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人教版说课稿(完整版)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295865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人教版说课稿(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一生物人教版说课稿(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一生物人教版说课稿(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生物 号的*,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从生物圈到细胞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第 1节的内容。教材的安排是这样的:用录像图片展示2003年SARS在我国的传播及危害的过程,创设一个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产生了问题,然后让学生分析讨论教材提供的资料,分别从生命特征的不同方面来论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达到从具体事例上升到普遍意义的目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本节的难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进行具体分析,教师适当的做一些拓展和补充,让学生从微观到宏观,步步紧扣地理解生命系统的严密性、层次性和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针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能力性目标:(1)尝试将所获得的文字、图表信息表达出来。(2)自主学习: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等资料收集和整理生物史学资料。3.情感性目标:(1)激发对生物学学科的学习兴趣。(2)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3)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本着高中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为: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教学难点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为了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来掌握知识,做到导中学、学中学、导与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还应该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观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课本,学会正确读图、析图,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法、联系实际法等加以理解、巩固,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具体教学过程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课前准备1.教师利用网络或新闻资料将2003年SARS病毒的图片及给人类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后果的录像进行编辑,并用于课件制作。2.组织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等资料收集和整理生物史学资料。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教师利用课件展示2003年SARS病毒的图片及给人类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后果的录像,将学生带回到他们亲身经历的这一恐慌事件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师生互动教师提问:1.结合初中所学病毒知识,你认为S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2.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3.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体的哪些细胞?4.如果离开了活细胞,SARS病毒能够很好的生活和繁殖吗?开展新课1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细胞,相互讨论说明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层层设疑,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边看图解边阅读课文,掌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求 全面而简明地 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布置作业教材6页中的练习第一题,教师与同学共同学习第二题我相信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培养了其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第1章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生物 号的*,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 1章第 2节 。教材的安排是这样的:首先通过展示图片,回顾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了解了细胞都有很多相似的特点;其次通过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介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异同点。并介绍了提出问题、和设计实验等环节。最后详细介绍了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本节知识是上节课的细化和拓展,同时为后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学习特性奠定了基础。针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联系。(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能力目标 观察不同的细胞图片,比较他们的异同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2)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3)认同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本着高中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教学难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为了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改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为主动地去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参与分析、质疑、交流和总结,目的是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更突出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创新思维。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具体教学过程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3、 课时安排1课时 4、 教学方法直观法、讲述法、讨论法五、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观察材料六、教学程序引言(观察细胞图片,知识回顾) 原核细胞和直核细胞(总结、比较两大细胞类型包括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特点,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种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以及它们的主要区别)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探索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包括细胞的发现,学说的主要建立者,学说的内容与意义以及建立过程等)提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1)细胞学说的建立(2)细胞学说的要点:(3)科学发现的特点:4.总结:生物界存在着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细胞,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19世纪建立的细胞学说,它的基本内容阐明了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5.巩固练习,布置作业七、板书设计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二者区别(2)原核细胞的特征2、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1)细胞学说的内容。(2)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八.教学反思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巩固,还需要通过习题练习和日后的实验进一步加强。.通过学习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培养学生由观察细胞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理性认识的概括能力,再从理性到实践的应用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第2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生物 号的*,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第 2 章第 1 节。