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8305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这里的“一化”是指( ) A . 工业化B . 城市化C . 现代化D . 农业化2. (2分)在布达拉宫广场矗立着一座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在纪念碑铭文上写着“值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谨立此碑,以志先烈,永昭后世。”你知道此碑落成于何时吗( )A . 1999年B . 2000年C . 2001年D . 2006年3. (2分)下列内容哪些是五四运动的口号?(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A . B . C . D . 4. (2分)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字,此协议的执行标志着( ) A .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B . 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C .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D . 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5. (2分)一个人的名字其实只是一个代号,但有些人姓名往往反映出其出生的时代特征,如“文革”时期出生的叫“马文革”“李红卫”,大跃进时期出生的叫“李跃进”,按这一逻辑去推断“李援朝”应该出生于( )A . 1949年B . 1950年C . 1958年D . 1969年6. (2分)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 A . 抗美援朝B . 土地改革C . 三大改造D . 人民公社化运动7. (2分)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新中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可能集中在( ) A . 千年巨变B . 峥嵘岁月C . 中国新生D . 伟大转折8. (2分)学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平解放西藏”内容后形成的整体认识是( ) A . 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采取的行动B . 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斗争C . 实现祖国大陆的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D . 巩固新中国政权而采取的措施9. (2分)促使下图中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因素有( )1952年与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工业生产“以钢为纲”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苏联对工业项目的援建A . B . C . D . 10. (2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 . 中共公布过度时期的总路线11. (2分)下列各项,与我国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无关的是( ) A . 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B . 对国情认识不清C . 急于求成,忽视经济规律D . 苏联撕毁合同12. (2分)工人日报曾刊发以“人有多大胆,钢有多大产”为标题的新闻是在( )A . 土地改革时期B . 三大改造时期C . 大跃进时期D . 文化大革命时期13. (2分)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20世纪60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A . 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B . 人民公社化运动C . 自然灾害的影响D . “文化大革命”14. (2分)1954年,小明的爷爷去北京参加了一次会议,在会上他投票选举了毛泽东为国家主席,还举手表决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他参加的这次会议应该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 . 七千人大会C .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5. (2分)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出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A . 邓稼先B . 焦裕禄C . 王进喜D . 雷锋16. (2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从本质上说明了 ( )A . 反革命集团不得人心B . 中国人民是伟大的C . 老一辈革命家力量巨大D . 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17. (2分)不同时代的宣传漫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A . “大跃进”运动时期B .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C . “文化大革命”时期D .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8. (2分)纪录片旗帜从“开天辟地”“浴血奋斗”“建国创业”“艰辛探索”“历史转折”“滚滚春潮”“扬帆沧海”“世纪跨越”“发展新篇”和“阔步前行”10个方面,展示了九十多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请你判断,“艰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A . 中共七大B . 中共八大C . 中共十二大D . 中共十三大19. (2分)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建设有了巨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A . 综合国力的提高B . 政府的重视C . 广大官兵的努力D . 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20. (2分)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就是( )A . 彻底实现国家独立B . 巩固新生政权C .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 .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37分)21. (1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请回答:(1)以上材料出自什么法律文献?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该文献的性质是什么? (2)该法律文献通过之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哪一文献?该文献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22.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图。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材料二: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连环画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材料四: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交售粮食1976年35000斤230斤1979年132300斤800斤30000斤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的早稻、花生高产“卫星”反映了当时我国农业生产出现哪一问题? (4)1976年小岗村人均口粮仅230斤,这与当时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体制有关?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比1976年大幅度提高的最主要原因。 23. (2分)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_运动和_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37分)21-1、21-2、22-1、22-2、22-3、22-4、22-5、2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