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练习)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1575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10月10日,江苏无锡的高架桥发生严重垮塌,据悉,事故的原国主要是货车司机没有恪守交通法规,让限载65吨的货车实载171吨,严重超载。其实,早在两年前,就有人专门写了文章反映此类问题,可是,因为部分车司机一意孤行,才酿成了今天的惨剧。为什么在法治社会健全的今天,仍然有司机铤而走险,前仆后继地去违规驾驶。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汲取教训,加强整治车辆超载超限现象,不让悲剧重演。A恪守B一意孤行C前仆后继D汲取2 . 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第一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3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世博园里,众多国家的场馆宛如一张张国家名片,彰显着各自的特色。B教师楷模汪金权的感人事迹一经报道,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C我省开始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三年内将为1.2万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D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4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黄河颂是光未然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乐章,后来经冼星海谱曲后,响彻中华大地。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 。B最后一课作者是法国小说家歌德的短篇小说,他的代表作有小东西星期一故事集,文章的主人公有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郞士。C土地的誓言作者是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七七事变”后,大批东北青年流亡到关内。本文抒发了他们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D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从有无作者来说是民歌,从表达方式来说是一首叙事诗,从体裁来说是乐府诗,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的儿女情怀。本诗是南北朝时南方的民歌。二、字词书写5 .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rng合是世博会一如即往的使命。亘rng改为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6 . 选段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7 .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这句话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在突出景物怎样的特点?8 . 从全文看,作者面对紫藤萝瀑布,感情发生了明显变化:原先_和_一直压在“我”心上,在繁花盛开的藤萝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感到_和_,最后“我”起来,“不觉加快了脚步”。阅读背影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9 . 选文中,“我”一共流了四次眼泪,这四次流泪的情感内涵有所差异,联系文中画线的句子简要分析“我”流泪的原因。10 .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父亲心里轻松与写父亲艰难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11 . 文中对父亲的外貌描写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突出了一个“布”字,而“我”带的是父亲为“我”所订做的“紫毛大衣”,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12 . 结合下面两段文字材料,联系背影这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9月12日北京青年报报道:由于多数学生反对,背影可能落选鄂教版语文教材。学生的理由是:背影中“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和“父亲形象不够潇洒”。9月14日“搜狐网”:听到这个消息,台湾的年轻学子反应却是相当不以为然,而国文老师更是直呼不可思议。