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第13周教学设计(别了不列颠尼亚)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65310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13周教学设计(别了不列颠尼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13周教学设计(别了不列颠尼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13周教学设计(别了不列颠尼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闻知识,学习和掌握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洞察世相、了解历史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 合作 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二、相关文体知识 了解新闻的正文一般分为哪几个部分? 明确: 新闻的一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新闻的主要结构: 标题:全文的“眼睛”,可以只有一个大标题,有时也有引标和副标。 导语:一般是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括。 主体:正文部分,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阐述生动、具体的新闻事实。 三、理清行文思路,筛选相关信息。 本文结构梳理: 导语:(1段) 主体:(210段) 结语:(11段) 1.在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哪四个场景?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明确: 场景一:6月30日下午4:30,末代港督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15,添马舰东面广场告别仪式,降英国国旗。 场景三:7月1日子夜时分,中英交接仪式, 最后一次降下米字旗。中国国旗升起。 场景四:0:40,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坐船离开香港。 象征意义:英国殖民主义者结束在香港的统治权,中国恢复香港主权 2.作者插入了哪些新闻背景,谈谈其作用。 明确: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作用:这句话表面上说的是港督的建筑,实际上是在告诉人们,香港已经回归祖国,末代港督已经离去,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 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作用:这句话平实的语言,对比的鲜明,其中之一饱含了中国人民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的欣喜之情。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 作用:对中国人民来说,英国在香港进行殖民统治的这段历史是刻骨铭心的,是不应该忘记的。中国人民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香港回归祖国的一天。作者心中,人民心中,都是感情澎湃。这种感情,通过精确地记录英国统治香港的时间来表现,语言含蓄,很有分寸。 四、重要句子解读 1.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好在哪里? 明确: 主谓倒装,更能表达情感。 虚实结合实指不列颠尼亚号游轮离开香港。虚指英国结束在香港的殖民统治。 2.最后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是什么意思? 明确: 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含义,这短短十三个字,运用对比手法,包含着无穷的意蕴:“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大新闻? 2、这篇新闻有何独特之处?为何成为新闻史上的名篇?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 合作 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完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一定的收获和感受,也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无外乎这两个问题:其一,“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却成了新闻?其二,这篇新闻为何成为新闻史上的名篇? 我们今天的课堂,将就这两个问题展开探讨。 二、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按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结语几方面概括一下这篇新闻的内容。 明确: 导语:布热金卡阳光明媚但曾是人间地狱(13) 背景:引 入奥斯维辛背景材料介绍奥斯维辛可怕的历史(46) 主体:随参观者脚步而行(715) 结语:再次强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6) 概述内容 明确:作者先写布热金卡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进而交待相关的历史背景,接着写游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参观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女囚绝育实验室、长廊上的照片、窒息室等场所的情景以及参观者的真实感受,最后作者再次强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三、梳理探究 1.你怎样理解标题中所说的“没有什么新闻”? 明确: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建立的集中营,是一所令人不寒而栗的杀人工厂。它总共存在4年零9个月,即1730天,在这段时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平均一天死去2312人,这就是当年人们听惯了的每天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骇人听闻的新闻! 而今天的奥斯维辛曾经的杀人工厂,已经不再杀人。就常理而言,这里确实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2.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了,为什么还要写下这篇报道?(提示:这说明“没有什么新闻”具有新闻价值) 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意识到,曾经的杀人工厂已经不再杀人,这对爱好和平的人来说,是他们经历了多少磨难付出了多大牺牲才换来的最激动人心的好消息,这难道不值得报道不值得与读者分享吗?杀人工厂不再杀人,甚至呈现出一派祥和安宁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就是最大的新闻! 记者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所以,作者想借助这篇新闻报道,警醒人们,不要忘记那段黑暗的历史,他意在唤醒人们关于灾难的回忆。 3.要怎样才能更好地警醒人们呢? 明确:最大限度地突破“零度创作”原则,真实再现参观者的主观感受;注重描绘细节,尽可能地再现历史,以唤醒人们的灾难记忆。 4.有哪些细节让你觉得具有震撼效果? (1)刚步入奥斯维辛,作者便看到这里阳光“明媚温暖”,绿树“婆娑起舞”,孩子们高兴地“追逐嬉戏”,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机盎然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毫不隐讳地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读者由惊诧到困惑到警醒:风光固然美好,却与奥斯维辛的历史不相协调。奥斯维辛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内心的情感,这情感是那样的错综复杂,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2)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重点描写参观者们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参观者一开始是“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由于震惊“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这些细节所传达出的内心感受是如此的沉重,不断地敲击着读者们的心。 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参观者竟然“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而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我们无从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具体情况,因为作者没有写也不屑于写,但我们却因此能想见当年的残酷景象。能感受到这样的参观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带给人们深刻的反思!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作者明知不该却固执地要将这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仅仅是为了让读者难以忘怀吗?也许有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也许还有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从长廊的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 明明是参观者们在看着照片,怎么却成了照片上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种主客错置的表达既不是语法的错误,也不是修辞的滥用,而是参观者的心灵被鞭打被拷问的真实写照。 “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照片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我们知道,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它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对人性的反思。 四、归纳总结 1、“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却成了新闻? 明确:其一、杀人工厂不再杀人,甚至呈现出一派祥和安宁生机勃勃的景象,这种极为异常的现象,就是最大的新闻;其二,源于一种责任,借助这篇新闻报道,以警醒人们不要忘记那段黑暗的历史,以唤醒人们关于灾难的回忆。 2、这篇新闻有何独特之处?为何成为新闻史上的名篇? 明确:结合普利策新闻奖颁奖词归纳总结这篇新闻的特点。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特点:突破零度原则,强调主观情感;着眼细节描述;对比反衬;让人们思考生命、自省人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