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科教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94788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学科教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音乐学科教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音乐学科教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学科教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我们之前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音乐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新的课程标准的性质与定位,包括课程的实施应该注意的问题都跟大家都做过研修与解读。但如何将理念贯彻到课堂中,什么是以审美为核心,什么是兴趣爱好和动力,如何做关注到全体学生等一系列理念实施的问题,还需要和老师们共同探讨。要把课标的基本精神、特别是跟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原则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当中,作为音乐教师首先要把音乐学科教学的特点搞清楚。我们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讲。 一、音乐性 第一个就是音乐性问题,也就是说音乐艺术是听觉艺术、声音艺术,这是音乐本身的特点,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就要关注音乐本身的特点,关注音乐本体。无论是欣赏教学还是唱歌教学,都要始终贯穿音乐的语言。 音乐的语言是什么?为什么教学要贯穿音乐的语言、音乐的方式呢?这是值得中小学音乐教师认真思考与研究的问题。什么叫音乐的语言、什么叫音乐的方式、什么是非音乐的语言方式?音乐是听觉艺术,所以音乐教学中,聆听音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老师不能用过多的非音乐的语言来讲解音乐,而脱离音乐,脱离音响。教学要解决问题,设计问题要有一个音乐的目标,不能在音乐课上解决历史问题、地理问题、数学问题,音乐学科的第一个基本特点就是音乐性。老师要用音乐和学生进行交流,不要把非音乐的东西都搬到音乐课堂上。让学生用音乐的头脑去听音乐,而不是用其他语言去听。音乐的语言就是旋律、速度、力度、和声等等,老师要帮助学生从这些要素当中了解音乐表达了什么。用音乐语言去解决问题是音乐学科的第一个特点。 二、审美性 另外一个学科特点就是它的审美性。这是音乐课程标准修订后最为突出的一个课程理念。我们都知道,小学有思想品德课,初中有思想政治课,这类课程都是通过讲述的方式告诉学生道理。音乐课就不能讲道理,因为这不符合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学科是以情动人,以美动人的学科,所以我们经常说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在音乐课上跟学生讲道理和灌输一些思想都是没有作用的,我们必须通过音乐的情感力量来打动学习者。我们说音乐艺术的情感性是极其强烈的,音乐艺术在表情的上胜过其他一切学科和艺术。比如美术作为视觉艺术也具有情感性,但它不如音乐来的强烈,影视和舞蹈也都不如音乐的情感性力量强大。人们常说语言的终止是音乐的开始,当人的情感发展到很深的状态时语言就显得很苍白了。在音乐表达人的情绪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上,也是其他学科不能比的。为什么音乐学科要注重情绪,注重情感,注重审美呢?因为审美主要是通过人的情感来完成的。音乐学科的根本机制在于有情感的老师面对一群有情感的学生,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形成了一个音乐的审美过程。 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播放音乐的时候,面部表情、肢体语言都很丰富,说出来的语言非常少。而还有一些老师把一节课时间都放在细致入微的讲解上,认为不讲学生就听不懂,真正研究音乐本身这方面还做得很不够。其实,老师备课先把声音文件拿来听,然后再去看谱子,这样才能抓住音乐。实际上凡是“白开水”的课,老师都在音乐之外,跟音乐接触少,还没找到感觉,对音乐没有体验和感悟。 今天谈到的全国性普遍问题,就是音乐课流于形式。大家都知道现在音乐学科被列为紧缺薄弱学科,之所以被列为紧缺薄弱学科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看不到音乐学科到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所以我建议各位老师既然从事了这样的工作,就不能对音乐无动于衷,永远用理性的态度面对音乐,讲音乐。音乐老师要感性一点,学生也要感性一点。音乐学科是感性的学科,如果我们总是理性的操作,效果一定不会好。音乐审美教育学里有一个词叫“审美渴望”,我们说审美教育说了十年,如果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音乐都缺乏审美渴望,那音乐教学与学习就都没有动力了。所以,音乐教师走进课堂的前提是自己先要感动起来。这牵扯到一些教学心理,我建议老师们可以多研究一点音乐教学心理,这会对我们的音乐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三、过程性 音乐学科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过程性。