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3819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渔溪学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1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0cmC成人的手臂长度约为7dmD初中生百米赛跑的成绩为55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并认真测量就可以消除误差B测量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所以就会出现误差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D选择精密程度较高的工具或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3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观点加以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舞B夏天,玉兰飘香C秋天,落叶纷飞D冬天,瑞雪飘飘4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B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C老鹰飞行时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老鹰飞行时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5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速度为0米/秒,乙车速度为2米/秒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6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7甲、乙两汽车同时从A地出发去B地,已知在整个过程中,甲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任何时刻,甲车一定在乙车前面B在任何时刻,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在后退C在整个过程中,甲车用的时间一定比乙车短D在前半路程,甲车用的时间一定比乙车短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高速铁路和居民区之间设置隔声墙,是用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来控制噪声的B在空屋子里听别人说话比在旷野里洪亮,是发声时声带振幅更大的缘故C通常女声比男声音调高,是由于女性声带振动比男性声带振动快D医生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可以传递信息9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10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11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同学们发现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于是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1)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投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2)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投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3)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A(1)(3)B(2)(4)C(1)(4)D(2)(3)1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能够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该实验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C该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D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13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A20m/sB10m/sC5m/sD无法确定14光在空气、水、玻璃中传播的速度大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A空气、水、玻璃B玻璃、水、空气C水、空气、玻璃D水、玻璃、空气15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形“影”不离D湖光倒“影”16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17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A减小20B减小40C增大20D增大4018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在凸透镜前2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缩小倒立的虚像B缩小倒立的实像C缩小正立的实像D放大正立的实像19如图所示的光学仪器中,使用时主要是利用光的折射成虚像的是()A照相机B平面镜C放大镜D幻灯机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置于透镜前30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清晰的像,现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A无法成像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2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长度的基本单位是,速度的基本单位是22如图所示,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的长度为停表的读数是23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电动机工作时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能;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能24笛子是通过从吹孔向管内灌气引起空气柱而发声的演奏时,通过分别开闭六个音孔,笛子就能发出(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笛音25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30,则反射角是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度;如果这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入射角是度26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湖深2m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m27小丽站在穿衣镜前0.5m的地方照镜子,若小丽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镜中的像将(选填“靠近”或“远离”)平面镜,像相对于小丽的运动速度是m/s;小丽后退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8小华同学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描绘出甲、乙玩具小车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乙两小车都做的是(匀速/变速)直线运动,甲车速度是m/s,乙车速度是m/s2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凸透镜、烛焰和光屏放在如图中A、B、C三个位置时,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则在A点位置放的是,在B点位置放的是,在C点位置放的是三、作图.(1小题3分,2小题4分,共7分)30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交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标明入射角和折射角31完成光路图四、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14分)32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选填“实”或“虚”)33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利用器材进行实验,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调整实验器材,使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2)该凸透镜的焦距是(3)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选填“变大”“不变”“变小”),像距;(选填“变大”“不变”“变小”)(4)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取下光屏,通过凸透镜则看到的是一个、的像,“照相机、“放大镜”、“幻灯机”三件光学仪器中,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这一规律制成的五、计算.