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同步练习题B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298942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同步练习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同步练习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同步练习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同步练习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戊戌变法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建立民主共和国B . 开办新式学堂C . 训练新式陆海军D . 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2. (2分)康有为上书光绪帝指出:“汽机所成,倍人力者三十,故其国(英国)富强之力,亦倍三十吾国土地人民十倍于彼,而富强力三十倍,则亦三倍于我,故吾幸未灭,而为彼所弱,可比较而得之矣。”据此可知,康有为( )A . 认为器物不如人是中国衰败的根源B . 对西方认识有限C . 极力鼓动光绪帝效法西方人变法图强D . 科学解释了中国积弱而未亡的原因3. (2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主要是指( ) A . 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B . 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C . 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D . 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4. (2分)初二年级一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的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李明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的观点中,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A . 洋务派主张兴办近代工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B . 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 . 公车上书拉开了中国维新运动的序幕D . 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5. (2分)1898年,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向以光绪帝为首的改良派发动了一场血腥政变,持续了百余天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这次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 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B . 光绪帝借变法向慈禧太后夺权C . 变法不利于清朝统治的巩固D . 变法改变了祖宗的例律6. (2分)1895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发起“公车上书”的主要人物有( )A . B . C . D . 7. (2分)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 . 兴中会的成立B . 公车上书C .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D . 戊戌政变8. (2分)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A . 中国同盟会成立B . 公车上书C . 强学会的成立D . 定国是诏颁布9. (2分)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个人的共同目标是( )A .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 . 实行君主立宪制C .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D . 挽救中华民族危亡10. (2分)“生产之要素有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 )A . 发展工业以工立国B . 发展商业争夺市场C . 引进外资发展生产D . 学习西方君主立宪11. (2分)某校为了纪念戊戌变法120周年,开展了一场历史知识竞赛活动。其中有一道题目问:“领导戊戌变法的人物是谁?”答案应该是( ) A . 康有为、梁启超B . 孙中山、黄兴C . 陈独秀、李大钊D . 曾国藩、李鸿章12. (2分)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 )A . 南京条约B .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C . 1898年百日维新D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13. (2分)“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能够印证“始而言技”的史实是( )A . 戊戌变法B . 辛亥革命C . 新文化运动D . 洋务运动14. (2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 )A .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B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 . 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D . 实现了民族独立15. (2分)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维新思想百日维新 三民主义五四运动 “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中共建立A . B . C . D . 16. (2分)“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该运动( ) A .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B . 提倡“自强”“求富”,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 . 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D . 是中国人民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客观上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步骤17. (2分)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 ) A . 吸取经验进行革命B . 仿效日本变法强国C . 维新变法推翻淸朝D . 学习西方抵御侵略18. (2分)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 . 主要内容都是废除农奴制C . 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D . 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19. (2分)“百日维新成果”、“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改称北京大学”这些信息点共同指向( ) A . 清华大学B . 京师同文馆C . 京师大学堂D . 黄埔军校20. (2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有( )A . 戊戌变法历时103天,谈不上有什么影响B .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 . 戊戌变法裁撤了冗官,减少了财政开支,提高了政府效率D . 戊戌变法训练了新式军队,建立了三支海军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80分)21. (15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他十七岁中举,后师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并著变法通议为后来的戊戌变法做宣传。材料三:中共十八大后我国深化改革大事记2013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担任领导小组组长。2015年12月我国首家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式成立,开始受理案件。2016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强调:改革既要往増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图二企业创办者的派别及其提出的口号,简评这个派别创办的企业对当时中国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他”是谁?写出戊戌变法在经济方面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归纳我国推进改革不断深化的方式有哪些?根据材料二、三反映的历史史实,指出改革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2.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这一政策也推广到欧洲以外,用武力强迫中国等东方国家减免关税、开放市场。材料二:中国自1840午开始的现代化进程以来,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不会一帆风顺。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跨越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现代化)的陷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英国是如何在中国实现这一政策的?(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表现。23.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9月4日,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到北京,维新派对他寄予厚望。但当他发现变法败局已定时,就无意支持光绪帝和维新派。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康有为、梁启超逃到国外,谭嗣同拒绝逃亡,后与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一起被清政府杀害。这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失败了。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违背了上述材料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1)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2)维新派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结果事与愿违。 (3)戊戌政变后,谭嗣同等六位维新人士被清政府杀害。 (4)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留在北京坚持斗争。 (5)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爱国政治运动。 24. (25分)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 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0年,英国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华民族旧日辉煌不在,历尽苦难。民族的危亡警醒了千百万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终于推翻了清王朝,铲除了帝制。材料二: 从 19 世纪 60 年代起,清朝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 活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材料三:中国历史上多次革命,并未改变专制独裁家天下的社会形态,唯有辛亥首义使政体 发生变更,所以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材料四:19世纪末期,中国也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虽然被慈禧太后扼杀了,但也为13年之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材料五:1915 年 9 月 15 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 于在中国展开。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复兴之路(上)(1)材料一中1840年,英国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指的是哪一次侵华战争?这场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请列举材料二这场实践活动中清朝统治阶级的一位有识之士。并写出这场运动提出了哪两个口号?(3)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联系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辛亥革命在破旧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4)结合材料四回答这场改良运动是什么?(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写出这场“文化启蒙的运动”名称是什么?这场运动后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以什么为精神武器,将中国革命推向一个新的时期?25. (5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动荡,民怨沸腾。下面是1901年北京俩位百姓对这一时局的议论,其中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甲:去年英法联军进军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却逃之夭夭。乙:别看朝廷对付洋人没本事,想当年对付主张变法的洋务派却够凶狠,把谭嗣同等六人全杀了,甲:听说,今年又签订了个马关条约,连东交民巷都不让咱中国人住了!从北京到天津的铁路两旁都驻扎着洋兵。乙:我看这个大清国的末日快要到了。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80分)21-1、21-2、21-3、22-1、22-2、23-1、23-2、23-3、23-4、23-5、24-1、24-2、24-3、24-4、24-5、2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