音乐学科跟其他学科不同,或者说音乐学科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它强调教学过程。教学要体现教学过程特别重要,或者用一句话来说,教学过程即是教学目的,他们是统一的。老师们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音乐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时间就是过程,一个完整的作品怎么呈现给观众的呢?是在时间的流动中呈现的。如果不从头听到尾就把握不住它,所以过程即音乐,音乐也就是过程。音乐随着时间流动,我们把它叫做流动的艺术,动态的艺术,这里就牵扯到一个教育问题,为什么许多老师舍不得拿出时间给学生听音乐?这就没有体现音乐的时间性和过程性特点。我们特别倡导教学无痕,就是你看不出他是怎么回事,但是都在里面渗透着,这叫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音乐学科具备这样一个特点,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不是立竿见影的。用教育学中的一句话归纳,就是音乐重视教育的潜效应。老师们不要觉得这堂课这个歌曲没学会,那个切分音没唱准,或者这堂课一个曲式学生没清楚,事实上关注这些东西就是没有认识到音乐教学的过程和时间特点。音乐是一个积累,为什么把鉴赏改为欣赏,就是要求学生和老师多进行音乐经验的积累。 音乐教学的过程性,还要联系三维目标,第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二个过程与方法,老师在设定目标时,要注意在实践层面多用音响跟孩子们交流,凸显音乐的过程性,而不是我们放一边学生就能听进去的。如何让学生跟音乐进行交流,这里边有一个具体的在教学层面上的问题。比如这一首歌究竟是怎么学会的,老师们可以想一想。由一开始你完全陌生的一首歌,到最后把它唱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可惜我们老师没有研究,借鉴的间接经验过多。参考书的目的是提示老师,提供借鉴,但是有时候老师过多的依赖教学参考书。教学参考书毕竟是有局限性的,它只是几个人对作品的一种诠释和解读。老师们案头多一些书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对作品深入的研究,反复的聆听,获得一种情感上的激情,这样一节课才有可能上到位。 很多教师在课上不给学生听太多音乐,认为没有那么多时间,但这样的教学容易没有效果。因为音乐不是知识型的学科,音乐是非语言的信息,不具象的艺术,跟语文、数学不一样,语文一个字两个字组成一个词就有语义性了,这是话筒、这是电脑,我们就都明白了。音乐的“ do re mi fa sol ”是什么?一千个人听了就有一千个答案,所以音乐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分享和交流音乐,要给学生机会,让他们直接跟音乐音响来对话,这个非常重要的。老师们要多给孩子们接触音乐的时间,听也是接触,唱也是接触。 课标提倡学生是教学主体,因此不能总是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音乐老师应该抓住音乐的特点,别把音乐课上成语文课、数学课。音乐教师要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起到通道的作用。通道这头是学生,那头是音乐,教师要保证通道的畅通,不能总用语言打断它,一旦切断了通道,学生就很难融入音乐了。教师不能总是把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和体验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引领学生自己走进音乐,体会音乐。音乐是流动性的艺术,是过程性的艺术,我们怎样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和获得,需要老师们动点脑子,给点方法。李存老师用的办法再简单不过了,就是一听音乐就情绪激动的挥拍子。音乐老师的语言是金,课堂上老师不要说的太多。但很多老师不习惯这种方式,比如现在播放一段音乐,老师没事做,就会不停的说:“坐好了,好好听着啊,你瞧你干什么呢”。有的还讲这部分音乐怎么地了,那部分音乐又怎么地了,这种情况下,学生是听不进去音乐的。很多老师觉得不说话就很不自然,特别是音乐比较长的时候,老师就坐立不安了。这说明老师没有和学生一起听音乐,如果听了表情就会显现出来,或者身体会不由自主的跟着音乐动,学生的情绪就会在老师的感染下被带动起来。 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很深刻,也是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当它化成我们具体教学实践行为的时候,凸显出来的是如何把控音乐性的问题。当我们认识到了学科特点的时候才能把教学实施做到位,真正通过音乐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音乐教学为什么要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 一、听觉体验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 课程标准当中特别强调关注音乐本体,在课程内容中也大量涉及到听觉的艺术和感知这样一个问题。那么,在这个问题上老师们应如何把握呢?其实,今天一线音乐教师在教学操作层面确实有很多困惑,所以老师们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的音乐教学为什么要遵循这样一种感知规律,这跟我们艺术课程本身特点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音乐课标中教学建议的第一条就是: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课改已经十余年了,课标大家也都从道理上认同,但是结合教学把它变成一种教学行为的时候,我们就要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要把这条作为教学建议的一个核心呢?