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广东省自考历年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45699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3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广东省自考历年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统计学广东省自考历年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统计学广东省自考历年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课程代码 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统计是对事物数量特征进行分析的方法体系,统计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和( B )A、数量对比法 B、归纳推新法 C、逻辑推理法 D、全面观察法2、统计学的早期发展中,政治算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B )A、格朗特 B、配第 C、康令 D、阿亨瓦尔3、次数分布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D )A、大于100% B、小于100% C、不等于100% D、等于100%4、为了获得重要的统计资料,为常规调查提供重要数据或背景数据,需要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B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普查5、次数分布可以形成一些典型的类型,并用曲线表示。其中,“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曲线是( B )A、正态分布曲线 B、钟型分布曲线 C、U型分布曲线 D、J型分布曲线6、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变化总量的统计指标是( B )A、时点指标 B、时期指标 C、动态指标 D、绝对指标7、确定中位数的近似公式是( A )A、 B、 C、 D、8、进行抽样调查时必须遵循随机的规则,其目的是( A )A、每一个单位都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机会 B、人为地控制如何抽取样本单位总不可靠C、了解样本单位的情况 D、选出典型的单位9、在抽样调查中,由于偶然的因素的影响,使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出现绝对离差,它是( A )A、抽样误差 B、抽样平均误差 C、标准差 D、平均差10、如果相关系数的数值为-0.78,这种相关关系属于( A )A、正向显著线性相关 B、正向高度线性相关 C、负向显著线性相关 D、负向高度线性相关11、在回归直线y=a+bx中,b表示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 C )A、y增加a B、x增加b C、y的平均增加量 D、x的平均增加量1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 A )A、几何平均法 B、最小平方法 C、加权平均法 D、算术平均法13、较常用的时间数列分析模型是( D )A、Y=T+C+S+I B、Y+T+(CSI) C、Y=TCS+I D、Y=TCSI14、“指数”有不同的涵义,反映复杂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是( B )A、广义指数 B、狭义指数 C、通用指数 D、抽象指数15、某厂生产费用比上年增长50%,产量比上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上升( C )A、375% B、25% C、20% D、12.5%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6、“统计”一词的涵义包括( BCD )A、统计监督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学 E、统计预测17、统计资料的客观性主要包含的二方面含义是( AB )A、统计资料是客观存在的 B、统计资料是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C、统计资料是反映客观事物最常用的方法 D、统计资料是通过各种客观观察形成的E、统计资料所反映的数量都具有实际意义18、绝对指标按时间特征分类,包括( AB )A、时点指标 B、时期指标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E、动态指标19、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 BE )A、最小平方原理 B、大数定律 C、有效性原理 D、因素分解原理 E、中心极限定理20、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可写成( AC )A、 B、C、 D、E、21、计算序时平均数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BDE )A、 B、 C、 D、E、22、统计指数的用途很广,运用指数的原理可以( BDE )A、对平均指标的变动进行结构分析 B、对一些具有数量关系的现象进行因素分析C、描述个别事物之间的数量差异 C、反映复杂总体综合数量变动状况E、反映复杂现象变动的总体态势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予以改正。23、统计的根本职能是提供决策依据。( )24、普查是专门组织的经常性全面调查。( )25、反映同类事物数量特征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是相对指标。( )26、所有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总是大于总体平均数。( )27、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增长速度。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28、统计信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数量性;总体性;客观性。29、统计分组一般有哪种类型?