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春西南大学0564《生态学》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65936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春西南大学0564《生态学》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8春西南大学0564《生态学》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8春西南大学0564《生态学》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下列表示种群相对密度的是( )。1. 10只/hm2黄鼠2. 500ml水中有100个草履虫3. 100个/hm2鼠洞4. 一亩地有20棵杨树2、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的基本单位是( ) 。1. 植被亚型2. 群丛3. 植被型4. 群系3、种群指数增长方程中,当r0时,种群个体数量 。1. 减少2. 稳定3. 全部死亡4. 增加4、雄孔雀美丽的尾巴形成的原因在于( )。1. 性选择2. 攻击3. 竞争4. 适应环境5、在渔业生产上为获得持续最大捕捞量,海洋捕捞时,应使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 。1. K2. K/33. K/44. K/2 6、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近,同时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 )。1. 植被型2. 群丛组3. 群系4. 群丛7、在绿藻-草履虫-鳙鱼-鹗的食物链中,鳙鱼是( )。1. 初级消费者2. 次级消费者3. 生产者4. 次级生产者8、对策者通常出现在群落演替的早期系列。( )1. K-选择者2. r-选择者3. r-K连续体4. S-选择者9、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 )。1. 李比希定律2. Bergman规律3. 谢尔福德定律4. Allen 规律10、瞪羚为了不被猎豹捕食,其逃避能力不断增强,而猎豹为了捕到瞪羚,其捕食能力也会相应提高,该现象属于( )。1. 互利作用2. 他感作用3. 协同进化4. 竞争作用11、温室效应的最直接后果是( )。1. 气温升高2. 生态系统原有平衡被破坏3. 冰雪融化4. 海平面上升12、下列不可能倒置的生态金字塔是( )。1. 生物量金字塔2. 能量金字塔3. 年龄金字塔4. 数量金字塔13、高斯假说是反映两个物种之间( )的一种现象。1. D. 寄生2. 偏害作用3. 互利共生4. 相互竞争14、某种群个体间竞争强烈,排斥性强,则其内分布型是( )。1. 集群型2. 分散型3. 均匀型4. 随机型15、逻辑斯蒂增长曲线的5个期中,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K/2时)称为 。1. 加速期2. 减速期3. 转折期4. 饱和期16、土壤细菌和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称为( )。1. 根瘤2. 菌根3. 子实体4. 菌丝17、在幼年时期个体死亡率高,以后死亡率较低而且稳定,( )的存活曲线属于这一类型。1. 大型兽类2. 鸟类3. 都不是4. 鱼类18、赤潮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 水体富营养化2. 水体重金属污染3. 酸沉降4. 全球变暖19、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 )。1. 次生演替2. 水生演替3. 原生演替4. 旱生演替20、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 ) 。1. 群系2. 植被型3. 植被亚型4. 群丛21、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 )。1. 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2. 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3. 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4. 种类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22、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极群落的特征是( ) 。1. 食物网(链)简单2. 矿质营养循环开放3. 稳定性高4. 信息少23、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1. 种群中个体的出生、死亡,迁入和迁出影响种群数量2. 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3. 同一个种群的种群密度是固定不变的4. 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24、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 )。1. 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2.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3. 保持生态平衡4. 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5、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 ) 。1. 动物顶级2. 土壤顶级3. 气候顶级4. 地形顶级26、“一山不容二虎”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1. 寄生2. 捕食3. 种内竞4. 共生27、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中,为 ( )。1. 有效积温2. 最低临界温度3. 平均温度4. 发育的时间28、同处于热带地区,但在不同的地方却可能形成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热带荒漠等不同类型的群落,对上述不同类型群落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1. 大气中CO2的含量2. 气温3. 降水量4. 光照强度29、关于层片的论述,正确的是( )。1. 