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19版中考语文试题(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0705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市2019版中考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长沙市2019版中考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长沙市2019版中考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沙市2019版中考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组词中加点的字注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抽噎/哽咽狭隘/溢出耽搁/眈眈相向B掺和/应和庇护/怪癖起哄/哄堂大笑C凫水/敷衍困窘/迥然玷污/拈轻怕重D哺乳/匍匐羞怯/祛寒枸杞/杞人忧天2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世界文坛巨匠莫泊桑是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短篇小说之王。B曹文轩在成长小说的创作中表达着对少年儿童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怀,以自觉的承担意识,关注儿童的生存状态,扶助儿童的生命成长,写出了内在的人性、人情、尊严与理想。C农历清明前的四个节气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蜇、春分。D“无事不登三宝殿”一句中“三宝”,指佛、法、僧。3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唉声叹气金碧辉煌提心吊胆鞠躬尽瘁B张慌失措直接了当深情厚谊委曲求全C谈笑风生再接再励迫不及待人才倍出D德高望众歪风斜气别出心裁穿流不息4 . 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更要立志报效相国。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到“独善其身”抑或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已及人ABCD5 . 学习了敬词谦词后,同学们纷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甲赠给乙一本书,并在这本书的扉页上留言道:惠赠乙同学。B甲决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乙,于是,甲对乙说:“敬请赐教。”C甲到乙府上找乙的弟弟玩,问乙同学道:“舍弟在家否?”D班会课发言时,甲这样进行总结:“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敬请各位批评指正。”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学们都在积极准备节目,迎接元月1号的元旦联欢晚会。B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C在创建“文明旅游城市”活动中,使我县自然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D深受读者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二、现代文阅读(文段一)蝉的卵(节选)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里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节选自昆虫的故事)(文段二)金步甲只有在屠杀比它弱小的毛毛出时才上上风。而且,它不善攀援,只在地面捕食。不会上树,使它明显地失去了优势。我从没见过它爬上树冠捕食,哪怕是最小的灌木,它根本不去注意哪些待在一拃高的百里香树枝上令人垂涎的猎物,这是很大的遗憾。如果金步甲能爬高,能离开地面去远足,三四只金步甲组成的小分队,将会以怎样迅猛的速度歼灭甘蓝上的莱青虫啊!金步甲什么都吃,甚至还吃比较胖的带棕色斑点的灰色鼻涕虫。在三四个屠夫的进攻下,肥胖的鼻涕虫很快就被制服了。金步甲最爱吃鼻涕虫背部有一层壳保护的部位,外壳像一层珍珠盖在鼻涕虫心脏和肺的位置上。那个部位有硬颗粒物,比别的部位更香,这种含矿物质的作料好像很合金步甲的口味。常在夜里爬行、偷吃嫩生莱的鼻涕虫,应该是金步甲经常吃的一种食物。(节选自昆虫记)(文段三)我们再举最后一个例子,证明蛆虫预先将食物液化的事实。