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79965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市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郑州市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郑州市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州市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2016年的如火如荼的中美关系,颇可以用这句诗概括。B在两岸关系年度汉字评选中,“变”字高歌猛进,引起两岸人民强烈反响。C“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徐凝的忆扬州。D外交是语言的艺术,2016年外交部发言人等闲视之的外交辞令让网民大呼霸气。2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卖炭翁是一首乐府诗,乐府最初是朝廷的音乐机构。B“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婉约派词人,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D论语是语录体,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3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鲜艳新鲜寡廉鲜耻B解散押解解甲归田C强求牵强强词夺理D宁静宁愿息事宁人4 . 下列句子没有毛病的一句是( )A通过这次学习班的学习,使我的思想认识有了提高。B中学阶段是青年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C桂林的春天是美丽的季节。D同学们聚精会神地注视和倾听着老师做实验。5 . 下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分道扬镳大相径庭矢志不移劫后余生B潸然泪下脍炙人口按部就班梦寐以求C了如趾掌无动于衷联锁反应危言耸听D不假思考约定俗成一劳永逸悲天悯人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父亲的树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我能记住它时,已经五岁了。深蓝色的瓦屋,赭黄色的矮墙组成了四四方方的小院,透过树叶的间隙可以望见瓦蓝的天、飘逸的云、晶莹的星和微红的日。枣树就长在院子的显眼处,很灵性地撑起一片天空。父亲一停下手中的农活儿,就喜欢蹲在屋檐下,抽着旱烟,静静地观望着他的枣树。金秋时节,枣树也总是用一树的丰盈回报父亲。这时候父亲的嘴角和皱纹便会漾满一种沉思。在父亲悠闲的观望中,枣树一年一年地长大。枣树春意来得迟,院中那我喜欢的泡桐早已绿意满目,影绰着生命明丽澎湃的色彩,它才刚刚惊疑地从那似乎枯槁的紫褐色枝端探出一些鹅黄的淡芽。不久,矮矮的枣树便被高高的泡桐遮盖起来。后来父亲把所有的泡桐都砍掉了。说不出为什么,我心中感到几许淡淡的哀伤。因为我觉得父亲几乎所有的关爱都给了那棵枣树。枣树花开花谢,一晃十几年匆匆而过,为了求学我来回漂泊在一个又一个陌生的港口,却很少驻留于家的那个港口。于是,我离枣树越来越远,离父亲越来越远。高三那年,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枣树却没有探出鹅黃的淡芽。光秃禿的枝桠刺向夭宇,似乎在等待温柔的阳光,等待蛰伏的花期。“实际上它是枯了。”我不屑一顾地说。父亲依旧悠闲地观望着那棵树,舍不得砍去。那年我很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就在我整理好行囊恨不得一下子飞走时,我听见父亲莫名其妙地叹气:“走吧,走吧,都走吧”我知道父亲又在怀念他的枣树了。可那是怎样的一棵树啊,它的树身还没有我高,一枝延伸成肩,一枝兀立成柱,恰如人的形象,负重与挺拔!临行前的晚上,竟下起了小雨,隐约听见小雨点儿拍打窗棂的声音,父亲又跟我说起了枣树,带着满脸的笑意。他说这棵树是在我出生的那天栽下的,树龄和我一样,自然就代表他的儿子。父亲还说,小时候的我很壮实,刚会爬的日子,在小院里,总爱一步步爬到那棵枣树旁,嘿嘿地用力,一会儿又回过头来望着一旁的他,哈哈地傻笑。说幼时的我脾气如枣树一样倔。然后,父亲看看又黑又瘦的我不停地叹气:这娃子吃的饭哪儿去了?哪儿像小时候又白又胖的模样。那时我才明白,其实啊,我才是父亲的枣树。为了我的成长,父亲给予了他所能给予的一切。日益苍老的父亲总是希望在他的呵护下的枣树能衍生一些青枝绿叶,多少年,我和这棵树样吸吮这方天地的鲜润,而我却总是误解着甚至根本不清楚那份关爱,企图去寻找另外的天空。走的时候,我才懂得:父亲对他那“无根”的儿子有一种抛不却割不断的情缘。这棵树在唤我回首张望,张望我揉了揉眼角,有泪。注定在这细雨轻敲的夜晚,我寻回了最初的亲情。人是一棵树啊,而我是父亲的树,这棵树是父亲一生最大的付出,我该怎样顺应天地四时,长成一个卓然而立的自己呢?又何时才能为我的父亲撑起一片天空作为回报呢?我读父亲的树,忽然想起一句话:有一种缘于内心的情感,剥掉生活表层的浮华后,内核会显得更加美丽。那种情感,我们称之为生命与爱的东西,原本就生生不息。(选自中学语文园地有改动)6 . 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按时间顺序概括本文围绕“父亲的树”讲述的事情。(1)_我成长中,父亲精心呵护枣树我读高三时,枣树没有发芽(2)_7 .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1)结合语境,赏析第段中加点的词语。它才刚刚惊疑地从那似乎枯槁的紫褐色枝端探出一些鹅黄的淡芽。(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父亲一停下手中的农活儿,就喜欢蹲在屋檐下,抽着旱烟,静静地观望着他的枣树。8 . 结合文章,谈谈对第段画线句“那种情感,我们称之为生命与爱的东西,原本就生生不息”的理解。9 . 请从构思和写作手法的角度,分析第段的作用。阅读选择做一粒种子,完成下面小题。选择做一粒种子向贤彪“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毛泽东把共产党人比作“种子”,可谓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感召和激励着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去奋斗和奉献。在革命年代,一名党员就是一粒种子,他们到了一个地方,就在那里发动群众、积蓄力量,掀起冲天的革命浪潮;在建设和改革年代,一名党员也是一粒种子,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不辱使命、埋头苦干,书写平凡中的不朽传奇。正是因为众多扎根泥土的种子默默奉献,才支撑起人民共和国的巍峨大厦。种子的本色是质朴。杨善洲以当“草帽书记”为荣耀,李保国以“把自己变为农民,把农民变成自己”为志向,都体现了种子般的质朴和纯粹。他们活得本色,干得本色,让我们读懂了平凡中的伟大、质朴中的辉煌。种子的精神是坚韧。无论被风刮到哪里,无论被小鸟衔到哪里,无论面对怎样恶劣的环境,坚韧的种子总会发芽,或结出饱满的果实,或长成参天大树一部原创话剧种子的天堂,讴歌了钟扬种子般的品格,他坚持援藏16年,在青藏高原跋山涉水50多万公里,数次攀登至海拔6000多米,带领团队收集了4000多万颗种子。16年中,他为“种子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以致心脏肥大、血管脆弱,付出了生命健康的代价,可他仍像一粒顽强的种子,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其背后是情怀与梦想的支撑,是初心铿锵有力的搏动。种子的品格是奉献。植物界的种子,奉献给人类的是绿荫,是食粮,是果实。像种子那样扎根大地、默默奉献,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情怀和追求。