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的基本认识.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675388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PT 页数:267 大小:95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企业的基本认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7页
对企业的基本认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7页
对企业的基本认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概论串讲,主讲:郭润祥,第一章对企业的基本认识,本章内容1.企业的概念和内容2.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3.市场化的企业化企业经营方式考情分析本章主要涉及企业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历届考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题和论述题。分值达40分左右。,第一节企业的概念和类型,一、企业的概念:是指适应市场需要以获取盈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设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组织。企业概念的理解: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组织。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经济基本单位。是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的经济实体。,第一节企业的概念和类型,二、企业的类型(一)一般类型划分:1.按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划分(1)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2)按企业所属行业划分(3)按企业使用经营资源划分(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4)按企业组织形式划分(5)按企业规模划分(6)按市场类型划分考题类型以单选、多选为主,第一节企业的概念和类型,二、企业的类型(二)其他类型企业介绍1.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2.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3.高新技术企业4.外向型企业和跨国公司5.第三方物流商和第四方物流商第四方物流商特点、满足条件P10(考题类型:名词解释、单选题),第一节企业的概念和类型,三、企业系统结构及特征1.企业系统结构:(1)产品(2)人(3)财(4)物(5)信息2.企业流程(1)物流(2)资金流(3)人事流(4)信息流考题类型:多选、简答,第一节企业的概念和类型,三、企业系统结构及特征3.企业系统特征(1)大规模采用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系统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2)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复杂、严密。(3)生产过程高度的比例性和连续性(4)生产社会化程度高,有广泛的、密切的联系考题类型:简答题,第二节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一、企业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类型1.企业组织形式的概念:指企业财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态,它表明一个企业的财产构成、内部分工与外部社会经济联系的方式。2.类型:按财产类型划分:(1)个人业主制企业(2)合伙制企业:(3)公司制企业的特点:是法人、有限责任、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形式: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优越性,适应性。(公司制企业是重点,简答题),第二节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一、企业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类型2.类型:按企业内部分工协作划分(1)单厂型企业(2)总厂型企业(3)专业公司按企业外部社会联系方式划分(1)联合公司(2)企业联合体(3)战略联盟(4)虚拟企业以上四种方式是重点(要求掌握概念、含义),第二节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二、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1.必要性(弊端)(1)产权关系模糊(2)投资主体单一(3)企业资产呆滞(4)政企职责不分(5)经济效益不佳2.公司制企业优越性(1)产权明晰(2)股权结构多元化(3)实现产权流动(4)增加管理透明度(多选题、简答题)3.现代企业制度概念:以企业法人制度为核心内容,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企业制度。,第二节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三、企业集团1.概念:以少数几个或一个大企业为核心,以一批具有共同利益、受这个核心不同程度控制和影响的企业为外围,通过不同的联系方式而结合成的比较稳定和紧密的联合体2.特征:(1)具备一个实力雄厚、对集团成员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核心企业。(2)组织结构具有层次性(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松散层)(3)多渠道影响和控制成员企业,以资产联结为主。(简答题),第二节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三、企业集团3.类型(1)产品辐射型(2)多元复合型(3)项目配套型(4)经营服务型(5)出口导向型(多选题、名词解释或简答题)4.意义(简答题)(1)大规模合理组织生产力,做到资源合理配置,发挥成员单位灵活性和优势,促进生产力发展。(2)是世界上最有生命力、发展最快的一种组织形式。(3)对于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节市场化的企业经营方式,一、企业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原因1.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复杂化2.公司制企业组织形式及其股权的分散化二、我国国有企业的主要经营形式1.股份经营形式(1)国家独资经营(2)国家控股经营(3)国家参股经营2.承包经营方式。适应于小型国有企业。3.租赁经营方式:适应于微利或亏损小企业(要求掌握适应性,单选题),第二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主要内容:企业管理的二重性企业管理的职能、任务和方法企业管理的方法论和一般方法企业管理理论的新发展考情分析本章以企业管理基本概念为主,根据0206考题分析,主要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名词解释题。分值不超过10分。