第一个就是听觉体验,它是一切活动的基础,课标里也反复提到这一点。比如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就是感受与欣赏,就是把感受,把音乐的听觉感知作为音乐学习最基础的一部分,或者把这句话倒过来说,音乐学习离不开听觉体验,我们讲那些非音乐的教学行为的时候,老师试图用语言、用讲、用告诉的这些方式,这些都是违背音乐艺术的感知规律的。音乐教学的正确方式是重视聆听,老师不要舍不得时间,要保证足够的聆听时间,听觉体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欣赏、唱歌、演奏或者创作,都要把听觉体验作为一个基础的,或者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我们获得的听觉体验逐渐积累出的音乐经验才是我们音乐继续学习或者从事音乐活动的基础。过去还有这么一句话,就是基础音乐教育培养的是什么人呢?我们培养的是音乐的听众,爱好者,是能参与音乐活动的大众,所以培养普通人的听觉能力是音乐教育的首要目的。我们要重视聆听,给学生足够的聆听时间,实际上说到底就是培养音乐爱好者,终身喜欢音乐,把音乐作为他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基础音乐教育不是通过九年把学生培养成爱好者,如果我们的评价方式不当,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当,本来学生是喜爱音乐的,但最后却由于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当,造成他们成为音乐艺术的抵制者,这就很糟糕了。课改之前出现过这样的现象,由于我们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强调理性的,脱离音响的教乐谱,使孩子们感到音乐课比数学还难,我们把学生引到了那种学习理科的思维方式上去了。现在有很多中西部偏远地区,以及课改没有涉及到的地方,仍然会出现类似的现象。 很多老师学会唱一首音乐作品,学会读谱,从来没有思考过我们是怎么学会的。其实一开始我们还真不是去学谱,没准我们是先会唱这个作品,再去找谱子,在唱谱子的过程中学会认谱了。或者我们真想学一件乐器,就会拿件二胡随意比划比划,可能无意中就学会了。之后就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和愿望,通常是先有音乐,后有听觉,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才会进入到理性的学习。比如说突然拿一歌本,自己看着歌本就产生那种感觉了,但这也不是绝对化的。人都有内心听觉,这是音乐心理名词,就是看着乐曲的乐谱,产生一种内心的音响感。这种内心听觉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这是需要训练,需要培养的。但是从视觉上入手,没从听觉入手的话这就不是一个基本规律。其实,今天很多老师上课的方式可能真的需要调整,老师在教孩子们唱歌的时候,总是先让他们去读谱,从理性的,从视觉开始让学生进入音乐,这是不符合音乐学习规律的。除此以外,音乐还具有陪伴性,有的时候在听的过程中,你自己就潜移默化的吸收了很多。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强调范唱?给孩子们播放一段音乐,他在大量听的过程中就已经获取了大量的信息,这时候我们再让学生获得理性认知,才是符合逻辑的。所以,在小学初级阶段,不要一开始就让孩子去读谱,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减了一半了。因为当你没有读谱能力的时候,这毕竟是挺困难的一个过程。有经验的教师会先让学生把歌唱会了,然后回过头来像唱歌一样的唱谱,这就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学会了读谱,这也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高年级具有理性的能力了,老师就可以从读谱入手,这要看学生具体的年龄段。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对于现在探讨的遵循音乐艺术感知规律的问题,老师们还可以结合这次课标总目标修订以后提出的音乐基本素养问题来思考。这个问题是旧课标没有提到的,就是人的基本音乐素养究竟涵盖那些方面?平常老师们也在说:“你的音乐基本素养高。”但是它的内涵是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这一直都是很模糊的,并且众说纷纭。 二、音乐听觉能力是人的基本音乐素养首要部分 新课标有个明确的界定,就是人的基本音乐素养是双基加四个能力。作为国家的一个音乐教学文件,把它正式明确起来,是课标的一大贡献。四个能力,原来是指音乐感受能力、音乐欣赏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现在新课标把第一个感受能力改成了听觉能力,这个就跟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非常接近了。为什么不叫感受能力?因为感受能力是比较宽泛的,听觉、视觉、运动觉、触觉都是感受能力。现在把音乐学科界定于跟音乐相关的听觉能力上,也就确定了音乐主要是培养人的听觉能力,发展人的听觉能力的目标。那么,音乐教学听觉体验就是最重要的一个学习内容,我们要发展学习者的一种主要能力就是听觉能力。马克思有一句话大概是这样说的:“对于听觉不敏感的人来说,再好的音乐都毫无意义”。