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第四单元过关语文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3354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第四单元过关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第四单元过关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第四单元过关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第四单元过关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葛老师的青春期教育讲座,使同学们提高了青春期自我保护的意识。B你听,正萧萧斑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C能不能合理安排自习时间,是提高自习课效率的根本保证。D“为爱助力公益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关注和大力支持。2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一首经典老歌,就是一杯醇香的浓酒,一支激昂乐曲,就是一把时代号角。B大家表示,今后将以更加旺盛的斗志,大力弘扬“重情有义、直言实干”的鄂城精神,敢于担当,勇于作为,谱写鄂城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C鄂城区人民紧跟时代步伐,开拓创新求突破、凝心聚力谋发展、人民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D教育合唱队气势恢宏的合唱“我的祖国”,唱出了浓浓的爱国情怀,充分展示了鄂城区教育人铆足干劲、矢志追求的精神。3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当我们折断藕时,可以观察到无数条长长的白色藕丝在断藕之间连系着,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呢?植物的导管内壁在一定的部位会特别增厚,呈各种纹理,有的呈环状,有的呈梯形,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网形,而藕的导管壁增厚部却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形导管。原来植物要生长,运输水和养料的组织,叫导管和管胞。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这些组织在植物体内四通八达,在叶、茎、花、果等器官中宛如血管在动物体内一样畅通无阻。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ABCD4 . 下面各组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冠冕(gun)发怔(zhng)摇曳(y)前扑后继(p)B惊赅(hi)拜谒(y)恣睢(shu)顿开茅塞(si)C桑梓(z)撩逗(lio)勾当(gu)抽丝剥茧(b)D箴言(zhn)豢养(hun)旁鹜(w)彬彬有礼(bng)5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他写的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B邓稼先是作者带有历史眼光、全球视野、传统意识、民族感情而写成的。C木兰诗是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乐府双壁”。D黄河颂是一首反应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并表明了中华儿女向他学习的决心。6 .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静谧辐射陈词滥调厉行节约B沉湎淤泥冥思遐想挺而走险C犀利烦躁人才倍出无动于衷D屏障奥密无伦之乐闲情逸致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是一种人生方式/曹文轩我一直坚信,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人生方式。 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人并不只是一个酒囊饭袋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与行凶的躯体,即使勉强算作人,也只是原初意义上的人。关于人的意义,早已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便是:两腿直立行走的动物。现代人的定义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叫人。这种动物是需要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或者说是重要渠道,便是对图书的阅读。 另一种人认为其实,他们并没有所谓的“认为”,他们不阅读,甚至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阅读持有否定的态度,他们不阅读,只是因为他们浑浑噩噩,连天下有无阅读这一行为都未放在心上思索。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它们是什么?它们与我们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比如麻将,比如卡拉OK。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却又禁不住被此类享乐诱惑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则更是可怜。因为这是一种主动放弃的堕落,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明知故犯的犯罪。古人对读书很在意,尽管读书人在社会上地位不高,但读书与读书人是两回事。看不起读书人,但看得起读书,于是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如“萤入疏囊”,如“雪映窗纱”,如“凿壁偷光”,还有“头悬梁,锥刺骨”等等。但是古人对读书的益处、认识似乎并不很深刻。在某些高雅之士那里,也有“读书可以修身养性”的认识,但在一般人眼里,读书的目的也就只剩下一个功利: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此,过去一般读书人,总不在一个较高的境界上。虽也孜孜不倦,但读来读去,还是脱不去俗气。很少有阅读的快意,更少有抵达人生审美境界的陶醉。他们没有看见一个精神的殿堂,没有看出那书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读书则是拾级而上,往那上方的殿堂里去的。 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读书人的气质,这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成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可以说很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使你对眼前的这些形象过目不忘,永记心中。