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3608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杭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杭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冬天里,阳光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树上尚有没凋零的叶片,它们金黄黄的,兴奋得直打哆嗦。地上,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的,像是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是一堆让太阳烤干的牛粪。老人们开始打捞着泯灭的往事,交头接耳:谁家的猪养得最肥,谁家今年收成最好,谁家的闺女腊月里要出嫁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毕毕剥剥,满嘴流油。通常,他们都以为这儿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人间天堂。A第句中的“哆嗦”一词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描绘了叶子的动态,更生动地表现出其沐浴在阳光下的兴奋的程度。B第句以“皮球”、“牛粪”的比喻描画了狗舒服自在的神态。C第句反复使用“谁家的”,强调了老人们“交头接耳”的内容,表现出了他们道人长短的缺点。D第句主要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老人们充分享受阳光的满足感与幸福感。2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B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C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其他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D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3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物质欲望是无穷的,为了保持清廉,必要时过一过的生活是很有好处的。离开的城市,不用再面对那些来势汹汹的压力,是极好的。像我这样天生愚笨的人,真的需要比别人多十倍的来潜心学习远离欲望。A箪食瓢饮震耳欲聋只功夫B贫困潦倒人声鼎沸只工夫C贫困潦倒震耳欲聋就功夫D箪食瓢饮人声鼎沸就工夫4 . 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论争: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如何走向现代化?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ABCD5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燥热(zo)踌躇(ch)狼藉(j )藏污纳垢(gu)B翘首(qio)窒息 (zh)滞留(zh)筋疲力尽(jng)C黝黑(yu)蹒跚 (mn )颓唐(tu)杳无消息(yo)D琐屑(xi)胆怯(qu)慰勉(wi)殚精竭虑(dn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训练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 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拉刷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来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6 . 文章围绕着“我”和母亲写了几件事?请简要概括。7 . 文章的结尾写“我”去北海观赏菊花,你认为这样安排有哪些作用?8 . 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9 . 用简要的话来概括一下母亲的形象。10 . 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作者从“看花”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1 . 第段说:“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你认为母亲“挡在窗前”是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为什么?12 . 第段说:“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从全文看,母亲“艰难的生活”体现在哪些方面?13 . 从全文看,结尾处对于“菊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14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三、对比阅读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见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5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与儿女讲论文义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元方入门不顾16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17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B“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点明了不守信用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C“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讲论文义指的是谢太傅虚心向孩子们请教文章的含义。D咏雪最后一句点明“兄女”的身份,表达出作者对谢道韫才情的欣赏和认可。四、句子默写18 . 用诗文原句填空。(1)醉里挑灯看剑,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酒酣胸胆尚开张,_,又何妨!持节云中,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4)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5)_,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6)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7)是亦不可以已乎?_。(鱼我所欲也)(8)古代诗人多借“弓”的意象来抒发豪气。苏轼“_”,一展太守意气;辛弃疾“_”,常忆战场英姿。(用江城子破阵子中的诗句填空)五、诗歌鉴赏19 . 古诗阅读。请结合诗句,分析两文作者的情感。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野望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释)时年杜甫50岁。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六、综合性学习20 . 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以“校园安全,人人有责”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完成下列各题。(活动一:安全标语我书写)请将“安”字的笔顺写在下面的方框中。(活动二:安全活动我开场)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为本次活动写一段开场白。(活动三:安全责任我调查)学生认为谁该为校园安全问题承担更大的责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图所反映的情况。(活动四:安全班会我总结)作为班级新闻播报员,班会结束后,老师委托你在家长微信群里对本次班会的内容进行陈述和总结,你会怎么说?七、作文21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些人,或亲人,或同学,或对手有一些物,或书籍,或用具,或爱物常与我们一路同行,相伴相随。不经意间,给我们以鼓舞,以智慧,以力量请以“与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补全题目再写作。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600字左右。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