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听觉能力的培养是最基本、最基础的。我们讲音乐基本素养,第一个就是听觉能力,这跟总目标和基础教育的培养方向密切相关。具体到一节课上,要多少时间去讲,多少时间去听跟音乐有关的东西,就不言而喻了。新课标中的欣赏能力也是一个变化,过去叫感受与鉴赏,这次把鉴赏改成欣赏,这个特别适合小学和初中生。我们知道虽然一字之差,但这里面的内涵是不一样的。欣赏在辞海里的意思是怀着一种美好的心情去领略美好的事物。那么鉴赏就有一个很理性的成分,是通过鉴别、对照、比较这些理性的方式对音乐做出价值判断和审美活动。因此,欣赏与鉴赏在音乐审美的层次和深度上就有了一个划分。那么,音乐欣赏能力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更多的是体现在对音乐经验的一种积累,要多听,多给学生音乐经验的积累,要尽可能让学生记住多一点的音乐旋律、主题,因此课标有一个量化的要求,欣赏课要求学生一学年要记住多少音乐的主题,唱歌课要求学生一学年要背唱 3 5 首歌曲,而且还包括一首民歌,这些量化的要求都跟听觉有关。这里牵扯到音乐的记忆,有些老师说记不住,那就是听的少,这个跟喜欢不喜欢没关系,就是你有了很好的听觉环境的时候,就一定会记住了。 音乐的表现能力就是现在大家比较关心的唱歌能力、乐器演奏能力、读谱能力和综合艺术培养能力。这四个能力中大家比较关注的是唱歌能力,这是实行起来最普遍、最容易的。但老师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课标上的三个学段的标准写的清清楚楚:一、二学段要能够自然的唱歌;三六学段能够有表情的唱歌;七九学段要有感情的歌唱。实际上新课标对能力的要求不像过去加入了很多技术性的东西。作为一名普通的音乐爱好者,对于唱歌的要求就是自然有表情有感情就可以了。所以,对学生唱歌能力的培养,老师不要想得太复杂,能自然有表情有感情唱歌就达到目标了。 对于现在相对薄弱的是乐器演奏能力培养,有很多客观因素制约,这其中既有教师,也有传统观念对演奏乐器认识。但是,乐器演奏能力确实应该加强。作为人的音乐能力来讲是两翼的,一个是唱歌,一个就是演奏。演唱相对比较容易,每个人都有嗓子,都可以唱歌。但乐器学习就需要有条件,这个条件可能有些地方就没有。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的音乐课原来叫唱歌课,没叫做器乐演奏课,所以器乐演奏经常被忽略,老师也经常认为教会学生唱歌就行了,至于器乐演奏,有些老师也不会。所以,很多老师自身也不具备乐器教学的能力。因此,老师们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吹竖笛、口风琴、葫芦丝是没有太大难度的,只要老师们在课余时间稍稍下点功夫,就能解决学生的课堂器乐学习问题。 音乐教学如何体现听觉艺术感知规律 一、一首歌曲的学会过程 音乐教学如何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老师们在课堂上天天都在操作,但是怎么样去遵循这个艺术规律?这是教师一定要了解,而且必须要把握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跟大家先分享一个课例,宁夏大学有五十个小学老师组成的国培班。参加国培班的老师想了解音乐教学如何跟听觉结合起来,那么首先就要先切入两个专题,一个是欣赏教学怎么让听觉发挥作用,一个是唱歌教学怎么遵循听觉艺术规律。我让老师们做了这样一个体验,首先让他们都闭上眼睛,再给他们放一首歌,这首歌有人可能听过,有人可能没听过,都没关系,不需要知道这歌是怎么回事,它是谁创作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大家就共同先听一首歌老师我想你。让他们都闭上眼,放松身体。听的过程中就只有一个要求:注意力稳定在音乐音响上!这是李存老师上走进西藏时说过的话。老师们就非常放松的听这首歌曲,听了一遍后我发现其实多数人对这个音响有感觉。之后再睁开眼睛再听一遍,这遍可以想一点跟音乐有关的,至于怎么想,没有具体要求。听第二遍的时候,很多人就开始跟着音乐唱或打拍子,心灵外显的一些东西就都出现了。这说明什么问题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就是老师们被这个音响感动了,听觉在他们身上起作用了。最后听第三遍的时候提出要求:跟着音响边听边唱,实际上这个在教学中有一个名字模唱。随后,我要求老师们把谱子拿出来,但是没有歌词,就是一个乐谱。听第四遍的时候,我要求老师跟着音响唱歌谱,唱的时候不要只注意音符、休止符,所有的音乐要素,表情记号、速度、力度,哪个地方要换气等等都要注意。所以这一遍老师们唱的很好听、很感人,哪个地方强一点,哪个地方舒展一点,老师们全都表现出来了。 所以,老师们要注意,读谱的时候千万不要隔断,不要把技术和音准都抠下来解决,解决完了以后再去听音乐。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总喜欢单抠这个,单抠那个,不把各个方面融合在一起。但是,我们会看到很多国外的教师,他们在上课的时候,在这点上表现的特别明显。有一次,一个美国某个领域的音乐教育中心主任,到八中上了一节初一学生的课,那个老师就是当时现发乐器竖笛。一节课只吹了三个音: do , re , mi ,孩子们一节课就吹了一个三拍子的小曲。一开始,很多老师都觉得这节课最多就是教会孩子们如何持笛,然后把音学了,能够吹出声音来就不错了。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竟然能够按照乐谱吹出一首小曲来了,这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这位老师在这节课上究竟要求了些什么呢?他要求只要你一吹出声音来,那个声音就要有音乐的感觉,哪怕只有几小节,也一定要带着音乐走。所以,我们的老师在让学生做这件事和那件事的时候,总是没有内在联系,学生始终在割裂着理解音乐,肯定会把握不住音乐的整体性。如果我们把音乐比作一个成形的东西,有的时候老师在抠西瓜籽,有的时候又把东西切成块,但始终都没有认识到西瓜的完整性。