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5245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哈尔滨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哈尔滨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尔滨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秉公执法,不循私情不怕报复,他那坦荡如砥的胸怀令人肃然起敬。B在学习上,他虚心好学,见异思迁,因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C你只要心无旁骛,专心表演,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就行。请相信,德高望重的评委们是不会“有眼不识金镶玉”的。D数不尽的离奇念头,光怪陆离的人影,一齐向她袭来,使他感到恐惧。2 .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丹麦举行的2006年体操锦标赛上,我国男女运动员奋力拼搏,囊括了其中八项冠军。B日本一直在做着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美梦,对那段令亚洲人民心碎的侵略历史丝毫没有表示致歉。C我的妈妈无时无刻都在关心着我。D老师常说:一个人成绩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勤奋的程度。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内疚歧斜形影不离面面相觑B憔悴攥着滚瓜烂熟守株待兔C荡漾诀别各得其所以逸带劳D繁衍烂漫自做主张翻来覆去4 .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嗔chng怪干涸h怪诞dn不经骇hi人听闻B坍tn塌慷慨ki拈nin轻怕重哄hng堂大笑C抽噎y惩chng戒神情恍惚f莽莽榛zhn榛D怂sng恿殉xn职随声附和h参cn差不齐5 . 下列对名著艾青诗选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青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一笔名创作的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这首诗是他的成名作。B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C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D艾青的长诗光的赞歌借赞颂太阳、索求光明,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二、字词书写6 . 用楷体字认真书写下面语段。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三、现代文阅读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时光是一帖良药秦文君(1)许多人习惯用“灿烂”或是“无忧无虑”这些字眼来描绘学校生活,而我绝不。作为一个真诚、敏感的人,我身处学校时,经常撞见发怒或不快的事,心头积满困惑,且找不到人可 以一吐为快。(2)那会儿我最不擅长当众歌唱,每次的音乐考试都成了我的蒙难日。一些歌,在家练得滚瓜烂熟,可一走上讲台就唱得结巴起来,有时走音走得追都追不回来。往往我刚唱到一半,音乐老师就挥挥手,说:“好,别唱了,下一个.”她给我的分数是及格,可我从她的脸色来看,总觉得她本想给个不及格,只是怕补考时再聆听我的演唱,所以便给了我一个pass.(3)最让我心怀愤懑的却是那个物理老师,她说话乡音浓重,特别是说“杠杆原理”四个字时,总是字正腔圆,拖着长长的调门.所以,她一说这四个字全班都要笑倒,有一次,我身后的女生还插话说:“标准的绍兴戏。”此老师是个高度近視,竟把这笔账记在我头上,并扬言说在家长会上见分晓。(4)尔后的一次家长会,母亲迟迟不归,我忐忑不安地出门迎她,却见物理老师和母亲说着话,一路走来。我躲开去,回家后察言观色,但母亲却只字不提此事我为此伤心了许久,感觉连最亲爱的人都听任外人对我的贬低。渐渐地,在所有的科目中,物理我学得最差劲,就因为那个老师,我对其怀有抗拒。(5)还有我的语文老师,她显然有那么一点不公,她时常给我的作文一个“优”,但从不点评我的作文,而是将一些获“良”或“优”的同学的作文朗声念出来并大加赞赏.(6)至于同学间的摩擦就更不胜枚举。比如我将心里话告诉别人,后来竟全班都知道了; 又比如同桌好友与我争论一个不规则英语的拼法时不欢而散; 还有相好的同学中有人的爱好是向老师打小报告; 还有菜日穿了一套可心的服装,可周围的人都说这种衣服像是二十年前的老古董.(7)不知相隔多少年,我整理旧物时,竟理出一本音乐课的乐理作业本,只见上面赫然写着音乐老师的评语: 你很认真,但太腼腆这个评语我以前也将视线从那儿掠过但却没有像如今这么在心里顿一顿,每次考试时,莫不是老师不忍强我所难.(8)至于那些昔日的校友、同学,如今真是难得一聚,一旦相遇,互相间无比亲切,往往站在路边就会大谈起来,简直旁若无人。谁还会在意以往的小打小闹呢?所记忆的只有那种一块长大的知根知底的亲密无间。