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模拟)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9951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中很多人物都有绰号,比如“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小霸王”是孙策,“常胜将军”是赵云。B简爱以罗切斯特第一次婚姻以及和英格拉姆小姐的交往,讽刺了以金钱为基础的爱情和婚姻。C草房子中的秦大奶奶为了油麻地小学的一个南瓜,掉在水中淹死了。D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曾经和一个黑人掰腕子,比了一天一夜,最后虽然输了,却表现出了坚强的意志。2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B撒盐空中差可拟。(大体)C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伴侣)D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陪衬,使明显突出)3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真正减少社会对教育的过高期待和功利化追求,才能真正让教师、家长减负。B不仅大数据应用有助于应对老龄化挑战,对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也具有重要意义。C这处遗址的发掘,对了解唐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D在机械化兵器成了主战兵器的时代,难道军事人才还不应该熟练运用机械化武器平台作战吗?二、字词书写4 . 把下面四个词填到句中相应的括号内。(填写字母即可)A应 B帮 C救 D出110报警台对社会的承诺是:有警必( ),有灾必( ),有难必( ),有求必(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灯光秀到底要秀什么大家最近是否频频被各地的灯光秀刷爆了朋友圈?深圳市福田中心区主题灯光表演“活力都市”,“点亮长江,畅游武汉”长江灯光秀,埃菲尔铁塔130岁生日灯光秀无与伦比、绚丽多彩的灯光秀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演艺设备已经走进全新的时代,科技与艺术的大融合,迸发的是智慧光影。而其中,我们也愈发有感:城市举办灯光秀有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关注灯光秀的内容生产,而不仅仅将它视作一个“工程”。灯光工程关联的是实施和安装,但实施和安装的内容是什么?仅仅是技术的开发和技术的炫耀吗?也许正是因为过去对展示内容的严重忽视,国内盛行的“灯光秀美学”出现了不少问题,很多城市的灯光秀遭到严重诟病,色彩和技术的堆砌成为城市视觉领域的“新灾难”。这是一个封闭的内容机制催发出的奇异现象,也是“重技术、轻内容”的后果。我们以深圳灯光秀为例做详细的说明。此次灯光秀是由澳大利亚籍华人艺术家沈少民,澳大利亚艺术家穆尔加、雷科伦尼和西班牙百博工作室共同创作的艺术家版本灯光秀,它主动将内容生产机制向国际创作群体打开,可谓深圳的又一次先行先试。参与创作的艺术家们把自身对城市文化的理解,用灯光的形式进行表达,与其说这是一场声光电的城市秀,不如说是一次针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创作。它不只关乎视觉也触及城市的观念和精神。灯光秀的表现形式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其形式背后的观念。尤其是在深圳的市中心,以43栋高层楼宇作为媒介,它能否激发城市的记忆和情感、能否关注城市中的生命个体、能否推动城市的创造远比技术的炫耀重要得多。此次参与创作的艺术家们从深圳的城市文化中提取不同符号,并以饶有趣味的方式进行有力表达,在冰冷的建筑体之间建立起了临时连接,使一成不变的建筑表皮成为了具有丰富可能性和表现张力的媒介。这也正是灯光秀最具魅力的地方,它打破了报纸、电视、网站这些惯常的主流媒介形式,而以城市自身作为舞台,将人们带入一个更具想象力和创作力的世界。可以说,此次艺术家们的创作除了为灯光秀提供视觉的体验外,还以他们的方式演绎了什么是规则、什么是城市精神、什么是“深圳”。这也使得我们重新思考,在技术崇拜的风潮下,我们是更应该发明物品,还是更应该关注观念的产生,而此次灯光秀必将会引发人们的深思。在展示媒介和展示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当下,灯光秀会不会是城市文化可以借用的表达形式?毕竟它面对的是为数惊人的观众,它结合了新技术和新观念,一旦其形成一个开放的创作机制,其中蕴含的能量定会惊人。但仍需留意和思考的是,无论是灯光秀或是大型展览,当现场消逝以后,它们能够为民众、为城市留下什么?它们能否记录艺术家的创作?能否将艺术家的思考和研究沉积下来?这也许才是激发城市文化艺术生长力和生产性的根本。5 . 对于“灯光秀到底要秀什么”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灯光秀的内容和生产B艺术家对城市文化的理解C城市的观念和精神D城市的活力与创意6 . 第段中关于“很多城市的灯光秀遭到严重诟病”原因探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灯光秀美学”出现了问题B色彩和技术的堆砌C封闭的内容机制D重形式,轻内容7 . 对于第段当中“开放的创作机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内容生产机制向国际创作群体打开B融合声光电等多种形式C打破惯常的主流媒介形式D不只关乎视觉也触及城市的观念和精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回想铁生陈村他跟我很投缘,也许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都曾当过知青,都是病退回城,都曾在里弄加工组谋生,都属于残疾人,都写作。但他站不起来了,我还能弯曲地站立和难看地短程行走。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他的体格,本来应该很高大,很健硕。开始于十九岁的劫难塞给另外一条路,母亲和朋友说服他,他说服自己,后来成了我认识的、阅读的史铁生。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望望史铁生,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住下来可以多说话,可他的身体禁不住打扰。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每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着他的生活和思维。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节律。他不做作,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铁生坦然写他自己,他的一生透明坦荡,读过他作品的人知道他许多往事,也看见他的许多思索。那些困苦,经受血的洗礼后成了他的资源,使他从此走向内心,走通命定之路,去看他人和世界。他追问,但不控诉,不失态。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生的命题下的诸多奥义。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更多被阅读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那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他的身体可说是残花败絮,比古瓷更碰不得,即便在轮椅上,史铁生也坐不长,因下肢的神经被截瘫殃及,久坐后血液回流不畅。他的椅子和床一定要仔细清扫,被硌着不知道,失去知觉的皮肤很容易就破皮,一旦感染经久不愈。他手腕上的血管因透析伤痕累累,他常吃着饭汗就出来了,吃饭对他是大运动量。