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D卷精编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6893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D卷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D卷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D卷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最后一课体裁小说,作者法国小说家都德。文章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表现了法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B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晏子,战国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这则故事表现了晏子的机智善辩和对祖国的热爱。C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他于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D枣核选自美国点滴,作者萧乾,本文表现了广大的海外华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赞颂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高度向心性和凝聚力的伟大民族。2 . 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Ab hng s xinBb hng sh xinCbi hng sh xinDbi hng s xin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B粮食安全是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C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4 .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两艘商船上的13人全部遇难。枪杀事件牵动了国人的心。但正如向来都以变幻莫测面貌示人的金三角一样,案件同样扑朔迷离。一个月来,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0月28日,9名泰国陆军现役军人慑于压力主动向泰国警方投案自首,至此,震惊东南亚的“105湄公河惨案”真相脱颖而出。A变幻莫测B扑朔迷离C莫衷一是D脱颖而出二、字词书写5 .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规范抄写在田字格中。海桥跨海园梦美,天眼观天状国威。三、现代文阅读超 重肖复兴那天到机场送人,飞往法兰克福、伦敦、罗马和巴黎的航班,密集得像雨点似地挤在一起。大概正赶上暑假结束,大学开学在即,到处可以看到推着装有大行李箱推车的学生们,送行的父母特别多。候机厅里,家庭的气息一下子很浓,像是客厅,相似的面孔不停地在眼前晃动。 不时有孩子进到里面去办理登机手续,家长只能够站在候机厅里等,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们都伸长了脖子,把望眼欲穿的心情赋予人头攒动的前方。不时便又看见有孩子匆匆地从里面走出来,给家长一个渴望中的喜悦。不过,我发现,匆匆出来的孩子大多并不是为了和送行的父母再一次告别,也很少见到有依依不舍的场面,那样的场面,似乎只留给了情人之间的拥抱和牵手。 站在我身边的是一位面容姣好的中年妇女,凉鞋露出的脚趾涂着鲜艳的豆蔻,这样风韵犹存的女人,在我们的电视剧里一般还要在男人怀里撒娇呢。现在,她像是只温顺的猫,眼神有些茫然。不一会儿,我看见一个大小伙子推着行李车,气冲冲地向她走来,没好气地对她嚷嚷道:“都是你,让我带,带!都超重啦!”只听见她问:“超了多少?”语气小心,好像过错都在自己的小媳妇。“10公斤!”只有儿子对母亲才会有这样肆无忌惮。听口音,是南方人。 于是,我看见母亲开始弯腰蹲了下来,把捆箱子的行李带解开,打开箱子,那是一大一小赭黄色的两个名牌箱。儿子也蹲下来,和母亲一起翻箱子里面的东西,首先翻出的是两袋洗衣粉,儿子气哼哼地嘟囔着:“这也带!”然后又翻出一袋糖,儿子又气哼哼地嘟囔一句:“这也带!”接着把好几铁盒的茶叶都翻了出来:“什么都带!”母亲什么话都没说,看儿子天女散花般把好多东西都翻了出来,面前像是摆起了地摊。最后,儿子把许多衣服和一个枕头也扔了出来,紧接着下手往箱底伸了,只听见母亲叫了声:“被子呀,你也不带了!” 我有些看不过去,走了两步,冲那个一直气哼哼嘴噘得能挂个瓶子的儿子说:“10公斤差不多了,你东西都不带,到了那儿怎么办?”儿子不再扔东西了, 母亲站了起来,一脸忧郁,本来化得很好的妆,因出汗而坍塌显出些许的斑纹。“先去试试再说。”我接着对那个儿子说,他开始收拾箱子,母亲则把茶叶都从铁盒里掏出来,又塞进箱里。儿子推着行李车走了,我问那位母亲孩子去哪里,她告诉我去英国读书。她脚下的那些东西都散落着,稀泥似地摊了一地。 这里,我身旁另一侧,又有一个女孩推着车走到她的父母身边,表情几乎和那个男孩一样气哼哼的,把车使劲推到她父亲的脚前,说了句:“严重超重!”父亲和刚才这位母亲一样,立刻蹲下身子,替女儿打开行李箱,我一看,箱子里几乎全是吃的东西,而且全是麻辣食品,不用说,来自四川。左翻翻,右翻翻,父亲权衡着取出什么好,女儿站在那里,用手扇着风,摸着脸上的汗,说着:“这都是我想带的呀!”这让父亲为难了,倒是母亲在旁边发话了;“把那些腊肠都拿出来吧,那玩意占分量。”父亲拿出了好几袋腊肠,又拿出好几管牙膏、一大罐营养品和几件棉衣,再盖箱子的时候,鼓囊囊的箱子瘪下去一大块。女儿风摆柳枝般推着车走了,我悄悄地问母亲这是去哪儿,她说是去法国读书。 有的独生子女,理所当然地觉得可以把一切不满和埋怨都发泄给父母。养儿方知父母恩,他们还没到明白父母心的年龄。超重的难道仅仅是物品吗? 他们可以埋怨父母的娇惯和期待超重,却永远不该埋怨父母对自己的情感超重。6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7 . 