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女娲造人》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91473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女娲造人》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女娲造人》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女娲造人》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3.女娲造人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学会本课“藤、添、娲”等10个生字。掌握“管理、果 然、终止、未免”等词语的用法,并能模仿造句。(2)掌握神话的特点,体会想象在神话中的作用。(3)使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 养学生的想象力。思考自身来源,珍爱生命。2、预习要点 (1)预习重点生词并做好标记。(2)阅读课文,能够简要概括文章各段段意。3、达标练习(1)解释下列词语:澄澈: 。幽光: 。灵敏: 。绵延: 。 莽莽榛榛: 。 神通广大: 。(2)女娲为什么要造人?(用课文内容回答。) (3)女娲是怎么样造人的? 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的起因。开天辟地后,万物具备,世界上没有人类。 第二部分(212):写女娲造人的过程。 第三部分(1315):写人类广泛出现在世界上。 第四部分(1617):写女娲把人分成男女,叫他们自己创造后代,使人类代代延续。2、问题展示朗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呢? 女娲的慈爱、辛劳与不懈努力不正是一位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形象吗?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3、方法总结小组间讨论预习的收获,选一名同学课上做总结汇报。4、拓展交流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C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D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参考答案达标练习(1)清澈透明。 昏暗的亮光。 反应快,机灵敏捷。 延续不断。 草木丛生的样子。 有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指极其高明的本领。 (2)她看到周围的景象感到十分的孤独,当她走到池水旁时,照见了自己 的面容,看到自己的影子,忽然灵机一动,就想到了为什么不造和自己一样的生物呢。于是人类就诞生了。(3)第一种方法:用黄泥揉成团状成人。 第二种方法:用一条枯藤伸入泥潭,搅成泥浆,向地面挥洒,泥点溅落的点,就出现了人。问题展示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的起因。开天辟地后,万物具备,世界上没有人类。 第二部分(212):写女娲造人的过程。 第三部分(1315):写人类广泛出现在世界上。 第四部分(1617):写女娲把人分成男女,叫他们自己创造后代,使人类代代延续。天地无人黄泥捏人创造许多人分为男女,延续后代。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她充满生命活力与母性,有着母亲的喜与忧。从女娲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这种崇高的母爱正是我们人类生生不息的源泉。“人”的心理、情感、活动表示在:寂寞孤独、自豪欣慰、忙碌疲倦拓展交流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