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国际贸易学》考试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12334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国际贸易学》考试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升本《国际贸易学》考试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升本《国际贸易学》考试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题分类:专升本国际贸易学_02001450题型:单选分数:21.用于解释国家间商品交换比价确定的原理是 ( )。A.相互需求原理;B.比较成本学说;C.要素禀赋理论。D.绝对成本学说;答案:A2.关于国际贸易的定义,正确的说法是 ( )。A.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服务和技术等的交换活动;B.国际贸易指世界各主权国家间货物、服务和技术等的交换活动。C.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有形商品的交换活动;D.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服务和技术等无形商品的交换活动;答案:A3.为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将一国对外贸易量换算成对外贸易额,需要用( )进行矫正。A.净出口;B.贸易差额;C.进出口价格指数;D.一国通货膨胀率。答案:C4.当进口配额替代进口税作为限制进口的手段时,本可以由政府获得的关税收入( )。A.变成了本国进口商的超额利润;B.变成了外国出口商的超额利润;C.被放弃了。D.变成了配额获得者的“租金”收入;答案:D5.认为国家间收入的相似性越大,贸易的可能性越高的是( )。A.比较优势理论;B.引力模型;C.产品生命周期理论。D.偏好相似理论;答案:D6.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当企业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国外区位优势时,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是( )。A.出口贸易;B.非股权技术转让;C.授权国外经营。D.对外直接投资;答案:D7.以下可用于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 ( )A.比较优势理论;B.要素禀赋理论;C.绝对优势理论;D.规模经济理论。答案:D8.形成关税同盟后,一国进口的产品从成本低的供给来源转向成本较高的供给来源,这种效应叫( )。A.贸易创造效应;B.贸易利得效应;C.贸易扩大效应;D.贸易转移效应。答案:D9.关于中心-外围理论,正确的说法是( )。A.外围国家应该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大力促进初级农矿产品的出口;B.外围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必须通过积极的对外贸易促进外国先进技术的输入。C.“贸易条件恶化论”是该理论的重要立论基础之一;D.该理论认为外围国家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积极对外贸易;答案:C10.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成立的条件下,自由贸易通过商品相对价格均等化将使各国同质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趋于一致,这一说法被称为( )。A.产品生命周期说;B.H-O-S定理;C.相对优势理论。D.相互需求理论;答案:B11.某国对普通手表的进口在征收15%的关税基础上再加征150元/块,这种税是( )。A.混合税; B.从量税。C.从价税;D.选择税;答案:A12.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中“要素密集度”指( )。A.某种商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要素的绝对数量。B.一国某种要素被密集使用的程度;C.一国所拥有的要素的密集程度;D.某种商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要素的相对密集程度;答案:D13.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低、组织最松散的一种形式是( )。A.优惠贸易安排;B.经济同盟;C.自由贸易区;D.关税同盟。答案:A14.以下不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是 ( )。A.进口许可证制;B.从量税;C.进口配额制;D.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答案:B15.提出 “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更重要”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弗里德里西李斯特;D.保罗克鲁格曼。答案:C16.按关税的征税目的分类,关税可分为( )。 A.自由关税、社会关税、附加关税、名义关税。B.财政关税、保护关税、名义关税、有效关税;C.财政关税、保护关税、自由关税、社会关税;D.自由关税、社会关税、名义关税、有效关税;答案:C17.以下关于新古典贸易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新古典贸易理论是用经济学新方法对古典贸易理论的重新阐述。B.新古典贸易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无关;C.