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五课 文化创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72194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第五课 文化创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 第五课 文化创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 第五课 文化创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课 文化创新【考点分析】考点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一)自主学习1. 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2.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们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二)疑难突破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重要根源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灵感最终来自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动力来自社会实践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社会实践。(三)误区警示1、文化创新的渊源和源泉是一回事。提示:错误。二者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但二者有密切关系。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而且又是唯一来源,亦成为新文化的本原。2、文化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离开社会实践。提示:错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四)总结升华考点二文化创新的意义(一)自主学习1.文化创新的意义(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进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2文化创新的主体(1)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2)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3)要求:自觉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二)疑难突破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人们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所以说,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的灵感最终来自于社会实践。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所以说,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总之,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旧的文化形态的消亡、先进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进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2、正确理解文化创新与人民群众的关系。(1)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地位。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2)文化创新的要求文化创新必须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吸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三)误区警示1、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提示: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2、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提示:错误。不科学。文化创新还有另一个积极作用,即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3、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提示:错误。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不是作者的灵感,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4、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提示:错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四)总结升华考点三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一)自主学习1、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2、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生活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二)疑难突破1、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二者并不矛盾。文化创新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否则就会推动文化创新的根基;只有体现时代精神,才能使文化创新成为现实,否则文化就会停滞不前。2、文化创新的根基和文化创新的基础是不是一回事?二者不是一回事。文化创新的根基是传统文化;文化创新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必须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3、正确理解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以摒弃传统从头开始。对于一个民族和归家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任何创新都必须立足于现实,从时代的发展中吸取营养,体现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要求文化创新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所以,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二者之间并不矛盾。(三)总结升华考点四 创新与借鉴、融合(一)自主学习1、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2、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推动文化创新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3、进行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正确态度(1)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2)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因为,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二)疑难突破1、文化创新提示的问题主要是交流、融合文化创新提示的问题主要是继承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2、注意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不同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只能是社会实践,这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从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角度讲,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二是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角度讲,要吸收、借鉴其他各民族优秀成果,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3、正确理解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前提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前提,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通过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从而实现文化的创新,促进本民族文化的繁荣。过程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态度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原则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错误倾向文化创新,既要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4、文化交流中“以我为主”和“海纳百川”不矛盾。(1)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利于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有利于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2)文化交流中“海纳百川”表明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交流、融合、合作和共处。5、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是通过继承积累下来的,并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文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总之,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三)误区警示1、文化创新注意的问题主要是交流、融合。提示:错误。文化创新注意的问题主要是继承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四)总结升华考点五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一)自主学习1、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1)对于文化创新而言,这意味着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2)克服四个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3)正确方向:我们更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二)疑难突破1、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立场。发展性原则文化创新必须与时俱进,跟随时代进步,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特征要求扬弃性原则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文化创新,要求我们首先要正确对待历史,尊重历史,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创造性原则我们进行文化创新不仅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要追求超越和升华,既要敢于创新,又要善于创新开放性原则开放性是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特征。进行文化创新,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2、文化创新的主体、源泉、根基、动力、基础、途径、根本途径、基本途径。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只能是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从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角度讲,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二是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角度讲,要吸收、借鉴其他各民族优秀成果,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3、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1)原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2)意义: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前途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能力的大小。文化创新对社会(经济,政治,综合国力)与对人的作用。(见第一单元文化的作用。)4、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传统文化,药批判继承,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坚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吸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三)总结升华【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