(1小题6分,2小题8分,共1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得分)34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鼓楼广场后,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1)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2)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3)小刚从家到鼓楼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5一辆汽车某一时刻鸣笛,司机在4秒后听到从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请你根据所给条件分别计算下列各小题:(1)如果汽车静止不动,求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2)如果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着峭壁开去,求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3)如果汽车以20m/s的速度远离峭壁开去,求司机听见回声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五、附加题:(解题时要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运算过程和结果要写明单位,只有结果没有过程不能得分)36国庆节期间,小东一家驾车自驾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小东注意观察汽车里的时间表、里程表和速度计,并观察了公路旁边的指示牌,记录下几组数据:(1)甲组数据:车启动和到达的时间以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示数如图甲所示,请你计算出这辆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2)乙组数据:小东在某时刻记下汽车驾驶仪表盘上的速度计如图乙所示,请你与上面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它们的数值为什么不同?(3)丙组数据:在某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丙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A地?2016-2017学年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渔溪学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1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0cmC成人的手臂长度约为7dmD初中生百米赛跑的成绩为55s【考点】长度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全新2B铅笔与此差不多,在18c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成年人的步幅在70cm左右,手臂长度与步幅差不多,在70cm=7dm左右故C符合实际;D、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一般在16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并认真测量就可以消除误差B测量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所以就会出现误差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D选择精密程度较高的工具或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误差和错误区别,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实验者粗心或者不遵守实验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能避免的,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解答】解:A、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并认真测量也不能消除误差B、错误是由于实验者粗心或者不遵守实验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能避免的,而误差是不能避免的;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误差是绝对不能消除的;D、选择精密程度较高的工具或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误差是不能避免的故选D3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观点加以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舞B夏天,玉兰飘香C秋天,落叶纷飞D冬天,瑞雪飘飘【考点】分子的运动【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以及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解答】解:A、柳絮飞舞是物质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玉兰飘香是分子在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B符合题意C、秋天,落叶纷飞,是树叶在运动,是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瑞雪飘飘是雪花在运动,是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B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C老鹰飞行时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老鹰飞行时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2)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运动的,故A错误;B、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乌鸦和老鹰是相对静止的,因此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故B错误;CD、老鹰飞行时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故D错误故选C5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速度为0米/秒,乙车速度为2米/秒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由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路程逐渐的变大,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乙做匀速运动;(2)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是不变的,甲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乙在5s内运动的路程是10m,利用v=求出乙车速度;(3)根据甲和乙的速度求出6s甲、乙运动的路程,再根据甲和乙原来的距离,判断出甲、乙之间的距离;(4)从图象上能够分析出甲和乙在5s的时间里运动的路程,据此判断出正误【解答】解:A、乙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是一个定值,乙做匀速运动;甲的图象是一条过10.0m的射线,随着时间的变化,路程不变,甲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的;B、因为甲是静止的,运动速度为0,乙在5s内运动的路程是10m,速度为v乙=2m/s,故B正确;C、经过6s,甲依然在10.0m处;由图象可知,乙车6s的时间内乙运动的路程:s=v乙t=2m/s6s=12m,甲和乙相距的距离为12m10.0m=2m,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一开始,乙在原点,而甲距离原点10m;乙在5s内运动的路程是10m,甲静止,通过的路程为0m,此时甲乙距离原点都是10m,即甲、乙是在同一点上,故D错误故选BC6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考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指运动过程中速度不变,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解答】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故不会随路程、时间而变化,更不可能取决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故选C7甲、乙两汽车同时从A地出发去B地,已知在整个过程中,甲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任何时刻,甲车一定在乙车前面B在任何时刻,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在后退C在整个过程中,甲车用的时间一定比乙车短D在前半路程,甲车用的时间一定比乙车短【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平均速度表示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必须和路程或时间相对应【解答】解:在整个过程中,甲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并不表示在任何时刻甲车都比乙车快,故A、B错误;在前半段路程内,甲车也不一定比乙车快,所以甲车用的时间并不一定比乙车短,故D错误;在整个过程中,甲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根据公式v=可知,路程一定,速度大的,用的时间短,故C正确故选C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高速铁路和居民区之间设置隔声墙,是用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来控制噪声的B在空屋子里听别人说话比在旷野里洪亮,是发声时声带振幅更大的缘故C通常女声比男声音调高,是由于女性声带振动比男性声带振动快D医生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可以传递信息【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回声;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声与能量【分析】(1)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减弱;(2)回声可以加强原声;(3)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4)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解答】解:A、在高速铁路和居民区之间设置隔声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B、在空屋子里听别人说话比在旷野里洪亮,是回声和原声叠加在一起,加强原声的结果,故B错误;C、通常女声比男声音调高,是由于女性声带振动比男性声带振动快,说法正确;D、医生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C9