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四年级上册11 蟋蟀的住宅练习卷(1)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填空题1 . 填入关联词语,并用关联词语说一句话。1( )你表达了自己的爱,再稚拙的礼物他们( )会觉得珍贵无比的。2( )点( )多,( )点( )兴奋,声音也( )来( )响。2 . 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1)(_)这道题很难,(_)小魏还是把它做出来了。(2)我(_)待在家里,还(_)去散散步。(3)(_)人们乱砍树木,生态环境(_)会遭到很大破坏。3 .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2)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3)遇到困难,共产党员怎么能退缩呢?(4)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A拟人 夸张 反问 比喻B拟人 比喻 反问 对比C拟人 夸张 疑问 比喻4 . 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弃”字是_结构。用部首查字法查,可查_部,再查_;也可查_部,再查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再查_。“弃”的意思是_。“凹”字是_结构。用音序查字法查,应先查音序_,再查音节_。用部首查字法查,应查_部,再查_画,它的笔顺是:_。二、语言表达5 . 刘东东在给语文老师指出了错误之后,心情由原来的担心、紧张变得高兴与激动。你是怎样评价刘东东的语文老师的呢?你最想对东东的语文老师说:,因为三、现代文阅读6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垂柳在北方广大地区,(感觉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它那轻盈婆娑的树姿,那迎风摇摆的枝条,青翠欲滴的细叶,不仅为大地(增加增添)色彩,还给人们送来春天的气息。柳树_是最早的报春使者,_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柳树枝干坚韧,耐水湿,不怕风吹浪打,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防浪冲岸的树木。柳树木质轻柔,色泽褐红,纹理顺直,是农具、家具和农家小型建筑的优良用材。柳树还有其他用途。它到了化学家手中,能炼出火药;在医学家手中,可做接骨夹板材料;在农村老人、妇女手中,柳枝又会成为柳篮、柳箱、簸箕、抬筐等日用品。柳树性喜潮湿,适应力强。_是塘边河岸,_丘陵山地,它都能扎根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十年左右,它就长成高达十几米,胸径二三十厘米的浓荫大树。所以人们说:“无心插柳柳成阴。”如(故意有意)栽培,那它生长更快,对人的报答也就更多。(1)在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上画“”。(2)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恰当的关联词。(3)按要求填空。第2自然段是_段,在全文中起_的作用。(4)找出第6自然段中概括段落大意的句子,用“_”画出来。(5)文中画“”的部分描写了柳树的_。画“_”的部分描写了柳树的_。(6)辨析中心思想,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本文通过记叙垂柳的特点和用途:A赞美柳树是最早的报春使者,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B赞美柳树是最早的报春使者,具有奉献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 )C赞美柳树的经济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 )蟋蟀的住宅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他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这外面,触须轻微的摆动。不大一会儿,他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7 . “它用前足扒土”的“扒”字的读音和字义分别是(_)和(_)。8 . 找出第一段中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动作的词:(_)、(_)、(_)、(_)、(_)。9 . “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_10 . 蟋蟀的住宅内部特点是(_)、(_)、(_)、和(_),外部特点是(_)、(_)、(_)和(_)。11 . 蟋蟀的出名是因为它的(_)和(_)。12 .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A:蟋蟀的出名(_)由于它的唱歌,(_)由于它的住宅。B:(_)它的工具是那么简单,(_)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C:蟋蟀(_)自己一点一点挖掘,(_)肯随遇而安。13 . 修辞:A:在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_)B: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_)C: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_)D: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_)四、信息匹配14 . 选字填空。玩完常长近进(1)我做完功课后非( )想出去( )。(2)公园离我家很( )。一走( )公园的大门,就能看到一座漂亮的假山。15 . 选词填空。有趣兴趣1我对野外生活很感(_)。2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里的生活真(_)。需要必须3小红(_)别人的关心。4老师让我今天(_)去上学。普通普遍5这只是一个(_)的玩具。6农村人进城里打工,这是一个(_)现象。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