从“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的焦裕禄,到“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黄大年;从梦想“水稻长得像高梁一样高”的袁隆平,到“多干一点,少拿一点”,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无偿捐献给教育事业的卢永根,都是种子精神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敬业奉献精神,正如种子一样播撒进了无数人的心田。夏衍在散文名篇野草中,赞叹植物的种子是世界上力气最大的。种子的力量来源于向往阳光的“向上”,更来源于扎根沃土的“向下”。没有土地作根基,没有雨露的滋润,再好的种子也难以发芽生根,更遑论长成参天大树。同样,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只要我们像种子那样,把根深扎于群众之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就能永葆生机与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即使卑微的生命,也能开出绚丽的花朵,即使平凡的人,也能收获丰硕的果实。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顽强追求的内核;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却有默默无闻的奉献。所以面对生活,面对未来,_。(人民日报有删改)10 . 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在第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11 . 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引用毛泽东的话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B第段论述了共产党人在不同时代所发挥的作用。C第段分别举了杨善洲、钟扬、焦裕禄等人的事例,论述了共产党人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重要性。D第段重点论述了种子和土地的关系。12 . 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请结合生活实际作简要说明。三、句子默写13 . 古诗文默写。 (1)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3)一鼓作气,_,三而竭。(曹刿论战)(4)_,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一个“望”字,在杜甫笔下有截然不同的情怀。24岁的杜甫北游齐、赵,望岳中“_,_”二句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流露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45岁的杜甫经历“安史之乱”,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丛生,春望中“_,_”即使这种情形,令诗人心生伤感。四、课内阅读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4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不以千里称也(_)(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3)食之不能尽其材(_)15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16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点明了伯乐的重要性。B文章通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借此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两句具体地描绘了千里马在没有遇见伯乐时可悲的遭遇,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D“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运用了排比手法,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吕氏春秋(注释)亡:逃亡。 钟:古代的一种乐器负:背椎(chu):槌子或棒子。况然:钟敲打时发出的声音。17 .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18 . 出自本文的成语是_。六、诗歌鉴赏19 . 古诗阅读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第二联)和颈联(第三联)往往是一首律诗中最出彩的部分。山居秋暝中的颔联和颈联就描绘了富有诗意的山居秋暝。请你从下面三个角度中选其一,欣赏山居秋暝的颔联和颈联。A动与静A人与物B情与景我选_(填序号)。_七、综合性学习20 . 九年级某班以“正确使用手机,选择健康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下面是校园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请概括你从表中读到的相关信息。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手机拥有率63%97%82%用途玩游戏、看视频84%96%77%用于学习11%7%15%(2)班级开展题为“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的辩论赛。作为反方辩手,请你就“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的观点列举几条理由。(3)下面是某同学的一段辩论词,请你按照要求帮助他修改。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甲手机的强大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我们控制着手机,同时也正被手机控制着。低头玩手机,是“低头族”最常见的代表动作,乙很少有人意识到沉迷于方寸间。人们把太多的情感投入到虚拟的世界中,和现实世界反而有些隔阂,周围的人好像变得透明一样,对手机的依赖使我们忽略了同亲人、朋友、同事的交流。丙手机里众生沉默和手机外众声喧哗形成鲜明反差,正所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甲处画线句子中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_”改为“_”。乙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应在“_”后加“_”。丙处画线句子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改为:_。八、作文21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1)最_的声音(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翻过这一页要求:从上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扣题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套作,不抄袭,不能把本试卷阅读材料当作写作内容;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