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3445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将“营造”改为“打造”)B只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句末加上“的生动局面”)C展望未来,亚洲再次站到了引领历史发展的前列,我们长于斯,生于斯,前途命运维系于斯。(将“长于斯”与“生于斯”互换位置)D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五,土地宽广,地域辽阔,是我国工农业原料的基地。(删去“地域辽阔”)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今天,如果李逵精神尚存,就绝对不会有袖手旁观的现象存在。B这些草花长势泼辣,花期一到,就像疯了一样,络绎不绝地开出一朵朵色彩斑斓的花,把乡土气息浓郁的篱笆装扮得美不胜收。C在亚洲文明展现场,栩栩如生的印度神像、精美夺目的缅甸竖琴、制作考究的中国陶瓷获得了阵阵赞叹。D胡老倌来这里买黄烟丝,见半天过去了,来买黄烟丝的仅自己一人,孤独感油然而生。3 . 汉字积累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粗犷(gung)静谧水波粼粼(lng)截然不同B抖擞(su)高邈莅临人间(l)花枝招展C一霎(ch)黄晕咄咄逼人(du)恍然大悟D着落(zhu)匿笑絮絮叨叨(x)翻来复去4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嫩芽(nn)分歧(q)B捶打(chu)憔悴(su)C树杈(ch)脸颊(xi)D匿名(n)徘徊(hu)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父亲的字据童庆炳我的家乡在福建西部的一个山村里,那里虽然偏僻,却有美丽无比的山和水。整个村子都被高高低低的山包围着。无论你从哪一条路走,迎面而来的都是山。与北方的山不同,那山总是树木葱茏,一年四季的颜色虽有一些变化,但它整体的色调总是青绿的。山上的杜鹃花开放的时候,就像一位画家将一团团的红颜色泼在绿色的山坡上,远远望去,简直是人间仙境,美极了。幽静的山谷里,会突然传来鸟鸣声,让你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柴刀,竖起耳朵接受那天然乐师的馈赠。在山里,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有自己寻觅到的秘密。在远山深谷的某处,有一棵或两棵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杨梅树。我们算定它结的果子成熟的时候,就起个大早,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属于自己的杨梅树边,望着那满树的或红或白的果实,大叫大笑,然后一直吃到牙齿酸倒了,才想起父母交给我们的任务。至于各种蘑菇、鸟蛋等,更是大山常见的恩赐,那种美味不是城里人能享用到的。有山就有水,从我们村子边上绕过的那条小河,是从东往西流去的。河水从深山里流淌出来,在有的地方形成浅滩,河水跳跃着,永不疲倦地唱着歌;在有的地方积成深潭,缓缓流动,平静得出奇,就像一位散步的哲学家正沉思着什么。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在水中的身姿都清晰可见。我小时候最愉快的时刻,是用自制的捕鱼器捕鱼。捕鱼器是一个用蚊帐布做的圆形的“乌龟壳”,在“乌龟壳”上挖一个手掌大的圆洞,鱼饵是豆腐拌酒糟,那味道很香。我把“乌龟壳”沉到鱼儿出没的河水中,用石头压住,然后就爬到河边的一棵树上,瞭望我设下的“圈套”。这时候,我总能看见一些小鱼经不起香味的诱惑,在“乌龟壳”的洞口转来转去。一般的情况是,有一条小鱼先进去,然后就会有别的大一些的鱼也跟进去。对我来说,把握时机是至关重要的。一定要在鱼儿进去最多,但还未吃饱,对那豆腐拌酒糟恋恋不舍之际,我突然来到“乌龟壳”旁,用一块瓦片,迅速将洞口封住,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乌龟壳”端起来。这时,我能感到小鱼在里面跳动。那时,我们一家终年难得见到荤腥,饭桌上能有几条小鱼,那是何等的快活,而我获得的则是双份的快活。然而最吸引我的不是故乡的山和水,而是上学。我的最高理想是读完中学,以便将来能当一位山村的小学教师。可真惨,在我读完初中一年级后,因为无力供给我每周5斤米的伙食,父亲叫我休学了。后来,家里虽然勉强支持我读完初中,可无论如何,我是迈不过高中的门槛了。在我几乎绝望之际,听说离我家乡约300里的龙岩市有一所师范学校恢复了招生。我背着家里偷偷地去参加考试,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我在口袋里藏着龙岩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回到那四周被青山包围着的村子。我天天割稻、挑柴,终于以特别勤快的表现在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换来了父亲的笑脸。我赶紧抓住时机,又一次提出继续上学的请求。父亲说:“你死了这条心吧!你是长子,你不种田谁种田?你想上学,从哪里去弄学费和生活费?你就认命吧,孩子!”这时候,我试探着说:“要是有一所学校,既不要学费,还管饭,那”父亲抢过话头说:“你做梦吧!天下会有这样的学校?要真有,那你就去好了。”全家人都笑我发痴,没有一个人认为我说的话是认真的。我暗暗高兴,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套”爸爸的话:“爸爸,空口无凭,你给我立一个字据,要是真有这样的学校”他还是不让我把话说完:“我什么时候说了话不算数?你要立字据就立字据,拿笔墨来!”果然,就在饭桌上,父亲给我立了一张字据。我拿了字据,极力掩饰着内心的激动与兴奋,悄悄到姑姑、舅舅以及所有的亲戚家,把父亲的字据给他们看。他们都说:“你是想读书想疯了,这一张字据有什么用?再说,哪里会有吃饭不要钱的学校。”我说:“这你们别管,我只要你们做这张字据的见证人。”临近开学,有一天我趁姑姑、舅舅都在我家的时候,把龙岩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拿出来,放在他们面前。奶奶、爸爸、妈妈、姑姑、舅舅,所有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爸爸苦笑着,什么也说不出来。