新古典贸易理论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相同;D.新古典贸易理论是对古典贸易理论观点的推翻;答案:A18.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代表( )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A.工薪阶层;B.商业资本。C.上层社会;D.无产阶级;答案:B19.按照绝对优势理论,一国应该生产和出口 ( )。A.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的商品。B.绝对成本高的商品; C.相对成本低的商品;D.绝对成本低的商品;答案:D20.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国际贸易学说是( )。A.绝对成本理论;B.生产要素禀赋理论。C.比较成本理论 ; D.动态比较成本理论;答案:B试题分类:专升本国际贸易学_02001450题型:单选分数:21.第一次产业革命后占据全球国际贸易的垄断和中心地位的国家是()。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答案:B2.复进口指()。A.外国商品输入国内,未经加工改制又再出口;B.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经加工改制又再进口;C.其他国家间的贸易经过本国国境;D.一定时期内同类货物同时有进口和出口。答案:B3.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理论基础是()。A.比较优势理论B.对外贸易乘数论C.生产力理论和五时期理论D.中心-外围理论答案:C4.关于关税同盟理论的主要内容,正确的说法是()A.关税同盟成立会增加成员国间的行政管理费用。B.关税同盟能促进规模经济效应,这种一种重要的静态效应。C.贸易转向效应是一种积极效应,能增加成员国福利。D.贸易创造效应是一种积极效应,能增加成员国福利。答案:D5.常用来分析地区经济一体化经济效应的是一体化中的()形式。A.自由贸易区B.经济同盟C.关税同盟D.共同市场答案:C6.比较优势理论认为()。A.一国即使不参与国际劳动分工也能从贸易中获利;B.一国即使没有绝对优势也可能通过国际劳动分工和贸易而获利;C.一国必须通过保护贸易才能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D.一国必须多支付本国商品才能换回一定数量的外国商品;答案:B7.从技术进步和国际转移角度解释国际贸易动态变化的理论是()。A.产业内贸易理论B.偏好相似理论C.产品生命周期理论D.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理论答案:C8.关于中心-外围理论的内容和主张,正确的说法是()。A.外围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必须通过积极自主的自由贸易政策促进外国先进技术的输入。B.外围国家应该发挥比较优势,大力促进初级农矿产品的出口,以换回本国急需的工业品;C.外国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受益较少是因为贸易条件长期恶化;D.外围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获利较少的原因是本国产业结构偏向没有比较优势的工业;答案:C9.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假定之一是()。A.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递增的;B.两国技术水平有差异;C.贸易中有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同;D.同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要素密集性质不同。答案:C10.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假定之一是()。A.两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存在差异,而且要素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B.产品生产需要投入劳动力、资本、技术、土地等多种生产要素。C.不同商品的要素密集性质不同,同一商品在不同国家生产的要素密集性质也不同;D.两国的技术水平存在差异,但技术可以在国际间自由转移;答案:C11.以下关于倾销和反倾销税的说法,正确的是()。A.征收反倾销税仅需要满足两个法律构成要件:1)倾销行为存在2)进口国产业有损害;B.反倾销税可以长期征收。C.倾销常指一国商品在外国市场的售价高于在本国市场的售价,从而对外国消费者不公平;D.季节性和偶然性倾销一般不被征收反倾销税;答案:D12.如果一国按照从量税方式征收进口税,则当进口商品价格提高时,该商品相对一定价格的税负()。A.增加B.无法判断C.不变D.减少答案:D13.一国对应某一进口量所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为一集合,该集合在国际贸易学中被称为()。A.生产可能性曲线;B.社会无差异曲线;C.提供曲线。D.供给曲线;答案:C14.李嘉图经典模型中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都为()。A.凸向原点的曲线;B.向下倾斜的直线;C.凹向原点的曲线。D.向上倾斜的直线;答案:B15.李嘉图对绝对优势理论的重要完善在于论证了()。A.一国即使没有比较优势也能进行国际分工并获利;B.一国即使没有绝对优势,但只要拥有比较优势,也能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获利;C.论证了使两国都得利的商品交换的比例范围介于两国国内商品交换比例之间。D.一国即使不参加国际贸易也能获利;答案:B16.非关税壁垒的特点是()。A.透明性、灵活性、公平性B.透明性、预定性、公平性C.隐蔽性、预定性、歧视性D.