,第一节企业管理的二重性,一、企业管理的产生:是由共同劳动即协作劳动产生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直接产物。二、企业管理的二重性1.含义:一方面,企业管理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又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执行着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第一节企业管理的二重性,二、企业管理的二重性2.企业管理的二重性产生原因企业管理的二重性所以产生,因生产过程本身就具有二重性。生产过程要顺利进行,企业管理就必须执行两方面职能:一是合理组织生产力,一是维护生产关系职能。这两种职能相互结合,共同作用,就使企业管理具有两重性。3.学习企业管理二重性意义(1)学习国外先进经验(2)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第二节企业管理的职能、任务和内容,一、企业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控制是人们认识比较一致的职能。1.计划(首要职能,单选或多选题)2.组织3.用人4.指挥5.控制二、企业管理的任务(简答题)1.把经济上取得成就放在首位2.使各项工作富有活力,使员工取得成就3.履行社会责任,第二节企业管理的职能、任务和内容,三、企业管理的内容1.不同层次的管理分工(1)企业高层管理是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统帅地位。其核心内容是制定和组织实施企业经营战略,决策与计划,这是关系企业前途与命运的头等大事。(2)企业中层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各项专业管理(3)企业基层管理的对象是作业层(简答题或单选题)2.各项专业管理:技术开发、生产、物资供应、市场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第三节企业管理的方法论和一般方法,一、企业管理的方法论1.系统论观点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综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具体特征如下:(1)整体性“1+1”大于2(2)相关性(3)目的性(4)环境的适应性(单选题)2.信息论观点3.控制论观点,第三节企业管理的方法论和一般方法,二、企业管理一般方法(多选题)1.行政方法2.法律方法3.经济方法4.教育方法,第四节企业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一、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多选题、简答题)1.人本化(掌握以下概念)(1)文化人(2)网络人(3)学习人2.整体化3.战略化4.网络化,第四节企业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二、企业管理前沿理论的整合见教材P54图21,第三章企业组织结构与设计,本章内容公司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组织设计与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企业组织变革考情分析本章重点考察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概念、组成、各部分相互关系与职责;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原则与形式,各种组织形式的适用性;企业组织变革的方向。题型涉及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与案例分析题。是考察的重点章节之一。最大分值达25分左右。,第一节公司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一、法人治理结构含义1.概念: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彼此分开、制约又相互连接、协调的原则,在企业高层组织设置权利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形成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相互协调关系的一种领导制度。2.组成(1)股东大会(2)董事会(3)高层领导班子(4)监事会及相互关系3.各自职责二、经营管理者的约束激励机制(论述题)1.为何建立约束激励机制(利益不同、信息不对称)2.怎样建立约束激励机制(报酬机制、约束机制),第二节企业组织设计与组织结构基本形式,一、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简答题、论述题)1.任务目标原则(组织设计的出发点)2.专业分工与协作原则3.指挥统一原则4.有效管理幅度原则责权利相结合原则5.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6.责权利相结合原则7.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8.机构精简原则二、组织设计的依据(简答题、多选题)1.经营战略2.企业规模3.技术特点4.外部环境,第二节企业组织设计与组织结构基本形式,三、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1.直线结构2.直线职能结构3.事业部结构4.模拟分权结构5.矩阵洁构要求掌握各种结构特点、优缺点、适用性。出题类型:单选、多选、简答题、名词解释及案例分析题四、新型的组织结构1.网络组织(概念、基本类型)2.学习型组织(概念)3.发展型组织,第三节企业组织变革,一、组织变革组织变革的动因:1.外部动因(1)知识经济(2)信息技术革命(3)经济全球化2.内部动因(1)企业战略变化(2)企业规模扩大(3)组织结构本身缺陷组织变革的方向:(要求掌握下述三点概念)1.扁平化2.网络化3.柔性化,第三节企业组织变革,二、企业流程再造1.提出背景:哈默和钱皮的市场特征:顾客、竞争、变化,要求企业有一个反映灵敏的高效运作流程。2.企业流程再造的实施(1)分析原有流程(2)分析当前市场需求(3)采取综合措施,第四章企业文化建设,本章内容企业文化及其特点与功能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考情分析本章主要考察企业文化概念及其特点与功能的理解,企业文化形成机制主要环节,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本章主要涉及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等类型。最高分值达12分。,第一节企业文化及其特点与功能,一、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中所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外显于厂风厂貌、内隐于人们心灵中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二、企业文化结构和内容1.深层企业文化(1)企业最高目标(2)企业精神(3)经营管理风格(以上内容要能够区别,并掌握具体内容,题型单选)2.中层企业文化也叫企业文化的制度层或制度文化。包括:(1)一般制度(2)特殊制度(3)企业风俗(以上内容要能够区别,并掌握具体内容,题型单选),第一节企业文化及其特点与功能,二、企业文化结构和内容3.表层的企业文化(1)企业标志、标准色、标准字。(2)厂容厂貌。(3)产品的特点、造型、包装、品牌设计。(4)厂服、厂歌、厂徽、厂旗。(5)企业的文化、体育、生活设施。(6)企业的公关礼品和纪念品。(7)企业的宣传媒体和沟通。,第一节企业文化及其特点与功能,三、企业文化的特点1.隐形性2.潜移性3.可塑性4.继承性5.稳定性和发展性6.普遍性和差异性(多选、简答题)四、企业文化的功能1.导向2.约束3.