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就要把音乐贯穿始终,在读谱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到与音乐相关的要求,只要一出声音,就带着音乐走,这样才能达到音乐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音乐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以上的现象,就是学习者有时是在音乐之内,而有时就又在音乐之外了,这就要求学习者始终要在音乐里面。在每一遍听的过程中都要关注所有的音乐要素,而不是这次只关注音准问题,下次再关注节奏问题。这个案例说明学习者在各个环节中始终都是在音乐里边来完成的。那么到了第五遍的时候,歌谱唱完了,就必然要有进一步的要求:要把歌词完整的唱对。那么这就肯定要关注歌词了。视唱歌曲的时候,对歌词的理解进一步强化了曲谱提供的音乐性。我们在讲歌曲美学的时候,通常有三个主要部分,一是诗词美,一是是音乐美,还有一个就是伴奏美。那么把这三部分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给学习者和演唱者带来完整的音乐感受,音乐美感就形成了。因此,第六遍才能叫演唱歌曲,前面的都不叫,叫视唱歌曲。这是个比较成功的案例,但是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案例中教学对象都是老师啊,他们识谱能力本身就强。其实,这中教法对学生同样适用。因为这个歌曲难度很大,选这样一首歌曲就是为了适合这样的教学群体。那么在针对中小学生时候,老师同样可以用这种方式,大概都用不了六遍,三遍就行了。建议各位老师,在音乐课当中尽可能的待在音乐之内,老师、学生都不要出来,这是最好的一种方式。 二、欣赏音乐时的心理活动 谈到听音乐的过程,我们说睁开眼睛听跟闭上眼睛听效果是不一样的。实际上,这反映了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要解决一个审美心境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要让他们闭着眼睛。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的情绪,那么欣赏音乐的前提,就是要创设,或者解决个体的音乐心境问题。老师要让学生把注意力关注在音乐音响上面,这个就是解决学习者的音乐心境问题。音乐课上没有标准答案,所以说听者怎么想象的,怎么联想的都是属于个体的音乐经验,都值得尊重。只要他想象了,就说明他的心理活动跟音乐达成了相通关系了。关键是第三条:音乐记忆。你的想法让他记住音乐,那么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第一,还是李存老师的经验,把注意力稳定在音乐音响上,聚精会神的听。第二,老师要给学生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反复的聆听。因为在人的心理状态相同的情况下,听的次数和记忆力成正比。 关于音乐的表现力,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其实刚才我们也涉及了关于音乐欣赏课学习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是一个心理链条。金老师谈到音乐心境,包括音乐想象和联想活动,刚才我们又强调了音乐记忆的必要性和方法。那么这三个活动过后就必然有一个音乐表达的心理需求,音乐表达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又有各种各样的方式。通常大家见的比较多的就是语言的方式,老师问,学生答,就像老师们经常会问道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一样。这种语言方式不是不可以有,但是要尽量减少。另外,老师提问的方式和内容要设计,尽量避免空和浅,因为这样的问题基本无效。例如,“好听不好听啊?想听不想听啊?”这类提问要减少,这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表达,音乐表达除了要设计语言,表情的、肢体的语言也同样反映了学习者内心对音乐的感受。比如小学生的教学内容可能会有一些动感的元素,那么结合律动是可以的。到了中学,心动可能是一个主要的东西,那么通过表情的流露,特别是眼睛,都可以形成一种表达。另外,演唱、演奏都是一种音乐表达。到了高年级,也可以借鉴一些文字的表达,音乐的文字表达可能比语言的更有内涵,更有深度,因为它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感而发的,感性和理性结合在一起,情理相融的东西。 一节好的音乐课带给学生的感受会超出音乐课本身的知识技能范围,老师用音乐的方式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生分享,这种音乐表达就是真情实意,这种互动在教学中应该倡导。为什么学生对这位老师的音乐课感兴趣,其实也就是教师遵循了学生的艺术感知的规律,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获得内心的体验和感知。音乐教师可以去尝试着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掌握更多的让孩子们走进音乐的方法,让孩子从内心爱上音乐课堂。 音乐教学为什么要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 一、听觉体验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 课程标准当中特别强调关注音乐本体,在课程内容中也大量涉及到听觉的艺术和感知这样一个问题。那么,在这个问题上老师们应如何把握呢?