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1)(含解析)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94085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1)(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1)(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1)(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1)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时化学变化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葡萄酿酒C沙里淘金D海水晒盐2201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下列图标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的是()ABCD3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陶瓷B铝合金C棉麻织物D聚乙烯塑料4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和所属的类别都正确的是()A乙醇、C2H5OH、有机物B锰、MN、金属单质C氯酸钾、KClO3、金属氧化物D氧化汞、HgO、非金属氧化物5下列实验操作或数据中,正确的是()A称量10.05g固体B检查气密性C加热液体D量取9.5mL液体6某工业盐酸中因含有少量FeCl3(不含其它杂质)而显黄色,测知该盐酸中H+和Cl的个数比为88:97,则其中Fe3+和Cl的个数比为()A1:97B1:3C3:1D3:977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倒入大量的水灭火B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露时,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C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滴入稀盐酸来中和D图书档案起火,用大量水浇灭8某同学测定了一些食物的pH如下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食物 蕃茄 橘子 鸡蛋清 牛奶 玉米 pH 4 3 8 6 8A胃酸过多的病人适宜多吃橘子B牛奶和鸡蛋清都显碱性C番茄的酸性比橘子强D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9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A草木灰B碳铵C尿素D熟石灰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去除杂质的方法ANaCl(KNO3)溶解,过滤,蒸发B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CCO(CO2)通入NaOH溶液再用浓硫酸干燥DZn(Cu)加过量CuSO4溶液,过滤AABBCCDD11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三”的小结B日常生活经验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构成原子的粒子:质子、中子、电子三大化石燃料:氢气、石油、煤除去餐具上的油渍用洗涤剂清洗区别硬水软水常用肥皂水检验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用食醋泡洗C数字含义D物质俗名Fe2+: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SO2: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Ca2+:一个钙离子固体二氧化碳俗名干冰碳酸氢钠俗名苏打金属汞俗名水银AABBCCDD12下列各组物质投入水中搅拌后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AKNO3、HCl、CuCl2BBa(OH)2、BaCl2、Na2SO4CNa2CO3、NaCl、Ca(OH)2DNaOH、KCl、H2SO413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A食盐B生石灰C硝酸铵D蔗糖14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向一定量的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B向一定量的MnO2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C向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D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1分)15写出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1)氦气:;(2)4CH4:;(3)NH4+:;(4)硝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16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1)反应后的物质是(填“纯净物”、“混合物”)(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7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18号元素的元素名称为;(2)由1号、8号和12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3)镉(C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镉原子的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形成(填粒子的化学符号)1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M点表示的意义是(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填“”、“”或“=”)(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下同)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4)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码码盒)、烧杯和19镁、铜、铁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1)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CO3)、黄铁矿(FeS2)等若用矿炼铁会产生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CO在高温时与赤铁矿反应的方程式为,炼得的生铁合金容易生锈,请列出举一种防锈的方法(2)晓明同学为了验证铁、镁、铜的活动性顺序,已有的药品是镁带、铜丝、铁丝,那他还应选择的盐溶液是:(写化学式)(3)现有等质量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Y、Z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20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某些单质,其中Cu约占10.3%、Zn约占5.0%、S约占1.2%,现欲回收铜和锌,并对硫进行环保处理,主要步骤如图所示:(1)步骤产生的废气A中,一定含有的有害气体是(2)步骤中含铜元素的物质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3)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有人认为若步骤中空气不足量,会导致锌的回收率降低,你认为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21铝和氧化铁的反应:2Al+Fe2O3Al2O3+2Fe,该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某小组取铝粉和氧化铁混合物使之充分反应,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同时有熔融物生成该小组对所得熔融物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物质AlAl2O3FeFe2O3熔点/660205415351462沸点/246729802750【实验猜想】:甲同学推测熔融物中含有铁和铝若甲同学的推测成立,其理由是【实验验证】:(1)请你帮助甲同学完成验证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的熔融物于试管中,加入固体全部溶解、有无色气体逸出、熔融物含有铁和铝(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又用定量的方法帮助他进一步验证取4.6g该熔融物于烧杯中,滴加a g稀硫酸时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a+4.4)g反应后的溶液经处理后得到19.0g的固体通过实验,乙同学得出甲同学的猜想成立,理由是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22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横线上: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3)小李在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装置选用A、F、G)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bcd,F装置内导管(“b”或“c”)该怎样延伸?