激励4.凝聚5.辐射(多选题、简答题),第二节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与建设,一、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1.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2.发端于少数领袖人物和先进分子的倡导3.要形成一定的系统和规范4.是坚持宣传、不断实践和规范管理的结果,第二节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与建设,二、企业文化建设(论述题)1.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塑造企业文化2.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营养塑造企业文化3.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塑造独特风格的企业文化4.充分发挥领导者的关键作用(1)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和倡导者(2)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诠释者和宣传者(3)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5.共同参与和知识共享(企业文化的核心认同,认同的关键是参与)6.完善规章制度,不断巩固企业文化,第三节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一、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简答题)1.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点(1)指导思想相同,都重视重视人的因素,从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入手,调动人的积极性。(2)目的相似(3)工作方法相似(4)工作主体相同2.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点(1)两者范畴不同。(2)适用范围不同。(3)两者的工作方法和过程不同。,第三节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二.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1.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1)党的基本教育(2)爱国主义思想教育(3)集体主义思想教育(4)社会主义思想教育(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第三节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2.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1)国内和国际形势教育(2)党和国家的方针、政治教育(3)厂规厂纪教育(4)围绕深化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对员工在生产、经营管理、岗位变动。分配等方面反映出来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加以正确引导(5)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教育(6)根据每个员工的具体思想情况而进行的个别教育,第五章人力资源管理,本章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内容与特点人员招聘与使用人员培训与开发工资分配制度考情分析本章是05新教材中,新内容较多的一个章节。更新部分占到原有教材80以上。由于缺乏可比性,更应当引起注意。根据历年考题涉及到单选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最多占39分。,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内容与特点,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和特点1.人力资源的概念:广义的人力资源的概念:社会中体力和智利正常的人的总和。狭义的人力资源的概念: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的总和。2.人力资源的特点(多选题、简答题)(1)能动性区别于非人力资源的最重要特征(可出单选题)(2)可激励性(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及激励机制)(3)时效性(不同寿命周期阶段不同)(4)再生性(5)差异性(6)社会性(劳动者与社会的广泛联系),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内容与特点,二、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及其同人事管理的区别1.人力资源管理概念: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就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员工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2.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的区别(1)管理视角不同(2)工作性质不同(3)管理重点不同(4)对管理人员要求不同,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内容与特点,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与程序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使用、考核、激励、调整、培训等环节。职务分析是开展上述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主要程序是(简答题)(1)职务分析(2)人力资源规划:通过科学的预测、分析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自身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需要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方面)并使组织或个体得到长期利益的过程。包括:员工数量和结构、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3)招聘与使用(4)考核(5)激励(6)培训,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内容与特点,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设置与职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设置取决于企业的规模、经营特点(生产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职责:(讲义P123)五、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主要体现在(简答题)(1)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2)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流程。(3)为企业和员工提供增值服务。,第二节人员招聘与使用,一、人员招聘(多选、简答)1.