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统计分组一般有两类:品质分组和数量分组。品质分组是按照事物的某种客观属性进行分组。数量分组是按照事物的某种数量特征进行分组。30、常用统计图有几种基本形式?答:常见统计图有:条形图;线图;圆形图;统计地图。31、抽样调查有哪些主要特点?答:抽样调查主要特点:第一,按随即原则抽选调查单位;第二,用样本推断总体;第三,在调查之前可以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32、编制时间数列时,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答: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1.保证时期长短的可比性2.保证总体范围的可比性;3.保证指标内容的可比性4.保证指标计算方法的可比性。五.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33、36小题各6分,第34、35、37小题各8分,共36分)33、某地区土地面积3700K,总人口数为120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640万人,女性人口560万人,某年该地区污水排放总量为9.6亿。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人口密度、男性人口比重,人均污水排放量,并指出每个指标属于哪一种相对指标。解:人口密度、人均污水排放量是强度相对指标,男性人口比重是结构相对指标。34、某水泥厂生产100装水泥,每分钟产量10袋,连续生产一天的产量为1440袋,现每隔144分钟抽取10袋组成样本,检测其包装重量,结果如下:每袋重量( ) 数量(袋)9799 2199101 65101103 14计算抽样平均误差。并以95.45%9(t=2)的概率估计这一天生产水泥平均每袋重量的区间。(提示:使用不重置抽样方法)解:每袋重量数量f组中值xfx979921982058-1.863.459672.6516991016510065000.140.01960.00041011031410214282.144.579620.9727合计100998693.6247不重置抽样条件下,在95.45%的可靠程度下,t=235、对10户居民家庭的月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进行调查,得资料如下:家庭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收入x 25 18 60 45 62 88 92 99 75 98支出Y 20 15 40 30 42 60 65 70 53 78配合。解:收入 X支出 Y X2 Y2 XY252062540050018153242252706040360016002400453020259001350624238441764260488607744360052809265846442255980997098014900693075535625280939759878960460847644合计662473516562650736933 b=0.72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是 y=0.72x+0.36436、某企业20002004年的工业增加值(已剔除物价因素)如下: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工业增加值 267 332 357 359 401试计算该企业几年来增加值的定基和环比发展速度、年平均增长速度。解: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工业增加值267332357359401定基发展速度124.34%133.71%134.46%150.19%环比发展速度124.34%107.53%100.56%111.70%37、某企业职工人数及工资资料如下: 人数 平均工资(元)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技工 500 530 800 850辅工 400 870 400 450试计算总平均工资可变指数、固定结构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用因素分析法说明平均工资变动的原因。解:人数平均工资(元) 工资总额基期f0报告期f1基期x0报告期x1x0f0x1f1x0f1技工500530800850400000450500424000辅工400870400450160000391500348000合计9001400560000842000772000因素分析:(1)相对数分析 99.66%=109.07%*88.62%(2)绝对数分析842000-560000=(842000-772000)+(772000-560000)282000=700000+212000结果表明:报告期总平均工资比基期下降了3.34%,其中由于技工和辅工工资水平提高使总平均工资增长了9.07%,由于技工和辅工人数结构变动是总平均工资下降了11.38%。同时,各组工资水平提高使总平均工资提高700000,各组人数结构变动使总平均工资提高212000,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总平均工资提高282000. 2008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 试卷(课程代码 0974)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早期的统计活动可以表述为【 A 】 A.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程序和一定组织形式的总体计数活动B.国家以强制力保证实施、服务于征兵和课税目的的技术活动C.一种零散的、无组织的、非经营性的计数活动D.主要涉及食物、财富的计数活动2.早期的统计活动可以表述为【 】 统计的基本职能是【 B 】 A.参与决策 B.收集、整理和提供信息 C.发布统计资料 D.统计咨询 3.统计资料的基本职能是【 】 统计资料的基本特征是【 A 】 A.数量性、总体性、客观性 B.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C.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D.科学性、具体性、社会性4.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我国政府统计的调查方式做的概括中指出,调查方式的主体是 【 A 】 A.统计报表 B.重点调查 C.经常性抽样调查 D.周期性普查5.次数分布可以形成一些典型的类型,并用曲线表示。其中,靠近极端值次数少而靠近中间值次数多的分布曲线是【 B 】 A.弧形分布曲线 B.