隐蔽性、灵活性、歧视性答案:D17.重商主义时期,人们认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是()。A.能供本国国民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B.本国海外殖民地数量和面积的多少和大小。C.本国贵重金属如金银货币的多寡;D.本国劳动生产效率的高低;答案:C18.()表示在各种不同的贸易条件下,一国为换取一定数量的进口商品而愿意提供的出口商品数量的各种可能组合。A.生产可能性前沿B.需求曲线C.供给曲线D.提供曲线答案:D19.关于产业内贸易,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业内贸易具有双向性;B.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比较单调;C.产业内贸易是同一产业内产品的相互交换;D.产业内贸易多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答案:B20.按照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资本相对丰富而劳动力相对短缺的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有人对美国20世纪50年代贸易结构的检验结果刚好与此相反,这一检验结果被称为()。A.H-O-S定理B.雷布钦斯基定理C.要素密集度逆转D.“里昂惕夫之谜”答案:D21.德国经济学家()比较提出了较系统的保护幼稚工业论。A.穆勒B.斯密C.李嘉图D.李斯特答案:D22.海关对进口商品除按税则征收进口税外,还可能出于某种目的额外加征关税。这种被额外加的关税被称为()。A.普惠制B.进口附加税C.混合税D.反倾销税答案:B23.在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前提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自由贸易会使得国家间同一商品的相对价格均等化,这一定理被称为()。A.H-O-S定理B.S-S定理C.雷布钦斯基定理D.“里昂惕夫之谜”答案:A24.关于规模经济及其影响下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形态,正确的说法是()。A.依据规模经济进行国家间的完全分工,则国家福利水平会降到最低状态。B.新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是产生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因素;C.如果两国要素禀赋、需求偏好、技术等完全一致,即使有规模经济存在,两国间也不可能产生贸易;D.根据规模经济规律和特征,人们完全可以预测国际贸易模式;答案:B25.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商品价格国际差异产生的原因是()。A.技术水平的国际差异;B.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C.人力资本水平的国际差异;D.生产要素禀赋的国际差异和不同产品要素密集性质的差异。答案:D26.普遍优惠制的基本原则是()。A.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B.非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C.普遍的、歧视的、非互惠的;D.非普遍的、非歧视的、互惠的;答案:A27.以下属于出口鼓励措施的是()。A.环境壁垒B.买方信贷C.“自限”制D.进口配额制答案:B28.()不属于新贸易理论。A.相互需求理论B.产品生命周期理论C.产业内贸易理论D.偏好相似理论答案:A29.成员国间取消商品贸易的所有壁垒,商品在区域内完全自由流通,但各成员国仍保持各自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称为()。A.自由市场B.自由贸易区C.优惠贸易安排D.关税同盟答案:B30.关于“自愿出口限额制”和“进口配额制”的异同点,正确的说法是()。A.两者都是通过限制数量的方式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B.两者配额的“租”都归出口国所有,所以对进口国不公平。C.“自愿出口限额制”基于本国真实、自主的愿望;D.两者都由进口国进行管理和控制;答案:A31.H-O模型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的国际差异。A.产品质量B.需求偏好C.要素禀赋D.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答案:C32.“钻石模型”中“钻石”的四个顶点是()。A.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需求状况、要素条件、相关支持产业B.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需求状况、要素条件、偶然事件C.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需求状况、相关支持产业、政府行为D.需求状况、要素条件、相关支持产业、政府行为答案:A33.新贸易理论不包括()。A.偏好相似理论B.产品生命周期理论C.相互需求理论D.产业内贸易理论答案:C34.EU是地区经济一体化中的()形式。A.经济同盟B.自由贸易区C.共同市场D.关税同盟答案:A35.一国/地区在某一时段内同一类产品常、常既有出口又有进口,若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则称为()。A.对外贸易顺差B.净出口C.对外贸易逆差D.净进口答案:B36.对外贸易逆差又称为()。A.出超B.外贸黑字C.入超D.净进口答案:C37.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A.技术水平的国际差异;B.劳动力质量的国际差异;C.