(9)回至于对母亲的那点怨言更是消逝得飞快,因为那次家长会后大约有一年,我终于问起她,那天家长会后物理老师如何向她告状的。母亲睁大迷惑的眼睛说:“没有啊,她只是对我谈了许多学物理的重要性.”到我年长后,我才真正理解什么叫家长,因为我去参加女儿的家长会时总是惴惴不安,害怕老师告状。因为那个人是我的孩子,我将她看得如此重要,每一句可能伤害她的言辞首先都会深深地伤害我。(10)还有语文老师,我至今不知道她为何不讲评我的作文,但我相信她自有理由。只有当一个人经历了许多事后,才会懂得宽容,懂得将视线望得更远,那儿往往有生活和人生的光芒.(11)时光能使许多因惑、伤痛不治而愈,那往往不是世界变宽了,而是人心变宽了。心一宽,海阔天空.只是我的物理有一年左右的松怠,底子总是相当差。有时在生活中遇到有关物理方面的常识,耳边挥之不去的是物理老师执拗的声音:“杠杆原理”、“杠杆原理”,如今再想想它,再无可笑的成分,而变成一种难言的眷恋.7 . “我”身处学校时,经常擅见哪些“发怒或不快的事”? 仿照例子,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1)_(2)物理老师把课堂上同学的搞怪记在了“我”头上。(3)_(4)对语文老师从不点评“我”的作文耿耿于怀。(5)_8 . 第(6)段在叙述上与前文的(2)(3)(4)(5)段有什么区别?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9 . 你如何理解第(7)段的画线句?10 . 作者说“时光是一帖良药”,这帖良药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变化? 夏日里那一片阴凉乡村人家的房前屋后总是长满了树,把村子遮掩在浓密的树荫里,像村子的衣裳。炎炎夏日,浓密的树荫洒下一片片阴凉,乡村的夏天便有了一种天然的凉爽。乡村的日子里填满了辛苦,农事劳作几乎不避风雨烈日。夏收便是最典型的烈日下的劳作。空阔的麦田里,金色的麦浪涌动着丰收的喜乐,也散发着令人生畏的火辣和酷热。但是,麦熟不等人,头顶的太阳如大火球般洒下利刃一样刺目耀眼的光茫,人们依然要下地割麦。上中学时夏天就跟着大人们夏收劳动,每当割麦割得腰酸臂软、满头是汗时就想,麦地边要是有一颗树多好。困乏了到树下小憩片刻,享受一下树荫的清凉,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事实上,有时候也会不堪酷热劳累,不顾大人的责怪,放下手里的镰刀,跑到离麦地稍远的河边或土崖下有树的地方去歇息。坐在树荫里,沐浴着在汗水中渴盼而来的阴凉,那种浑身的凉爽和快意,真是舒坦得无法形容,也加深了我对树下阴凉的留恋和期待,我甚至为人们不在地头栽树而深感不解。一次农闲时,和母亲一起清理地边的杂草刺棘,看见草丛里有一棵自然生长出来的幼小的椿树,我欣喜地告诉了母亲,并提议把椿树留下,不要和杂草一块清理掉。这种树在故乡野生的很多,长得也快,所以,我算计着不几年地边这棵小椿树就能长大,长出繁枝,在夏日里给在地里劳动的我们撑起一片可以休憩的阴凉。母亲却说,不行的,地边上不能有树,不然树荫遮住阳光,会影响庄稼生长。那棵让我期待阴凉的小树最终还是被母亲连同杂草一起清理了。这也使我深深感到,夏日的阴凉固然是好,但是,和所有美好的东西一样,要拥有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麦子收回来晾晒时就不一样了。人们把新打的麦子在地上撒开摊薄,让太阳一览无余地暴晒着,人坐在麦场边上那棵柿树的阴凉里。那是一棵很大的柿子树,仅暴露在地面上错综盘缠的树根就有一片席子那么大,浓密的树冠足够有一栋房子那么高大,洒下的阴凉就可想而知了。偌大的麦场空空旷旷,就场边这么一颗大树。这个时候,麦子都收完了,大家刚从紧张劳累的夏收中解脱出来,晒麦就可以悠闲一点了。头顶着厚厚的树阴,或拉闲话,或在地上画几个方格,拿几根柴棍,盘起腿来做游戏,或铺个装麦子的袋子席地而睡,有的还端一壶茶水,边说话边品茶,只是隔一会儿起身去用木耙翻搅一下麦子。妇女们则边说话边纳鞋底,孩子们更不知困乏,也围拢在大人身边,追逐撵打,玩闹嬉戏。有时候,大人也会让玩耍的孩子去搅一下麦子。满场的麦子,搅起来要有章法,不能东一耙子西一耙子,而是从一个边角处开始,一耙一耙挨着搅。我就是那时候学会搅麦晒麦的。一场麦搅下来,就被火一样的太阳晒的满头是水,扔下耙子就往树阴底下跑,也更加感到树下阴凉的美好。老家的屋舍都是瓦房,而且前后开门。夏天里前后门都开着,风从屋子里穿过,清爽而又凉快,但是人们似乎更喜欢树阴下的凉爽。正午时分即便不下地干活,左邻右舍,也喜欢坐在村边的树阴下天南海北地扯闲话、说笑话。女人们也喜欢把针线活儿拿来坐在树底下做。记忆中,母亲就常常把过冬的棉衣棉被拆洗了,放在院子里的树荫下去做。午后的太阳把门口重重叠叠的树影拉得长长的,洒下满院子的阴凉。母亲就在这大片的阴凉里,铺一张竹席,把棉衣棉被铺在上面,一针一线地缝啊纳啊。有时是一个人做,有时还约了邻家的女人一起做,有时是母亲纳棉衣,邻居的女人拿着鞋袜之类的小件,和母亲一块坐在席子上,一边说着闲话,一边飞针走线。农家的日子大多都是琐碎而单调的,甚至有些苦涩和无奈。但是,在那一片片树下的阴凉里,在乡亲们那轻松地言笑里,在母亲那轻轻地针线里,我觉得,一切的单调、琐碎和苦涩,甚至劳累和烦恼,都被那大片大片的阴凉吸收了、融化了、遮盖了,留下的都是轻松和美好。夏天的乡村,除了房舍里,过了正午那一时半刻,麦垛旁、屋檐下、土崖边,到处都是阴凉,但是,在我的印象里,只有长在麦场边、田野里、院门口这些地方的大树给人的阴凉最是凉爽。在这些地方,没有麦垛里积蓄的闷热气息的影响,没有屋墙和崖壁的遮拦,树阴洒下的阴凉不但更纯粹,而且空气通畅,时有轻风拂过,更加为那一片阴凉锦上添花。