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力.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2828850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4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界定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如何界定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如何界定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界定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力,12125961王明,劳动力,“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们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马克思资本论,劳动力特征,第一,人身性。第二,不可回收性。第三,短期储存性。第四,长期形成性。第五,不可间断性。,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的定义: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和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法律贵方的总称。广义:劳动法典和和与劳动法典实施相配套的劳动法规和规章劳动法狭义:劳动法典,一切劳动,既是人类劳动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又是人类劳动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马克思资本论,劳动的含义,劳动是人们劳动资料改造劳动对象,使之符合人类需要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是劳动关系的前提。,“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力消费),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化过程。”,劳动法中的劳动,包含的特征:1.为法律义务制履行;2.为基于契约;3.为有偿的;4.为职业的;5.为在于从属的关系。定义:劳动法上的劳动是在法律义务制履行内基于契约基础上有偿的职业性从属的关系劳动。,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然而并非所有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都属于劳动法所调整的对象。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所有者(劳动者)和劳动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提供相应报酬的社会关。,劳动关系,“劳动关系谓以劳动给付为目的之受雇用人与雇佣人之间的关系。劳动关系从来视为纯粹私法上的债的关系。然劳动关系于债的经济要素之外,实含有身份的社会要素,与民法上单纯地债之关系及纯粹的雇佣关系不同。”史尚宽劳动法原理,劳动关系具有以下特点:,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劳动力所有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力使用者)。劳动关系必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属性。从属性与平等性兼容,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法律依据方面的区别劳动关系主体与劳务关系主体的区别当事人之间在承担义务方面的区别用人单位对当事人在管理方面的区别在支付报酬方面的区别,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分,一、劳动关系属劳动法调整的范围,而劳务关系属民事关系二、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是用不同的法律调整程序。三、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主体的构成不同。四、从是否具备用工主体资格来分析五、从是否建立了行政隶属关系来分析六、从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签订协议(合同)的法定条款来分析七、从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衍生的相关关系来分析,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