钟型分布曲线 C.U型分布曲线 D.J型分布曲线6.反映客观事物实际总量的统计指标是【 A 】 A.绝对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数量指标7.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一般水平代表值是【 A 】 A.众数 B.算术平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 D.标准差8.进行抽样调查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受到一些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列属于可控因素的是 【 D 】 A.样本数目 B.样本可能数目 C.总体单位数 D.样本容量9.抽样推断中如果出现系统性偏差,它的表现是【 C 】 A. B: C: D: =10.相关关系描述的是事物之间的【 B 】 A.因果关系 B.非确定性数量对应关系 C.互为因果关系 D.时间和次数11.如果相关系数为0.78,这种相关关系属【 A 】 A.正向显著线性相关 B.正向高度线性相关 C.负向显著线性相关 D.负向高度线性相关12.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 】 A.时间标度及其观测值 B.主词和宾词 C.变量和次数 D.时间和次数13.使用移动平均法对线性趋势进行分析,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 】 A.平滑作用 B.移动作用 C.平均作用 D.加总作用14.指数的计算起源于统计【 D 】 A.生产能力的变动 B.消费水平的变动 C.销售量的变动 D.物价水平的变动15.如果采用公式计算总指数,就不能如实反映现象的变动情况,其原因是【 D 】 A.这种方法不正确 B.它受计量单位变换的影响 C.没有考虑价格变化的影响 D.没有考虑销售量的影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6.凯特勒所总结和融和的统计学三个源头是【 BCE 】 A.政治经济学 B.政治算术 C.国势学 D.古希腊数学 E.概率论17.统计是对事物数量特征进行分析的方法体系,统计的基本方法有【 ACE 】 A.大量观察法 B.全面观察法 C.综合分析法 D.因素分析法 E.归纳推断法18.绝对指标的计量单位主要有【 ACD 】 A.实物单位 B.自然单位 C.价值单位 D.劳动单位 E.无名数单位19.描述总体或样本的参数或统计量主要包括的数量特征值有【 ABD 】 A.平均数 B.成数 C.样本容量 D.标准差 E.样本可能数目20.工人工资y(元)依劳动生产率x(千元)的回归方程为y=10+70x,这意味着,如果劳动生产率 【 DE 】 A、等于1000元,则工人工资为70元 B.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增长80元 C. 不变,则工人工资为80元 D.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平均提高70元 E.减少500元,则工人工资平均减少35元21.构成时间数列的主要成分包括【 ACDE 】 A.长期趋势 B.序时平均数 C.季节变动 D.不规则变动 E.周期波动22.平均数指数包括的形式有【 AB 】 A.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B.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C.综合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 E.质量指标指数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23.统计资料描述的是大量的、密集性事物的综合特征。这说明统计资料具有客观性。【 】 24.在抽样调查之前无法获知抽样误差。【 】 25.计算相关系数和进行回归分析时,必须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 26.对于时点指标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可直接对各期指标数值求算术平均。【 】 27.广义指数也叫总指数。 【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28.什么是统计学?它的研究对象有什么特点?答:统计学是对统计工作及其成果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是对总体现象(和群体现象)数量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推论的科学。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总体性;数量性;客观性;数据的随机性,范围的广泛性。 29.怎样看待统计误差?答:第一,误差降低了统计数据的质量;第二,误差是难以避免的;第三,人们对准确性的要求是相对的;第四,追求过高的准确性往往得不偿失。30.什么是权数?它有什么作用?答:权数是变量值重要程度的一个标度。 权数的基本作用是用以表现它所对应的变量值在总体一般水平中所占的份额。31.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并做出解释。答: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的是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大数定律的一般意义是:在随即试验过程中,每次试验的结果不同,但大量重复试验后,所和粗线的平均值总是接近某一确定的值。中心极限定理是指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性质和总体分布的性质之间关系的系列定理。它论证了,第一,如果总体很大而且服从正态分布,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也同样服从正态分布。第二,如果总体很大,但不服从正态分布,只要样本容量足够大,样本平均数的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第三,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32.利用移动平均法分析趋势变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利用移动平均法分析趋势变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移动平均后的趋势值应放在各移动项的中间位置;(2)移动平均的目的在于消除时间数列中的短期波动,因此移动间隔的长度要适中。