兴安落叶松群落是单优势林,其乔木层和层片一致2. 层片是按植物的高度划分3. 群落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层片4. 层和层片含义基本相同30、下列生态系统中,开放程度最大的是( )。1. 农田 2. 热带雨林3. 水库4. 湖泊31、森林中乔木幼苗常常分布在母树周围,形成( )的种群分布格局。1. 均匀型2. 分散型3. 随机型4. 成群型 32、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 )。1. 青蛙2. 珊瑚虫3. 蚯蚓4. 牛33、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 )。1. 种子植物2. 真菌3. 蓝绿藻4. 蕨类植物34、相邻两个营养级进食量之比称为( )。1. C. 生产效率2. 林德曼效率3. 同化效率4. 利用效率35、年龄锥体左右不对称的原因是( )。1. 各年龄组的性比不同 2. 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差异3. 各年龄组的死亡率不同4. 各年龄组的出生率不同36、热带雨林地区的捕食者通常是( ) 。1. 营养生态位较窄的泛化种2. 营养生态位较宽的泛化种3. 营养生态位较宽的特化种4. 营养生态位较窄的特化种37、碳的主要循环形式是从( )二氧化碳蓄库开始。1. 海洋2. 大气3. 岩石4. 化石燃料38、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一般为( )级。1. 562. 453. 374. 2739、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 )。1. A. 地面芽植物2. 高位芽植物3. 地下芽植物4. 地上芽植物40、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1. 树木2. 鸟类3. 昆虫4. 蚯蚓41、生物休眠的意义体现在( ) 。1. 促进代谢2. 提高生产力3. 适应逆境 4. 推迟生育42、关于群落镶嵌性叙述正确的是( )。1. 是同一个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2. 镶嵌体中小群落与整个大群落垂直结构差异很大3. 每一个镶嵌体仅包括一种小群落4. 是不同群落片段的镶嵌分布格局43、决定植物南北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1. 温度 2. 光质3. 光照4. 湿度44、按演替的起始条件分,群落演替可分为( )。1. 内因演替和外因演替2. 长期演替和短期演替3. 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4. 水生演替和陆生演替45、旱生演替系列的先锋群落为( ) 。1. 地衣群落2. 苔藓群落3. 草本群落4. 大型真菌群落46、植物在新地点上能( )是植物定居成功的标志。1. 生长2. 繁殖3. 开花4. 长出新根多项选择题47、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生物因素包括( ) 。1. 空间异质性2. 竞争3. 捕食4. 干扰48、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通常可划分为林冠层、下木层、( ) 等层次。1. 草本层2. 灌木层3. 地被层4. 枯枝落叶层49、为适应水体弱光、缺氧等特点,水生植物具有( )等特征。1. 发达的机械组织2. 叶片很薄3. 发达的通气组织 4. 发达的根系50、营养级之内的生长效率与哪些指标相关( )。1. 摄入量2. 呼吸量3. 同化能量4. 净生产量51、下列做法属于可持续农业的是( )。1. 大力开展生物防治,避免化学农药污染2. 大量使用化肥,保持农产品持续高产3. 农、林、牧、渔多种经营4. 大力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 52、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系统主要分类单位有( )。1. 亚群系2. 亚群丛3. 群系4. 群丛5. 植被型53、通常生态学所研究的几个可辨别尺度的亚部分包括( )。1. 种群2. 个体3. 群落4. 生态系统54、最小因子定律的适用前提为( )。1. 稳态2. 因子之间的替代作用 3. 因子之间的补偿作用4. 因子之间无关联55、农业对生态的影响有( ) 。1. 土壤侵蚀2. 生物多样性减少3. 控制害虫的后果 4. 营养物、水和能量利用的影响56、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1. 石油2. 天然气3. 水能4. 风能57、下列属于自然种群基本特征的是( )。1. 数量特征2. 形态特征3. 遗传特征4. 空间特征 主观题58、生物富集作用参考答案:生物富集作用: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逐渐浓缩的过程。59、生态位参考答案: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60、什么是协同进化?请举例说明。参考答案:协同进化是指在进化过程中,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的反应而进化的现象。(8分)以植物和草食动物的协同进化为例:在进化过程中,植物发展了防御机制,以对付食草动物的进攻;另一方面,食草动物亦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相应的适应性,如形成解毒酶等,或调整食草时间避开的有毒化学物。(12分)61、试结合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分析说明什么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三向地带性。参考答案:三向地带性即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5分)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往两极,由于辐射量的不同引起热量的差异,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类型出现有规律的更替。经度地带性:在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由于海陆分布格局和大气环流特点,水分梯度常沿经向变化,因此导致生态系统的经向分异。垂直地带性:由于海拔高度的边哈,常引起自然生态系统有规律地垂直更替。(6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特征:纬度地带性(从南到北: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林-北温带针叶林),经度地带性(从东至西:森林-草原-荒漠),垂直地带性(以任何山地为例均可)(9分)。