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故A正确;B、甲、丙的振动的频率不同,故音调不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C、乙、丁的振动的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D、丙、丁的振幅不相同,故丙、丁响度不相同,音色也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故选A10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声音的产生;超声波与次声波;光源【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3)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靠反射别的物体发光的物体不是光源,例如月亮;(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A、“光”只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错误;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B错误;C、“金光闪闪”说明金子能够反射光线,而它自身不会发光,因此不是光源,故C错误;D、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属于声音,声音的传播都需要介质,故D正确故选D11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同学们发现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于是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1)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投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2)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投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3)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A(1)(3)B(2)(4)C(1)(4)D(2)(3)【考点】漫反射;镜面反射【分析】光照在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反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物体照在光滑的物体表面,反射光线向着同一方向射出,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答】解: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反射光线是向着四面八方的,是漫反射,故(1)错误;正确(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3)错误,(4)正确故选B1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能够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该实验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C该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D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分析】据题目中的情境,结合声学的知识,对下面的各个选项逐个分析即可判断【解答】解:A、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跳动,即说明音叉是振动的,即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A正确;B、不同的力敲鼓,发现鼓面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B错误;C、如图中的拨动直尺实验,用不同的力拨动,直尺振动时产生的声音强弱是不同的,所以用于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C错误;D、此图是真空铃实验,即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故选A13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A20m/sB10m/sC5m/sD无法确定【考点】速度的计算【分析】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在任何单位时间里的速度都应该相等【解答】解:已知:t=4s,s=20m,那么物体的速度为v=5m/s,由于该物体做匀速直线直线运动,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也是5m/s故选:C14光在空气、水、玻璃中传播的速度大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A空气、水、玻璃B玻璃、水、空气C水、空气、玻璃D水、玻璃、空气【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分析】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传播最快,在其它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真空中的速度【解答】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108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所以光在水、玻璃、空气中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玻璃、水、空气故选B15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形“影”不离D湖光倒“影”【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影”的形成包括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折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称之为影子;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为透镜所成的像;根据不同原理所成的像分析各选项【解答】解:A、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线被竿遮挡光线形成的影子,故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进行拍照的,而毕业合“影”中的“影”是照相机拍出的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形“影”不离中的“影”是由于身体遮住光线后,在地面形成了自己的影子,故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D、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而湖光倒“影”中的“影”是平面镜形成的像,故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选D16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人看到水中的物体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看到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解答】解:由于“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是正确的故选B17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A减小20B减小40C增大20D增大40【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过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要搞清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首先确定入射角,然后计算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解答】解: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20,入射角增大2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则反射角也增大20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40故选D18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在凸透镜前2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缩小倒立的虚像B缩小倒立的实像C缩小正立的实像D放大正立的实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利用题目中告诉的信息确定焦距,然后利用焦距与物距的关系,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确定成像的性质【解答】解: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10厘米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由此可以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在镜前25厘米时,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选B19如图所示的光学仪器中,使用时主要是利用光的折射成虚像的是()A照相机B平面镜C放大镜D幻灯机【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能用光屏呈接,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解答】解:A、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在U2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C、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在Uf 