制定招聘计划:包括确定招聘时间、招聘岗位、招聘人数、任职资格、招聘途径、招聘方式和招聘预算。确定招聘途径:(1)内部招聘(2)外部招聘两种途径优劣(见教材P125图52)(单选题)各类招聘方式比较(见教材P125图53)(单选题)2.招募3.选拔4.录用5.评价,第二节人员招聘与使用,二、人员使用人员使用是指员工与工作相结合的安排。包括职务安置与职务调整等内容。1.人员使用的原则:(1)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这是人员使用最根本的目标。(单选题)(2)有利于人尽其材。(3)有利于提高组织士气。2.职务安置与职务调整职务安置的基本依据,就是员工个人条件与职务的耦合。职务调整就是根据企业的需要以及员工的工作表现,对员工工作进行调整。,第二节人员招聘与使用,二、人员使用3.职务扩大化和职务轮换职务扩大化是一种职务设计方法,其特点是增加单个职务的任务数量,以克服分工过细而导致的工作枯燥问题。职务轮换是职务扩大化的一种变形,让员工在长期内接触多种专项任务。4.岗位职务轮换5.双渠道晋升在企业内部设置两种晋升渠道:行政型的晋升渠道和技术型的晋升渠道。在设计两种晋升渠道时,两种渠道待遇应当是对等的。不同类型的员工可以选择相应的渠道。,第三节人员培训与开发,一、培训的意义(简答题)1.是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的手段2.培训是最大的福利3.是高收益的投资项目4.是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二、培训的类型(单选题)1.新员工培训(1)一般性培训(2)专业性培训2.在职员工培训(1)能力培训(2)专业知识培训3.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和自学,第三节人员培训与开发,三、培训的组织过程1.确定培训的需求和目的(1)培训需求分析A.企业分析B.任务分析C.人员分析(2)确定培训目标A.工作效率提高B.工作质量提高C.优等品比率提高D.工作质量提高E.工作及时性改善2.制定培训计划,第三节人员培训与开发,三、培训的组织过程3.培训效果评价4.人员开发:指给员工增添超过他们现有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承担各种任务的能力。与一般培训不同,人员开发着眼于企业未来对人力资源的要求。,第四节工资分配制度,一、工资分配制度的原则与要求1.工资分配制度的原则(简答题)(1)物质利益原则:在组织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利用物质利益动因,调动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积极性,即在兼顾三者利益基础上,使企业经济收益同其经营业绩、使员工的劳动报酬同其创造的劳动成果挂起钩来,促使企业及员工个人从物质激励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关心经济发展,从而促进社会进步。(2)按劳分配原则。是指根据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社会做了各种必要扣除之后),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3)按生产要素原则。(技术、资金、管理等)一要强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二要强调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第四节工资分配制度,一、工资分配制度的原则与要求2.企业建立工资分配制度要求(简答题)(1)坚持按劳分配原则(2)体现不同形态劳动,建立起以工资为主体的,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福利在内的,科学完备的工资制度(3)把工资制度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它的作用。(4)劳动报酬货币化、工资化。,第四节工资分配制度,二、工资制度的内容和类型1.结构工资制以劳动报酬同岗位(职位)与贡献挂构,浮动为基本原则的工资制度,就是把。几项体现不同劳动因素、具有不同功能的工资部分组合成工资总额的一种工资制度。结构工资制包括下列内容:(1)基础工资,也称基本工资。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需要、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工资。(2)职务(岗位)工资。这是按不同职务(岗位)的劳动技能,责任大小、劳动条件、繁重程度等确定的工资单元。(3)年功工资(4)奖励工资(单选题、简答题),第四节工资分配制度,二、工资制度的内容和类型2.其他类型的工资制度(1)浮动工资制:把员工基本工资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奖金等结合在一起,随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员工劳动成果的大小而上下浮动计酬的一种工资制度。(2)岗位技能工资制(3)某些特殊的工资制专家(能手)高薪制提成工资制年薪制(单选题、简答题,掌握各种工资制度的适应性),第四节工资分配制度,二、工资制度的内容和类型3.奖金制度奖金是超额劳动的报酬。(1)综合奖(2)单项奖(3)超额奖(4)其它奖金形式4.津贴制度发放给特殊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的员工,以补偿他们特殊的体力消耗、额外的劳动支出。,第四节工资分配制度,三、工资形式1.计时工资:根据员工工资等级所示的工资额,按实际劳动时间来计算并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数额多少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工资等级。形式:小时工资制、日工资制和月工资制。2.计件工资制:根据员工完成合格产品数量或作业数量,按既定的计件单价,计算和支付员工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优点:使收入同劳动成果紧密结合,比较彻底克服分配工作中平均主义。,第四节工资分配制度,四、员工福利和劳动保障1.福利:广义的福利指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共同享受的物质文化待遇。侠义的福利指企业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兴办的集体福利设施,提供给员工生活补贴等,以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改善员工物质文化生活条件。(1)福利内容:生活方面、群众性业余文体活动生活困难员工补助。(2)改革方向: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把不适宜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分离,实现社会化,是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趋势。2.劳动保险:广义的劳动保险是社会福利事业的一部分,是国家赋予员工的一种权利,以立法形式体现。狭义的劳动保险指企业以保险的形式,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提供的一种物质帮助。,第四节工资分配制度,四、员工福利和劳动保障2.劳动保险(1)劳动保险的内容:有关员工生育的劳动保险待遇有关退休、离休的待遇有关员工病、伤残、亡的劳动保险待遇由企业自己或同其它单位联办的集体劳动保险设施解决员工在企业破产、兼并和解除劳动合同而失业时的生活困难,设立的失业保险;由员工提供的直系亲属,也可享受的部分劳动保险待遇。,第四节工资分配制度,四、员工福利和劳动保障2.劳动保险(2)劳动保险的改革保险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A.养老保险实行社会保险B.医疗保险社会化C.