教材主要讲述了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等问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以及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等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同时本节课的内容又为以后学习 蛋白质、核酸以及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等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针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了解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2.能力性目标:使学生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培养学生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性目标:参加相关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了解同种生物组织中有机物含量的差异和不同种生物组织间有机物含量的差异。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感受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过程的思维和方法,从而激发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培养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研究态度。)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教学难点: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特别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为了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改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为主动地去探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参与分析、质疑、探究、交流和总结,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更突出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创新思维。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过程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1.导入新课:(35分钟)首先向学生展示“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用此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本表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探讨,从而导入新课,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2.讲授新课:(30分钟)通过上面的讨论可以认识到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元素为细胞所特有;同时,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 设问: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什么?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有哪些?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17页图2-1、图2-2和细胞中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表,阅读课文,进行“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回答并一起总结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重要化合物。 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部分内容,则有同学们交流他们所做的实验过程,并上台演示,同学间进行交流。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4.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5.布置作业:我相信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培养了其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1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内容。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一、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高中生物必修1模块让学生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其中蛋白质部分是个重点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节提到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以后学到载体蛋白、酶等知识都与蛋白质紧密相关。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学生从分子水平理解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举足轻重,同时也为学好必修2基因表达部分打基础。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括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能力目标:通过氨基酸结构通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通过探讨氨基酸的缩合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3、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教学的难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二、说学法:通过讨论、观察对比、图文结合、思考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本节课内容。三、说教法: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图解加强直观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四、说教学过程首先利用图片展示“大头婴儿”,用图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例子说说为什么有些食品需要添加氨基酸,还有哪些食品中含有蛋白质,且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讨论问题,从而导入研究课题。通过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重要物质,那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主动获得氨基酸结构知识,尝试写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向学生展示四种未见过的化学结构式,分组讨论哪些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设问:判断某分子是不是氨基酸的依据是什么?不同氨基酸分子的区别在哪儿?介绍我国科学家在蛋白质工程方面的杰出贡献: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并展示结晶牛胰岛素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阅读课文,完成“思考与讨论”。讨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20种氨基酸能够形成多少种蛋白质?学生活动:观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阅读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的文字、图解、与同学交流看法,获得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知识。让有代表性的学生表达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猜想蛋白质的种类?提问:氨基酸结合之后生成的化合物是否还符合氨基酸结构通式,是不是一个氨基酸?引导学生分析氨基酸缩合反应的关键部位。并分析二肽两端各有什么?学生对号入座后会发现生成的化合物已经不是氨基酸,从而引出肽、二肽、多肽的内容。总结学生讨论结果,用图解形式记录氨基酸与蛋白质的关系,说明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决定蛋白质的多样性。提问: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教材23页图27,说说蛋白质执行哪些功能呢?引导学生观察、阅读蛋白质主要功能示例,归纳总结; 最后师生共同探讨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有怎样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小结这堂课的内容,然后在练习中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连成网络。从而完成本课时教学内容5、 板书设计及布置作业。我相信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培养了其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第2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生物 号的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第 3节的内容。教材的安排是这样的:问题探讨:DNA指纹法技术在侦破工作中的用途,来进入新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承载遗传信息的物质核酸。