的阶级本质,把实现“自由国家”作为统一后的德国工人党的奋斗目标,这就完全否定了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目标。2.科学的阐述了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马克思认为,在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一个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转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职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革命转变时期”的根本特征。他还指出了过渡时期必然存在的客观依据,这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因素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内部全部和自动形成,因此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建立自己的政权以后,必须运用无产阶级专政的力量对整个社会进行彻底的改造,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进而过度到社会主义。3.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特征的理论。马克思揭示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既社会主义的特征。他指出:“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社会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马克思还阐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分配原则,既按劳分配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一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劳动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相交换”。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的成熟程度和发展程度不同,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不同决定了社会生产关系以及人的自身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分析两个阶段的重要意义在于,科学的说明了共产主义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因此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就是解放进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按需分配”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物质基础。3、反杜林论是怎样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论述首先,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划清了它与旧哲学,特别是与旧唯物主义的原则界限。其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关于“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恩格斯指出,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为更深一步的说明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恩格斯进一步解释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3实践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吧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割裂开来的唯心主义观点,还论证了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第三,阐释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过程首先是从发现和制定唯物史观开始的。反杜林论在把阐述的重点放在唯物辩证的自然观的同时,全书始终贯穿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1关于唯物史观出发点的原理。恩格斯指出,与一切旧哲学相反,唯物史观不是从人的意识出发说明人的存在和人的历史,而是从人的存在,即从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来说明人的意识和人的历史。2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恩格斯指出,社会生产力是一种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力量,它决定着社会的生产关系或交换形式。一定社会时期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由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3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针对杜林关于政治暴力决定经济关系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政治暴力,而是经济。他从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的角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