保险服务与管理逐步实现社会化D.社会保险范围扩大确立失业保险基金。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第四节工资分配制度,四、员工福利和劳动保障2.劳动保险(2)劳动保险的改革确立失业保险基金。建立社会保险基金。主要表现为A.实现基金来源由单位包揽向三方(国家、企业、个人)分担转移,按照权力与义务结合原则适当提高个人负担比例。1997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企业员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个人缴费比例不低于本人工资4,且以后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8B.对基金模式进行了改革,实行了“完全积累”和“部分积累”相结合的基金积累模式。C.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把基本保险与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结合,以适应不同地方、不同人群的需要D.加快了社会保险的立法。,第六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述,本章内容企业经营战略的产生、特点及其重要性企业经营战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企业战略的层次体系和内容体系企业战略管理过程考情分析本章主要对企业经营战略产生、特点、理论形成、体系及战略管理过程进行考察。涉及单选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最高达23分。,第一节企业经营战略的产生、特点及其重要性,一、企业经营战略提出背景(简答题)1.需求结构发生变化2.市场竞争日趋激烈3.科学技术不断进步4.资源供应日益紧张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日渐枯竭,关系到企业的生存问题,企业必须做出长远性的谋划。5.社会、政府、顾客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6.产业结构调整,第一节企业经营战略的产生、特点及其重要性,二、企业经营战略的概念和特点1.战略和经营战略:所谓战略是指将帅指挥战争或战役的谋略和艺术。其一般含义指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重要谋划和方略。经营战略:企业面对激烈变化的环境,严峻挑战的竞争,根据内外环境当前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条件,为确定企业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措施、手段,谋求企业生存和不断发展所作出的总体性、长远性谋划和方略。2.企业经营战略的特点(多选题、简答题)(1)全局性。追求整体最优化。(2)长远性。(3)竞合性。即竞争和合作同时并存,谋求双赢。(4)纲领性(5)相对稳定性,第一节企业经营战略的产生、特点及其重要性,三、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简答题)1.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决定着企业最基本的经营行为。(决定企业的方向)2.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工作,是企业管理周期的中心工作。企业管理周期分为战略制定准备,战略方案拟定、评价和选择,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四个阶段。核心阶段是战略方案拟定、评价和选择。3.企业经营战略决策方案是全体职工的行动纲领。,第二节企业经营战略的产生、特点及其重要性,一、企业战略形成期的有关理论安索夫的战略管理理论和产品、市场组合战略理论。主要观点是:(1)战略的制定是一个有意识的正式计划过程,企业的战略计划必须有资源支持和织保证;企业的高层管理负责战略计划和战略实施的全过程,并组织有关人员参与战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战略形成之后,要分解落实。(2)战略必须和环境相适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变化实施不同的战略管理模式。(3)企业竞争战略由四个要素组成:产品和市场领域、成长方向、竞争优势、和协同作用。,第二节企业经营战略的产生、特点及其重要性,二、企业经营发展期的有关理论1.德鲁克的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理论(1)企业制定经营战略,首先要确定企业使命,搞清企业担负何种企业社会责任,是何种性质企业,它应从事何种事业。(2)企业经营哲学是对企业经营活动本质认识的高度概括。(3)企业经营宗旨是对企业在社会中起何种作用和如何起作用的更为具体的说明,是指企业现在和将来从事何种事业,应成为何种性质的企业。企业经营宗旨只有一个,就是创造顾客。顾客决定企业,满足顾客需要才是企业宗旨。为此就要搞清:谁是企业的顾客,顾客在哪里,顾客考虑的价值是何,随着环境变化,企业会成为何样,有何发展机会,企业应进入何种领域。(4)把企业使命转化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德鲁克提出企业有八类目标,分别是:市场推销目标、创新目标、人力资源目标、资金资源目标、物质资源目标、生产率目标、利润目标。其中最重要的目标是市场推销目标、创新目标。,第二节企业经营战略的产生、特点及其重要性,二、企业经营发展期的有关理论2.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1)企业的直接环境是行业环境,任何一个企业总是属于某一行业或进入某一行业。因此,企业制定经营战略必须进行行业结构分析。行业内存在五种竞争力量,分别是:(多选题)行业内现有的竞争者潜在的进入者替代品的生产者资源的供应者产品的购买者,第二节企业经营战略的产生、特点及其重要性,二、企业经营发展期的有关理论2.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2)企业制定经营战略就是制定基本的竞争战略,有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分别是(区别,单选)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中战略(3)行业存在寿命周期,不同寿命周期行业投资战略不同。(4)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形成自身竞争优势,谋求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要建立起优于竞争对手的核心能力、成长能力、快速反应能力、适应变化能力。分析自身“价值链”以“特”取胜。,第二节企业经营战略的产生、特点及其重要性,三、经营战略深化期有关理论1.战略同盟理论2.企业核心能力理论1990年由美国战略专家普拉哈拉帕德和盖瑞.哈默尔首先提出。他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众多能力中最根本的部分,它是企业对企业诸多能力进行整合的能力。是一个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技能和知识的结合。核心能力具有下述特点:(1)延展性(2)增值性(3)独特性,第三节企业战略的层次体系和内容体系,一、企业战略的层次体系1.总体经营战略企业第一层次战略企业总体经营战略的概念:指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市场需求、竞争状况、资源供应、企业实力、国际政策、社会要求等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所确定的统帅和指导企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谋划和方略。