其实,今天一线音乐教师在教学操作层面确实有很多困惑,所以老师们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的音乐教学为什么要遵循这样一种感知规律,这跟我们艺术课程本身特点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音乐课标中教学建议的第一条就是: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课改已经十余年了,课标大家也都从道理上认同,但是结合教学把它变成一种教学行为的时候,我们就要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要把这条作为教学建议的一个核心呢?第一个就是听觉体验,它是一切活动的基础,课标里也反复提到这一点。比如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就是感受与欣赏,就是把感受,把音乐的听觉感知作为音乐学习最基础的一部分,或者把这句话倒过来说,音乐学习离不开听觉体验,我们讲那些非音乐的教学行为的时候,老师试图用语言、用讲、用告诉的这些方式,这些都是违背音乐艺术的感知规律的。音乐教学的正确方式是重视聆听,老师不要舍不得时间,要保证足够的聆听时间,听觉体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欣赏、唱歌、演奏或者创作,都要把听觉体验作为一个基础的,或者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我们获得的听觉体验逐渐积累出的音乐经验才是我们音乐继续学习或者从事音乐活动的基础。过去还有这么一句话,就是基础音乐教育培养的是什么人呢?我们培养的是音乐的听众,爱好者,是能参与音乐活动的大众,所以培养普通人的听觉能力是音乐教育的首要目的。我们要重视聆听,给学生足够的聆听时间,实际上说到底就是培养音乐爱好者,终身喜欢音乐,把音乐作为他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基础音乐教育不是通过九年把学生培养成爱好者,如果我们的评价方式不当,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当,本来学生是喜爱音乐的,但最后却由于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当,造成他们成为音乐艺术的抵制者,这就很糟糕了。课改之前出现过这样的现象,由于我们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强调理性的,脱离音响的教乐谱,使孩子们感到音乐课比数学还难,我们把学生引到了那种学习理科的思维方式上去了。现在有很多中西部偏远地区,以及课改没有涉及到的地方,仍然会出现类似的现象。 很多老师学会唱一首音乐作品,学会读谱,从来没有思考过我们是怎么学会的。其实一开始我们还真不是去学谱,没准我们是先会唱这个作品,再去找谱子,在唱谱子的过程中学会认谱了。或者我们真想学一件乐器,就会拿件二胡随意比划比划,可能无意中就学会了。之后就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和愿望,通常是先有音乐,后有听觉,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才会进入到理性的学习。比如说突然拿一歌本,自己看着歌本就产生那种感觉了,但这也不是绝对化的。人都有内心听觉,这是音乐心理名词,就是看着乐曲的乐谱,产生一种内心的音响感。这种内心听觉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这是需要训练,需要培养的。但是从视觉上入手,没从听觉入手的话这就不是一个基本规律。其实,今天很多老师上课的方式可能真的需要调整,老师在教孩子们唱歌的时候,总是先让他们去读谱,从理性的,从视觉开始让学生进入音乐,这是不符合音乐学习规律的。除此以外,音乐还具有陪伴性,有的时候在听的过程中,你自己就潜移默化的吸收了很多。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强调范唱?给孩子们播放一段音乐,他在大量听的过程中就已经获取了大量的信息,这时候我们再让学生获得理性认知,才是符合逻辑的。所以,在小学初级阶段,不要一开始就让孩子去读谱,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减了一半了。因为当你没有读谱能力的时候,这毕竟是挺困难的一个过程。有经验的教师会先让学生把歌唱会了,然后回过头来像唱歌一样的唱谱,这就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学会了读谱,这也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高年级具有理性的能力了,老师就可以从读谱入手,这要看学生具体的年龄段。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对于现在探讨的遵循音乐艺术感知规律的问题,老师们还可以结合这次课标总目标修订以后提出的音乐基本素养问题来思考。这个问题是旧课标没有提到的,就是人的基本音乐素养究竟涵盖那些方面?平常老师们也在说:“你的音乐基本素养高。”但是它的内涵是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这一直都是很模糊的,并且众说纷纭。 二、音乐听觉能力是人的基本音乐素养首要部分 新课标有个明确的界定,就是人的基本音乐素养是双基加四个能力。作为国家的一个音乐教学文件,把它正式明确起来,是课标的一大贡献。四个能力,原来是指音乐感受能力、音乐欣赏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现在新课标把第一个感受能力改成了听觉能力,这个就跟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非常接近了。为什么不叫感受能力?因为感受能力是比较宽泛的,听觉、视觉、运动觉、触觉都是感受能力。