这样的凉爽是自然的、淳朴的,所以,在夏日里,坐在空调房里,看见外面浓浓的树阴和树阴下那厚厚的清凉,我总会想起在故乡树阴下乘凉的情景,想起在田间劳动时渴盼着有一片树阴让我小憩的心情。甚至想着像古诗写的那样“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或者像一个放牛童子那样,“童子柳荫正眠着,一牛吃过柳荫西。”然而,时过境迁,不要说在树下的阴凉里美美地睡一觉,连轻松地在树阴下乘凉的机会也极少。夏日里那一片树下的阴凉只能永远地洒在我的记忆里,洒在我心里了。11 . 请仿照已概括的段落大意的句子结构形式,围绕“阴凉”,补充概括第段的内容。乡村树荫洒下一片“阴凉”;_ ;麦场边晒麦间隙人们享受;“阴凉”;_ ;夏日里我总时常回想起故乡的“阴凉” 。12 .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段“夏日的阴凉固然是好,但是,和所有美好的东西一样,要拥有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句的理解。13 . 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链接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梁衡夏)(1)文章第段划线句子和链接材料都写了太阳和天气炎热,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_。(2)两段文字都写“太阳”,作用有什么不同?_。四、句子默写14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2)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_,_。(庭中有奇树)(3)树树皆秋色,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4)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心情喜悦,流连忘返的句子是:_,_。(5)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_,_;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五、课内阅读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5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故患有所不辟也(_)(2)蹴尔而与之(_)(3)乡为身死而不受(_)16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17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散文善用排比和对偶。本文第二段使用了排比句和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且富有文采和气势。B本文阐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孟子认为,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C本文第一段论证思路清晰。先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再从反面论述为了“义”可以舍生,接着再从正面论述为了“生”可以不择手段。D“本心”即天性,天良。作者用一般人和乞丐都不能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并对失去本心接受“万钟”的行为进行了嘲讽和批评。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黄鹤楼崔 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8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19 . 诗中最能概括诗人情感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七、作文2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一:有个人想成功,但总是碰壁。父亲是位老船员,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要想有船来,就必须修建好自己的码头。”儿子深思良久。之后,他静下心来,好好读书,终有所成。材料二:任正非表示:多年来深厚的技术积淀和未雨绸缪的战略部署,让我们有了应对“强风暴”打击的底气;踏踏实实在各方面做好研究,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站住脚。读完上述材料后,你有怎样的感悟?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见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请勿套作,严禁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