它由企业最高主管制定和决策。2.经营单位战略企业第二层次战略主要是大型企业二级经营单位经营战略。如事业部、子公司、分公司等。3.职能战略企业第三层次战略也叫分战略,指为了保证企业总体战略和经营单位战略的实现,运用各种专业职能,使企业发展经营活动更加有效地适应内外环境的要求所制定的长远性谋划和方略。(要能够区分三个层次战略区别),第三节企业战略的层次体系和内容体系,二、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体系(多选题、简答题、名词解释)1.战略思想:指指导经营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思想。它由一系列观念和观点组成,是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群众对经营中发生的各种重大关系和重大问题的认识和态度的总和。它起统帅作用、灵魂作用和导向作用。2.战略目标:指企业以战略思想为指导,根据对主客观条件的分析,在战略期内努力发展的总目的和应达到的水平。3.战略重点:指哪些对于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作用而又有发展优势或自身需要加强的方面。4.战略方针:指企业为贯彻战略思想和实现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所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5.战略阶段:指根据战略目标的要求,在规定的战略期内所划分的若干阶段,以便分期地实现总体战略目标的要求。6.战略对策:指为实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和重要手段。,第四节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和特点1.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战略管理是指运用战略对整个企业进行管理,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都要在经营战略的指导下进行,贯彻战略意图,实现战略目标。狭义的概念是指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实施和控制过程所进行的管理。2.战略管理的特点(多选题、简答题)(1)全程性(2)未来性(3)管理环境的不确定性(4)高层性,第四节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二、经营战略的制定过程(论述题)1.形成战略思想2.进行环境调查(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3.拟定、评价和选择战略方案4.战略方案的落实和在修改中完善三、经营战略的实施过程(简答题、论述题)1.目标分解、任务合理的原则2.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的原则3.突出重点,兼顾全局的原则4.适应变化、机动灵活的原则,第四节企业战略管理过程,四、经营战略的控制过程1.战略控制的步骤(简答题)(1)确定控制标准(2)检查实施,衡量成效,寻找偏差(3)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4)继续实施,完成战略目标2.选择控制的方式(1)避免控制(2)直接控制3.适时进行战略调整,第四节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五、经营战略的领导1.战略管理需要战略家2.企业战略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简答题)(1)品德高尚、志向高远(2)思维敏捷、知识渊博(3)心理健康、个性优异(4)足智多谋、能力超群(5)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第四节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五、经营战略的领导3.战略管理与战略领导班子组建战略领导班子的原则:(简答题)(1)选择首要领导原则(单选题)(2)首要领导组阁的原则(3)能力匹配优化组合原则(4)合作和谐原则,第七章企业战略环境调研,本章内容企业外部环境调研企业内部环境调研企业战略环境综合分析考情分析本章主要考察企业内外部环境调研的内容和进行内外部环境调研的方法及其应用。历届考题包括简答题、单选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最大分值达32分以上。,第一节企业外部环境调研,一、企业外部环境调研的内容和必要性1.企业外部环境调研的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物质环境等。2.企业外部环境调研的必要性(1)保证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2)保证战略决策的及时性和灵活性。(3)提高战略决策的稳定性和效益性。,第一节企业外部环境调研,二、企业外部环境一般内容的调研1.政治环境分析(1)国内政局分析(2)国际政局分析(3)国内政治经济任务和政策分析2.经济环境分析(1)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和发展态势分析(2)国内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发育情况分析(3)国家产业政策分析(4)国际经济情况和发展态势分析,第一节企业外部环境调研,二、企业外部环境一般内容的调研3.社会、文化、技术环境分析(1)社会环境分析(2)文化环境分析(3)科技环境分析4.资源环境分析(1)自然资源及其开发情况分析(2)资源供应情况分析(3)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情况,第一节企业外部环境调研,三、企业外部环境重点内容调研(论述题)1.市场需求分析(1)企业总体市场的调查和分析用户的现实需求用户的潜在需求(2)企业细分市场的调查和分析(3)用户和消费者产品需求的趋势分析生活资料产品的需求趋势A.需求层次将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和发展需要型转变B.在生活资料消费比例结构中,吃的比例下降,穿、住、行、用比重上升C.在吃、穿、住、用各自内部结构中,出现规律性的变化趋势。,第一节企业外部环境调研,三、企业外部环境重点内容调研(论述题)1.市场需求分析(3)用户和消费者产品需求的趋势分析生产资料产品的需求趋势A.生产资料产品需求同最终产品需求同起同落的规律B.某些生产资料产品的需求与其功能相同或同相似的的另一些产品需求互为消涨的规律C.对生产资料硬件产品的需求与其对软件产品相适应的趋势D.机、电、仪一体化发展趋势E.专用产品需求比重上升,通用产品比重下降趋势,第一节企业外部环境调研,三、企业外部环境重点内容调研(论述题)2.竞争状况分析(论述题)(1)竞争对手总体情况调查对手企业数量、分布、所属部门和行业全部竞争对手的生产总规模可供产品的总数量(2)竞争对手竞争能力调查资金情况企业规模技术水平技术装备产品情况服务情况市场占有率(3)竞争对手发展新产品动向调查(一般属于商业机密)(4)潜在竞争对手调查将要出现的新的竞争对手情况调查由弱变强的对手情况。,第二节企业内部环境调研,一、企业内部环境调研的目的1.搞清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2.查清造成劣势的原因,找出内部潜力二、企业内部环境调研的主要内容(论述题)1.企业一般情况调研(1)领导者素质和职工素质分析(领导素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2)企业发展情况分析(上升,下降)(3)企业管理素质分析(管理水平高低,管理智能高低,管理技术强弱,经验管理还是科学管理),第二节企业内部环境调研,二、企业内部环境调研的主要内容(论述题)1.