通过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让学生在实验中通过试剂的特殊显色反应,感受到遗传物质核酸的真实存在和分布情况。最后着重介绍了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及组成结构等。针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1)说出核酸的种类。(2)简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3)懂得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能力性目标: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3)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4)积极参加社区实践活动,并尝试进行调查报告的写作。3.情感性目标: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本着高中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把-确定为教学重点,把-教学难点:教学重点1. 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2.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教学难点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为了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来掌握知识,做到导中学、学中学、导与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还应该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观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课本,学会正确读图、析图,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法、联系实际法等加以理解、巩固,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具体教学过程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具准备1.实验材料的准备。2.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预习作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3.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分子组成示意图、脱氧核苷酸长链示意图、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图。4.实验的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5、 实验材料用具2.学生实验人员的分组(一般4人为一个小组),实验的预习作业。3.调查报告的一般写法资料准备。情境创设首届国际DNA证据研讨会于2004年11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人民警察学院举行。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项法庭证据鉴别技术像DNA鉴定一样,能够以99.999 9%的精度锁定或排除犯罪嫌疑人。在全国司法系统推广DNA证据鉴定技术,建立全国联网的犯罪现场DNA证据数据库以及重点监控人群DNA数据库,对于大幅提高破案率、缩短结案时间,震慑强奸、杀人等恶性犯罪分子,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提出问题:那么什么是DNA指纹呢?DNA是什么?为什么DNA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师生互动(一)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式的讨论和交流学生对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可能略有所闻,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式的讨论,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表达、回答提出的疑问,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分享他们对遗传物质核酸的认识。1.DNA指纹是不是平时说的手指印?(不是)2.怎么知道那些DNA是否来自同一个人?(根据复杂的检测,观察DNA谱带是否完全相同)3.DNA可以做身份证吗?(可以。而且这种身份证是终身的,也是唯一的,能避免同名同姓同地点同时出生的人身份混淆)4.DNA的中文名称是什么呢?(脱氧核糖核酸)5.脱氧核糖核酸属于哪一类的有机化合物?(核酸)6.核酸有哪些种类?有什么功能?(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重要的作用)7.一个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核酸存在于细胞的哪些部位?(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几个部分,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等特殊结构)8.大家能否通过实验,判断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二)老师介绍实验的原理以及科学认识的模式(三)找一个预习作业做得比较好的同学,陈述实验如何进行(五)各实验小组的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六)学生带着三个主要问题阅读课本P28P29,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1.核酸的组成元素有哪些?2.核酸的分子结构是怎么样的?3.如何区分DNA和RNA?教师精讲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活动,懂得实验的原理是基础。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要想实验得到明显的效果,必须注意用盐酸水解的实验步骤,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和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看懂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图解,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图解,以及核苷酸长链的特点,也是本节对同学们在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方面的一个重要的要求。板书设计4.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求 全面而简明地 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布置作业评价反馈我相信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培养了其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第2章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生物 号的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第 4节的内容。我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今天的说课1 教材分析:1.1 内容与地位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节,先联系前面所学有关细胞的组成的知识,引出糖类和脂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再分说他们的结构功能和种类,同时举例说明,联系生活中的实物,这样能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本节知识。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此外联系日常生活事例进行学习,有助于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了解一些基本的保健常识。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日常事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1.2 教学重点 细胞中的糖类的主要种类及在细胞中所起的作用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1.3 教学难点多糖的种类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2 学情分析:2.1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化合物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2.2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他们的心智还不能有效控制其行为冲动,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3 教学目标设计:3.1 认知目标 掌握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主要类别及在细胞中所起作用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3.2 智能目标 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3 情感目标 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方式。 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4 课时安排:一节课5 教学过程概述: 5.1 创设情境本节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关系密切,教学中要善用这些有利因素,积极地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教学中可以按照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创设情境,让同学们观察课本上的图片,从平日熟悉的食物中思考我们如何利用食物中的有机物,通过学生对糖类和脂质认识的基础做切入点,将学生引入新课。