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题 (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80898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题 (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题 (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题 (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十二校联考高三历史试卷2016年12月1、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 1. 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思想主要有两个源头,即 A礼与法 B道与法 C礼与乐 D农与商 2. 现存的秦琅琊台刻石是研究秦朝历史的 A原始史料 B旁证材料 C间接证据 D转手史料 3. 孔子认为,“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这里的“礼”泛指 A钱财礼物 B等级秩序 C血缘伦理 D儒学源流 4. “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陛下印曰玺。”这说明汉朝 A基本沿用秦制 B创设皇帝制度 C改革中央官职 D设立内外朝制 5. “研究中国古代边疆史,不能不研究汉武帝。”汉武帝在巩固边疆方面的贡献是 A修筑长城,抵御匈奴侵袭 B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 C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管辖 D设置伊犁将军控制天山南北地区 6. 下幅行政区划体系示意图最早当出现在哪位君主在位时期? 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高祖 D汉武帝 7.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演变成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始于 A. 西周时期 B. 春秋时期 C. 西汉初年 D. 西汉中期 8. 从文化角度看,属于“儒家文化圈”范围的国家是右图中的 A. B. C. D. 9.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其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门下省 B宋朝枢密院 C明朝锦衣卫 D清朝军机处 10. 唐朝中央政府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有政策“设计厅”之功能的是 A中书省 B. 尚书省 C. 门下省 D. 行中书省 11.元史释老传说:“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乃郡县吐蕃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可见,当时管辖吐蕃的机构是 A. 巡检司 B. 宣政院 C. 中书省 D. 军机处 12.岛夷志略记载:“自泉州顺风二昼夜可至。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年间,立 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 文中划线部分应填 A. 香港岛 B. 台湾岛 C. 明州港 D. 广州城 13. 明朝内阁距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军机处距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宫建筑布局更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有提高 C中央集权的日益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14. 许倬云认为,日本文化其实是中国文化的新阐释,事实上并没有离开中国文化的根。这种“新阐释”最早可以追溯到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15. 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这种气节折射出当时哪一社会主流思想 A道学 B佛学 C理学 D史学 16. 下列显然不是海国图志编撰意图的是 A“以夷变夏” B. “以夷款夷” C. “以夷攻夷” D. “师夷制夷” 17. 如果选择“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及其影响”为研究主题,其研究对象可选择 A商务印书馆、利玛窦 B几何原本、冯如 C商务印书馆、冯如 D同文馆、利玛窦 18. 以下最能说明上海租界为“国中之国”的是 A租界内公园禁止华人入内 B美英等联手成立了工部局 C租界内建屋开店须先由外国领事发给执照 D租界有下水道、自来水、路灯和平整街道 19. 上海闲话认为,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形成的“洋泾浜”英语,是一种以“中国文法和英国字母拼合而成,为上海特别之英语”。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 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而出现 B. 读音不准,阻碍当时中西文化交流 C. 应该是中国留学生引入的舶来之品 D. 丰富汉语词汇,有利英语规范学习 20.“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文中现象最有可能发生于 A. 清朝末年的北京 B. 清朝末年的上海 C. 民国初年的北京 D. 民国初年的上海 21.“在十九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西洋没有派遣驻华的使节。”这种状况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被迫改变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22.“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之檄文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马关条约签订后 C. 台儿庄战役开始前 D. 二战末期日本投降前 23. 下列体现司马迁治史抱负的是 A.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B.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C.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文章经世之业,立言亦期有补于世” 24. 16-17世纪,儒家文化西传的主要载体是 A. “四书五经”西译本 B. 孔子传记 C. 利玛窦中国札记 D.风俗论 25. “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要过五十年才能实现!”