企业一般情况调研(4)企业技术素质分析(设备、技术、工艺、计量、仪器仪表、技术工人、技术人员能级结构等)(5)企业生产条件分析(对生产的适应性,计划水平,现场管理水平)(6)企业营销情况分析(市场分布、市场份额、渠道、价格、服务)(7)企业财务、成本和经济效益分析(8)企业资源供应分析(9)企业组织结构分析,第二节企业内部环境调研,二、企业内部环境调研的主要内容(论述题)2.企业经营实力分析(简答题)(1)产品竞争能力分析(质量、价格、交货期、商誉、品种等)(2)技术开发能力分析(3)生产能力分析(4)市场营销能力分析(5)产品获利能力分析,第三节企业战略环境综合分析,一、战略环境综合分析的内容和目地1.战略环境综合分析的概念和目的.战略环境综合分析的概念:就是将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所进行的分析。目的是:利用机会,避开威胁,作出判断。2.战略环境综合分析的内容:(1)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机会和风险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有利因素机会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不利因素风险(威胁)(2)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企业的长处优势企业的短处劣势,第三节企业战略环境综合分析,二、战略环境分析的方法(一)企业内外环境对照分析法(SWOT)分析法(教材P182图71)1.企业内外环境对照分析法(SWOT)分析法含义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2.企业内外环境对照分析的战略选择(单选题)(1)机会大,优势大增长型战略(2)机会大,劣势大扭转型战略(3)劣势大,威胁大防御型战略(4)优势大,威胁大扬长避短战略,第三节企业战略环境综合分析,二、战略环境分析的方法(二)波士顿矩阵分析法1.判定标准(单选题)(P184,图73)需求增长率高,相对市场占有率高:明星区需求增长率高,相对市场占有率低:野猫区需求增长率低,相对市场占有率高:现金牛区需求增长率低,相对市场占有率低:瘦狗区,第三节企业战略环境综合分析,二、战略环境分析的方法2.针对措施(单选题)明星区:抓住机遇,加强力量,重点投资,促进发展。野猫区:有发展前途,加以完善提高,促使其进入明星经营领域。现金牛区:严格控制投资,维持现有规模,获取尽可能多利润,支持“明星区”和“野猫区”瘦狗区:放弃和淘汰,第三节企业战略环境综合分析,二、战略环境分析的方法(三)麦肯锡矩阵分析法(单选题,P185,图73)1.要求判断产品所在区位2.判定相应区位应采取策略明星区:重点投资野猫区:增加投资或维持现金牛区:挤尽榨干多做贡献瘦狗区:放弃,第八章企业经营战略决策,本章内容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决策企业总体战略决策企业经营单位战略决策企业职能战略决策战略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考情分析本章主要涉及对企业经营战略决策的一些基本概念的领会理解以及最基本理论的了解。历届考题主要是单项选择题,分值在3分左右。,第一节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决策,一、企业使命决策1.企业使命及其决策内容企业使命的概念:企业使命是指企业的性质、经营的目的、经营任务和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所承担的责任等方面所作出的规定。企业使命的内容包括(简答题)(1)关于企业的性质的确定(企业市场定位)(2)关于企业成长方向的选择(现有经营领域和市场与未来经营领域和市场组合)(3)关于经营目的的确定(生存、发展、盈利)(4)关于经营哲学的选择。经营哲学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所特有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第一节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决策,一、企业使命决策1.企业使命及其决策内容(5)企业经营方针的选择企业经营方针的概念:指企业为贯彻战略思想和实现战略目标,突出战略重点所确定的基本原则、指导方略和行动方针。(6)企业社会责任的确定2.企业使命决策(单选题)(1)企业坚持原有使命的决策(2)扩大原有使命的决策(3)改变原有使命的决策,第一节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决策,一、企业使命决策3.企业使命决策应考虑的因素(简答题、多选)(1)国家长远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2)市场需求(3)竞争态势(4)企业实力,第一节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决策,二、企业战略目标决策企业战略目标的概念:企业战略目标即企业使命和宗旨的具体化,它把企业经营目的转化为多方面的可以量化的具体指标,反映了企业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应达到的经营水平。1.战略目标的组成(多选题)(1)发展性目标(2)效益性目标(3)竞争性目标(4)利益性目标2.战略目标决策(1)战略目标水平的选择(高、中、低)(2)重点战略目标,第二节企业总体战略决策,一、企业总体战略分类企业总体战略的概念:是企业在对国内外环境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市场需求、竞争状况、企业实力、国家政策、资源状况和社会要求等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所确定的指导全局性长远性发展的谋划和方略。分类方法如下:1.按企业经营事业范围不同划分(1)单一化经营战略方案(2)多样化经营战略方案2.按企业经营态势划分(1)发展型战略(以现有基础为出发点,向更高层次发展)(2)稳定型战略(维持现有水平)(3)紧缩型战略,第二节企业总体战略决策,一、企业总体战略分类3.按企业经营空间不同划分(1)本地化经营战略方案(2)地区化经营战略方案(3)区域化经营战略方案(4)全国化经营战略方案(5)国际区域化经营战略方案(6)全球化经营战略方案,第二节企业总体战略决策,一、企业总体战略分类4.按资本流动、重组、形态不同来划分(1)资本流动战略方案(单选题)资本纵向流动战略方案(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资本横向流动战略方案多向多样化流动战略方案复合多样化流动战略方案,第二节企业总体战略决策,一、企业总体战略分类4.按资本流动、重组、形态不同来划分(2)企业资本重组战略方案企业重组战略战略(企业自身发展壮大重组,合并性重组)资产重组战略(企业各种形态资本、资产数量比例之间优化)产权重组战略(产权结构多元化)(3)企业资本形态战略方案有形资本经营战略无形资本经营战略,第二节企业总体战略决策,二、企业总体战略决策一般来讲,企业只能有一个总体经营战略。对于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可以从综合角度,选择一个带综合性的总体战略方案,即制定出若干个复合型总体战略,从中选出一个满意的战略方案。,第三节企业经营单位战略决策,一、企业经营单位战略的含义与特点1.企业经营单位战略的含义:指大企业或集团型公司中的第二层次的经营单位(如事业部、分公司或子公司),为贯彻总公司或集团公司总体经营战略,适应环境变化要求,对所选择的经营事业的发展作出的长远性谋划和方略。2.企业经营单位战略的特点(1)从属性(2)专业性,第三节企业经营单位战略决策,二、企业经营单位战略类型1.产品定位战略方案(1)产品专业化战略方案(2)产品多样化战略方案2.竞争战略方案(1)按竞争重点不同划分(要能够区分,单选题)成本领先战略方案差异化战略方案集中化战略方案,第三节企业经营单位战略决策,二、企业经营单位战略类型2.竞争战略方案(2)按竞争实力不同划分进攻型战略方案(实施这一战略必须具有某一方面优势,才能实施)赶超型战略方案防御型战略方案转移型战略方案,第三节企业经营单位战略决策,三、经营单位战略决策(简答题)1.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是鼓励、支持、维持还是限制)2.