第段的场面描写有什么作用?8 . 小说中的儿子和女儿见了父母都是“气哼哼的”,其原因一样吗?试简单说明。第6段写的是与前文相同的事情,这样写重复吗?为什么?9 . 小说以“超重”为题,请探究以此为题目的好处。10 . 文章说:“有的独生子女,理所当然地觉得可以把一切不满和埋怨都发泄给父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二维码”能否让图书电视双赢赵致真近两年,中国人都突然熟悉了一个图案和符号二维码。从商场超市到街头摊贩,这个“黑质而白章”的神秘小方块满天飞。它是“现实和虚拟的通道”,“线上和线下的入口”。如同科幻中的“虫洞”,让我们生活的维度随心穿越,四通八达。二维码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它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的速度,改善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四年前,二维码还没有大规模“飞入寻常百姓家”。北京少儿出版社出版的神奇科学中率先用二维码播出短视频,取得了意外成功。这本书目前已再版了6次,发行量达到19万册,并获科技部评选的“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等4个奖项。四年来,书上的二维码一直稳定可靠,不用注册登录任何网站,无须下载任何APP和客户端,直接扫之即来。这次出版播火录,更突出“互联网+”的功能。扫二维码观看的不再是微视频,而是倾力打造的14集“科普大片”,每集都和书中篇目完全对应,还能浏览下载1400张图片和全部文本。如果保存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中,能当电子书阅读,也可通过微信或QQ发到朋友圈。如果说神奇科学是“试验田”,播火录则算得上是我们的“代表作”。每听到“纸媒将亡”的论调,便十分抵触和不屑,但并非出于“卢德主义”的狭隘,也不限于对“纸田墨稼”的怀旧。而是相信书籍一定能顺天应时,求变图存,进化出新形态。互联网既然改变了整个世界,图书哪有抱残守缺,“几百年一贯制”的道理呢?我们今天走出几步,只是投石探路。相信“互联网+图书”很快会成为出版物的新方向。而如何通过二维码,让“插视”和“插图”一样平常,让大数据显示读者的地域分布和年龄文化层次,让作者、编辑和公众交流互动,其中的学问没有止境,呼唤着出版人八仙过海,各展神通。1987年笔者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荧屏,莫让科学叹息,三十一年过去了,放眼今日荧屏,全国电视频道百倍膨胀,多如牛毛,却没有一个科技频道,各地电视台曾经繁荣的科技栏目所剩无几,我主持创办的科技之光濒临绝境。今天能借二维码的便利,到纸质图书上另辟蹊径,发现“新大陆”,寻找新出口,这是科普电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代机遇。因此,与其说科普电视是来“搭救”图书的,毋宁说是来“投靠”图书的,或者至少是和图书“相濡以沫”,同舟共济。播火录从立项就是以“互联网+图书”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至于电视片科技与奥运,如果不到图书上穿一件二维码“救生衣”,将会永远石沉大海。“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作为传统与网络的结合体,图书与二维码的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而这种技术的好处正在逐渐被读者所接受。为图书做电视,到书上看电视,或许将成为新的时尚和习惯。怀才把志、深图远算的出版人和电视人,何不联手放飞浩洁荡荡的二维码,迎接中国图书的“网络纪生命大爆发”!光明日报(2018年08月16日13版,有改动)11 .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述二维码让图书电视双赢的途径可以有哪些?12 . 文章第段用了一组数据,分析这组数据的作用。13 . 本文引入诗句、成语等,请选择其中一种,分析其表达效果。14 . 根据文章内容并结合提供的资料,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二维码的普及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但也会带来一些隐患。现在火车票上已有了可以储存个人信息的二维码,不久前就发生过因为车票随意丢弃,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获取乘客信息进行非法活动的新闻。也有商家将二维码用作商业用途,在其链接中引入大量广告成分,这不仅会破坏读者的文字阅读体验,招来读者反感,还会让图书多了商业气。A二维码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它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的速度,改善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但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通过二维码能够获得更多信息的同时,也有可能因为这个小小的二维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B二维码虽然能满足读者多样的阅读需求,但如果使用不当,同样会引起读者反感,违背这项技术诞生的初衷,从而让二维码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C因为二维码具有信息量大、使用方便的特点,正在逐渐被大家所认可。所以,为图书做电视,到书上看电视,一定会成为新的时尚和惯。二维码也一定会让图书市场迎来网络纪生命大爆发。D二维码的使用,能让读者可以从书中进入互联网,让“插视”和“插图”一样平常,进而利用大数据与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作者、编辑和公众等交流互动,从而带来全方位的阅读体验。四、句子默写15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其中第(8)题还需填写作者名。