他们认为这样做太无聊,背影所传递的人性美、人情美是经久不变的“善与美”。“我”的看法:_13 . 生活中,相信你也曾为父爱而感动。认真阅读下面句子,在空白处仿写一个恰当的句子。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这泪中有理解,有关怀,更有无限的感激;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让这泪化作一把雨伞,为父亲遮住外面的风雨。让这泪化作_,为父亲_。最是醉人银杏黄喜欢那笔直的树、那丝扇状的叶子、那令人心醉的淡黄。最初对银杏的记忆,是在十几年前。那是一个夏天,我在官庄镇官庄村的德馨庄,遇见一棵大树,枝繁叶茂,绿叶婆娑。听当地干部介绍,那是一棵千年银杏,与之相距不远的香山寺还有同样的一棵。从此,这厚重的一树翠绿,就定格在记忆深处,肥沃而悠远。再次对银杏的关注,是在八年前。那年十月,我到官庄镇督查计生工作。返回途中,有人提议去香山寺。朋友说:香山寺的门前有棵千年银杏,与几里外的德馨庄里那棵银杏,历经千年遥遥相望,痴痴相守。就因为“痴痴相守”四个字,我便对这两棵银杏产生了莫名的好感。几经周折,终于在一个破落的寺庙门前,看到了那棵古树。虽然饱经沧桑,但却苍劲有力,枝叶茂密,犹如一位年迈的老人坚守在门前。不过,这两次记忆,除了枝繁叶茂外,并没有对银杏留下太多的眷恋。就像记忆中的邻家小妹,在过往的季节里,只轻描淡写地留着一些印象。等到有一天,突然发现她长大了,亭亭玉立般春色撩人,这才眼前一亮,为之怦然心动。这感觉,就是我对银杏的重新认识!这情,浓的有些化不开!前些年,住宅门前修筑了一条西环路,路中间绿化带上移栽了一排排银杏树。在一个深秋,无意间,车窗外的一片金黄,通体透亮,闯入我的眼帘,给我不小的震撼。惊喜中,我探头细看,银杏,是银杏。我惊诧于她的美丽,原本灰暗的天空,突然阳光灿烂,一股暖流在身体里开始弥漫,一种甜美的感觉,一点点涌向心田。就因那惊鸿一瞥,我便对深秋的那抹银杏黄有了一种热切的期盼。多想,在一个合适的时候,约几个挚友,去赴那场盛宴,让自己徜徉在金黄的海洋里,如痴如醉,心驰神往。今秋,终于如愿以偿。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周末,应朋友的盛情邀请,我们一行四人一同乘车前往痘姆乡求知村,观赏银杏林。从县城,到乡村,我一路冥想,自我陶醉在和银杏相遇的各种境况中,不能自拔。不知不觉,半个小时已经悄然过去。一幅充满乡土气息油墨画慢慢铺开,白墙红瓦隐于山丘之间,鸡鸭慢步田间地头,炊烟飘缈于白云深处。车窗外的银杏树开始在房前屋后时隐时现,远远望去,像是挂满了熟透的黄色杏子。是这抹黄,丰润了秋天的村落。“哇塞!好美啊!太美了!”车刚停下,朋友就赞不绝口。站在山岗上,放眼望去,一片片黄得耀眼的银杏叶在飒飒秋风中舞出一片盈动的金黄,流动着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就像一袭霓裳羽衣,在天上自由地飞翔;又像一首无韵的诗,洒落一地醉人的天籁之音,金灿灿的银杏叶铺成的地毯,汇成美轮美奂的画卷,展现绝美的童话。有的树树叶落尽,银杏果挂满枝头,惹人喜爱。林间小鸟时而在枝头蹦跳着,时而窃窃私语,让人心生醉意。走下山坡,当突如其来的大片金黄伸手可触时,大家已经按捺不住那份澎湃,争先恐后,涌向景点。两位女士兴奋地摆着各种,朋友赶忙举起相机不停地抓拍。眼前的银杏参天连片,高大的躯干、金黄的叶子,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象,那就是一树树阳光。此刻,我莫名其妙地想起“春深似海”,感觉心门被完全打开,有大片的阳光直涌进来。诗人说:“春深花浅笑,秋浓叶忧伤”。此刻,诗意正浓。此时,杏叶正旺。即便为赋新词,也难寻到半点惆怅。眼前的片片金黄,阳光般通体透亮,就像一群甜美的少女嘴角上扬。在林中穿梭,淡黄的叶子落在地上,如同一幅碎花窗帘铺在路上。踩在这些落叶上,悄无声息,不像踩在其它的树叶上,会发出脆性的声响。这是平静的凋谢,也是最美的凋零。它没有面对死亡的惊惶,也没有歇斯底里的埋怨。这些落地的杏叶,柔无脉痕,洁如肤肌。这一片片淡黄的银杏叶子,是一封封寄给心灵的信笺,每一片树叶都有灵魂。“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无论读没读过李清照的这句诗,我想你都不想踩在这么美的落叶之上。而当你又不得不踩在它的上面的时候,你的心会是怎样的纠结?你怎么忍心去轻易践踏一片落叶对美的最后的一丝眷念?人常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飘落又怎样?来年,仍然一树翠绿,深秋,仍然一树金黄。我整整用了3个多小时,和这些银杏耳鬓厮磨,缠绵缱绻。此刻,世外银杏黄,我独喜,独爱,独霸占。在饱尝美景后,的确有些微醺微醉。此刻,我多想,沏一壶绿茶,捧一本新书,或者干脆闭上眼睛,做个美梦,让灵魂肆意漫步,听这些老树,讲述经年的过往。(2017年12月12日11:06来源:中国作家网徐翀有删改)14 . 第段划横线的句子:在一个深秋,无意间,车窗外的一片金黄,通体透亮,闯入我的眼帘,给我不小的震撼。联系上下文,说说“我”震撼的是什么?15 . 文中四次写到银杏树,请分别指出它们的特征。 十几年前:_八年前:_前些年:_今秋:_16 . 作者在写去痘姆乡求知村观赏银杏林之前,先写了三次对银杏的感受,这有什么作用?17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两段划线的句子。 (1)眼前的片片金黄,阳光般通体透亮,就像一群甜美的少女嘴角上扬。(2)它没有面对死亡的惊惶,也没有歇斯底里的埋怨。18 . 