请画出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算出的氧气体积为理论值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大于理论值(水的体积测量准确),你认为原因是(4)实验室中选用C和D装置还可以制取另一种气体,请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若要检查该发生装置是否漏气,则方法是(5)装置B、D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6)有一名同学欲用H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通入(填“e”或“f”)23实验室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请你完成以下探究:猜想:该化肥是NH4Cl,猜想:该化肥是猜想:该化肥是NH4HCO3,猜想:该化肥是尿素【实验探究】(1)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证明猜想不成立;写出其中一种化肥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如图1,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水振荡,再选(图2)中溶液滴入试管中,若无气泡放出,则猜想不成立(3)在步骤(2)的试管中再滴入(如图2)中的溶液,若,则猜想成立;若,则猜想成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五、(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24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如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1)该口服液中的锌属于(填“常量”或“微量”)元素(2)葡萄糖酸锌中的C、H、O和Zn的原子个数比为(3)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4)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须服该口服液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5)每支该口服液中含葡萄糖酸锌(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5)mg25化学科技小组同学将13.9g含杂质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90.5g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反应时间t/st0t1t2t3t4t5t6气体质量m/g00.881.762.643.524.44.4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g(2)求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3)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画出反应是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2016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时化学变化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葡萄酿酒C沙里淘金D海水晒盐【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沙里淘金是将金子从沙子里提取出来,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2201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下列图标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的是()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加油站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气,要防止引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适合在加油站使用,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适合在加油站使用,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适合在加油站使用,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加油站应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陶瓷B铝合金C棉麻织物D聚乙烯塑料【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合成材料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可根据定义进行解答【解答】解:A、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B、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B错误;C、棉麻织物是天然纤维素,不是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C错误;D、聚乙烯塑料是塑料制品,塑料是最大的合成材料,故D正确故选D【点评】要抓住合成材料概念的两个关键,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4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和所属的类别都正确的是()A乙醇、C2H5OH、有机物B锰、MN、金属单质C氯酸钾、KClO3、金属氧化物D氧化汞、HgO、非金属氧化物【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乙醇俗称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锰的化学式为Mn,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C、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D、氧化汞的化学式为HgO,是含有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下列实验操作或数据中,正确的是()A称量10.05g固体B检查气密性C加热液体D量取9.5mL液体【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A、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克,且读书时不估读,所以称量不出10.05g固体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B、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C、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是否用的酒精灯火焰的外焰等D、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选取的量程太大,会因刻度不精确而使量取的液体体积不准确【解答】解:A、应考虑托盘天平的读数方法,所以实验的数据不合实际;药品放在纸上或烧杯中,防污染、腐蚀托盘;B、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是否有气泡冒出,图中操作正确;C、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