五.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33、34小题各6分,第3537小题各8分,共36分)33.某地有100家商店,其销售额资料如下:销售额商店数10015015020020025025030030035035040024163018102确定中位数,计算算术平均数、标准差、离散系数。解:销售额商店数向下累计次数100150242415020016402002503070250300188830035010983504002100销售额商店数f组中值xfx100150241253000-908100194400150200161752800-40160025600200250302256750101003000250300182754950603600648003003501032532501101210012100035040023757501602560051200合计10021500460000算术平均数= 标准差= 离散系数=34某厂生产钢珠,随机抽取36个,测得其直径的平均值为31.06mm,标准差为0.25mm,试以95(t=1.96)的概率估计钢珠平均直径的置信区间。解: 由于总体标准差未知,这种情况下,对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只能使用t分布,s=0.25, =31.06 n=36 n-1=35 服从t(35)分布 的置信区间为推出: 的置信区间为30.9783 , 31.141535.10名男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资料如下:编号12345678910身高165180166175172181169179175168体重53795473697765707578计算相关系数,并配合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解:身高x体重yx2y2xy16553272252809874518079324006241142201665427556291689641757330625532912775172692958447611186818177327615929139371696528561422510985179703204149001253017575306255625131251687828224608413104合计1730693299602 48819120253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是y=-219.61+1.67x36.某地区2000年到2004年各季度某种销售量资料如下: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2000200120022003200491181012131416121516172120166106810用按季平均法测定该商品销售量的季节比率。解: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全年合计20009131664420011114171052200281621651200310122085020041215161053五年合计50709040250四季平均101418812.5季节指数80.00%112.00%144.00%64.00%100.00%37.三种产品的销售量及价格变动资料如下:产品名称计量单位销售量价格2003年2004年2003年2004年甲吨8083100150乙件75080090110丙套5065120100运用指数体系,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解:产品名称销售量价格 销售额基期q0报告期q1基期p0报告期p1p0q0p1q1p0q1甲80831001508000124508300乙75080090110675008800072000丙5065120100600065007800合计8809488150010695088100销售额指数 指数(相对数)表明,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增加31.23%相对数分析 三种产品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增加31.23%,它是销售量增加8.1%和销售价格提高21.4%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绝对数分析 25450=6600+18850销售量增长使销售额增加6600元,销售价格提高使销售额增加18850元,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销售额比报告期增加了25450元。 2009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 0974)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称为( C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总体单位 D、填报单位2、将所有研究的对象按某种特征划分为若干类别,并给每一类别定名,所形成的计量尺度是( A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3、统计资料的性质是( A )A、数量性、总体性、客观性 B、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C、科学性、具体性、社会性 D、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4、调查单位是( B )A、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 B、调查项目和指标的承担者C、负责向上提供资料的单位 D、基层企事业单位5、按反映现象的时间特征不同,绝对指标可以分为( B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C、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D、实际指标和价值指标6、算术平均的基本形式是( C )A、总体的部分数值的全部数值之比 B、同一总体的不同部分数值之比C、总体各项数值之和与数值个数之比 D、不同总体的两个同类数值之比。