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II )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296817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十五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6八上罗湖期末) 下面是20世纪初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染登舆,香花簇拥,四方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革新 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A . B . C . D . 2. (2分) (2018八下大庆月考) 某学校准备开展一场庆祝五四运动的纪念活动,如果让你为这次活动选择一个主题,下列哪一个最为准确( ) A . 开天辟地,党的诞生B . 青春火炬,热血救国C .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D . 国民革命,洪流奔涌3. (2分) (2015八上苏州期末)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这一誓词的历史事件是( )A . 北伐战争B . 五四运动C . 抗日战争D . 解放战争4. (2分) (2018八上东莞期中) 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毁于( ) A . 英法联军B . 八国联军C . 德日联军D . 英美联军5. (2分) (2017广东模拟)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37年的中国,可能曾经看到的情形有(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血战 报纸上刊登“九一八事变”的消息 有人在阅读新青年 青年学生在热议巴黎和会的情况 毛泽东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A . B . C . D . 6. (2分) (2016八上恩阳期中) “竹枪一杆,打的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A .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B . 家庭和睦,相亲相爱C . 珍惜生命,保护环境D .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7. (2分) (2017八上东台月考) 十二生肖铜兽首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一部分,后流失海外。现仅有少量得以收回,与圆明园大量文物流失相关的是( ) A . 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甲午中日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 (2分) (2017八上武威月考) 从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期,侵占过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 A . 英、日、俄B . 英、日、美C . 法、俄、美D . 俄、日、美9. (2分) 孙中山先生被称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在20世纪实现了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这次巨变具体表现在( ) 终结了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在中国开创性地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引发了社会习俗的近代化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A . B . C . D . 10. (2分) 下列属于中国同盟会创立的机关报是( )A . 新青年B . 万国图志C . 新人民D . 民报11. (2分) (2015八上大同期末)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科举制度的废除 武昌起义的爆发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发动 鸦片战争的开始A . B . C . D . 12. (2分) (2018八上安徽月考) 某同学将课本内容整理如下,其中“康有为”适合填写于哪一横线处( )A . A B . B C . C D . D13. (2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北京发生的推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 B . C . D . 14. (2分) (2016六盘水) 把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 )A . 中共“七大”和中共“八大”B . 中共“七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D . 中共“七大”和中共“十五大”15. (2分) 一代红色儒将、毛泽东的军事高参郭化若曾写了一首词:“素帆百万飞如箭,乘风顷刻敌前现。碧水静无波,疏星夜转多。弹飞如急雨,难阻雄狮路。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这首词描写的应该是( )A . 平津战役B . 辽沈战役C . 渡江战役D . 淮海战役16. (2分) 对下图同一时段发生的两个历史场景的解读,哪项是不正确的( ) A . 国民党积极准备内战B . 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民主C . 当时中国面临着内战D . 全面内战已经爆发17. (2分) (2016八上钦州期末) 国家将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在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杀害的中国人民达( )A . 10万人以上B . 20万人以上C . 30万人以上D . 40万人以上18. (2分) (2016呼和浩特) 根据如图判断八路军的主要攻击目标是( ) A . 毁坏日伪据点交通线B . 夺取沦陷区的大城市C . 在正面战场与敌对峙D . 消灭国民党有生力量19. (2分) (2017湖南会考)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解放战争中,以徐州为中心,充分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威力,成为规模最大的一次决战的是( )A . 辽沈战役B . 平津战役C . 淮海战役D . 渡江战役20. (2分) (2017山东模拟)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遵义会议 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反围剿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A . B . C . D . 二、 材料题 (共3题;共90分)21. (50分)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 材料一中“开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哪次重要会议?(2) 材料一中“开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哪次重要会议?(3) 材料二“共产党一心救中国”的奋斗中,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起义,在哪座城市爆发?1927年,谁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4) 材料二“共产党一心救中国”的奋斗中,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起义,在哪座城市爆发?1927年,谁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5) 如果说,长征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传奇,那么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怎样重大的意义?(6) 如果说,长征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传奇,那么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怎样重大的意义?(7) 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请写出标志新中国成立的事件?(8) 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请写出标志新中国成立的事件?(9)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的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10)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的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2. (20分) (2016八上平舆期末)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了日本两次大规模的军事侵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 写出两次侵略战争的名称及起止时间。(2) 中国军民“血肉筑长城”,概要举出中国军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事例名称。(发生在本地的其他事例亦可)(3) 这两次战争的结果对中国历史各产生了什么深刻影响?(4) 从这两次战争的结果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3. (20分) (2017遵义模拟) 邓小平(19041997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 1938年邓小平任八路军129师政委,其领导的部队1940年8月在华北地区参与了彭德怀指挥的大会战。请问八路军当时抗击的是哪次列强的侵略战争?1940年8月的大会战史称什么?(2) 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大军挺进中原,在哪里展开了解放战争反攻的序幕?(3) 中美建交后,邓小平应邀出访美国,请问中美建交是哪一年?(4) 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位老人指的就是邓小平,请问“画了一个圈和写下诗篇”分别指的是什么?三、 连线题 (共1题;共8分)24. (8分) (1)在我国近代,开启思想解放闸门的运动是_ 。(2)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_ 。(3)最早把西方进化论介绍到中国的人_ 。(4)我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_。 (5)近代的状元实业家是指_ 。(6)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_ 。(7)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资产阶级政党_ 。(8)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_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材料题 (共3题;共90分)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三、 连线题 (共1题;共8分)24、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