防止沸腾溅出;用焰心加热,会引起试管炸裂;图中操作错误;D、量取9.5mL液体,最好选取10毫升的量筒,图中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还考查量筒中量程的选择方法6某工业盐酸中因含有少量FeCl3(不含其它杂质)而显黄色,测知该盐酸中H+和Cl的个数比为88:97,则其中Fe3+和Cl的个数比为()A1:97B1:3C3:1D3:97【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溶液不显电性,在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带电荷数值相等【解答】解:H+与Cl的个数比为88:97,则负电荷总数为97,氢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为88,要保证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值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值相等,则铁离子需要提供9个正电荷,一个铁离子带三个正电荷,故铁离子个数为3,所以Fe3+与Cl的个数比为3:97,观察选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离子个数比的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值相等进行7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倒入大量的水灭火B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露时,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C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滴入稀盐酸来中和D图书档案起火,用大量水浇灭【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化学与能源;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由油的密度比水小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C、眼里不慎溅入酸碱溶液时,应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使用酸碱性较弱的药液进行中和D、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不能有水,否则容易受损【解答】解:A、油的密度比水小,油锅着火,用水灭火,油会浮于水面上,不能起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煤气具有可燃性,泄露遇明火、电火花等可能发生爆炸,打开抽油烟机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该选项说法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有较强的腐蚀性,不慎溅入眼中,应用大量水冲洗,而不能采取同样有较强腐蚀性的稀盐酸来处理,故选项说法错误D、图书档案起火,不能用大量水浇灭,否则容易受损,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防止爆炸的措施、灭火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某同学测定了一些食物的pH如下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食物 蕃茄 橘子 鸡蛋清 牛奶 玉米 pH 4 3 8 6 8A胃酸过多的病人适宜多吃橘子B牛奶和鸡蛋清都显碱性C番茄的酸性比橘子强D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分析】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pH小于7时,pH越小,酸性越强;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解答】解:A、胃酸过多的人最宜进食的食物应该是显弱碱性的食物,橘子显酸性,故应少食用橘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牛奶的pH小于7,显酸性;鸡蛋清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番茄的pH为4,橘子的pH为3;pH小于7时,pH越小,酸性越强,故番茄的酸性比橘子弱;故选项说法错误D、橘子汁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9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A草木灰B碳铵C尿素D熟石灰【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草木灰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B、碳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C、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D、熟石灰具有腐蚀性,不能做肥料,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去除杂质的方法ANaCl(KNO3)溶解,过滤,蒸发B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CCO(CO2)通入NaOH溶液再用浓硫酸干燥DZn(Cu)加过量CuSO4溶液,过滤AABBCC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NaCl、KNO3均易溶于水,不能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NaOH溶液和Na2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用浓硫酸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Zn能与过量CuSO4溶液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铜,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1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三”的小结B日常生活经验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构成原子的粒子:质子、中子、电子三大化石燃料:氢气、石油、煤除去餐具上的油渍用洗涤剂清洗区别硬水软水常用肥皂水检验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用食醋泡洗C数字含义D物质俗名Fe2+: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SO2: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Ca2+:一个钙离子固体二氧化碳俗名干冰碳酸氢钠俗名苏打金属汞俗名水银AABBCCDD【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盐的化学性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化学与能源;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三大化石燃料是石油、天然气、煤进行分析;B、根据用洗涤剂清洗可以除去餐具上的油渍,常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水壶中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醋会与碳酸钙反应进行分析;C、根据Fe2+: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进行分析;D、根据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进行分析【解答】解:A、三大化石燃料是石油、天然气、煤,故A错误;B、用洗涤剂清洗可以除去餐具上的油渍,常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水壶中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醋会与碳酸钙反应,故B正确;C、Fe2+: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故C错误;D、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要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2下列各组物质投入水中搅拌后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AKNO3、HCl、CuCl2BBa(OH)2、BaCl2、Na2SO4CNa2CO3、NaCl、Ca(OH)2DNaOH、KCl、H2SO4【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开放题;元素与化合物;压轴实验题【分析】抓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和常见溶液的颜色【解答】解:由于复分解反应必须有沉淀、气体和水生成,因此B中的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能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C中的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结合能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D中的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能生成水,而A中虽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但是氯化铜溶液是蓝绿色的,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和常见溶液的颜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13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A食盐B生石灰C硝酸铵D蔗糖【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物理知识中的连通器原理,可知左右液面相平说明容器内压强和外界压强相等,当液面发生变化;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了,说明容器内压强减小,根据热涨冷缩现象,导致压强变化【解答】解:A、食盐加入水中,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故错误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故错;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故正确D、蔗糖加入水中,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故错误故选C【点评】要了解物质溶于水的过程,知道为什么放热和吸热,记住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的常见物质常见的遇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吸热的有:硝酸铵14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向一定量的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B向一定量的MnO2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C向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D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考点】盐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压轴实验题【分析】A、Na2CO3首先与HCl反应放出气体二氧化碳,待完全反应后,继续与CaCl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B、根据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分析;C、随着氢氧化钠的增多,溶液酸性逐渐减小,当盐酸反应完时,溶液就显碱性,D、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反应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而使饱和溶液因减少溶剂水而析出固体,饱和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同时减少【解答】解:A、向CaCl2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慢慢滴入Na2CO3溶液,Na2CO3首先与HCl反应放出气体二氧化碳,待完全反应后,继续与CaCl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沉淀的生成不是从零刻度开始的,而是需要离开零刻度点故A错误;B、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的质量一直不变,故B错误;C、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入NaOH,随着氢氧化钠的增多,溶液酸性逐渐减小,当盐酸反应完时,溶液就显碱性,故C正确;D、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反应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而使饱和溶液因减少溶剂水而析出固体,饱和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同时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到纵横坐标轴的说明文字,这是对曲线所反应规律判断的依据,不可仅凭经验去解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1分)15写出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1)氦气:He;(2)4CH4:4个甲烷分子;(3)NH4+:铵根离子;(4)硝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NO3)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解答】解:(1)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4CH4可表示4个甲烷分子(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NH4+可表示为:铵根离子(4)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硝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可表示为:(NO3)2故答案为:(1)He;(2)4个甲烷分子;(3)铵根离子;(4)(NO3)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6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1)反应后的物质是混合物(填“纯净物”、“混合物”)(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所提供的原子模型,分析每种分子的原子构成,然后写出它们的化学式,后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解答】解:(1)从反应后的分子模型推断,里面含有二氧化碳分子和氧分子,所以反应后的物质是混合物(2)通过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模型推断,反应物为一氧化碳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O22CO2答案:(1)混合物(2)2CO+O22CO2【点评】学会阅读分子的模型示意图,能根据提供的原子图形判断分子原子构成和化学式,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17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18号元素的元素名称为氩;(2)由1号、8号和12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H)2(3)镉(C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镉原子的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形成Cd2+(填粒子的化学符号)【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2)首先确定元素名称,再来书写化学式;(3)根据镉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分析镉元素的性质进行解答【解答】解:(1)18号元素的元素名称为氩;故填:氩;(2)1号元素是氢元素,8号元素是氧元素,12号元素是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氢氧化镁,故填:Mg(OH)2;(3)由镉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的电子数是2,小于4,在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