5.2 具体过程在糖类和脂质的教学内容中,课程标准对知识目标的要求是:学生要理解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和作用;了解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因此课堂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对糖类的学习上,然后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学习脂质的内容时也应多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早已熟悉碳水化合物的概念,但又很难确切地将其与糖类划等号。可以简单地在糖类和脂质的教学内容中,课程标准对知识目标的要求是:学生要理解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和作用;了解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因此课堂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对糖类的学习上,然后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学习脂质的内容时也应多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有关脂质的内容同样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脂质对于生物体和细胞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结构组成和功能调节上的重要性,尽量联系学生自身的身体健康,如可以根据围绕在脏器周围的脂肪对人体的利弊来讨论,让学生认识脂肪对于细胞和生物体的作用和脂肪过多造成的危害。5.3 难点处理多糖的种类是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的地方,因为从基本单位组成上看,多糖都是由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产物,但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不同之处呢?比如同属于多糖的淀粉是生物的主要能源食物,而纤维素和壳多糖又分别是植物细胞壁和昆虫外骨骼的主要成分。可以让学生联想淀粉、纤维素、昆虫外骨骼和肌肉中的糖原,从中感受到它们从形态到功能上的巨大差别。让学生想一想虽然这些多糖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但如此不同,为什么?帮助学生理解这是由于这些物质的结构不同造成的。这就如同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成分都是碳,但是它们的物理特性却相差悬殊,这主要是由于分子内部排列不同而造成的,道理相似。用教材上比较形象的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三种多糖的不同。5.4 归纳、小结(1)和学生共同整理知识结构,构建知识网络:(2)对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评价,尤其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思考,多向思维,收集材料进行学习的科学精神给予高度赞许,并教育学生要有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5.5 反馈运用事先出一些课堂检测题,以检查学生的达标情况。4.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求 全面而简明地 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5.布置作业:教材12页中的练习一、二大题,并阅读科学前沿中的组装细胞一文。我相信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培养了其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第2章 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生物 号的,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细胞中的无机物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第 5节的内容。教材的安排是这样的:首先通过对运动员饮料中化学成分问题的探讨,引入细胞中无机物的概念,接着依次介绍了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功能等。针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1.说出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2.说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主要作用。2.能力性目标: 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分析鉴定不同种类的无机盐在生命活动种所起作用方法;3.情感性目标: 认同无机盐对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本着高中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程确定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2.教学难点(1)结合水的概念。(2)无机盐的作用。三、教学策略1.情境创设学生对于水的认识比较丰富,许多概念来自生活中的经验,但是站在活细胞的角度去看,学生的认识还有需要补充、纠正和待完善的地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事实切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查找有关资料,事实说明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究竟水在细胞和生物体中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由此引入新课的学习。同时利用课本上的问题探讨,将学生带到对水的内容的学习中。2.教学过程水和无机盐的知识在课标中的要求都是了解层次,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认识水和无机盐与生命的关系,通过列举生活中的现象、事实和学生的体验来加深学生对水在生命中的作用的认识。比如,(1)让学生知道生命活动包括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而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离不开水;(2)让学生思考我们味觉的产生必须是在舌尖有唾液浸润的情况下才能感知,若擦去舌尖的唾液,或用舌头接触一块不能溶解于水的玻璃,我们会感受不到什么味觉。这说明水作为溶剂的作用以及溶剂对于生命活动中的化学反应的重要性。细胞的代谢活动与水的多少及其自由水的含量密切相关,让学生想一想种子的库存需要条件之一就是通风干燥,想一想干种子细胞中的含水量与其生命活动的关系,学生就不难理解水在代谢中的作用了。学习无机盐的知识,同样要让学生认识到无机盐的含量在细胞中是最少的,但是对于生命活动却是必不可少的事实。教学中教师可以举出许多实例,如血红蛋白和叶绿素的结构中都含有特定的无机盐离子,可以根据课本中提供的这两种分子的结构简图,来认识无机盐在构成生物大分子中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列举人体或植物体缺乏某种无机盐所产生的症状,加深学生对无机盐与细胞和生物体关系的认识。总之教师在准备教学时,生动丰富的素材,包括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等都是本节教学所需要的,在大量的事实面前,学生获得的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印象最为深刻,也就比较容易达到课标所要求的知识层次。3.难点的处理本节课的难点是要让学生明确结合水的概念和作用以及无机盐在细胞和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学生对结合水与无机盐的作用,没有多少生活经验可以借鉴,尤其是无机盐的各种生理作用是学生比较陌生的,因此通过一些生活现象让学生有所感受后,再接受概念就比较容易。学生对水的认识多半来自“自由水”,而对于“结合水”不太了解。要让学生认识结合水可以简单介绍水分子的物理化学特性。水作为极性分子的特性致使其容易与那些大分子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想一想新鲜鸡蛋清的液态胶状的存在形式,告诉学生这就是富有生命的状态,这部分结合在蛋白质等大分子周围的水已经失去了流动性和作为溶剂的作用,仅是细胞和生物体的组成成分。同时让学生联想臭鸡蛋是不会有这样胶体状的鸡蛋清的,因此鸡蛋臭了意味着鸡蛋已经没有生命功能了。通过这样的例子让学生体会结合水在细胞组成成分中的作用。学生在学习无机盐的作用时,可以列举人体生活和健康中的各种实例来加深感性认识,比如利用课本中运动员饮料的资料让学生讨论,由此再引申到人体发生的一些与无机盐有关的疾病,通过对疾病的介绍和讨论学习无机盐在细胞和生物体构成、调节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等方面的功能。五、教学反馈六.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求 全面而简明地 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七.布置作业:教材12页中的练习一、二大题,并阅读资料分析中的叶绿体的功能一文。我相信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培养了其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第3章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说课稿1教材的地位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生物 号的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1章“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和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内容,这为本节学习做了铺垫。本节内容要求学生通过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的学习,理解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物质的跨膜运输打基础。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能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2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认知规律和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哺乳动物红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熟练操作。