7、进行整群抽样时,应尽量保证( A )A、群与群之间差别较小,而群内差异较大 B、群与群之间差别较大,而群内差异较小C、群与群之间差别较小,而群内差异也较小 D、群与群之间差别较大,而群内差异也较大8、在抽取每个样本单位时,必须遵循( C )A、可比性原则 B、准确性原则 C、随机性原则 D、同质性原则9、在调查之前可以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B )A、登记误差 B、抽样误差 C、系统误差 D、调查误差10、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称为( A )A、单相关 B、复相关 C、偏相关 D、正相关1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有( B )A、1个 B、2个 C、3个 D、3个以上12、时间数列的两个构成要素是( C )A、变量值和次数 B、时间和次数 C、时间及其观测值 D、表格和观测值13、时间数列中,各期数值可以相加的是(A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14、某厂总成本今年比去年增长50%,单位成本比去年上升25%,则产量比去年增长( B )A、125% B、20% C、25% D、37.5%15、广义上的指数是指反映( D )A、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B、价格变动的相对数, C、物量变动的相对数 D、动态变化的相对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6、统计的职能有( ABC )A、信息职能 B、咨询职能 C、监督职能 D、分析职能 E、决策职能17、在原始资料收集中,常用的方法有( ACDE )A、访问调查 B、全面调查 C、电话调查 D、邮寄问卷调查 E、互联网调查18、抽样调查的主要特点有( ABC )A、用样本推断总体 B、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C、调查前可以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D、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总体基本情况E、抽样调查误差可以克服19、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若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8,则两者关系属于( AC )A、高度正相关 B、显著正相关 C、单相关 D、复相关 E、偏相关20、下列属于拉氏指数的有( AB )A、 B、 C、 D、 E、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统计信息具有_总体性_和数量性两个重要特征。22、统计表的基本要素有_表头_ _表体_和表尾三个部分。24、统计学中,把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为参数,把描述样本特征称为_统计量_。25、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有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_类型抽样_和_整群抽样_。26、在直线回归分析中,衡量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的指标是_估计标准误差_。27、在直线回归方程式y=a+bx中,b反映y依x的回归关系,所以,b称为估计直线的_斜率_。28、时间数列的因素分解模型有加法模型。_乘法模型_和混合模型.其中最常用的是_乘法模型_。29、编制数量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基期_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30、平均数指数是总指数计算的另一种形式,也可以说是_个体指数_的平均数。四.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31、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样本单位进行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抽样 )32、变量数列中,缺少上限的数值最大一组的组中值计算公式是:本组下限+变量数列的组距(,邻组)33、由于时点数列中的各个数值是可以相加的,所以,计算序时平均数可直接对各个数值求算术平均( ,时期 )34、劳动生产率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产品产量指数是质量指标指数。( ,数量改“质量”; 质量改“数量” )35、在回归分析中,不需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需要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6、简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相比较的特点。答:(1)注意现象质的界限及相关关系作用的范围;(2)计算相关系数时,两个变量不必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但在回归分析时,必须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3)相关系数表示的是变量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回归分析能反映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和数量规律性;(4)对发现机制的一种解释。37、简述统计分组的类型及其主要内容答:类型有:品质分组和数量分组。主要内容:品质分组指的是按照事物的某种客观属性进行分组,或是对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的数据进行分组;数量分组指的是按照事物的某种数量特征来划分组间界限,或是对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的数据进行分组。38、简述绝对指标及其计量单位。答:绝对指标:反映现象整体规模和水平的指标,一般都以绝对数表示,称为绝对指标。计量单位有:实物单位、价值单位和劳动单位三种。39、简述抽样误差及影响因素。答:抽样误差:指在抽样调查中,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的结构,而引起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影响因素:(1)总体得变异程度。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大,反之,则抽样误差越小;(2)样本容量。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反之,则抽样误差越大;(3)抽样方法。重置抽样的误差比不重置抽样的误差大;(4)抽样的组织形式。