镉离子,符号为:Cd2+故答案为:失去;Cd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化学式的书写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M点表示的意义是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填“”、“”或“=”)(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E(填序号,下同)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4)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码码盒)、烧杯和量筒、胶头滴管【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M点表示的意义是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据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可知:溶解度大的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观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大于乙;(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A、降低温度,溶解度减小,溶液达到饱和,溶剂的质量不变,故A错误;B、降低温度,溶解度减小,溶液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故B正确;C、降低温度,溶解度减小,溶液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D、降低温度,溶解度减小,溶液达到饱和,溶液的质量不变,故D错误;E、饱和只是相对于某种溶质而言的,所以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故E正确故选:BE;(4)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称量固体药品用的托盘天平(带砝码盒),溶解需要的烧杯,取药品的药匙,搅拌、加速溶解的玻璃棒,还需要量取液体的量筒和定容用的胶头滴管故答案为:(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3)BE;(4)量筒,胶头滴管【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9镁、铜、铁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1)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CO3)、黄铁矿(FeS2)等若用黄铁矿(FeS2)矿炼铁会产生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CO在高温时与赤铁矿反应的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炼得的生铁合金容易生锈,请列出举一种防锈的方法在金属表面涂油漆(2)晓明同学为了验证铁、镁、铜的活动性顺序,已有的药品是镁带、铜丝、铁丝,那他还应选择的盐溶液是:FeCl2(写化学式)(3)现有等质量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Y、Z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X【考点】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铁的冶炼;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炼铁选用的铁矿不仅要选含铁量高的,还要选“有害元素”少的进行解答;(2)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设计实验证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使用活动性居中的金属为单质、强和弱的金属为盐溶液的方法,或是活动性居中的金属为盐溶液,强和弱的金属为单质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加酸观察是否产生气体的方法进行解答;(3)根据X、Y、Z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可知一定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分析【解答】解:(1)黄铁矿(FeS2)含有硫元素,所以矿炼铁会产生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二氧化硫;CO在高温时与赤铁矿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炼得的生铁合金容易生锈,防锈的方法:铁合金保持干燥,或在金属表面涂油漆;故填:黄铁矿(FeS2);3CO+Fe2O32Fe+3CO2;在金属表面涂油漆;(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MgFeCu,用实验方法探究Mg、Fe、Cu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根据已有的试剂是镁带、铜丝、铁丝,可以根据使用活动性居中的金属为盐、强和弱的金属为单质的方法,所以,可以使用氯化亚铁溶液;故填:FeCl2;(3)三种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XZY,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YZX故填:YZX【点评】掌握铁的冶炼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20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某些单质,其中Cu约占10.3%、Zn约占5.0%、S约占1.2%,现欲回收铜和锌,并对硫进行环保处理,主要步骤如图所示:(1)步骤产生的废气A中,一定含有的有害气体是SO2(2)步骤中含铜元素的物质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H2SO4=CuSO4+H2O,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ZnSO4、CuSO4、H2SO4(3)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4)有人认为若步骤中空气不足量,会导致锌的回收率降低,你认为是否正确?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由于稀硫酸过量,Zn和ZnO都能转化为ZnSO4,不影响锌的回收率【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1)因为烟泥中含有硫的单质,故加热后会生成有毒气体二氧化硫(2)由于固体B中含有氧化锌与氧化铜,所以和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铜及硫酸锌两种新的溶质(3)通过生成物的分析可以看出甲是锌反应时会置换出铜,并消耗溶液中的剩余硫酸(4)空气量不足不会影响锌的回收,因为不管锌在第一步中是否被氧化,在第二步中都会完全转化为硫酸锌,不会影响锌的回收【解答】解:(1)烟泥中存在单质硫,在空气中加热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故答案为:SO2;(2)固体B中含有氧化锌与氧化铜,两者均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及硫酸锌两种新的溶质,由于反应中硫酸过量所以溶液中还存在剩余的硫酸故答案为:CuO+H2SO4=CuSO4+H2O;ZnSO4、CuSO4、H2SO4;(3)由于生成物是铜与硫酸锌可知甲是锌,过量的锌除置换铜外还会消耗溶液中的剩余硫酸,所以会发生两个反应,即锌与硫酸铜、锌与硫酸故答案为: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4)有分离过程可以看出,不管锌在第一步中是否被完全氧化,在第二步中都会完全转化为硫酸锌,也就是最终锌完全转化为硫酸锌,因而不会影响锌的回收故答案为:不正确;由于稀硫酸过量,Zn和ZnO都能转化为ZnSO4,不影响锌的回收率【点评】此题是对物质分离与提纯的知识的考查,解决的重点是对每一步具体的反应做出详细的分析与判断,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21铝和氧化铁的反应:2Al+Fe2O3Al2O3+2Fe,该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某小组取铝粉和氧化铁混合物使之充分反应,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同时有熔融物生成该小组对所得熔融物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物质AlAl2O3FeFe2O3熔点/660205415351462沸点/246729802750【实验猜想】:甲同学推测熔融物中含有铁和铝若甲同学的推测成立,其理由是发生反应时的温度可达到铁和铝的熔点【实验验证】:(1)请你帮助甲同学完成验证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的熔融物于试管中,加入加入稀盐酸,把气体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固体全部溶解、有无色气体逸出、气体燃烧,烧杯壁有水出现熔融物含有铁和铝(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又用定量的方法帮助他进一步验证取4.6g该熔融物于烧杯中,滴加a