现在把音乐学科界定于跟音乐相关的听觉能力上,也就确定了音乐主要是培养人的听觉能力,发展人的听觉能力的目标。那么,音乐教学听觉体验就是最重要的一个学习内容,我们要发展学习者的一种主要能力就是听觉能力。马克思有一句话大概是这样说的:“对于听觉不敏感的人来说,再好的音乐都毫无意义”。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听觉能力的培养是最基本、最基础的。我们讲音乐基本素养,第一个就是听觉能力,这跟总目标和基础教育的培养方向密切相关。具体到一节课上,要多少时间去讲,多少时间去听跟音乐有关的东西,就不言而喻了。新课标中的欣赏能力也是一个变化,过去叫感受与鉴赏,这次把鉴赏改成欣赏,这个特别适合小学和初中生。我们知道虽然一字之差,但这里面的内涵是不一样的。欣赏在辞海里的意思是怀着一种美好的心情去领略美好的事物。那么鉴赏就有一个很理性的成分,是通过鉴别、对照、比较这些理性的方式对音乐做出价值判断和审美活动。因此,欣赏与鉴赏在音乐审美的层次和深度上就有了一个划分。那么,音乐欣赏能力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更多的是体现在对音乐经验的一种积累,要多听,多给学生音乐经验的积累,要尽可能让学生记住多一点的音乐旋律、主题,因此课标有一个量化的要求,欣赏课要求学生一学年要记住多少音乐的主题,唱歌课要求学生一学年要背唱 3 5 首歌曲,而且还包括一首民歌,这些量化的要求都跟听觉有关。这里牵扯到音乐的记忆,有些老师说记不住,那就是听的少,这个跟喜欢不喜欢没关系,就是你有了很好的听觉环境的时候,就一定会记住了。 音乐的表现能力就是现在大家比较关心的唱歌能力、乐器演奏能力、读谱能力和综合艺术培养能力。这四个能力中大家比较关注的是唱歌能力,这是实行起来最普遍、最容易的。但老师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课标上的三个学段的标准写的清清楚楚:一、二学段要能够自然的唱歌;三六学段能够有表情的唱歌;七九学段要有感情的歌唱。实际上新课标对能力的要求不像过去加入了很多技术性的东西。作为一名普通的音乐爱好者,对于唱歌的要求就是自然有表情有感情就可以了。所以,对学生唱歌能力的培养,老师不要想得太复杂,能自然有表情有感情唱歌就达到目标了。 对于现在相对薄弱的是乐器演奏能力培养,有很多客观因素制约,这其中既有教师,也有传统观念对演奏乐器认识。但是,乐器演奏能力确实应该加强。作为人的音乐能力来讲是两翼的,一个是唱歌,一个就是演奏。演唱相对比较容易,每个人都有嗓子,都可以唱歌。但乐器学习就需要有条件,这个条件可能有些地方就没有。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的音乐课原来叫唱歌课,没叫做器乐演奏课,所以器乐演奏经常被忽略,老师也经常认为教会学生唱歌就行了,至于器乐演奏,有些老师也不会。所以,很多老师自身也不具备乐器教学的能力。因此,老师们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吹竖笛、口风琴、葫芦丝是没有太大难度的,只要老师们在课余时间稍稍下点功夫,就能解决学生的课堂器乐学习问题。音乐教学如何体现听觉艺术感知规律 一、一首歌曲的学会过程 音乐教学如何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老师们在课堂上天天都在操作,但是怎么样去遵循这个艺术规律?这是教师一定要了解,而且必须要把握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跟大家先分享一个课例,宁夏大学有五十个小学老师组成的国培班。参加国培班的老师想了解音乐教学如何跟听觉结合起来,那么首先就要先切入两个专题,一个是欣赏教学怎么让听觉发挥作用,一个是唱歌教学怎么遵循听觉艺术规律。我让老师们做了这样一个体验,首先让他们都闭上眼睛,再给他们放一首歌,这首歌有人可能听过,有人可能没听过,都没关系,不需要知道这歌是怎么回事,它是谁创作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大家就共同先听一首歌老师我想你。让他们都闭上眼,放松身体。听的过程中就只有一个要求:注意力稳定在音乐音响上!这是李存老师上走进西藏时说过的话。老师们就非常放松的听这首歌曲,听了一遍后我发现其实多数人对这个音响有感觉。之后再睁开眼睛再听一遍,这遍可以想一点跟音乐有关的,至于怎么想,没有具体要求。听第二遍的时候,很多人就开始跟着音乐唱或打拍子,心灵外显的一些东西就都出现了。这说明什么问题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就是老师们被这个音响感动了,听觉在他们身上起作用了。最后听第三遍的时候提出要求:跟着音响边听边唱,实际上这个在教学中有一个名字模唱。随后,我要求老师们把谱子拿出来,但是没有歌词,就是一个乐谱。听第四遍的时候,我要求老师跟着音响唱歌谱,唱的时候不要只注意音符、休止符,所有的音乐要素,表情记号、速度、力度,哪个地方要换气等等都要注意。所以这一遍老师们唱的很好听、很感人,哪个地方强一点,哪个地方舒展一点,老师们全都表现出来了。 所以,老师们要注意,读谱的时候千万不要隔断,不要把技术和音准都抠下来解决,解决完了以后再去听音乐。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总喜欢单抠这个,单抠那个,不把各个方面融合在一起。但是,我们会看到很多国外的教师,他们在上课的时候,在这点上表现的特别明显。有一次,一个美国某个领域的音乐教育中心主任,到八中上了一节初一学生的课,那个老师就是当时现发乐器竖笛。一节课只吹了三个音: do , re , mi ,孩子们一节课就吹了一个三拍子的小曲。一开始,很多老师都觉得这节课最多就是教会孩子们如何持笛,然后把音学了,能够吹出声音来就不错了。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竟然能够按照乐谱吹出一首小曲来了,这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这位老师在这节课上究竟要求了些什么呢?