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0136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家庄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石家庄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石家庄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家庄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字词书写1 . 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字注音(1)撒盐空中差可拟(2)一箪食,一瓢饮(3)少时,一狼径去(4)亦不能有所中伤二、现代文阅读乞 丐屠格涅夫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了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 、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口袋没有钱包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我惘然失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 手:“请原谅,兄弟。”乞丐一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笑了笑而且,他也紧紧地握了握我 的手指。“哪儿的话,兄弟!”他嘟哝着说:“这已经是很可感谢的了,这也是恩惠啊,兄弟!”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2 . 文中用错的一处标点是。3 . “红肿、冰冷、战栗”应依次填入、处(序号),文末应填的词语是。4 . “这也是恩惠啊”一句中的“这”指的是。5 . 概括地说,“我”从老人那里得到了什么?6 . “我”向乞丐请求原谅的原因是什么?课本文章阅读,完成小题。最苦与最乐梁启超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选自饮冰室全集)7 .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最大的快乐是什么?8 . 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卸却”责任指什么?(10字以内)“解除”责任指什么?(10字以内)9 . 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10 . 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11 . 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三、文言文阅读阅读甲乙两篇短文,完成小题。【甲】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乙】处士刘易,隐居王屋山。尝于斋中见一大蜂于蛛网,蛛搏之,为蜂所螫坠地。俄顷,蛛鼓腹欲烈,徐行入草。蛛啮芋梗微破,以疮就啮处磨之,良久腹渐消,轻躁如故。自后人有为蜂螫者,挼芋梗傅之则愈。注释螫(shl):蛰(zh)的意思。即有毒腺的虫子(蜂、蝎等)刺人或动物。 啮(ni):咬。 挼(ru6):揉搓。 傅(fu):涂。12 .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庆州界生子方虫(1)界:(2)悉为两段(2)悉:(3)岁以大穰(3)大穰:(4)徐行人草(4)徐:1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1)方为秋田之害 (2)旬日子方皆尽14 . 结合【甲】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明傍不肯能够消灭子方虫,使秋田免受虫害的原因。15 . 从【甲】文中_一句(用原文回答),可以看出害虫天敌不是第一次出现;【乙】文中聪明的蜘蛛用_医好了_。这两篇文章所写的神奇的自然现象,启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生物间天敌相克的特性,发挥中草药的功效,防治病虫害,治病救人,造福人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唐翁猎虎清纪昀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从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能动。庄子曰:“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信夫!(注释) 知:主持,掌管。唐打猎:据传说唐氏世代善捕虎,故有“唐打猎”之称。皓然:须发皆白的样子。姑:姑且,暂且。哂:讥笑。悬身下缒:指双脚离地,用力向下沉坠。习伏众:只有反复练习才能让别人佩服。信:的确,确实。16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乃遣吏持币往(2)姑命具食(3)尔尚畏耶 (4)老翁顾童子曰17 .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行且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B侧首让之/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C乃厚赠遣之/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D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18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2)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19 . 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唐翁猎虎“艺至精”的特点?请概括回答。20 . 结合选文及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哪些因素能成就一个人的学业。(链接材料)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四、句子默写21 . 古诗文默写(1)_,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2)东船西舫悄无言,_。(白居易琵琶行(节选)(3)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陶渊明桃花源记)(5)四面竹树环合,_,凄神寒骨,_,(柳宗元小石潭记)(6)请写出含有“柳”字的古诗词句子:_,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虞美人梳楼蒋捷(南宋)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22 .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以“杨柳”、“细雨”绘出江南春雨图。“丝丝”逼真地再现了柳枝的柔姿,描画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也喻指丝丝愁绪。B上片中的“藏”字,表现了词人对愁苦的隐忍、按捺已久。但以其愁太多,楼儿忒小,因而这“愁”便冲出小楼,“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了。C下片中的一“怜”一“借”,直抒胸臆的抒发了作者身在他乡的仕途失意之苦和想要逃避现实的复杂心理活动。D这首词,字字锤炼,用句精巧,语言清新素淡,自然流畅,平淡中见精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23 . 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海棠红近绿阑干”一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六、名著阅读24 . 课文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请写出课文部分范进中举这个故事之前(前因)或之后(后果)的情节。(任选一个作答,限20字以内。)25 . 阅读语段,回答后面问题。话休絮烦。似此行了十四五日,那十四个人,没一个不怨怅杨志。当日客店里,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早饭行。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却监着那十一个军汉,约行了二十余里路程。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阴树下歇凉,被杨志拿着藤条打将来,喝道:“快走!教你早歇!”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时那热不可当。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杨志喝着军汉道:“快走!赶过前面冈子去,却再理会。”(1)本段文字出自中国古典名著,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人名)。(2)这一段文字在衬托人物方面最突出的是哪种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3)请依据相关内容回答,这段文字刻画了杨志怎样的性格特点?七、作文26 . 小作文黄毅同学于2018年6月5日下午在学校操场拾到一个钱包,钱包内有饭卡、公交卡各一张,人民币5元。他把钱包交到了政务处。请你以政务处的名义拟一则招领启事。拟定时间为2018年6月6日。要求:格式,内清楚。27 . 作文:题一与题二任意选择一题,完成写作。题一:初中三年,毕业在即。三年中,我们笑过、累过、哭过,在民大附中的日子里,我们收获了成长,且歌且行。请以你是我心底的一首歌为题,写一篇作文。题二:成长,是一个永不落幕的主题。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并不寂寞,因为,有很多令我们感慨的同行者,有我们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可敬、可亲的父母,还有那一节节精彩的课堂,一次次难以忘怀的活动,请以,促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要求:(1)若选题一,请先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若选题二,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