如果我将鼹鼠、游蛇或其他动物的尸体置于露天的沙罐里,套上金属纱罩以防双翅目昆虫入侵,那么尸体就会在烈日的暴晒下变干、变硬,而不会像预料的那样把下面的沙土浸湿。尸体肯定会渗出液体;任何时一具尸体都像一块吸满了水的海绵,尽管水分的散发是那样缓慢,也会被干燥的空气和热气蒸发掉;因此尸体下面的沙土能保持千燥,或者说基本干燥。尸体变成了木乃伊。相反如果不用纱罩,让双翅目昆虫随便进入,情形就不同了,三四天后在尸体下面出现了脓液,大片沙土被浸润了,这是液化的开始。我将会不断地看到那种曾令我震惊的实验结果。这次实验对象是一条神医游蛇,长一点五米,有粗瓶颈那么粗,由于它比较庞大,超出了沙罐的容量,我把它盘成双层螺旋状。当它处于分解旺盛期时,沙罐成了沼泽,无数只绿蝇蛆虫和麻蝇蛆虫在沼泽里涌动。容器里的沙土被浸润了,变得泥泞不堪。液体从罐子底部那个盖着一块扁卵石的小孔滴下来,这是蒸馏釜在运作,那条游蛇正在死尸蒸馏釜中蒸馏。一两周之后,液体将消失,被泥土吸干,在黏糊糊的沙土上只会剩下一些鳞片和骨头。总之,蛆虫是这个世界上的一种能量,它为了最大限度地将死者的遗骸归还给生命,将尸体进行蒸馏,分解成一种提取液,然后植物的乳母大地汲取不它。变成了沃土。(节选自昆虫记)(文段四)萤火虫(节选)还有更令人信服的例子,有时我幸运地看到一些蜗牛正在爬行,脚蠕动着,完全伸出,这时它们受到了萤火虫的进攻。蜗牛乱动了几下流露出不安的情绪,接着一切都停止了,脚不爬行了,身体的前部也像天鹅脖子那种优美的弯曲形状,触角软塌塌地垂下来,弯曲得像断掉的手杖。蜗牛真的死了吗?根本没有,我可以使表面上已死的蜗牛复活过来。在两三天半死不活的状态之后,我把病人隔离开来,给它洗一次澡,虽然这对于实脸取得成功并不是绝对必须的。两夭后,那只被阴险的萤火虫伤害的蜗牛恢复了正常。它可以说是复活了,它又能活动,又有感觉了。如果用针刺激它,它有感觉;它蠕动,爬行,伸出触角,仿佛什么不愉快的事都没发生过似的。全身酩酊大醉般的昏昏沉沉都彻底消失了,它死而复生了。这种暂时不能活动、不觉得痛苦的状态叫作什么呢?我想只有一个适当的名称,那就是麻醉状态。许多捕食性膜翅目昆虫吃虽然未死却无法动弹的猎物。通过它们的丰功伟业,我了解了昆虫令对方浑身瘫痪的奇妙技术,它用自己的毒液麻痹其神经中枢。在人类的科学实践中还没有发明这种技术现代外科最奇妙的一种技术之前,在远古时代,萤火虫和共它昆虫显然已经了解这种技术了。昆虫的知识比我们早得多,只是方法不同而已。外科医生让病人嗅乙醚或者氯仿,昆虫通过大颚的弯钩注射一种极其微量的特殊毒药。人类有朝一日会不会利用这种知识呢?如果我们更好地了解小昆虫的秘密,那么我们在将来会有多少卓绝的发现啊!(节选自昆虫记)7 . 关于观察,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为了明白蝉是如何用前足挖掘泥土,藏身地穴保全弱小的自己,“我”使用了放大镜,看清了幼虫几分钟就挖好了土穴,完成了全过程。B“我”从没见过金步甲爬上树冠捕食,哪怕是最小的灌木。可见“我”是经过长期的观察,才得出金步甲不善攀援,只在地面捕食的结论。C“我”发现金步甲喜欢常在夜里爬行、偷吃嫩生菜的鼻涕虫,也就是说我除了观察步甲的进食,还常在夜里观察鼻涕虫的行为习性。D在蜗牛被萤火虫攻击后,“我”分别在用针扎它和给它洗澡的两个状态下,细致观察了它的脚和触角的变化,得出它会死而复生的结论。8 . 法布尔的昆虫记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请以文中划线句子为例简要分析。 如果金步甲能爬高,能离开地面去远足,三四只金步甲组成的小分队,将会以怎样迅猛的速度歼灭甘蓝上的莱青虫啊!9 . 法布尔曾经反驳过质疑他的人“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阅读以上文段,你认为法布尔对生命抱有怎样的态度?结合文中内容,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也许你貌不惊人,也许你语不出众,也许你没有别人的才华:也许你没有辉煌的过去:也许你有先天的缺陷也许你为此而伤感,为此而自卑、自弃不,朋友,请别这样,请接纳自己,珍惜自己。佛经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年老的富翁,非常担心他庞大的家产将来被娇纵的儿子败坏。于是,他说服独生子去寻找宝物,在艰苦的奋斗中增长自己的勇气和才干。青年驾着大船远渡重洋,最后在一片热带雨林找到一种树木。这种树木高10余米,砍倒它,经过一年时间让其外皮朽烂,木心变黑,会散发无比的香气,而且放置水中会沉入水底。此木名叫香木。青年说:这真是无比的宝物呀!他把香木运到市场出售,可是无人问津。青年隔壁的摊位上有人在卖木炭,销量很大。开始的时候,青年意志坚强,不为所动。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青年渐渐丧失了信心,于是他把香木烧成木炭很快就卖完了。青年颇为自己的灵活多变而沾沾自喜。老父知道,这被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世界上最宝贵的树木沉香,切下一点点,价值就超过一车的木炭。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容易随波逐流,狗苟蝇营,最容易放弃自我,艳羡他人。