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18776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霍邱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25题 共50分)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据图回答12题。1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A温差逐渐变小 B气候的海洋性越来越强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D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2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该变化所体现出的规律为()A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C非地带性 D垂直地带性读世界上某国家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回答35题。3该国家的地形特征可以表述为()A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B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由北向南降低C平原、高原面积广大,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D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地势由东向西降低4该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其主要的农产品有()A小麦、棉花、葡萄等 B玉米、甘蔗、葡萄等C水稻、大豆、棉花等 D小麦、橄榄、葡萄等5.该国是著名的农产品输出国,尤其是葡萄酒的输出量大,下列与其形成原因有关的是()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耕地面积较广单位面积产量高,交通方便,接近农产品消费市场地广人稀,适合大型机械作业葡萄生产区夏季高温少雨,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积累与产量的提高A. B. C. D.某学者在图示地区考察时发现了一些现象。回答68题。6该地区平原面积广大,但农业发展水平并不高,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A热量条件差 B降水较少C农业基础薄弱 D土壤条件差7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图中河流下游的平原地区多沼泽,下列叙述与该地沼泽形成无关的是()A地势平坦,水流缓慢B纬度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C该地区河流的凌汛现象常导致河水泛滥D该地气候寒冷,降水丰富8有关该国农业生产的正确叙述是 ( )A.农业发达,主要种植水稻 B.俄罗斯的亚洲部分是主要农业区C.伏尔加河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区 D.农业生产稳定,大量出口农产品读沿38N的地形剖面图,回答910题。9.关于图示地区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B.寒潮与台风常造成灾害性天气C.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部大平原D.人口由西部向东部和南部迁移10.关于图示地区所在国家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谷物产量不稳定,目前仍需大量进口B.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的美称C.农业现代化侧重水利工程的建设D.农业现代化侧重高度机械化读下面两幅区域图,回答1112题。11有关图中两山脉附近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山脉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山脉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B甲、乙两山脉都处于板块碰撞地带C.甲、乙两山脉的西侧都有地中海气候分布D.甲、乙两山脉以东的河流汛期均出现在510月12.有关、两地所在国家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B.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C.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D.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主要的商品谷物生产国13.读世界局部地区图。A、B、C三地的自然环境 ()A.主要受地形影响,植被出现南北差异B.主要受洋流影响,自然景观出现狭长分布C.主要受热量影响,植被出现南北差异D.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自然景观出现东西差异读下图,完成1415题。14.河流所在地形区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气候湿热人口稀疏城市密集商品谷物农业发达A.B. C. D.15.造成甲地自然带明显不同于乙地的原因是 ()A.地形、暖流 B.寒流、地形C.寒流、大气环流 D.地形、大气环流读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回答1617题。16.图中曲线P表示某地区1月份20 等温线,虚线P1、P2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等温线P应向P2方向弯曲B等温线P应向P1方向弯曲 C等温线P通过P1、P2之间没有弯曲D等温线P夏季向P1方向弯曲,冬季向P2方向弯曲17.图中A地的自然带是 ()A.热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读东经106.8地形剖面图及沿剖面各地年平均降水量曲线图,回答1820题。18.山脉是 ()A.陕西省和四川省的分界线B.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C.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一年两熟制和两年三熟制的分界线19.地形区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主要原因是 ()A.夜间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B.夜间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C.夜间大气逆辐射强,近地面气温高,上升气流强 D.夜间地面辐射强,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20.该图反映出降水与地形的关系是 ()A.海拔越高,降水越少B.海拔越高,降水越多C.山脉的南坡降水多于北坡D.山脉的南坡降水少于北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2122题。2014年3月13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大风降温,出现雨雪天气,与此同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干旱黄色预警:我国西南地区的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据此回答2122题。212014年3月13日我国北方风雨降温,而西南地区高温干旱持续,形成这种气象格局的最主要原因是()A南北纬度差异较大 B南北地形差异大 C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差异大 D南北海陆位置差异大22我国西南地区基本不受本次寒潮影响的最主要原因是()A高原地形的阻挡 B距离冬季风源地遥远 C位于较低纬度 D距离较远气象部门用五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低于10的时间段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两季。读某年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2325题。23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地形地貌差异C.各地纬度差异 D.各地经度差异24.此时从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的降水,其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B.锋面在附近活动C.受山地影响D.受台风登陆影响25.在这种天气影响下,西南地区最有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A.泥石流 B.地震C.洪涝灾害 D.水土流失二、 综合题(3题 共50分)26图甲为我国沿某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描述A地形区的地形特征。(3分) (2)B与D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和 ,B地形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请说明其主要原因。(8分) (3)A与E两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上互为长短即A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劣势)正是E地区发展农业的劣势(优势),请列举两例。(6分)27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图a)和瓦伦西亚、华沙两城市气候统计图(图b),完成下列问题。(17分)(1)图b所示甲图和乙图中,表示华沙的是_图。分析瓦伦西亚和华沙气候差异及其形成原因。(10分)(2 ) 图a中河流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它是西欧航道网的主干,试分析该河流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7分)21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图1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2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3为图1中三地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0714212835010020030040050014711月份降水(mm)气温()0714212835010020030040050014711月份降水(mm)气温()0714212835010020030040050014711月份降水(mm)气温()西欧2%韩国11%中国59%中国台湾3%日本25%北部地区西澳大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城市铁矿沙漠铁矿石出口航线自流井盆地常流河间歇河铁矿石输出港口120130302010(1) 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8分(2) 说明、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1-5 D A CD C 6-10A D C A D1115 A D C A C 16 -20B B B C C2125 C A C B A二、综合题 ( 3题 共50分)26(1)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3分) (2)B地:四川盆地 D地: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扩散,北部、西部(秦岭、横断山)的山地地势高,阻挡冬季风,使冬季风影响小。(8分) (3)A地(云贵高原)土壤贫瘠,E地(东北平原)土壤肥沃;A地(云贵高原)热量丰富,E地(东北平原)热量较少;A地(云贵高原)地形崎岖,E地(东北平原)地_形平坦;A地(云贵高原)耕地很少,且破碎;E地(东北平原)耕地广阔连片(至少两例,6分)27、 【答案】(1)乙瓦伦西亚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华沙距海较远,深处内陆受西风的影响力减弱,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暖温差大,降水少。(2) 自然条件:莱茵河水量大,水位变化小,终年不冻,水流平稳,通航里程长,与许多河流之间有运河连接,形成了庞大的内河航道网。社会经济条件:莱茵河流经国家多,流经地区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28、 答案:(1)地理分布:生产地在西澳大利亚州的中西部; 主要出口地为东亚。 优越条件:铁矿资源丰富,分布集中 ;矿山接近大型矿石输出港; 距离东亚市场较近。(8分)(2)地夏季降水集中 ;地冬季降水集中。 地夏季从亚洲吹来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转向为西北季风; 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为其带来降水; 地冬季来自海洋的西风为其带来降水。(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