他要求只要你一吹出声音来,那个声音就要有音乐的感觉,哪怕只有几小节,也一定要带着音乐走。所以,我们的老师在让学生做这件事和那件事的时候,总是没有内在联系,学生始终在割裂着理解音乐,肯定会把握不住音乐的整体性。如果我们把音乐比作一个成形的东西,有的时候老师在抠西瓜籽,有的时候又把东西切成块,但始终都没有认识到西瓜的完整性。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就要把音乐贯穿始终,在读谱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到与音乐相关的要求,只要一出声音,就带着音乐走,这样才能达到音乐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音乐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以上的现象,就是学习者有时是在音乐之内,而有时就又在音乐之外了,这就要求学习者始终要在音乐里面。在每一遍听的过程中都要关注所有的音乐要素,而不是这次只关注音准问题,下次再关注节奏问题。这个案例说明学习者在各个环节中始终都是在音乐里边来完成的。那么到了第五遍的时候,歌谱唱完了,就必然要有进一步的要求:要把歌词完整的唱对。那么这就肯定要关注歌词了。视唱歌曲的时候,对歌词的理解进一步强化了曲谱提供的音乐性。我们在讲歌曲美学的时候,通常有三个主要部分,一是诗词美,一是是音乐美,还有一个就是伴奏美。那么把这三部分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给学习者和演唱者带来完整的音乐感受,音乐美感就形成了。因此,第六遍才能叫演唱歌曲,前面的都不叫,叫视唱歌曲。这是个比较成功的案例,但是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案例中教学对象都是老师啊,他们识谱能力本身就强。其实,这中教法对学生同样适用。因为这个歌曲难度很大,选这样一首歌曲就是为了适合这样的教学群体。那么在针对中小学生时候,老师同样可以用这种方式,大概都用不了六遍,三遍就行了。建议各位老师,在音乐课当中尽可能的待在音乐之内,老师、学生都不要出来,这是最好的一种方式。 二、欣赏音乐时的心理活动 谈到听音乐的过程,我们说睁开眼睛听跟闭上眼睛听效果是不一样的。实际上,这反映了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要解决一个审美心境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要让他们闭着眼睛。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的情绪,那么欣赏音乐的前提,就是要创设,或者解决个体的音乐心境问题。老师要让学生把注意力关注在音乐音响上面,这个就是解决学习者的音乐心境问题。音乐课上没有标准答案,所以说听者怎么想象的,怎么联想的都是属于个体的音乐经验,都值得尊重。只要他想象了,就说明他的心理活动跟音乐达成了相通关系了。关键是第三条:音乐记忆。你的想法让他记住音乐,那么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第一,还是李存老师的经验,把注意力稳定在音乐音响上,聚精会神的听。第二,老师要给学生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反复的聆听。因为在人的心理状态相同的情况下,听的次数和记忆力成正比。 关于音乐的表现力,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其实刚才我们也涉及了关于音乐欣赏课学习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是一个心理链条。金老师谈到音乐心境,包括音乐想象和联想活动,刚才我们又强调了音乐记忆的必要性和方法。那么这三个活动过后就必然有一个音乐表达的心理需求,音乐表达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又有各种各样的方式。通常大家见的比较多的就是语言的方式,老师问,学生答,就像老师们经常会问道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一样。这种语言方式不是不可以有,但是要尽量减少。另外,老师提问的方式和内容要设计,尽量避免空和浅,因为这样的问题基本无效。例如,“好听不好听啊?想听不想听啊?”这类提问要减少,这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表达,音乐表达除了要设计语言,表情的、肢体的语言也同样反映了学习者内心对音乐的感受。比如小学生的教学内容可能会有一些动感的元素,那么结合律动是可以的。到了中学,心动可能是一个主要的东西,那么通过表情的流露,特别是眼睛,都可以形成一种表达。另外,演唱、演奏都是一种音乐表达。到了高年级,也可以借鉴一些文字的表达,音乐的文字表达可能比语言的更有内涵,更有深度,因为它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感而发的,感性和理性结合在一起,情理相融的东西。 一节好的音乐课带给学生的感受会超出音乐课本身的知识技能范围,老师用音乐的方式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生分享,这种音乐表达就是真情实意,这种互动在教学中应该倡导。为什么学生对这位老师的音乐课感兴趣,其实也就是教师遵循了学生的艺术感知的规律,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获得内心的体验和感知。音乐教师可以去尝试着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掌握更多的让孩子们走进音乐的方法,让孩子从内心爱上音乐课堂。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