判断市场需求趋势(产品长期需求大,选择专业化生产战略;产品需求多样化、个性化,选择产品多样化战略)3.分析市场竞争态势(掌握竞争焦点)4.准确评估企业实力,第四节企业职能战略决策,一、企业职能战略的特点和类型1.职能战略的概念和特点(1)职能战略的概念:指按不同的专业职能对总体经营战略和二级经营单位战略进行落实和具体化的战略。(2)职能战略的特点:从属性单一性或专业性针对性2.企业职能战略的类型市场战略、产品战略、质量战略、技术战略、营销战略、价格战略、财务战略、生产战略、物质资源战略、人才战略和组织战略等。,第四节企业职能战略决策,二、企业职能战略决策1.企业重点职能战略的选择企业领导者要通过职能战略实施保证总体战略的实现,但一定时期各项职能战略作用不同,要抓住起关键作用的职能战略,作为实现总体战略的重点。这就存在决策问题。,第四节企业职能战略决策,二、企业职能战略决策2.职能战略本身的决策(单选题)(1)产品战略决策:从产品深度上考虑:品种单一化战略和品种多样化战略从产品广度上考虑:单系列战略、多系列战略和全系列战略。(2)产品质量战略:以优取胜战略:国家标准战略、国外先进标准战略、竞争质量标准战略、用户满意标准战略。根据产品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要求:内在质量为主,外在质量为辅战略;外观质量为主,内在质量为辅战略;内外质量兼顾战略。,第四节企业职能战略决策,二、企业职能战略决策2.职能战略本身的决策(单选题)(3)市场战略决策:扩张型市场战略维持型市场战略撤退型市场战略(4)科技战略决策:按技术进步目标不同:A.地区级技术目标战略B.国家级技术目标战略C.国际区域级技术目标战略D.世界级技术战略目标,第四节企业职能战略决策,二、企业职能战略决策2.职能战略本身的决策(单选题)(4)科技战略决策:按技术在竞争中所担负角色不同:A.领先型科技战略方案B.紧跟型科技战略方案C.模仿型科技战略方案按技术进步的方式不同,划分为(单选、简答题)A.独立开发型战略方案B.技术引进型战略方案C.技术改造战略方案,第四节企业职能战略决策,二、企业职能战略决策2.职能战略本身的决策(单选题)(5)人才资源战略决策(单选)人才发掘战略决策A.引进人才战略方案B.招聘人才战略方案C.借用人才战略方案D.自主培养人才战略方案E.定向培养人才战略方案,第四节企业职能战略决策,二、企业职能战略决策2.职能战略本身的决策(单选题)(5)人才资源战略决策(单选)企业人才结构优化战略A.企业人才层次结构优化战略(管理人才的高、中、低)B.企业人才学科结构优化战略C.企业人才智能结构优化战略D.企业人才能级结构(人才职称结构)优化战略E.企业人才年龄结构优化战略,第四节企业职能战略决策,二、企业职能战略决策2.职能战略本身的决策(单选题)(5)人才资源战略决策(单选)企业人才使用战略方案A.岗位轮换使用战略B.台阶提升使用战略C.职能、资格双轨使用战略D.权力委让使用战略E.破格提升使用战略,第五节战略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一、战略决策的科学化原则(论述题)1.战略决策的科学化原则的含义战略决策的科学化,是指战略决策者由主要依靠经验进行决策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进行决策的过程。2.战略决策科学化标志(1)决策信息的可靠性(2)决策课题的准确性(3)决策程序的完整性(4)决策方法的正确性(5)方案设计的严密性(6)决策方案的优选性(7)方案实施的可靠性(8)决策结果的效益性,第五节战略决策测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二、战略决策的民主化原则1.战略决策民主化原则的含义战略决策民主化,是指由依靠企业主要领导者个人进行战略决策,转变为主要依靠企业领导集体和广大员工群众的智慧进行战略决策的过程。2.战略决策民主化的标志发动专家和员工群众参与决策的广泛性专家和员工群众参与建议的积极性领导对不同意见和建议的尊重性专家和员工群众参与决策的形式多样化民主决策的程序性,第九章企业技术开发与价值工程,本章内容企业技术开发及其管理技术评价与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价值工程原理与方法考情分析本章主要考察企业技术开发与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历年考题涉及简答题、单选题。分值不超过9分。,第一节企业技术开发及其管理,一、企业技术开发的对象1.产品的开发(包括发展新产品与改革老产品)2.设备与工具的开发3.产品工艺开发4.能源和原材料的开发5.改善生产环境的技术开发一般来说产品的开发是最主要的(单选题),第一节企业技术开发及其管理,二、企业技术开发的途径(单选、简答)1.独创型的技术开发途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2.引进(转移)型的技术开发途径3.综合与延伸型的技术开发途径4.总结提高型的技术开发途径要求掌握各种开发途径的适用性。,第一节企业技术开发及其管理,三、企业技术开发的条件1.科学技术开发的条件(1)科学技术工作队伍:一定的数量,合理的队伍结构。(2)科学队伍结构要合理化(单选题、多选题)A.学科结构。这主要是指科学队伍中各类专业人员的比例B.职能结构。这主要是指从事不同性质科研劳动人员的比例C.能级结构。主要是指不同知识水平的科技人员比例D.年龄结构。主要是老年、中年、青年三类科技人员的比例,第一节企业技术开发及其管理,三、企业技术开发的条件2.技术开发的经费(1)国家地方财政支持的各种项目基金。(2)从企业内部筹措经费。(3)科技合同收入。(4)向银行申请贷款。(5)企业之间联合起来进行技术开发投资。,第一节企业技术开发及其管理,三、企业技术开发的条件3.技术开发的装备技术装备是衡量技术开发能力的重要标志。应从技术先进性、质量可靠性、研究适用性、经济合理性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4.技术开发的场所有无开发场所是技术开发工作顺利进行的条件。5.科技情报科技情报是研发工作原料和基础。企业应建立健全情报工作机构,提高情报人员工作水平,采用现代化情报手段,做好收集、整理、分析工作。,第二节技术评价与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一、技术评价技术评价是指对技术开发的过程及成果,进行全面审查、综合分析和比较鉴别。目的主要是为新技术的采用、改进、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技术评价的原则(简答题)(1)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与生产可行性相结合。(2)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相结合。(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2.技术评价的内容(1)技术价值的评价。一是技术的先进性,二是技术的适用性。(2)经济价值评价。主要包括市场角度,如市场销路,投资、成本、利润、价格、回收期等。,第二节技术评价与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一、技术评价3.技术评价的方法(1)经济评价法(2)综合评价法这种方法是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从系统的整体概念出发,综合各种因素的评价方法。评价的因素要依据技术开发情况而定。对每一个评价因素给予一定权重,然后根据评分等级给予相应分数最后计算总分。根据总分确定课题顺序和应用可能。(见讲义P223表9-1)(计算题),第二节技术评价与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二、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技术开发成果的特点是:是一项新的技术成就,技术先进、生产可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取决条件(简答题)一是成果的技术成熟性。指该技术试验数据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