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禀赋,各有各的奇珍,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每个人都有别人所无可比拟的长处。但是我们往往缺乏耐心,信不过自己,把到手的沉香当作木炭一般贱卖了,这是多么惨痛的事实呀!记得有这么一句格言:你要欣然接纳自己。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之歌,驼铃同样具有魅力。是呀,接纳自己,你也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如果你觉得自己拥有的只是缺点,那是因为你没有真正认识你自己,请用另一种眼光看自己,为自己“提价”,就会多发现一个“原来如此”。朋友,请接纳自己的语不惊人,请为自己的生命歌唱。生命的歌本来就是唱给自己听的,即使没有别人的鲜花和掌声,也用不着为此伤感,至少,我们拥有了自己的鼓舞和慰藉。朋友,请接纳自己平凡的过去,去创造美好的将来。不要去羡慕别人已站在山顶,而要接受自己,即使还在山脚下,只要我们不失攀登高峰的勇气,不要去羡慕别人已站在成功的辉煌旁边,而要接纳自己,即使自己起步在零点上,只要不乏进取的自信,前进的步伐也不会停止。朋友,接纳自己的不幸,耕耘自己的人生。世界既然有了我们的存在,就一定会有一条属于我们的路,我们就要走下去。不要为自己的不幸而自卑,世界不会因为我们而失去光彩,所以,请接纳自己,珍惜自己,那样,你就会发现,我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青春。我们青春的花朵都是一样的鲜艳。我们要用双手拿起青春的画笔,给自己的生活上色,用它,充实自己的青春,丰富我们的人生。不要和别人比较吧,你看那小草,那野花,都不放弃自己。朋友,接纳自己吧!10 . 全文阐述的中心是:_。11 . 文中第段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明中心的?12 . 文章第段引述佛经里的故事有何作用?13 . 文章第段“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禀赋,各有各的奇珍,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中的“禀赋”指_;“奇珍”比喻_。14 . 请在第段省略号处,再补写出两句,以增加文章的气势。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之歌,骆驼同样具有魅力;你是_;你是_。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老人与树老人躺在乡卫生院的病床上。床头立了个架子,架子上吊了个瓶子。老人望着那瓶里的水通过一根橡皮管,正在一滴一滴流进自己的血管里。 医生说:“挂了水,烧便会退掉;烧退了,病自然也就会好的。”老人将信将疑,瞥了医生一眼,一副来去无牵挂的样子。 老人的老伴走得早了点,但儿子、媳妇还算孝顺,孙子聪明、乖巧,特让他欢欣。后来,儿子、儿媳去城里打工了,老人开始觉着家里有点儿冷清了。不过,还有孙子呢。后来,孙子长大了,上学了,也不再缠他了。再后来,孙子考上大学,也进城去了。老人心里牵挂,但并不埋怨孙子。再说,还有门前那棵老榆树呢。 这棵老榆树有多老,老人也不清楚。只是树干上长满了老疙瘩,树冠覆盖好大一片地。春天里,满树是一串串的榆树花,那淡淡的清香,满村都能闻得着。 孙子走后,老人去看老榆树的次数明显地多了起来。这棵老榆树可算得上是山里的奇迹、村里的宝贝了。几十年来,父母走了,老伴走了,村上的老人也一个个都走了。比自己老的,又比较熟悉的,也就是这棵老榆树了。儿子、媳妇,特别是孙子,离家去城里以后,老人的魂就好像拴在这棵老榆树上了。 可是,谁会想到,老榆树竟然也离开他,进了城。 那天,开来一辆大吊车,把老榆树连根挖起,拖到城里去了。老人忍不住冲着挖树的人责问:“这树碍着你们啥事啦,大老远跑来动它?”一个中年人向老人作了解释,市里要创建生态文明城市,正在突击购树、栽树。还说,这棵树市里可是花了大价钱的,村里准备用这笔钱为村民打一口水井,今后,再也不必跑好几里山路去挑水了。这可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啊! 老人无言以对。 一般来说,想通了的事,老人便会释然。可这次不知怎的,道理似乎明白了,可心里老是憋屈得慌。自从老榆树被拖走后,老人像掉了魂似的,丢三落四,恍恍惚惚,竟不知这几个月是怎么过来的。 春天又来了,老榆树又该冒出新芽了,无须多久,那盛开的榆树花又要串串挂挂,满树摇曳了。老人下了决心,无论如何,得进城去看看那棵老榆树。 老人还是好多年前去过城里,这次一看,城里的变化委实让他吃惊不小。市中心新建了一个好大的广场,广场四周是一个环形的林带,全是新栽的树木。他一棵棵看过去,多是银杏、香樟等名贵树木,只是不见他的老榆树。他仔细寻了一遍,仍然不见踪影。他鼓起勇气问正在给树浇水的园工:“可有榆树?”那人指指不远处一个角落,不屑地回道:“那儿好像有棵榆木疙瘩。”