g稀硫酸时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a+4.4)g反应后的溶液经处理后得到19.0g的固体通过实验,乙同学得出甲同学的猜想成立,理由是熔融物与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小于同质量的铝而大于同质量铁完全反应所生成氢气的质量【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实验设计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推断混合物的可能组成【分析】实验猜想根据物质的熔点及反应时的温度,判断在该温度下可熔融的物质;(1)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可知,铁和铝都能与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因此,可利用此性质对熔融物中的铁和铝进行检验;生成氢气可通过燃烧检验生成物而判断;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对氢气的检验;(2)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知反应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然后通过极端假设的方法,利用一定量金属与酸反应反应生成氢气质量=金属质量,判断熔融物中金属的组成【解答】解:实验猜想反应量的温度可高达1550,在此温度下,铁、铝都可熔化为液体;因此可推测熔融物中含有铁和铝;故答案为:发生反应时的温度可达到铁和铝的熔点;(1)利用金属铁、铝都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把熔融物放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点燃生成水,可判断气体为氢气;故答案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加入稀盐酸,把气体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气体燃烧,烧杯壁有水出现(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a g+4.6g)(a+4.4)g=0.2g;假设4.4g熔融物全部为铁,则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4.4g0.16g0.2g;假设4.4g熔融物全部为铝,则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4.4g0.49g0.2g;可判断熔融物不能为纯净的铁,也不可能为纯净的铝,应为铁和铝的混合物;故答案为:熔融物与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小于同质量的铝而大于同质量铁完全反应所生成氢气的质量【点评】等质量的金属镁、铝、锌、铁与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关系为铝镁铁锌;根据这一关系可以较方便判断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22(2016广东模拟)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长颈漏斗(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横线上:A图中,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了,应该略向下倾斜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3)小李在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装置选用A、F、G)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3O2 若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bcd,F装置内导管(“b”或“c”)该怎样延伸?请画出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算出的氧气体积为理论值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大于理论值(水的体积测量准确),你认为原因是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4)实验室中选用C和D装置还可以制取另一种气体,请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若要检查该发生装置是否漏气,则方法是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一段时间后,液柱不下降,证明装置气密性好(5)装置B、D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随开随停(6)有一名同学欲用H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通入f(填“e”或“f”)【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熟练掌握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及其用途;(2)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解答;(3)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bcd,F装置内导管,c管延长,有利于排水;了解正确读数的时机,待冷却到室温再读数;(4)根据用C装置制取氧气时,要用过氧化氢作反应物,二氧化锰(固体)作催化剂解答;(5)根据装置特点分析解答;(6)根据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解答【解答】解:(1)图中是长颈漏斗;(2)实验中用试管给固体加热时,为防止试管因水流入底部炸裂,试管口应向下倾斜故答案为:A图中,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了,应该略向下倾斜;(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2KCl+3O2 若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bcd,F装置内导管,c管延长,有利于排水,故如图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算出的氧气体积为理论值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大于理论值(水的体积测量准确),原因是: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4)用C装置制取氧气时,要用过氧化氢作反应物,二氧化锰(固体)作催化剂,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若要检查该发生装置是否漏气,则方法是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一段时间后,液柱不下降,证明装置气密性好;(5)B装置中有阀门,可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故答案为: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随开随停;(6)因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应从导管口f通入答案:(1)长颈漏斗;(2)A图中,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了,应该略向下倾斜;(3)2KClO32KCl+3O2 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4)2H2O22H2O+O2;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一段时间后,液柱不下降,证明装置气密性好;(5)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随开随停;(6)f【点评】本题通过对制取常见气体试验装置的考查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