有时我会想:如果这些先生不是读书人又将如何?我且不说他们的内心因精神缺失会陷入平庸与俗气,就说其表,大概也是很难让人恭维的。此时,我就会惊叹读书的后天大力,它居然能将一个外表平平甚至偏下的人变得如此富有魅力,使你觉得他们的奕奕神采,好不让人仰慕。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选自人民日报)7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8 . 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9 .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阅读是对一种人生方式的认同,不阅读的人不认同自己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B古人读书很功利,“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明证。C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因为阅读能使外表平平的人变得富有魅力。D读书涵养人的气质,读书人的气质需要用大量的阅读来养成。10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藏在茶壶里的秘密陈亦权恩雷特是这座英格兰小城里最受爱戴的人。他是最有名的古董收藏家,也是最有钱的富翁,而且还是这座小城里最大的慈善家,他出资建造过两所小学和一座敬老院,他还曾无数次出钱请医生为贫困的穷人们治病。有一点很遗憾,恩雷特的夫人不能生育,他们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眼见着自己的年纪一天天增大,恩雷特决定要收一位养子,以便将来有人能继承他的财产。恩雷特把消息公布出去后,不到十天就有一百多个十来岁的孩子报了名,他们的父母有贫民,有流浪汉,也有富商甚至是政客。恩雷特初选了50位孩子,然后在一个炎热的中午,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大院子里。那是一个奇怪的院子,里面像小山似的堆了许多石块、泥土和砂砾,那里面搅拌着许多小首饰、小挂件和小玉石。在院子另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零零落落地放着一些煤球和一只炉子,炉子上,架着一把茶壶。“孩子们,在这个院子里面,只有一样东西是最值钱的,当把那件东西对着太阳看的时候,能发现中间有一块红心斑!谁最先找到那个东西,我就认为谁最有发现财富的眼光,那么他也就是我所要找的人!”恩雷特说。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爬到大石堆上,他们开始手脚齐用,挖啊,刨啊,捡起这个对着太阳照照,捡起那个对着太阳照照。炎热的太阳晒得他们满头大汗,甚至浸湿了他们的衣裳,但没有人愿意就此放弃,他们继续努力寻找着!这时,一位小男孩抬头看了看伙伴们,走下石堆问恩雷特说:“恩雷特先生,您这儿有茶吗?我想为他们倒一杯茶,大家都很渴了!”恩雷特对这位小男孩有些印象,他的父母在很早以前就离开了人世,这些年来一直跟着善良诚实的爷爷生活。“茶?没有!”此刻,恩雷特不愿意与他说太多话。“我看见那边有一只茶壶,我能去烧水吗?”小男孩朝那个角落里指了指说。“茶壶里面本身就装有一壶冷水,你可以直接烧!”恩雷特一边从口袋里掏出火柴一边问,“你难道不怕别人比你抢先找到那件最有价值的东西吗?”“天气这么热,我能帮大家烧一杯茶,同样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小男孩接过火柴,走到那个角落里生好炉子,烧起了开水。茶壶里的水没多久就开了,为了使它尽快冷却,小男孩还提起那只茶壶,把茶壶的一半浸入冷水中就这样,开水很快变成凉茶,小男孩拿来杯子,一杯杯地逐一给小伙伴们递茶,等所有人都喝过以后,他又为恩雷特倒了一杯。然而,等他想要为自己倒的时候,茶壶里已经没有茶了!小男孩晃动了几下茶壶,希望能倒出最后几滴水来,就是这几下摇晃,茶壶里却隐隐传出类似小石头“卡沙卡沙”的撞击摩擦声。小男孩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块翠绿的水晶,小男孩好奇地拿起来往天上一照,他顿时兴奋地大叫了起来:“我找到了,这里面有一块红心斑!”恩雷特用赞赏的眼光看着这一切。是的,小男孩找到了这块有红心斑的绿水晶,而对于恩雷特来说,他也找到了他希望找到的人!恩雷特站起身来宣布,他将收这位烧开水的男孩为养子!“谁知道你会把绿水晶放在茶壶里?他是碰运气找到的,不算!”有许多孩子不服气地说。“不!因为在所有人当中,只有他心里藏着关心与爱,也正因如此,他没有刻意去寻找,却在无意中找到了!”恩雷特说,“爱心才是最宝贵的东西,就像这块绿水晶,本身是一块非常普通的水晶,但正因为它的中间有一颗红心,所以才变得异常珍贵!”这时,孩子们终于明白,其实恩雷特真正想让他们找到的,是一颗爱心,因为只要拥有爱,就拥有了一切!(1)为什么说“恩雷特是这座英格兰小城里最受爱戴的人”?(2)文中画线句子表现了孩子们怎样的心理?(3)小男孩最后被恩雷特夫妇收为养子,原因是什么?(4)有人把文章题目改为“爱心”,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说明理由。三、对比阅读文言文阅读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1 .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鸿儒(r)B案牍(d)C调素琴(dio)D惟吾德馨(xn)12 .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1)有仙则名(_)(2)惟吾德馨(_)(3)无丝竹之乱耳(_)(4)无案牍之劳形(_)13 . 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4 . 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有何用意?四、句子默写15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3),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来源:学&科&网Z&X&X&K(4)百川东到海,。( 汉乐府长歌行 )(5)在望岳中,杜甫用 “,”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攀人生高峰。五、综合性学习16 . 口语交际。(1)国庆前,建湖县城南校区准备举行以“歌唱祖国”主题的国庆联欢晚会,将要请你主持这台晚会,请你写一段晚会的开场白。(50字以上)_(2)主题班会圆满结束,请你代表全班同学采访一下班主任老师,你该怎么说。_六、作文17 . 请以“那一次,我_”为题,在横线上填入一个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文章。要求:写出真情实感;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个人信息相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