在一个清晨,我独自挑着一根竹扁担,一头是一个藤编的箱子,另一头是一个铺盖卷,迈着坚定的步子,翻山越岭,向龙岩城走去。山坡上的野花似乎开得特别鲜艳,山谷里的泉水也特别甘甜,天空中飞着的大雁也特别活跃。那一年我15岁。(选自读者2019年第7期,有改动)5 . 简要概括第段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 . 根据第段内容写出父亲字据的内容要点。7 . 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的句子。(1)幽静的山谷里,会突然传来鸟鸣声,让你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柴刀,竖起耳朵接受那天然乐师的馈赠。(2)那时,我们一家终年难得见到荤腥,饭桌上能有几条小鱼,那是何等的快活,而我获得的则是双份的快活。8 . 结合第段的三句话分析“我”去龙岩城时的心情,以及现在回忆往事时的心情。议论文阅读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吴黎宏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尤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摘自人民日报2016 年5 月16 日第5 版9 .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0 . 根据第段的内容,在段首横线处补写一句能表明本段观点的话(句式要与前后段段首句一致)。11 .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12 . 文中第段画波浪线句除了运用道理论证外,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13 . 下面是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这一种论证方法。B第段“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句中加点词“是”指的是“在生活中体悟”。C在第段省略号处,还可以补充上这样的事例“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D本文语言生动诙谐,再加上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三、对比阅读14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乙)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战国策(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子无敢食我也故遂与之行(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驴不胜怒,蹄之。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3)成语“”出自甲文,比喻仅有的一点本领也用完了。乙文讲述了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4)分别说说这两则寓言故事中“虎”的形象特征。四、句子默写15 . 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关语句。(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孟子两章)(2)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欧阳修虽能寄情山水,但他内心的孤独仍然暴露在这句话里:“醉翁之意不在酒,_。”(醉翁亭记)(5)责任,在天下有识之士心中占有最重的份量,无论是孟子所说的“君子有终身之忧”,还是杜甫所说的“安得广厦千万间,_,风雨不动安如山”,都能让我们看到那份深重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五、诗歌鉴赏16 . 诗词赏析:“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明了词人怎样的心理?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六、名著阅读17 . 名著阅读。一把火,在经典名著中摇曳生姿: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一把火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炼就了孙悟空的_;在翠云楼里,一把火烧得大名府人心惶惶,体现出“智多星”吴用_的形象特点。七、综合性学习18 . 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完成小题。(本报讯,记者)6月1日下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大使缓缓地走出联合国总部会议厅,面对蜂拥而致的记者,面色严峻地说:“四国联盟(日本、德国、印度、巴西)提出要求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决议草案危害联合国的改革进程,如果四国下周将这一决议草案付诸表决,中国将投票反对。”面对咄咄逼人、志在必得甚至摆出一副已然“入常”架势的日本,中国怎能容忍一个还在不断挑衅历史并拒不道歉的国家进入“世界的决策层”?王光亚大使的表态让中国网民欣喜若狂,他们打出这样一个帖子:“中国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之后,现在终于进入硬起来的新时代了!”结合语段解释 “蜂拥而至”的意思。消息开头划线的部分是_,它的作用是:_。请给以上消息拟一个合适的标题:_。八、作文19 . 双溪文学社拟举办一个文学讲座,请根据下面对话,请替社长拟写一则邀请书,只写正文,不超过60字。社长:老师,我们打算邀请本土著名作家方格子来给我们文学社社员做个讲座。老师:好啊,相信这对提升大家的写作水平是很有帮助的。什么时候?社长:打算安排在2月22日(下周三)的下午4点,就在学校二楼阶梯教室。老师:那天二楼阶梯教室有公开课,改为一楼阶梯教室吧。你写一则邀请书。社长:好的,我这就去写。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