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结尾段在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19 . 银杏在植物界有大熊猫之称,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随州洛阳镇银杏谷是世界四大密集成片的古银杏群落之一,景区内树龄百年以上的银杏17000千余株,其中千年以上的308株,绵延12公里。如果本文中的作者到了随州洛阳镇银杏谷,他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请描述一下他的心理活动。四、句子默写20 . 用课文原句填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李煜相见欢) _,君子好逑。(关雎)蒹葭萋萋,_。(蒹葭)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陈涉世家)晏殊浣溪沙中,“_,_”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委婉含蓄地抒写了伤别怀旧之情,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表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的句子是:_,_。五、对比阅读(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其一)注欻(x):忽然。蚤:同“早”。昧爽:拂晓,黎明。逡(qn)巡:有顾虑而徘徊不前。罹(l):遭遇祸患。21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一狼洞其中 _ (2)屠自后断其股 _(3)又从之_ (4)直十余金_22 .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C屠思狼所欲者肉D见狼口中含肉23 .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2)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24 . 两文中的两只狼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25 . (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六、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以“文明着装 传承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26 . 活动一:明“服之仪”仔细阅读下面的表格,回答下面的问题。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的调查统计表调查对象调查结果调查内容学生老师对“整洁”取向的认可度3996对“朴素”取向的认可度1385对“个性”取向的认可度9416对“品牌”取向的认可度8237在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方面,学生与老师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27 . 活动二:话“服之礼” 下面是学校领导在“关于学生着装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最近,有些学生穿着有涂鸦的衣服或“乞丐服”来上学,这种做法是不妥的。作为一名中学生,着装应符合中学生日程行为规范的要求。首先,要讲求文明礼仪。服装是无声的语言。一个人的着装体现着他的态度、修养、品格和气质。其次,要展示良好的校风校貌。个人着装是校园文化的名片,是学校形象的展现,是学校精神的载体。最后,要注意身份和场合。学校是你们学习文化知识,丰富和成就自我的地方。着装文明得体更有助于你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作为参会代表,请你将讲话要点转述给你们班同学。要求:转述前须有开场白;完整准确;要点突出。28 . 活动三:传“服之道”请在下面横线上,写一个含有“整洁”一词的句子,完成下面的宣传语。要求:根据已有句子特点及句末用韵特点补写。自尊自爱重仪表,。朴素自然是本色,端庄大方树风标。女子淑雅有修养,男儿飒爽展英豪。青春飞扬添活力,品格精神最重要。七、作文29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一切景语皆情语。”朱自清在春中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三峡表现了郦道元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请以“之美”为题,描写景物,抒发真实情感。注意:(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30 . 幸福,人人希望获得,它需要你通过不懈的努力去追求、去赢得。努力,恰如助推器,助力你抵达幸福的彼岸。而在努力的过程中,你会深刻地感受到,不断地努力,可以让幸福感持续叠加。请以“越努力,越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