(1)月落乌啼霜满天,_。(张继枫桥夜泊)(2)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3)_,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4)池上碧苔三四点,_,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5)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7)苟全性命于乱世,_。(诸葛亮出师表)(8)运用典故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直。如江城子密州出猎 “ _, _”两句中_(填作者名)自比魏尚,委婉表达自己期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五、诗歌鉴赏16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小题。梦中作(宋)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注释)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酒阑:酒尽。(1)前两句诗写出月光下的夜晚 、 的环境特点。(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六、语言表达17 . 仿照示例,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续写下面的句子。(示例)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1)牵牛花开放了,好像_。(2)月光照在地上,好像_。(3)笼中的小鸟,好像_。(4)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好像_。七、综合性学习材料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不断的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向农村地区蔓延。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认知实践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情况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 94.6%清楚各类垃圾的具体分类方法 41.4%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50.9%对垃圾分类知识基本了解 6.0% 一直坚持分类存放、投放垃圾 38.2%有时对垃圾进行分类 52.6%从未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9.2%材料二: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的基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垃圾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各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18 . 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19 . 2019年7月1日上海最先出台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随即全国46个城市也将在2020年底,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为此我校开展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同学们请将下列垃圾进行分类:(只填序号)废报纸过期药品剩饭剩菜烟蒂碎玻璃废电池塑料酸奶盒瓜果蔬菜皮有害垃圾:_可回收垃圾:_干垃圾: _湿垃圾:_20 . 综合性学习。(1)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古人写信,内容包罗,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在书信中,人们议论时政、品尝诗文、诫训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讨论物价等等。所以,书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a第处语序不当,应将_与_互换位置。b第处结构混乱,应将_删去。c第处搭配不当,应把_改为_。d第处成分赘余,应删去_。(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从固定电话的出现,到移动电话的广泛应用,再到现在。人们对手机类电子产品越来越依赖,几乎时刻也离不开,由此衍生出一个新词屏奴。越来越多的人擅长人机交流,而不是人际交流。智能手机确实给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方便,但负面影响也日益明显。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加强现实沟通,是新一代年轻人应遵循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使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儿逐渐变弱了。所以,我们呼吁:。_八、作文2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管子曰:君子使物,不使于物。善于借力,又能保持独立,方为明智之举。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语言表达1、七、综合性学习1、2、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