他必须节制饮水,饮白酒似的喝一小口,水进入身体要等两天后才能靠透析排出。这两天里身体积累的毒素令他昏昏然,无法思索。毒素和血液中的营养被透析强行清除,身体犹如飘在云上,水火交替,他两天中只有很短的时间可以阅读、写作。病隙碎笔 ,就是他在疾病的空隙中零碎写成的。家中来朋友,头天要躺着休息,攒下精神接待,然后两个小时内耗尽。病到后来,他的手无力支撑自己上床上车。他就在这样的境况中写许多文章,出多本书,甚至有务虚笔记和我的丁一之旅两部长篇小说。复旦大学的“史铁生追思会”,屏幕上打出他的肖像。照片是我2001年拍的,那天他50周岁。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史铁生和他的作品真诚、温暖、厚重。这样的作家是不会死的。(有删改)8 . 文章第段末尾为什么说“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9 . 请分析第段中加点的字词所包含的作者感情。10 . 文章第段中说“这样的作家是不会死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11 .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个残疾作家在回忆另一个残疾作家相似的经历和困厄,他比常人更容易触摸到史铁生的心灵。B第段中“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肾脏萎缩和截瘫给史铁生造成的生存艰难。C第段中“那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是因为就算别人也经历了他那样的困苦,也难以像他那样创作和生活。D第段简述了史铁生身体上所承受的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史铁生的敬佩、感激之情,使读者受到强烈的震撼。12 . 探究课文中三次“看花”在文章结构以及表现“我”生活态度方面的效果,写出你的发现。“我”暴怒无常,母亲劝“我”看花。“我”看树叶飘落,母亲央“我”看菊花。母亲去世后,妹妹推“我”去看了菊花。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初,霍氏奢靡。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在人之右而奢,亡之道也。孔子曰:奢则不逊。夫不逊者必侮上,侮上者,逆之道也。出人之右,人必害之。今霍氏秉权久矣,天下之人,疾害之者多矣。夫天下害之,而又以逆道行之,不亡何待?”乃上书言曰:“霍氏奢靡,陛下即爱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于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霍氏果亡,董忠等以其功封。人有为徐生上书者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灶直突,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曰:曲其突,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居无几何,家果失火。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幸息。于是杀牛置酒,燔发灼烂者在上行,余各用功次坐而反不录言曲突者。向使主人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向使福说得行,则无裂地出爵之费,而国安平自如今。往事既已,而福独不得与其功。惟陛下察客曲突徙薪之策,而使燔发居灼烂之右。”书奏,上使人赐徐福帛十匹,拜为郎。(选自刘向说苑)(注释)霍氏:西汉重臣霍光的家族。霍光死后,其家族被满门诛杀。右:指地位高。害:嫉妒。辄报闻:总是没有结果。直突:烟囱笔直。13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王之蔽甚矣_(2)时时而间进_(3)书三上_(4)上使人赐徐福帛十匹_14 .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断句,标一处。(1)王 之 蔽 甚 矣(2)董 忠 等 以 其 功 封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2)主人默然不应;居无几何,家果失火。16 . 简答下列各题。(1)(甲)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有何用意?(乙)文为徐生上书者引用“曲突徙薪”的故事又有何用意?(2)(乙)文为徐生上书者的说理方法与(甲)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所用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7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贤者能勿丧耳 ( )(2)妻妾之奉 ( )(3)乡为身死而不受 ( ) 18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9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B作者用“不食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之”两个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C“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可以用来做本文第二段的一个事实论据。D孟子认为,人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这一点合乎人性。五、句子默写20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3)崔颢的黄鹤楼中,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4)雁门太守行中,抒发了诗人誓死报国忠心的句子是:_,_。(5)请把杜甫的春望默写完整。_,_,_,_。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1 .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规鸟的叫声近似“不如归去”,有飘零离别之感,符合诗歌情境。B“闻道”表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远,平实的语言透露着悲痛。C第三句“我寄愁心与明月”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D明月最远也只能到“夜郎西”,呼应第二句,再次强调了迁谪之远。22 . 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七、名著阅读23 . 名著阅读回得五庄观,那大仙又让道童抬一大锅油出来,架起干柴,发起烈火。顷刻间,那油锅热腾腾。大圣见那台下西边有一个石狮子,便咬破舌尖,把石狮子喷了一口,叫声“变”,变作他本身模样。油锅滚透后,大仙说:“把孙行者抬下去!”二十个小仙扛将起来,往锅里一掼,“砰”的一声响,溅起些滚油点子,把那小道士们脸上烫了几个燎浆大泡!只听得烧火的小童喊道:“锅漏了!”原来是一个石狮子在锅里。以上文字出自西游记,这位大仙是_(名字),他惩治唐僧师徒四人是因为_。八、作文24 . (成都中考)“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是宗璞文章紫藤萝瀑布的开头。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我”驻足观赏,使“我”浮想联翩生活中,你是否有过“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经历?什么让你的脚步停住?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开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