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4207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对这首诗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A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B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说明这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C全诗为我们展示了家乡美好的环境,以此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D全诗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2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古代字画的_是一门比较高深的学问,如果不具有这方面的专门知识,赝品也会误作真迹。在语言使用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交际_,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的表达方式,力争做到准确得体。我们生活的_是树立崇高理想和实现崇高理想的最好_。A欣赏场所时代时期B鉴赏场合时代时期C鉴赏场所时期时代D欣赏场合时期时代3 . 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憔悴(jio)仿膳(shn)瘫痪(hun)B爆怒(bo)沉寂(j)侍弄(s)C捶打(chu)央求(yng)絮叨(dao)D决别(ju)烂漫(mn)淡雅(y)4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浮燥惨淡殚精竭虑孤苦伶仃B推搡殷红漫不经心翻来覆去C拙劣蜷伏杞人忧天巧妙绝仑D旁骛屏障大庭广众自出新裁5 .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B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C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D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6 . 选出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A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B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唐代诗人。C观沧海作者曹操,字子瞻,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D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7 . 对选文第段中“强壮”“高大”该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意说一说。8 . 为什么说“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把你的理解说一说。9 . 把文中的景物描写的句子写下来,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10 . 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我说:“走大路。”_(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_拓展阅读 翠湖心影汪曾祺昆明和翠湖分不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而且几乎就挨着市中心。城中有湖,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说某某湖是某某城的眼睛,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然而说到翠湖,这个比喻还是躲不开。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晴。翠湖是一片湖,同时也是一条路。湖之中,有一条很整齐的贯通南北的大路。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从这里穿过。翠湖中游人少而行人多。但是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了。从喧嚣扰攘的闹市扣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人们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甚至可以停下来,在路边的石凳上坐一坐,抽一支烟,四边看看。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是垂柳,“秋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湖水极清,常年盈满,我在昆明住了七年,没有看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翠湖的水不深,浅处没膝,深处也不过齐腰。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这些鱼已经习惯于人声脚步,见人不惊,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悠然地浮沉游动着。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会忽然拔刺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大鱼,吓你一跳。路东伸进湖水,有一个半岛。半岛上有一个茶馆。茶馆的地势很好,四面有窗,入目都是湖水。夏天,在阁子上喝茶,很凉快。茶馆卖盖碗茶,还卖炒葵花子.南瓜子.花生米,都装在一个白铁敲成的方碟子里,按碟算价钱。我们的同学有时临窗饮茶,嗑完一碟瓜子,随手把铁皮碟往外一扔,“pi”,碟子就落进了水里。堂倌算账,还是照碟算。这些堂倌晚上清点时,自然会发现碟子少了,并且也一定会知道这些碟子上哪里去了,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收茶钱时因此和顾客吵起来过;并且在提着大铜壶用“凤凰三点头”手法为客人续水时也从不拿眼睛“贼”着客人。除了喝茶,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到翠湖去“穷遛”。这“穷遛”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地遛。“园日涉以成趣”,我们遛翠湖没有个够的时候。尤其是晚上,踏着斑驳的月光树影,可以在湖里一遛遛好几圈。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高谈阔论。我们那时都是二十岁上下的人,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说,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呢?我现在一句都记不得了!我是一九四六年离开昆明的。一别翠湖,已经三十八年了,我是很想念翠湖的。我听说,翠湖现在很热闹,经常举办”蛇展”什么的,我又有点担心。我不反对翠湖游人多,甚至可以有游艇,甚至可以设立摊篷卖破酥包子.焖鸡米线.冰淇凌.雪糕,但是,最好不要搞“蛇展”。