老人瞪了那人一眼,径自朝广场边上走去。 没多远,老人一眼就认出那疙瘩累累的老榆树,不觉加快步伐赶了过去。待到跟前时,老人不禁愣住了:那庞大的树冠没了,树干上面那繁密而舒展的枝杈被截得七零八落,参差不齐。最让他诧异的是,老榆树的树干上还吊着两个水袋子城里人正在给树挂水。 老人面对着老榆树,坐了好一阵,然后起身,上上下下又把老榆树打量了一番,还拍了拍那疙瘩累累的树干,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便离开了。 折回的途中,忍不住问那个园工:“小师傅,这树干吗要挂水呢?”园工解释道:“挂水是救它的命呀!”他还指着老榆树,叹了口气:“这么老的树,突击搬动移栽,要遭一劫了!”老人不再言语,脚步明显地沉重起来。老人回家后不吃不喝,倒头睡了三天。被人送到乡卫生院。 老人躺在病床上,床头立了个架子,架子上吊了个瓶子。当瓶子里的水就要滴完的时候,医生又进来了。老人一改原来那副无所谓的样子,郑重地问医生:“大夫,这挂水,真的就那么顶用吗?”老人态度的转变令医生甚为惊奇,但他只是笑笑说:“当然。”老人脱口又问道:“那么,树呢?” “树?”医生怔怔地望着老人,一头雾水。(作者孙家正,文章有删改)15 . 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16 . 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件事很难说谁有什么不是,不仅没有,甚至可以说,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市长为城里人做了好事,村长为村里人做了好事。17 . 请根据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写出此时老人的心理活动。18 . 本文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9 . 这篇小说写得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有以下几种意见,你同意哪一种? 说说理由(1) 提出了当前社会需要关注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2) 批判了一些人不顾植物生长规律,借绿化、美化之名自目移栽花草树木的现象。(3) 赞美了一位能够固守传统道德的老人的美好品质。三、句子默写20 . 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_)A欲为圣明除弊事,好收吾骨瘴江边。B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羞。欲说还羞,却道“天凉好个秋”!C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露从今夜白,_。(杜甫月夜忆舍弟)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溪云初起日沉阁,_。(许浑咸阳城东楼)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烦恼。遇到不如意时,我们可以学学苏轼接受现实,“_,_,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学学李白寄望未来,“_,_(行路难(其一)”。让我们以豁达、从容的心态面对世间的一切。四、课内阅读文言文阅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缦袍敝衣处其间,略无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1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至舍/同舍牛皆被绮绣B烨然若神人/盖余之勤且艰若此C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D以衾拥覆/以中有足乐者2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1)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儿 乃和。(2)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 当余之从师也,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中。23 . 说说本段中末句提到的“勤且艰”的“艰”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作文24 . 作文请以“意外”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书写工整,要有真情实感,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