62、请解释“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及其原因。参考答案:“最后产量恒值法则”是指植物个体密度超过一定数值之后,产量与密度就变成无关的,即产量不受密度影响。(8分)其原因是,在高密度下,植株彼此之间对光、水、营养等的竞争激烈,虽然密度很大,但每株个体产量较小。地球表面任何一点在一年中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是恒定的,那么在上面生长的植物产量要受到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的制约。在该地片完全被植物覆盖的情况下,不管密度多大,接收的太阳能总量是不变的,从而导致植物总产量的恒定。(12分)63、什么是生活型?简述Raunkiaer生活型系统。参考答案:生活型是生物对综合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是植物对相同环境条件进行趋同适应的结果。(5分)Raunkiaer生活型系统,按休眠芽或复苏芽所处的位置高低和保护方式,把高等植物划分为五个生活型。在各类群之下,根据植物体的高度,芽有无芽鳞保护,落叶或常绿,茎的特点等特征,再细分为若干较小的类型。 (5分)高位芽植物(Phanerophytes):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以上,又可根据高度分为四个亚类,即大高位芽植物(高度30米),中高位芽植物(8-30米),小高位芽植物(2-8米)与矮高位芽植物(25厘米2米)。(2分)地上芽植物(chamaephytes):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之下,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2分)地面芽植物(Hemicryptophytes):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冬季地上部分全部枯死,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2分)隐芽植物(Cryptophytes):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2分)一年生植物(Therophytes):以种子越冬。(2分)64、简述气体型循环与沉积型循环的异同点?参考答案:65、植物群落发生演替的原因和过程,并举例说明之。参考答案:群落演替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7分)1)环境不断变化,包括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群落本身对环境作用而引起的环境变化。2)植物繁殖体的散布。植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和迁移。3)植物之间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作用。4)在群落的种类组成中,新的植物分类单位不断发生。5)人类活动的影响。比如森林采伐,人为火烧,过度放牧等。群落演替的过程一般过程主要包括:(7分)1) 繁殖体进入裸地2) 先锋种定居3) 演替种改变群落环境4) 演替系列群落发生5) 顶级群落形成以水生演替为例,从湖泊到森林群落的演替进程如下:(6分)1)沉水植物群落阶段浮水植物群落阶段挺水植物群落阶段湿生草本植物群落阶段灌丛疏林植物群落阶段顶级群落阶段。66、为了解和认识一个植物群落,我们应如何对其进行调查和分析?参考答案:首先根据调查要求选择典型样地,确定取样的最小样方面积。(8分)记录样方中植物种名,测量样方中植物的相关数量指标,如乔木树种的树高、胸径、盖度等,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盖度、高度等指标。(6分)最后分析群落的性质和组成成分的数量特征。(6分)67、从岛屿效应的角度论述岛屿生态与自然保护的关系。参考答案:岛屿面积越大种数越多,称为岛屿效应,因为岛屿处于隔离状态,其迁入与迁出的强度低于周围联系的大陆。(3分)自然保护区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受其周围生境“海洋”所包围的岛屿,因此岛屿生态理论对自然保护区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3分)一般说来,保护区面积越大,越能够支持或“供养”更多的物种;面积小,支持的种数也少。(4分)同样面积下,一个大保护区好还是若干个小保护区好,这决定于下列情况:(1)若每一个小保护区内都是相同的一些种,那么大保护区能够支持更多的种。(2)从传播流行病而言,隔离的小保护区有更好的防止传播作用。(3)如果在一个相当异质的区域中建立保护区,多个小保护区能够提高空间的异质性,有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4)对密度低、增长率慢的大型动物,为了保护其遗传性,较大的保护区是必要的。(8分)在各个小保护区之间的“通道”或走廊,对于保护是很有帮助的,它能够减少灭亡的风险,细长的保护区有利于迁入。(2分)68、试述现代生态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趋势是什么?参考答案:(1)研究层次向宏观和微观方向发展。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乃至宇宙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理学、微形态解剖学结合。 (5分)(2)研究范围的扩展。一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扩展到人类社会,渗入到人类的经济活动,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接的桥梁之一;二是应用生态学得到迅速发展。 (5分)(3)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野外自计电子仪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建模等现代化测试技术、设备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及系统生态学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本学科的方法论。 (5分)(4)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日益增强。 (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