我希望还我一个明爽安静的翠湖。我想这也是很多昆明人的希望。(选自汪曾祺作品自选集,原文有删节)11 .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题目的含义。12 . 分析下面语句在文中的含意。 翠湖是昆明的眼睛。 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的遛。13 . 昆明翠湖在作者笔下有何特点?试从文章第三段进行概括。14 . 本文主要记叙作者对翠湖的回忆,为何文末要提到最近几年所听说的变化呢?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那年花开钱海燕夏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那纯洁的花瓣,幻化成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弥散在空气中的花香,凝聚成记忆中的欢声笑语。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想念,便随着这清新的栀子花香弥漫开来。初三那年,我对写小说特别感兴趣,经常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班里的好朋友看,他们都夸我写得好。我高兴极了,写得更起劲。有次上课的时候,一位同学偷偷看我写的小说,被老师抓个正着,于是我被请进了老师的办公室。“这么闲啊?”班主任徐老师拿着我写的小说,摇晃着举到我面前。“老师,我写小说没有占用课堂时间,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作业做完了,再做其它的练习题巩固啊!要知道,你现在上初三,正是关键的时候,怎么还有空写这些东西!”徐老师显得非常失望。“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写了,您别生气。”我小心翼翼地说。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墙上的钟“嘀嗒嘀嗒”地走着,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我紧张得快要窒息了。谁知他看完后,对我说道:“文笔很不错嘛!不过目前学业最重要,千万不能因为写小说而影响了学业。我倒是很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这里有杂志社的征文启事,你可以试着投稿。”我听了他的话,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征文比赛。不过出师不利,什么名次都没有得到,我气得把稿纸全部撕掉,发誓再也不写小说了。徐老师得知后,又把我喊到了他的办公室。“喝杯茶吧。”徐老师温柔地拍拍我的肩膀,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到我手上“今天找你聊聊,给你讲个故事”看着我沮丧的神情,徐老师微笑着说道。“在伊朗德黑兰的一座宫殿,人们会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建筑。宫殿的天花板和四周墙壁都闪闪发光,好似镶满璀璨的宝石。但如果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宝石其实只是普通的玻璃碎片。”听到这儿,我疑惑地看着徐老师。“建筑师原本打算把当时十分珍贵的镜子嵌进墙面。镜子运到的时候,不小心被工人打碎了,工期又非常紧张,再运镜子已经来不及了,建筑师灵机一动,把那些碎裂的镜片敲得更小,镶嵌在天花板和墙壁上,从远处看,那些镜片就像是钻石一样熠熠生辉。”“这太神奇了!”我不由得惊叹道。“是的,”徐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谁的梦没有被打碎过?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听说你把稿子撕成了碎片,希望你能把失败的碎片,变成成功的宝石。”听了徐老师的这番话,我重拾了信心,写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有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在那年中考中,我发挥出色,作文得了满分。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B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15 . 根据文意,说说文题“那年花开”的含义。16 . 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对下面的句子作简要赏析。(1)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2)B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17 . 文中徐老师给“我”讲“建筑师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说说你的理解。18 . 文中的徐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作简要分析。三、句子默写19 . 名句默写。蒌蒿满地芦芽短,_。晓战随金鼓,_。 _,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羌笛何须怨杨柳,_。_,并怡然自乐。 盛名之下,_。_,似曾相识燕归来。_,绳不挠曲。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和与朱元思书中“_,_”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流之急。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春(元) 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注:帘栊(lng)带帘子的窗户。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20 . 关于以上两首元曲,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曲牌是曲子的调名,又叫曲调。“天净沙”就是曲牌名,“秋思”和“春”则分别是两首小令的题目。B天净沙秋思中出现了多个景物,其中“夕阳”为全诗笼罩上一层温暖的色彩,让游子凄凉的心得到安慰。C天净沙秋思中的景象相互映衬: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相映,动态的“西风”与静态的“古道”相映。D天净沙春的首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阳光明媚的春色图:“山”春意盎然,“日”暖意融融,“风”和煦温情。21 . 两首元曲中都有“小桥流水”,请你结合作品,说说“小桥流水”的图景分别蕴含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情感。五、综合性学习22 . 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以“拜年”为主题的特种邮票。请仔细观察这枚邮票,用简练的语言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六、作文23 . 学习了课文敬业与乐业,你有哪些心得体会 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七、其他24 . 按要求描写现在正是夏天,请用一句诗来描写夏天吧:_,_。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