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63525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小明在电影院看电影,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放映时,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放映时,银幕上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的距离在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2 . 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A图中区域,箭头水平向右B图中区域,箭头水平向右C图中区域,箭头方向向左斜上方D图中区域,箭头方向向右斜上方3 . 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ABCD4 . 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原理( )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汽车后视镜5 . 有关凸透镜的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手机扫描二维码屏幕上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B图中显微镜上的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C图中此时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D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矫正原理6 . 蜡烛放在离凸透镜40cm的主光轴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在原来位置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40cm,则所成清晰的像一定是( )A虚像B放大的C正立的D缩小的7 .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透镜与纸间的距离,光斑一定变大B增大透镜与纸间的距离,光斑一定变大C只增大透镜与纸间的距离,通过光斑大小的变化便能比较出透镜的焦距与 L 的关系D只减小透镜与纸间的距离,通过光斑大小的变化不能比较出透镜的焦距与 L 的关系8 .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B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会聚在焦点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经过凹透镜的两条光线不可能相交9 . 如图为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情景,图中水球相当于一个透镜,假设水球的焦距为f,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40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20cmB40cmf20cmC水球相当于一个凹透镜D王亚平的像是虚像10 .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B实验中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11 . 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像的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12 . 实验室有甲、乙两只灯泡,甲标有“15V 1.0 A”字样,乙标有“10V 0.5A”字样现把它们串联起来,则该串联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高电压为(不考虑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 ( )A25VB35VC17.5 VD12.5V二、填空题13 . 如图所示,球形鱼缸内有一只小丑鱼,我们通过鱼缸看到了小丑鱼正立、放大的_像(选填“实”或“虚”),这是因为鱼缸起到了_镜的作用.14 . 在图中,凸透镜的焦矩为10厘米,实验时应先调整光屏的_,以保证烛焰的像能在光屏的_,若保持图中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20厘米”刻度处则应在_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选填“6070”或“大于70”),直到光屏上的像最_为止。15 . 公共汽车公司为了保证人们上下车时的安全,在无人售票车上安装了“车载监控器”,如图所示是该装置的示意图,图中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凸透镜成_(选填“实”或“虚”)像汽车前大灯的位置安装较低,当车灯发出的光照到路面上的障碍物时,因为_,障碍物形成的影子较长,司机容易发现16 . 下图中F是凸透镜的焦点,a、b、c、d、e是凸透镜主光轴上的五个点。将物体放在_点时,是放大镜成像的原理;将物体放在_点时,所成的实像最小。17 . 李华同学观察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检测视力,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的一个_立、等大的虚像测试后,医生发现李华眼睛近视,他需佩戴_透镜来矫正视力18 . 人眼是世界上最精密的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只有成像在视网膜上才会看清物体;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黑板发生了_,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是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如果小莉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莉的视网膜上,她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_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19 . 班上照集体照时,发现有同学没在取景框中,此时应将照相机_(填靠近或远离)同学们,并将相机的镜头和底片间的距离_(填伸长或缩短)20 . 如图是教学中常用的一台光学投影仪的示意图以及一张投影仪的使用说明书.TT250-ZA透射式投影仪使用说明书结构:A:_,B:_,.操作步骤:1. 2. 3.转动反光镜至所需投影方向,调节张角,使画面适中.4.置投影片于承物玻璃上,上下调节B的位置至银幕图像清晰.5.如果感觉银幕画面太小,请将投影仪向远离投影幕方向移动,同时应将B向_移动,直至银幕图像清晰.6. .(1)请你在使用说明书的画线部分填写合适的答案.(2)的作用是_.如果画面偏下,应将的张角变_(填“大”或“小”).(3)请在示意图中将光路补画完整.(_)三、实验题21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第1小组同学在光具座上依次摆好蜡烛、凸透镜、光屏,当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调整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可能是是:_;_。(2)经过调整后,光屏上已成一清晰的像,若用一不透光的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则光屏上的像与原来相比将_。(3)要想成放大的虚像,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_。22 .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实质上是由于液体对其上、下表面的压力不 同造成的。在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物体受到的压力也越大。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呢?为探究这个问题,实验室准 备了弹簧测力计、天平、石块、木块、细线、烧杯、水。请你根据需要选择器材,完成以下题目。(1)提出问题:(2)实验器材:(3)实验步骤:(4)分析与论证:(5)交流与合作:与同学进行交流时,有同学提出实验过程中未保证物体“浸没”在水中,你认为他能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为什么?23 .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他们 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乙(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像的位置)(1)从图乙中可以看出,蜡烛在A、B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_(写出一个即可)。(2)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15 cm30 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 cm以外处。但是,当它们把蜡烛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_。(3)为了让蜡烛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_15 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实验联系实际,远视眼的晶状体焦距较_(选填“大”或“小”),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方(选填“前”或“后”),故需配戴_透镜矫正。四、作图题24 . 完成如图的光路图25 . 请将图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_)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