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73910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一、选择题11912年10月,宋教仁自北京南下布置各省选举事宜时说,“为今之计,须亟组织完善政府,欲完善政府,须有政党内阁。今国民党即处此地位,选举事若得力,自然成一国民党政府。”这表明宋教仁()A坚持国民革命路线B不承认袁世凯的总统权力C希望在中国实现政党政治D认为国民党组阁已成定局解析:A项国民革命是在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之后的事;宋教仁先生之所以组阁是因为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是责任内阁政府,其目的是限制袁世凯权力,防止独裁,而不是不承认总统权力;由题干可以得出,宋教仁正在为国民党的议会选举奔走,所以不能得出B、D两项。答案:C2“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此段文字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武昌起义B二次革命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解析:从“一人称帝”,“滇黔独立”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材料叙述的内容与护国运动有关。答案:C3以下孙中山建立和维护民主制度的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发动二次革命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国同盟会发起护国运动A BC D解析:二次革命发生于1913年,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中国同盟会建立于1905年,护国运动发生于19151916年,所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答案:C4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反对袁世凯称帝,这主要说明了()A梁启超已成为革命派B袁世凯曾出卖维新派C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D袁世凯的“中华帝国”是封建性质的政权解析: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反对袁世凯称帝,这主要说明了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所以选C。答案:C51918年孙中山发表通电指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这表明当时孙中山()A正确揭示了近代军阀割据问题B断然决定同军阀决裂C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D对南北军阀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解析:从所给材料看,孙中山开始认识到曾经表示拥护革命的西南军阀同北洋军阀的反动本质是一样的。答案:D二、非选择题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袁世凯小传袁世凯于1859年9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县。1881年参军。1882年到朝鲜平定军乱,因战斗立功被清廷任命为帮办朝鲜军务。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回国,在辽东前线协助转运粮械。维新变法中,袁世凯亦是其中一员,他以一封万言条陈呈送皇帝,提出完整的改革纲领。同年12月,他入主天津小站,用西法编练中国首支新式陆军。1898年9月18日,谭嗣同秘访袁世凯,将“围园劫太后”的计划告知,并要求袁世凯帮助。袁世凯一面假意答应谭嗣同的要求,一面向清廷告密,导致了戊戌政变。1899年冬,袁世凯任山东巡抚。他认定义和团为“左道邪教”,全力镇压,使义和团在山东无法立足。1901年袁世凯创建山东大学堂(今山东大学)。1902年,他在保定编练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同时,他参与了废科举、督办新军、建学校、办工业等,筹划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自主建造的铁路京张铁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任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南下镇压起义。袁世凯一面率军攻占汉口和汉阳,一面表达议和。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可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加紧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3月,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4年秋,日本以支持袁世凯做皇帝为条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了“二十一条”。1915年底,袁世凯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准备元旦登基,年号“洪宪”,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5年底,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孙中山等人继续反袁,不久,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根据中国近代史和百度网站有关资料编写阅读袁世凯小传后,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袁世凯的看法以及你的历史学习心得。(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解析:第一小问看法,注意辩证分析,据材料“用西法编练中国首支新式陆军”“他参与了废科举、督办新军、建学校、办工业等,筹划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自主建造的铁路京张铁路”“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袁世凯加紧逼迫清帝退位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得出,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推动中国近代化,据材料“向清廷告密,导致了戊戌政变”“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准备元旦登基”“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了二十一条”得出有专制独裁、卖国求荣的一面,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第二小问心得,结合所学,从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尺,把握时代背景,论从史出,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答案:示例:袁世凯为推动中国近代化做出了重大努力。如他用西法编练中国首支新式陆军,参与了废科举、督办新军、建学校、办工业等,筹划修建了京张铁路;他顺应历史潮流,促使清帝退位,实行共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同时,袁世凯又有专制独裁、卖国求荣的一面。如他破坏维新运动,破坏民主共和制度,专横独裁,复辟帝制;他出卖民族利益,接受了日本的“二十一条”等。心得:袁世凯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从评价袁世凯中我体会到:评价历史人物要把握时代背景,根据人物的活动史实,从不同角度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评价的主要标尺是看他的活动是否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进步。7下列材料是康有为在不同时期的思想,阅读后回答问题。材料一(1898年)“人不能有常而无变,春秋发明改制,易取其变易,天人之道备矣。”“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三权者,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也。”材料二(1902年)(中国)“与美迥异不同”,革命必至“内乱相残”,“令外人得利”。(1912年8月)“今既合五族而大一统,存帝号而行共和今际破坏,虽吾党所不预,而他时建设,岂吾党所能辞?”“讲乎外势而先弭内乱,以国为重而民从之,保中国已有之粹,而增其未备。”(1913年6月)“名为共和,实则共乱”,“仅令千数百之暴民得民权平等自由,是排除一人之专制而增设千数百人之专制”,“追思戊戌时,鄙人创议立宪,实鄙人不察国情之巨缪也。”摘编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康有为的思想及其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思想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解析:(1)第一小问思想,据材料一“人不能有常而无变”“变事而已,非变法也”得出主张变法,据材料一中“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得出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据材料一中“三权者,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也”得出三权分立;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一“春秋发明改制,易取其变易”“日本改定国宪”“三权者”结合所学得出,借鉴西方政治思想,托古改制,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革命必至、内乱相残,”“今既行共和他时建设,岂吾党所能辞”得出由反对发动革命转变为接受辛亥革命项目成果,共同建设民国,据材料二“名为共和,实则共乱”得出转变到否定民国共和成果,据材料二中“鄙人创议立宪,实鄙人不察国情之巨缪也”得出对自己追求君主立宪的道路表示怀疑;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今既行共和”得出民国建立,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据材料二“1913年6月”得出对北洋军阀黑暗政治失望,结合所学,从时代、个人等角度回答得出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自身的政治失败。答案:(1)思想:主张变法,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特点:托古改制,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借鉴西方政治思想。(2)变化:由反对发动革命转变为接受辛亥革命项目成果,共同建设民国;再转变到否定民国共和成果;进而又对自己追求君主立宪的道路表示怀疑。原因:民国建立,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对北洋军阀黑暗政治失望;自身的政治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