过程与方法:(1)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培养学生大胆猜测,严格论证的科学素养。(3)通过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精致完整,教育学生崇尚生命、热爱科学。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制定的教学重点是(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实验技能的巩固提高。教学难点是(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形象地理解细胞膜的功能,体会细胞膜作为细胞这个生命系统边界的重要意义。3学情分析: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才能选择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为此制定了以下的学情分析。认知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细胞的种类知识,为本节学习做了铺垫。能力分析: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归纳、分析能力,但在生物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情感分析: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生物方面的猜想论证有待加强。4教法与学法指导1.教法运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科特点,坚持以启发探究性原则为主,综合运用讲授、谈话、讨论、观察直观教具、电化教学和动手实验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思考,进而引出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进行探究、思考、讨论的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力求作到因材施教。 2.学法指导:依据不同的教法,指导学生的具体学法,体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通过多媒体呈现资料,然后进行实验探究、互动式讨论,配合教师的启发式讲解,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回忆总结。在教师指导、帮助尝试构建细胞膜模型。在此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理解作为细胞边界的细胞膜的基本功能。三、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流程图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的逻辑关系,我按照以下顺序安排本节课的教学:教学内容 基本策略 多媒体呈现相关资料,从学生能体验到的细胞膜的功能入手,学生回忆总结,教师指导、帮助学习细胞膜的功能 生物学有这样的关点,功能是由结构决定的,结构又是由成分决定的,自然过渡到细胞膜的成份。教师提供资料,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从欧文顿的实验现象入手研究膜的成分,通过实验验证成分,由成分组成分析构建细胞膜模型,由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发现探究的线索进一步实验,由实验结果修正细胞膜模型。 从学生已学过的细菌的细胞壁入手,简要说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与功能。 成分与功能。2、教学情景设计:(1)引入时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有效的学习情景导言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留下悬念。本节课的导言我采用设疑的方法提出问题:每一个系统都有一定的边界,那么细胞是否也有边界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回答以上问题,而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细胞膜系统的边界。(2)利用已知在大胆猜测中获得新知识,提高学习能力(3)通过例题教学,促进知识的深化(4)归纳总结,掌握知识的系统结构在本章的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将细胞的物质组成与细胞的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对细胞形成系统的认识。让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就建立起了实质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融会贯通,有利于认知结构的内化和发展。(5)关于板书设计本节课要求学生随堂理解记忆,所以板书尽可能做到周密严谨,重点突出。一、制备细胞膜为什么要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研究膜的组成。二、细胞膜的成分成分:脂质(约50%)、蛋白质(约40%)、糖类(2%10%)三、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四、细胞壁成分: 纤维素 果胶 功能:支持 保护细胞壁四、关于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1.灵活利用教材,微调了教学内容。2.合理创设问题。3.合理综合运用各种教法我相信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培养了其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第3章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说课稿我是生物 号的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部分与整体的统一。2)能力目标通过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巩固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加强学生对细胞微观结构的认识。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增强对细胞结构的认识。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建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2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教学难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制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二说学生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1)此年龄段的学生求知欲望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有较强的表演能力。2)细胞器的知识,初中没有接触过,是全新的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三说教法和学法: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本节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分组表演、识图感知科学过程和方法实验观察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2)直观教学法: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学法1)角色扮演法:课前一周,布置预习,组织4-6位学生,选择其中的5种细胞器进行构思角色扮演,扮演的内容包括这些细胞器在细胞中的分布位置,形态结构,功能。2)比较学习法四课时安排:3课时,其中一课时是实验课。五教学过程:1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问题探讨细胞内也存在类似工厂的部门或车间细胞器,细胞内细胞器种类多,形态各异,分工明显,究竟有哪些细胞器呢?运用类比的手法,创设情景,引出新课。2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21分析P46图22科学家是如何分离各种细胞器的呢?教师介绍教材P51美国科学家克劳德和比利时科学家德迪夫的工作,强调研究细胞器的过程和方法。认图3细胞器的分工31角色扮演:这些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它们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吗?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来表演不同的细胞器,请同学们猜猜,台上的同学扮演的是哪种细胞器?这些细胞器有什么特点?32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介绍几种细胞器,点明它们在细胞中的分布位置,形态结构,功能。33列表比较各种细胞器的特征:分为单层膜细胞器、双层膜细胞器、无膜结构细胞器。小结,课堂巩固练习第二课时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各细胞器的功能。提出问题:“各种细胞器是如何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它们之间是怎样协调配合的?”“科学家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采用问题设问的模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学习的主题细胞器的合作。2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2.1细胞内的各种膜在结构上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2.2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和功能上的联系。内质网膜与外层核膜相连内质网腔与内、外两层核膜之间的腔相连内质网和线粒体膜有联系,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内质网总是与线粒体紧密相依。3生物膜系统31概念32功能33意义4总结与巩固,课堂练习(5)关于板书设计本节课要求学生随堂理解记忆,所以板书尽可能做到周密严谨,重点突出。