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正确D、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C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置于透镜前30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清晰的像,现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A无法成像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当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焦距;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解答】解:将蜡烛置于透镜前30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清晰的像,则此时物距处于1倍、2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2倍焦距;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物距大于2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2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根据我们对于长度和时间单位的了解来作答(1)长度的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和纳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米(2)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秒;(3)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解答】解: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物理学中,速度是指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则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故答案为:秒;米;米/秒22如图所示,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物体的长度为2.25cm停表的读数是5min37.5s【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左侧与5.00cm对齐,右侧与7.2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7.25cm5.00cm=2.25cm;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37.5s=5min37.5s故答案为:0.1cm;2.25cm;5min37.5s23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电动机工作时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考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分析】电动机工作时,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太阳能热水器工作时,是太阳能转化为内能【解答】解:电动机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还转化为少量的内能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故答案为:机械;内24笛子是通过从吹孔向管内灌气引起空气柱振动而发声的演奏时,通过分别开闭六个音孔,笛子就能发出音调(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笛音【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停止;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解答】解:吹笛子是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而发声;演奏时,用手分别按住不同的笛孔,空气柱的长度不同,质量不同,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答案为:振动;音调25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30,则反射角是30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60度;如果这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入射角是0度【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并且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要知道法线与界面垂直【解答】解: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也为3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30+30=60如果这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入射角是0故答案为:30;60;026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湖深2m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虚(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6m【考点】平面镜的应用【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以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虚像;已知小鸟距水面3m,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3m,所以“倒影”距小鸟为3m+3m=6m故答案为:虚;反射;627小丽站在穿衣镜前0.5m的地方照镜子,若小丽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镜中的像将远离(选填“靠近”或“远离”)平面镜,像相对于小丽的运动速度是2m/s;小丽后退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平面镜的应用【分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不论物与镜的距离多远都相同;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物靠近镜,像也靠近镜,物远离镜,像也远离镜【解答】解: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物靠近镜,像也靠近镜,物远离镜,像也远离镜,若小丽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镜中的像将远离平面镜,像相对于小丽的运动速度是2m/s;当人远离镜时,镜中的像视觉上变小了,但真实的大小没变故答案为:远离;2;不变28小华同学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描绘出甲、乙玩具小车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乙两小车都做的是匀速(匀速/变速)直线运动,甲车速度是20m/s,乙车速度是12m/s【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1)由图象知小车运动后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则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2)由速度的计算公式 v=可以求出两车的速度【解答】解:由两车的路程时间图象可看出小车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s随t均匀增加,所以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据图可知,甲车的速度是:v甲=20m/s;乙车的速度是:v乙=12m/s;故答案为:匀速;20;122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凸透镜、烛焰和光屏放在如图中A、B、C三个位置时,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则在A点位置放的是光屏,在B点位置放的是凸透镜,在C点位置放的是蜡烛【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如图,当凸透镜、烛焰和光屏放在图中A、B、C三个位置时,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一定大于像距,因此,在A点位置放的应该是光屏,在B点位置放的是凸透镜,C点位置放的是蜡烛,这样才符合成像的规律故答案为:光屏;凸透镜;蜡烛三、作图.(1小题3分,2小题4分,共7分)30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交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标明入射角和折射角【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1)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2)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解答】解:过入射点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如图所示:31完成光路图【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透镜的光路图【分析】(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3)凹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解答】解:(1)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再在法线右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2)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3)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四、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14分)32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到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2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像与物无法重合,无法确定像的位置(