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总结.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1294887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流谋提高 反思图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总结 孝义市杜村小学 李 云这次赴北师大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越来越深刻的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只有教师的素质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以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大趋势。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给我带来了一次与现代技术接触的机会。通过学习我的最大收获是:一、本次研修使我更新了教学理念通过参观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和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我感觉到这两所学校都对传统的教学与信息技术辅助下的教学进行了对比,传统的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讲授在课内,内化在课外,不管学生会不会老师都讲。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颠倒了课堂,即老师把知识重难点及自学提纲运用云服务发送到学生的电子书包,每个学生都能运用电子书包里的教材及学习工具展开预习,这样完成了讲授的过程;课堂上是互动的过程进行内化。由此,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达到了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效果。二、运用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促进课堂的转变之前,自己总是简单的认为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就是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这次培训才深知自己知识的匮乏及思想的落伍。原来信息技术包含着诸多的内容,而且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了解了当前新媒体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听到了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些新名词,如未来教室班班通宽带、云计算、电子书包等,而且通过媒体真正感受到这些技术的有效性及有趣性。当前,一大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技术应用就是“做课件,放课件;课堂就是电子交互白板技术功能的展示厅”。殊不知多媒体在于辅助教学,不能全盘代替传统的教法;不能把教室当成电影院,不能使课件成为影片,不能让学生成为观众,更不能让教师充当放映员。我们教师应把技术整合到课堂中去,灵活地运用资源辅助教学,转变课堂。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将教学所需的数据、文字、图像、声音有机的融为一体。制作成相应的课件后,既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按照教学的需要随时调整课件各部分的组合。一个设计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三、信息技术可以让教学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也在逐步加快,以至于一些以前已经学过计算机的人还要从头学起。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教学生学一成不变的东西,那么也许学生还没有毕业,那些东西就早已过时了。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步掌握千变万化的信息技术,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课一般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开始先由教师确定学习任务,然后教师讲解、演示,同时可以采用网络教学,通过网络和自制的学习网站,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手段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交流共同提高。在此基础上,再由教师点拨关键点、演示重点内容。有时,让学生上台操作,边操作边做解释,教师适当补充,这样的效果也很好。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有相当多的孩子缺乏内在的自主学习动机,影响着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信息技术的科学运用,有助于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或体验现实和社会生活,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或体验某种情感,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取真实感受,以激发学习的内驱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促使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语)可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儿童学习中是何等重要。教师从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出发,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与给定目标之间设置障碍,创设情境,便能诱发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性。例如借助信息材料再现“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的情形之后,教师设疑:“你眼中的曹操是个怎样的人?”此问题的创设,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的翻阅书籍,有的上网搜集材料,有的回家请教家长。从而引导学生认识性格复杂的曹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品质。我校目前存在的情况及对策:目前我们学校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网络对他们来说是个新事物,好多老年教师甚至开关机都不会,只有青年教师对计算机有所了解,再加上农村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势必都影响着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如何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解决:一、加大投入虽然近年来我市教育局在资源配备上对农村有所倾斜,但仍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就拿我校来说吧,学校只有微机室才有20台电脑,还是孝中淘汰的老式电脑,同时教师触摸电脑的机会很少,又何谈能力的提高?二、加大认识学校有的教师对信息教学认识不足,不愿意在这上面花钱,花精力!这是导致农村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有必要让老师们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三、加强师资培训学校每年要有计划的对老师进行培训,目前农村学校培训较少,就是培训也都是对微机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往往比较单一,微机教师不能及时对所学知识向其他教师传达,这都影响着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有关部门应该把培训任务当做一项工程来抓。四、学校创造条件,让老师自己给自己加担子,不断摸索电脑知识。学校给教师布置任务,在电脑中阅读文章,写出心得,用电脑写作、用电脑制作课程表,用电脑写总结,开展人人一堂电教课活动等,学校做好记录,表现好的进行表彰,落后的进行鼓励,不懂电脑的老师就会想办法去跟别人学习,日久天长就积累了电脑的基本知识,从而提高了教师整体信息技术的能力。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教学,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同时这次培训使我们对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不但提高了我对新课程的认识,还使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与技术得到了提高,为了真正推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将会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同时,学无止境,我也将继续努力学习,认真钻研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学以致用,才是根本。本次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很实用,培训结束后,我要把培训中获得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今后,我将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继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个人信息素养,多学习相关的知识,争取使自己的计算机技能能够更长时有效的为教学工作服务。交流谋提高 反思图发展 中小学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高级研修总结研修地点:北京师范大学研修时间:2013.10.20-2013.10.30研修班级:中小学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单位全称:孝义市杜村小学学员姓名: 李 云 学号:X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