我相信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培养了其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第3章 第3节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说教材我是生物 号的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本课是“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主要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以后的学习细胞增殖、遗传和变异奠定基础,在知识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互动的过程式教学,领悟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以及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关系。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各实验的资料分析,使学生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创新意识。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难点:理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二说学生本节的授课对象高一的学生:1)通过对初中生物课(尤其是七年级教材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一节)的学习,从理论上讲,本节内容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考虑到目前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尤其是农村初中的教学实际,学生初中生物基础几乎不能考虑,因此,本节教学中,对涉及初中知识的地方,应适当补充,以免造成学生不必要的认知障碍。2)他们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是可行的。三说教法和学法: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本节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1) 问题探究教学法:以问题引发兴趣,让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步步上升中攀登到知识的顶峰。6、 小组讨论学习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教学流程导入新课:问题探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分析资料、揭示功能观察讨论、明确结构总结归纳、构建体系反馈练习、拓展思维。1导入新课:问题探讨通过学生的讨论回答,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对细胞核功能的探究兴趣,进而顺理成章的导入本节的教学。2真核细胞细胞核的数目形状大小和在细胞中的位置。1) 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起什么作用呢?3资料分析: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3.1师生共同分析资料:资料一:(美西螈核移植实验)问题1: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体色与处理的哪个细胞有关?与该细胞的什么结构有关?问题2:此实验完善吗?还应该做怎样的补充?资料二:(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问题1:蝾螈受精卵原来无核的一半为何可以发育,速度为什么慢些?此资料可以什么问题?资料三:(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问题1:从该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问题2:人成熟的红细胞还能生长分裂吗?为什么?资料四:(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问题1:伞藻嫁接实验:切去帽后长出来的新帽的形状是由柄决定的?还是由假根决定的?问题2:伞藻嫁接实验和伞藻核移植实验结果说明什么问题?3.2归纳总结细胞核的功能。利用多媒体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4细胞核的结构: 我们知道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那么细胞核为什么能成为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细胞核的结构中寻找答案。图3-101)细胞核能控制细胞的遗传,说明其应该有什么物质? 2)含有DNA的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它们的外面都有什么相同的结构?3)细胞核能控制细胞,肯定能与外界联系,如何能办到?4)学习RNA的分布时,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少量还分布在哪里呢?(核仁:合成某种RNA)5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比较染色质是否等同于DNA呢?染色质与染色体异同点及关系?教师利用有关染色体、染色质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图片作为学生了解细胞核结构的补充,以形象直观的图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文字6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注意:科学性、准确性应放第一位,还应考虑艺术性、成本低廉等等。采取小组合作形式课后完成7小结,课堂反馈练习板书设计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代谢一、 细胞遗传控制中心细胞核的功能:遗传信息库相适应 染色质DNA 遗传信息核膜(双层膜)二、细胞核结构 :核孔核仁三、 尝试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关于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1.灵活利用教材,微调了教学内容。2.合理创设问题。3.合理综合运用各种教法我相信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培养了其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第4章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生物 号的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 4 章第 1 节 教材的安排是这样的:首先通过“问题探讨”和红细胞实验,介绍渗透作用、半透膜等知识,接着通过探究活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并介绍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等环节。本节知识与前面所学知识如细胞的成分、结构等联系非常紧密,同时也为今后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等奠定基础。针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理解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2. 能力性目标: 尝试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学习进行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通过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3.情感性目标: 通过观察,感受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感受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过程的思维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培养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研究态度。本着高中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教学难点:能够对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学会讨论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为了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改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为主动地去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参与分析、质疑、交流和总结,目的是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更突出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创新思维。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具体教学过程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一)课前准备:1.完成题目: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在日常生活中碰到了什么例子,你想了解些什么?让学生从身边的实际生活问题着手,提出自己希望探究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2.通过查阅书本、资料、上网等途径确定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实验设计交老师检查,老师进行适当的指导。3.根据自己小组的设计,自行准备实验材料,配制药品。(教师准备浓度为0.1-0.8g/ml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清水、酸、碱等常用的药品和用具放在公共药品桌供学生自由选择)。(二)课堂实施:1.提出问题:(5分钟) 让各小组把自己课前准备的问题提出来。2.实验探究过程(20分钟) 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前准备的实验设计分组合作,自主地进行实验探究,验证自己的假设, 教师要及时发现并引导学生解决实际操作中不断生成的新问题,引导学生沿着自己设定的方向进行探究。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5分钟) 各小组组内成员共同讨论、分析结果,得出自己的实验结论。4.表达交流-答辩(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