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选填“实”或“虚”)【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透明的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两个反射面都能反射成像实验时采用比较厚的玻璃板,两个反射面成像比较远,使实验比较复杂;实验时采用比较薄的玻璃板,两个反射面成像比较近,可以近似的看出一个像,使实验简单化(3)实验时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水平桌面,物体的像会向上移动,使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和物体的像不能完全重合,不能确定像的位置(4)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用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是辨别实像和虚像的最佳方法【解答】解:(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实验时比较厚的玻璃板,两个反射面成像比较远,使实验比较复杂;实验时采用比较薄的玻璃板,两个反射面成像比较近,可以近似的看出一个像,使实验简单化所以实验时采用2mm的玻璃板(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物体的像会向上移动,使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和物体的像不能完全重合,不能确定像的位置(4)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故答案为:(1)确定到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2)2;(3)像与物无法重合,无法确定像的位置;(4)不能;虚33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利用器材进行实验,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调整实验器材,使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3)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变大(选填“变大”“不变”“变小”),像距变大;(选填“变大”“不变”“变小”)(4)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移动光屏,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取下光屏,通过凸透镜则看到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照相机、“放大镜”、“幻灯机”三件光学仪器中,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这一规律制成的【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3)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解答】解:(1)调整实验器材,使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2)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u=v=2f=20cm 时,所以f=10cm(3)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到15cm处的过程中,物距大于凸透镜的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4)当u=8cm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移动光屏,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取下光屏,通过凸透镜则看到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这一规律制成的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10cm;(3)变大;变大;(4)不能;正立;放大;虚;放大镜五、计算.(1小题6分,2小题8分,共1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得分)34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鼓楼广场后,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1)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2)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3)小刚从家到鼓楼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考点】速度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汽车的速度应大于步行的速度,在st图象上倾斜度大(2)从图象上读出骑车的路程和时间,用公式v=算出汽车的速度(3)从图象上读出整个路程和时间,用公式v=算出平均速度【解答】解:(1)从图象上来看,AB段比OA段倾斜度大,所以骑车的是AB段故选AB段(2)AB段的路程sAB=3600m1800m=1800m,时间tAB=30min25min=5min=300s,骑车的速度VAB=6m/s答:小刚骑车的速度是6m/s(3)整个路程s=3600m,时间t=30min=1800s,整个过程平均速度v=2m/s答:小刚从家到鼓楼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m/s35一辆汽车某一时刻鸣笛,司机在4秒后听到从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请你根据所给条件分别计算下列各小题:(1)如果汽车静止不动,求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2)如果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着峭壁开去,求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3)如果汽车以20m/s的速度远离峭壁开去,求司机听见回声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首先求出从汽车到峭壁的时间,再根据s=vt求出汽车到峭壁的距离;(2)司机鸣笛后,声音传到山崖返回汽车时,汽车以20m/s的速度已经前行了4s,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鸣笛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2倍,据此列方程求解(3)司机员按喇叭后,声音传到峭壁返回汽车时,汽车以20m/s的速度已经向远离峭壁的地方前行了4s;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两者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听见回声时时汽车与峭壁距离的2倍,据此列方程求解【解答】解:(1)笛声从汽车到峭壁的时间:t=4s=2s,如果汽车静止不动,由v=可得汽车到峭壁的距离:s=vt=340m/s2s=680m,(2)如果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着峭壁开去,由v=可得在t=4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车=v车t=20m/s4s=80m,这段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340m/s4s=1360m,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s1,则:2s1=s车+s声,s1=(s车+s声)=(80m+1360m)=720m(3)如果汽车以20m/s的速度远离峭壁开去,设司机听见回声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s2则2s2=s声+s车,2s2=v声t+v车t2s2=340m/s4s+20m/s4s,解得:s2=720m答:(1)如果汽车静止不动,求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680m(2)如果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着峭壁开去,汽车鸣笛处到峭壁的距离为720m(3)如果汽车以20m/s的速度远离峭壁开去,汽车鸣笛处到峭壁的距离为720m五、附加题:(解题时要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运算过程和结果要写明单位,只有结果没有过程不能得分)36国庆节期间,小东一家驾车自驾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小东注意观察汽车里的时间表、里程表和速度计,并观察了公路旁边的指示牌,记录下几组数据:(1)甲组数据:车启动和到达的时间以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示数如图甲所示,请你计算出这辆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2)乙组数据:小东在某时刻记下汽车驾驶仪表盘上的速度计如图乙所示,请你与上面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它们的数值为什么不同?(3)丙组数据:在某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丙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A地?【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由甲图求出汽车的运行时间t与路程s,由公式s=vt,可求出汽车的平均速度(2)由仪表盘读出车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角度分析它们的不同(3)由路标求出车的最大速度,车距A地的路程,然后由公式t=求车的运动时间【解答】解:(1)由甲图知车的运动时间t甲=12:259:25=3h,车的路程s=27582km27462km=120km,则汽车的平均速度v甲=40km/h(2)由乙图仪表盘可读出,汽车速度v乙=80km/h,大于车的平均速度v甲,这是因为速度计读出的是某时刻的瞬时速度,而第一小题求出的是平均速度(3)由丙图,可看出汽车的限速,即车的最大速度v最大=100km/h,入口距A地地路程s丙=30km,则车由入口到A地地时间t丙=0.3h答:(1)这辆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40km/h(2)仪表盘上的速度是80km/h,比(1)的计算结果大,这是因为(1)的结果是平均速度,仪表盘的示数为某时刻的瞬时速度(3)至少行驶0.3h才能到达A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