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9033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包括( ) 采用汉姓 穿汉服 学习少数民族语言 同汉人通婚A . B . C . D . 2. (2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与材料中的人物有关史事是( ) A . 建立张楚B . 巨鹿之战C . 灭亡秦朝D . 约法三章3. (2分)下列农作物中属于我国最早种植的是( ) A . 玉米B . 黄瓜C . 水稻和粟D . 西红柿4. (2分)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的是( )A . 王羲之的字B . 顾恺之的画C . 青铜器D . 石窟艺术5. (2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大一统”的关系是( )A . 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B . 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C . 董仲舒的学说适应实现政治统一的需要D .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6. (2分)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张骞通西域B . 商鞅变法C .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D . 百家争鸣7. (2分)“它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年奇观,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句话中的 “它”是指( ) A . 长城B . 灵渠C . 都江堰D . 大运河8. (2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是( )A . 阻挡北方“戎族”的南下B . 保住周王室的统治地位C . 获得对其他诸侯王的支配权D . 为了加快统一步伐9. (2分)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造型风格与外来佛教艺术结合的突出表现是( ) A . 兰亭书法B . 北魏碑刻C . 龙门石窟D . 洛阳白马寺10. (2分)某历史纪录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半坡人生活的历史信息。其中错误的介绍的是( ) A . 生活在长江流域B . 住着半地穴式房屋C . 种植粮食作物粟D . 使用磨制石器生产11. (2分)根据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共同点,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与其相符的战役( )A . 牧野之战B . 长平之战C . 大泽乡起义D . 赤壁之战12. (2分)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是暗指( ) A . 秦始皇滥用民力,民怨沸腾B . 有人要在阿房宫刺杀秦始皇C . 秦始皇刑法残酷,社会动荡D . 秦始皇将葬在阿房宫13. (2分)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下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 . 统一国家的建立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 . 民族关系的发展14. (2分)黄河流域第一个国家是谁建立的( )A . 尧B . 舜C . 禹D . 启15. (2分)2015年6月,马山县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下图是春秋战国时期使用的兵器矛)。春秋战国时期是指( )A .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B . 公元前770年一公元前476年C .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D . 公元770年公元221年16. (2分)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秦汉之际,统一蒙古草原的是匈奴杰出的首领( )A . 刘邦B . 项羽C . 冒顿单于D . 汉武帝17. (2分)秦为了统一文字,规定把哪一种字体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A . 大篆B . 小篆C . 隶书D . 楷书18. (2分)七年级(3)班的同学们在表演情景剧“北京人的一天”,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他们使用了打制石器B . 他们过着群居生活C . 他们已经使用骨针来缝制衣服D . 他们用火来烧烤食物19. (2分)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厚的灰烬层。这反映出当时北京人已经学会( ) A . 制作石器B . 烧制彩陶C . 使用天然火D . 种植水稻20. (2分)西汉初年,统治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 . 消除秦王朝的残余势力B . 恢复发展生产C . 学习秦朝的政治制度D . 加强中央集权21. (2分)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象征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的对阵双方是( ) A . 商封和周武王B . 夏桀和商汤C . 秦二世和陈胜D . 项羽和刘邦22. (2分)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 . 刀耕火种B . 游牧渔猎C . 农耕定居D . 铁犁牛耕23. (2分)北宋与南宋的关系类似于( )A . 西汉与东汉B . 西晋与东晋C . 东魏与西魏D . 唐朝与后唐24. (2分)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采取共同统治措施是( )A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 在长安设立太学C . 抵御匈奴,巩固边防D . 统一度量衡25. (2分)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与诸侯的出现有关的政治制度是( )A . 禅让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世袭制26. (2分)下表列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年龄及寿命。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即位年龄1011311281512149寿命(岁)27231303936341454A . 统治者实行暴政B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 . 陈胜吴广起义D . 诸侯割据一方27. (2分)“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室,大夫有贰宗,土有隶子弟。”与此材料有关的制度是( ) A . 丞相制B . 郡县制C . 刺史制D . 分封制28. (2分)下列对西汉与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西汉政府反对 匈奴南下掠夺是反侵略战争 B . 西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C . 是西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D . 是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 的斗争 29. (2分)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一些有关三国的故事,下列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 A . 曹操建立了魏国B . 刘邦在成都称帝建蜀汉C . 孙刘联军战曹军于赤壁D . 诸葛亮派船队到达夷洲30. (2分)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农业生产的发展B . 火的使用C . 能建造房屋D . 使用陶瓷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0分)31. (10分)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民族;为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世界著名的长城。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的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他们互相渗透,取长补短。材料三: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于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摘自北师大版七(上)历史教材(1)材料一中所说的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台所学知识写出大量内迁的两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重大改革。这一重大改革有什么积极影响?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朝到南北朝时民族关系的变化趋势。 32.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令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材料二: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1)材料一中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政治措施有哪些?(2)材料二中“汉化先行者”是谁?33. (15分)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材料二: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材料三: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图4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 (2)众所周知,丝绸之路的开辟者是张骞,他不畏艰难险阻曾两次出使西域,那么他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呢? (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地位是怎样的?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0分)31-1、31-2、31-3、31-4、32-1、32-2、33-1、33-2、3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