用实践推翻这一说法的代表人物是 A. 林则徐 B. 詹天佑 C. 冯 如 D. 毛泽东二、综合题(共50分) (一)中国古代国家的治理(20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国家的治理思想中,有人形容孔子和孟子是“逆时之士”,而把经常被人视为儒家“旁门左道”的荀子以及后来的董仲舒,称为“顺时之士”。 26. 儒家学说的基本思想渊源于( )(2分)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战国 27. 下图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4分)官方哲学三教融合孔孟之道一家之言外儒内法 28. 简析孔孟被称为“逆时之士”的原因。(4分)材料二:以法、儒为理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主要模式,主要有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等组成。 29. 仿照样式,完成古代中国“中央行政制度(举措)”创设的具体内容(4分)。秦朝(三公九卿制)汉武帝时期( )隋唐( )宋朝(二府三司制)明朝(内阁制)清前期(军机处) 30. 补充完成古代中国在其他领域制度创设的史实。(6分)地方行政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元朝:汉朝:隋唐: (二)利玛窦对中国文化的态度(15分)材料一:“大西洋陪臣利玛窦谨奏臣本国极远逖闻天朝声教文物用是离本国,航海而来僦居学习语言文字颇知中国古先圣人之学,于凡经籍亦略诵记,粗得其旨伏念堂堂天朝,方且招来四夷,遂奋意径趋阙庭”。 1601年利玛窦给明神宗的上疏 31. 材料提及的历史人物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最相关?(2分) A. 海上丝绸之路 B. 郑和下西洋 C. 早期西学东渐 D. 新航路开辟32. 从材料一看,利玛窦对中国文化持什么态度?简述判断依据。(4分)材料二:17世纪所作铜版画上的利玛窦(左)与徐光启(右)像 33. 从材料二,你能汲取哪些历史信息?(3分) 34. 上述材料能否说明利玛窦对儒家文化深表认同?(6分)(三)文明的交流(15分) 材料一: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坦言“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的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l-400年452862%1738%公元40l-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l-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l-1840年472194%45396% 35. 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科技繁盛时期出现在哪些朝代?其原因是什么?(5分) 材料二:据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类别1860-18991902-1904数量比重数量比重哲学、社会科学123种22%327种61%自然科学162种29%112种21%应用科学225种41%56种11%36. 材料二中,不同时期翻译的西学书籍的类别出现了怎样的变化?(4分)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3分)材料三:“我们要牢记这样一个事实:奠定工业革命基础的欧洲农业革命,是由于引进了中国的思想和发明才得以实现。今日的技术世界是东西方文明相结合的产物” 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37. 联系材料一、二,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观点?(3分)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十二校联考高三历史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1A6C11B16A21B2A7D12B17C22B3B8A13D18B23A4A9A14B19A24A5B10A15C20D25B二、综合题(共50分) (一)26. C (2分)27. 依次为:儒学经学化、程朱理学(或宋明理学)、官方主流意识形态、“仁”“礼”“义”的结合或“仁政民本”。(4分) 28. 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社会崇尚追逐利益、实力竞争。(1分) 孔子不顾现状,主张礼治,恢复周礼权威;(1分)孟子提倡仁政,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1分)这些主张已不适应时代和统治者需求,因而被称为“逆时之士”。(1分) 29. 依次为:内外朝制、三省六部制。(4分)30. 依次为:行省制度、刺史制、科举制。(6分)(二) 31. C(2分) 32. 赞赏(1分)。如自称臣、称中国为天朝、称西方为四夷、主动学习儒家文化等,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景仰。(2分) 33. 利玛窦儒冠儒服,主动融入中国士人社会;背后的十字架反映出其传教的重要使命;侧面反映了他与徐光启的学术友谊等。(4分,答案不唯一)34. 水平一:不能。对史料证史价值作出正确辨析。 材料一虽是一手史料,但这是上书皇帝的奏折,其目的是赢得中国皇帝好感有利于其传教,并不足以说明他认同中国文化的真实态度;材料二是后人画像,并非一手材料。(3分)要真正了解利玛窦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还需更多材料互证,如利玛窦的日记,通信等。(3分) 水平二:能。仅将两则材料互相印证,如材料一从文字中可见利玛窦赞赏中国文化,材料二他的儒服也说明他入乡随俗,两者可相互印证。但缺乏对史料的准确分析。(3分)(三)35. 时期:汉、唐、宋、明朝前期。(2分,任两) 原因:政治稳定制度完善,如长期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巩固发展完善; 对外开放中外交流,如汉丝绸之路,唐海陆并举,宋海上丝绸之路增添文明活力; 重视文化普及教育,如汉独尊儒术设太学五经博士,隋唐科举取士、宋朝文官政府。(3分)36 .变化:19世纪下半叶以翻译自然应用科学类书籍为主(2分);到20世纪初哲学、社会科学类书籍的翻译所占比重大。(2分) 原因:19世纪6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开展“中体西用”思潮,西方近代科技知识被大规模地引进中国。(1分)20世纪初年经历甲午战败与八国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思想的深化,国人开始更加关注制度层面的探索。(2分)37. 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所做出的贡献。(1分)承认西方文明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作用。(1分)从世界文明发展看,人类的整体文明是世界各地多元文明交流融汇的结晶与产物。(2分)(本小题最高不超过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