六.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40小题9分,第41、42小题各8分,第43小题10分,共35分)40、某外贸出口企业装配车间工人加工零件情况如下表:按加工零件分组 工人数(件) (人)100以下 20100-150 40150-200 100200-250 30250以上 10合计 200要求:(1)计算每名工人平均加工的零件数量 (2)工人加工零件的众数和中位数(保留整数)解:每名工人平均加工的零件数:=168(件)工人加工零件的众数:工人加工零件的中位数:41、检测部门对某企业生产的奶粉进行检查,在仓库中随机抽取了400袋产品,检查结果是每袋平均是454克。标准差5克。按照规定,奶粉每袋重不应低于453克。要求:(1)试以99.73%的概率(t=3)推断该批奶粉平均重量的估计区间;(2)判断该批奶粉重量是否达到了规定要求(保留两位小数)解:(1) 抽样平均误差: 抽样极限误差: 全部奶粉平均重量的估计区间界于(454-0.75, 454+0.75)=(453.25,454.75)克之间.(2)由于该批奶粉平均重量的估计区间下限、上限数值均大于453克,说明该批奶粉平均重量达到了规定要求。42、某企业2006年第二季度商品库存额资料如下:日期 4月1日 5月1日 6月1日 7月1日库存额 160 140 150 160(万元) a1 a2 a3 a4要求:计算该商品的第二季度平均商品库存存额。解:第二季度平均商品库存额=(a1/2+a2+a3+a4/2)/4-1=(160/2+140+150+160/2)/3=150(万元)43、某商场三种主要商品的销售量及价格变动资料如下:商品 单 销 售 量 价 格名称 位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甲 个 300 350 10 7乙双25028058丙件150200810试以相对数和绝对数两个方面,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对销售额的影响。(保留两位小数)解:(1)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和销售价格指数分别为: (2)指数体系:122.75%=119.27%102.92% 1240=1050+190(3)分析: 由计算结果可知,该商场三种主要商品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增长了22.75%,增加了1240(单位)。其中,由于销售量增长了19.27%,使销售额增加了1050(单位);由于销售价格提高了2.92%,使销售额增加了190(单位)。2011年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 单项选择题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 )个变量?A、0个 B、两个 C、1个 D、3个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6.典型调查是( )确定调查单位的A、随机 B、主观 C、随意 D盲目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 ):A、 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 )A、零 B、 1 C、1 D、211.统计有三种含义,即统计活动、统计学和( )A、统计数据 B、人口统计 C、外贸统计 D、数理统计12.( )尺度只能区分事物的类别,但无法比较类别间的大小。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13.时间数列包括绝对数数列、相对数数列和( )A、时期数列 B、平均数数列 C、时点数列 D、属性数列14.下列变量中不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 )A、企业产值 B、毕业生人数 C、生产工人数 D、工资额15.对种子的发芽率进行质量检验,需要采用下列那种方法取得数据( )A、全面调查 B、普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16.分配数列由统计分组和( )两个要素组成A、频数或频率 B、观察值 C、随机变量 D标准差17.在假设检验中,如果希望所考察的数值越小越好,一般要进行( ):A、左单侧检验 B、右单侧检验C、双测检验 D、单侧检验18.序时平均数是一种( )A、中位数 B、众数 C、动态平均数 D、静态平均数19.频率的取值范围是(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20.指数按其研究现象的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 )。A、总指数 B、平均指数 C、平均数指数 D、可变指数二、多项选择题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测量尺度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A、工人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 D、商品库存量 E、总产值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 )A、极差 B、平均差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标准差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E、众数6.指数编制中样本的选择应具备以下要求( )A、代表性 B、充分性 C、可比性 D、主观性 E、具体性7.指数的性质有( ):A、可比性 B、随意性 C、相对性 D、综合性 E、平均性 8.下列统计调查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包括( )A、普查 B、统计报表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E、典型调查9.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有( )A、每个总体均应服从正态分布 B、每个总体的方差相同 C、观测值彼此独立 D、观测值彼此关联 E、每个总体的方差不相同 10.下列平均数中,最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 ) A、算术平均数B、众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E、调和平均数三、判断题1、 “性别”是品质标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