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校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D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296622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校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校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校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校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共25题;共75分)1. (3分) (2019通州模拟)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8年的风雨征程。党的数次重要会议见证了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历程。如图图中所示是党的几次会议的重要影响,对这几次会议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 (3分) (2017青岛模拟)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巩固新政权我国搞了许多重大运动,下列照片所反应的历史事件能够突出这一主题的是( )A . B . C . D . 3. (3分) (2019乐山) 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 .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 . 增强了民族自豪感D .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4. (3分) (2019八下赵县期中) 如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 . 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B . 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C . 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D . 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5. (3分) 如图是一张选民证。选民证持证人为王友庆,签发日期为1954年3月21日。这张珍贵的选民证成为(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有力见证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的有力见证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进程的有力见证D . 中国改革开放的有力见证6. (3分) (2017八下新县期中) 下列称得上我国社会主义改革重要创举的( )A . 自愿互利的原则B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赎买政策C . 合作化的方式D . 积极发展、稳定前进的方针7. (3分) (2018莱芜)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说:“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D .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8. (3分) (2017八下福建期中) 下图是中央电视台黑白纪录片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联欢,这一场景可能出现在( )A . 1953年 天津B . 1956年 北京C . 1949年 北平D . 1957年 上海9. (3分) (2018八下茂名期中) 从2008年开始连续7个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问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如果你需要了解有关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准确信息,那么下列资料中你将选用( ) A . 当时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B . 农民纷纷加入人民公社C . 195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D .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10. (3分) (2019福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他助人为乐的大爱行动,回答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这个根本问题,赋予了自己22年生命以无限的长度”。这讴歌的是( ) A . 邓稼先B . 王进喜C . 雷锋D . 焦裕禄11. (3分)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中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为我们提供了反面教训。文化大革命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 ) 必须正确判断形势变化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A . B . C . D . 12. (3分) (2019百色) 尊崇劳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社会风貌。这一时期,工人阶级模范人物的代表是( ) A . 邓稼先B . 焦裕禄C . 雷锋D . 王进喜13. (3分)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下列哪一项措施不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 A . 1950 一 1952 年的土地改革B . 1958 年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 . 1978 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 1953 一 1957 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14. (3分) (2018九上贵池开学考)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不当的是( ) A . 双十协定的签订,维护了国家的和平与稳定B .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 . “四人帮”被粉碎,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15. (3分) (2019深圳模拟)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大变化,其中不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政策是( ) A . 土地改革运动B .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C . 人民公社化运动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6. (3分) (2016八下泰州期末) 老家在高港口岸的王敏1959年在南京写信给家人,在信封上落款的地址可能是( )A . 口岸乡B . 口岸镇C . 口岸人民公社D . 口岸村17. (3分) (2019八下永春期中) 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 A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B . 中共“七大”的召开C . 中共“八大”的召开D .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18. (3分) (2019深圳模拟) 季羡林先生关于文革的回忆录中写道“我知道,我们的性命就掌握在他们手中,当时打死人是可以不受法律制裁的,他们的木棒中,他们的长矛中,就出法律。”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当时的法律规定打死人并不算是违法B . 中国社会已经陷入了严重混乱的局面C . 我国的立法权已经掌握在造反派手中D . “文革”使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19. (3分) (2019八下江城期中) 建国后各种运动不断,这在当时人们取名字中留下深刻印象。如:向小康、齐建国、李文革、周跃进、张援朝等。如这五人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序,排在第三位的是( ) A . 李文革B . 张援朝C . 周跃进D . 向小康20. (3分) (2019八下新密期中) 1953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此基础上,全国各基层单位进行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全国参加投票的选民超过2.7亿人,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55%。这次普选活动的深入开展( ) A .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 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做了准备C .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 . 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有了一个良好开端21. (3分) (2019贺州)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所表达的含义是,新中国成为( ) A .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B . 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C . 消灭地主阶级的国家D . 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22. (3分) 分析下面的表格,得出的结论是“文化大革命”( )全国人大会议届数人大常委会次数第一届(1954-1959)5次第二届(1959-1965)4次第三届(1965-1975)1次第四届(1975-1978)1次第五届(1978-1983)5次A . 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B . 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C . 摧残了我国文化教育事业D . 颠覆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23. (3分) (2017八下顺德月考) 以下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有( )开国大典 西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A . B . C . D . 24. (3分) (2019八下顺德月考) 下列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土地改革开始西藏和平解放一五计划完成A . B . C . D . 25. (3分) (2017九下河源月考) 宣传标语往往反映出时代特色。“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祖国的工业化而奋斗!”这句标语最早出现在( )A . “一五”计划时期B . “大跃进时期C . “文化大革命”时期D . 土地改革时期二、 综合题(本大题两小题,26题12分,27题13分,共25分 (共2题;共25分)26. (12分) (2019九下未央模拟)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滴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材料二:孙中山毛泽东我们完成了孙免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1956年11月13号人民日报材料三: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和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外国经验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又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邓小平 (1) 材料一中“三十年以来”是指什么事件以来?“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什么事件?从那时起,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什么? (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结合孙中山的活动,说明孙先生为什么被中国共产党人尊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图中“民主统一”什么时候被作为奋斗目标写进了党的政治路线?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 (3) 材料三中邓小平指出: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又要“借鉴外国经验”,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理解。 27. (13.0分) (2019八下武城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材料二: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只是乱了自己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 材料一反映出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些严重失误? (2) 结合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失误,谈谈启示(或教训)。 (3) 材料二中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于何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 材料二中的“反革命集团”是指什么集团?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共25题;共75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二、 综合题(本大题两小题,26题12分,27题13分,共25分 (共2题;共25分)26、答案:略27、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