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D.产品质量的国际差异。答案:C38.机会成本递增时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A.凹向原点的曲线B.向上倾斜的直线C.向下倾斜的直线D.凸向原点的曲线答案:A39.国际贸易学中常用于()来分析关税的经济效应。A.进口从价说B.进口从量税C.出口从价税D.出口从量税答案:A40.关于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主张,正确的说法是()。A.在保护幼稚工业过程中,政府应当担任好“守夜人”角色。B.所有的幼稚工业都需要进行保护,以提高本国的财富水平;C.保护幼稚工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本国的财富,而不是增强财富的生产力;D.农业不需要保护;处于幼稚工业阶段,但没有受到外国强有力竞争的工业也不需要保护;答案:D试题分类:专升本国际贸易学_02001450题型:多选分数:21.“中心-外围理论”和相关“贸易条件恶化论”的提出者是( )。A.俄林B.邓林C.普雷维什D.辛格答案:C, D2.关于关税的特点及其征收,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关税是直接税;B.关税能起到调节本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作用;C.关税仅对进出口本国关境的商品征收;D.关税收入将上缴国库,现在是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重要税源之一。答案:B, C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包含的假设条件有( )。A.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B.同一种产品在两国的要素密集性质相同;C.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D.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答案:A, B, C, D4.非关税壁垒措施包含( )。A.绿色贸易壁垒B.进口许可证C.“自愿”出口限额制D.进口配额制答案:A, B, C, D5.二十世纪60、7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国际贸易理论,被称为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的研究特点包括( )。A.重视实证研究;B.研究方法强调动态性;C.更强调劳动价值论。D.理论的前提条件更接近现实;答案:A, B, D试题分类:专升本国际贸易学_02001450题型:多选分数:21.要素禀赋理论是()两位经济学家共同提出的。A.俄林B.萨缪尔逊C.赫克歇尔D.马歇尔答案:A, C2.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的改善”的正确含义是:A.国际市场货币汇兑等外部条件的改善;B.一定数量的本国产品能换回较多的外国产品;C.仅需较少的本国产品就可以换回一定数量的外国产品。D.国际市场运输条件、交货条件等贸易环境的改善;答案:B, C3.规模报酬递增情况下()。A.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凸向原点的曲线;B.如果两国进行完全分工,则福利水平为最高状态;C.两国的国际分工形态具有偶然性;D.国际分工一定为不完全分工。答案:A, B, C4.从技术进步和转移,以及后进国家引进产品和技术追赶发达国家从而改变贸易形态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理论有()。A.产品生命周期理论B.产业内贸易理论C.内部化理论D.雁行形态理论答案:A, D5.发展了要素禀赋理论,从不同角度对H-O理论做出了重要拓展的经济学家包括()。A.斯托尔珀B.李斯特C.雷布钦斯基D.萨缪尔逊答案:A, C, D6.关于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正确的说法是()。A.对外贸易量比对外贸易额更适合于国际贸易规模的跨年度比较。B.两者都可用于衡量国际贸易规模,但准确程度有差异;C.对外贸易额用货币数值衡量对外贸易规模;D.对外贸易量用进出口商品的数量表示对外贸易规模,因为剔除了通货膨胀和币值变化的影响,对规模的衡量更准确;答案:A, B, C, D7.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包括()。A.国家应该对出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以防止财富流出本国并使他国变得富有。B.一国应尽可能使黄金和白银留在本国;C.财富等同于黄金和白银等贵重金属;D.一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目的就是从国外获得黄金和白银等贵重金属;答案:B, C, D8.关于孤立均衡和贸易均衡,正确的说法是()。A.贸易均衡时,一国的生产组合点和消费组合点是重合的。B.孤立均衡时,一国的生产组合点和消费组合点是重合的;C.孤立均衡时,一国的生产组合点和消费组合点是分离的;D.贸易均衡时,一国的生产组合点和消费组合点是分离的;答案:B, D9.李嘉图经典模型包含的假定条件有()。A.劳动在国内可以跨行业无障碍自由流动,但不能在国家间流动。B.国际经济是静态的,没有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C.两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各有绝对优势。D.商品运输没有运费;答案:A, B, D10.提出保护本国幼稚工业以提高本国生产力水平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是()。A.凯恩斯B.汉密尔顿C.李斯特D.罗斯福答案: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