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4386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重庆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重庆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字词书写1 . 给加点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其他的旅行家总在自己的著作里尽量(_)谈这个问题。(2)我们间或(_)也做些稀罕的奶油,而且把打了奶油以后剩下的奶水喝掉。(3)不过,有几分钟,我无意hn xio(_)了动物、植物两界,错把植形动物当成了水生植物。(4)昔日我曾爱慕过她,qn pi(_)过她,崇敬过她;而今,在死神带来的庄严肃穆之中,我出神地凝视着她。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文段,回答下列小题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我是在贫穷和耻辱中长大的。父亲是一位蹬三轮车的,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这令我的同学羡慕不已,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学。同学的话提醒了我,如果他们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是我的父亲,他们又该如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一种耻辱感击垮了。从此,我再也不让父亲送到校门口,在离校门口很远的地方就偷偷下了车。我的母亲四处打工,为我攒钱,她竖信,我能考上大学。从我上学开始,每次学校公布成绩的日子就成了我们约定的节日。那天我们会吃上一顿红烧肉,以示庆祝。在我的印象里,红烧肉是最好吃的东西。没想到大学里的一次红烧肉,却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耻辱记忆。到上大学的时候,母亲被巨大的学费数额吓了,她拿出了全部的积蓄,也仅够我一个学期的费用。我只好向学校提出了特困助学申请。上学没几天,全班都知道了是特困,因为我被安排住在便宜而破旧的老楼里。与众不同的我成他们着重注意的人。他们用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上学一年多,前后右的惊异的目光,让我如万骨穿心。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地噎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我用读书来消解难熬的孤独。书是不挑人的,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打开它的人们。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不肯放弃,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生活极大的安慰。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当时惊诧极了。再有就是我在大学里过第一个生日时,我奢侈地买了一份红烧肉后来就到了让我终生难忘的那个耻辱的日于。那是一次团活动,大家讨论帮助特困学生的事。有同学当时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特困生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可我们班有的特困生还上网吧,吃红烧肉 我无地自容。我这才发现,贫穷不在于它本身,更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精神折磨。我无法忍受这种种打入另类的感觉。当帮助变成了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我在忍受现实还是退学之间犹豫了很久。我想起了父亲的后背,我想起了母亲在我接到的录取通知书时四处奔走相告的情景,我想起了当时自己的决心我忽然感到,我无权选择放弃。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因贫穷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尊严,这才是罪过。第二天是写作课,老师的作业是感受你生活中的爱。许多同学充满激情地念起了自己的作文,他们感激父母为他们带来的幸福,为他们创造的条件老师不做一声,直到最后,才失望地问:“还有没有同学要说?”我举起了手,讲了父亲的后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夏天流着的汗,我讲了母亲为我攒钱的情景。我讲了小时候吃苹果,父母把苹果细细地削掉了皮,一口一口地喂我吃,而削下的苹果皮,他们却谦让着,谁也不吃,最后,母亲又用它给我煮了苹果水。我说我很庆幸,贫穷只让我们生活更艰难些,但它却不能剥夺我们爱的权利,我感谢父母的爱。我为小时候对父亲的伤害而忏悔教室里响起一片抽泣的声音。下课时,老师对我说,我非常感谢你,你比我更清楚地告诉了大家,什么是爱的真谛和尊严的意义。从那时起,我走出了耻辱,我用一种正常而不是自卑的心态与同学们相处了。我不再为只有一个馒头的午饭而难为情了,我能坦然地穿着陈旧的衣服走在青春靓丽时尚流行的校园里在那一个假期到来的时候,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2 . 阅读全文,回答“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是什么?3 . 请写出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句话,并谈谈理由。4 . 文章第段加点词“噎”用得好,好在哪里?5 . 阅读第段,请简要回答“我”为什么要上网吧聊天?6 . 仔细阅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会在给父母的信中写些什么内容?(只写信的要点)阅读带套袖的孙犁先生一文,回答后面小题。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他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一九七九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qng)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当年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座大院如今已经衰败,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他让我有了一种亲近感。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d)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透过朴实的外表,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干(gn)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作衰老的。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座。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我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人生的质朴和美丽。(选文有改)7 . 第段作者为什么用“妄想”“大言不惭”这两个词?8 . 分析第段画线的句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其效果。9 . 怎样理解第段画线句子?10 . 作者借助“套袖”表现了孙犁什么特点?11 . 徐光耀老师为什么先让“我”读孙犁而非他的作品?对此,你有什么感悟?三、文言文阅读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12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秦青弗止。 响遏行云。13 . 翻译:薛谭乃谢求反。 译文:14 . 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四、句子默写15 . 古诗文名句默写。(1)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周敦颐爱莲说)(3)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游山西村)(4)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5)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6)杜甫的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的句子是:_,_。(7)无丝竹之乱耳,_。(刘禹锡陋室铭)(8)_,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_。(郦道元山峡)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6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17 . “万籁此都寂”和“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六、综合性学习18 . 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某市某中学对该校300名高一学生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超级女声”两个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超级女声喜欢不太关注喜欢不太关注事迹很感人与自己的关系不大有趣能表现个性品味不高91人209人245人55人30.369.781.718.3(1)请概括说明统计表反映的情况。(2)以上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简要回答。七、作文19 . .题目:走近了才知道要求:以“走近了才知道”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文章,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