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试卷(一)(含解析)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56272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复习试卷(一)(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复习试卷(一)(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复习试卷(一)(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中考物理复习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50分)1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2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A18B20C22D263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舱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河岸上的树木4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5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A音速B音调C响度D音色6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A人耳有故障B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波响度不够大C翅膀振动不产生声波D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较小7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8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9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可是检查视力的房间东西墙壁最大的距离为3.5m,此时,眼科医生把视力表挂在东墙上,在西墙上挂一面大平面镜,此时被检查者应面向西坐在平面镜前合理的位置是()A距镜面3mB距镜面2mC距镜面1.5mD距镜面1m10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取决于()A镜面的大小B观察者的位置C物体的大小D物体与镜面的距离11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12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关紧门窗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C戴上耳罩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13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15潜入游泳池水中的运动员仰头看体育馆墙壁上的灯,他看到的灯的位置()A比实际位置高B比实际位置低C与实际位置一样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6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凝华C凝固和液化D汽化和升华17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A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D孕妇作“B超”18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A38,39B39,40C38,40D39,3919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电子钟示数的图象如图,这时的实际时刻是()A21:10B10:21C10:51D12:0120在平静的湖水中看到“鱼儿在云中游”的景象,看到的鱼和云实际上是()A云是实像,鱼是虚像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C云和鱼都是实像D云和鱼都是虚像21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和“池水映明月”分别说的是_现象和_现象()A折射,折射B折射,反射C反射,反射D反射,折射22雨过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23如图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这时反射角是,折射角是若把水槽左端稍垫高一点,等水面重新平静后,反射角是,折射角是,则()A B= =C D 24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角,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增大20(入射光线不动),则平面镜应()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C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25红外线波长较长,不容易被散射,在空气中传播距离较远,关于红外线的相关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战士用来观测夜间敌人的行动B用来测量体温C用来消毒杀菌D用来进行遥控二、填空题(每空1分,19分)26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来解释;雷雨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27一束与镜面成6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的大小为;一束光垂直射到水面上,入射角为,折射角为28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接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29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30月球的周围是真空,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交谈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又说明不能传播声音31身高1.7m的人在平面镜前1.5m处,平面镜高1m,则人在平面镜中的像高m人和像的距离是m当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他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则像以m/s的速度远离他32“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这是在处减弱噪声33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缘故,这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反射规律三、实验探究与作图(每图2分,每空1分,共22分)34按题目要求作图:(1)在甲图中作出折射光线(2)在图乙中作出物体AB平面镜中所成的像(3)图丙中AB、CD是由发光点S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S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S35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2)如果有3mm厚和1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4)把点燃的蜡烛固定在某个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分析数据,得到结论:“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36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4042444648484848495051(1)请你写出一条实验中的注意事项:;(2)海波熔化共用了分钟;(3)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海波熔化后升温比熔化前升温慢了这种现象可以说明37如图 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38小晶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他们改用细金属丝连“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39如图(1)物体的长度为m;(2)体温计和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和四、计算题(5分+4分=9分)40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多少时间逃生?41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熊集中学中考物理复习试卷(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50分)1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根据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统一各物体的速度单位,然后比较速度的大小【解答】解:运动员的速度v=10m/s;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54m/s=15m/s;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因此速度最小的是运动员,其次是汽车,最快的是羚羊故选A2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A18B20C22D26【考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分析】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1)而题目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4,1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4,中间是90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2)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2时,距离4有18个小格,求出18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4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液体的实际温度【解答】解:(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2)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2时,液体的实际温度(224)+0=20故选B3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舱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河岸上的树木【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时,物体是静止的分析游客相当于船舱、河水、迎面驶来的船、河岸上的树木位置是否变化即可做出选择【解答】解:(1)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时,游客相对于船舱位置不变,所以说游客相当于船舱是静止的(2)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时,游客相当于河水、迎面驶来的船、河岸上的树木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以它们为参照物,游客是运动的故选A4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考点】音调【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调节琴弦的松紧,就会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所以“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选B5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A音速B音调C响度D音色【考点】音色【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解答】解:我们辨别声音是根据音色;模仿声音主要是模仿音色,只有音色一样,才感觉相同故ABC错误故选D6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A人耳有故障B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波响度不够大C翅膀振动不产生声波D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较小【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分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波声,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2)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解答】解:蝴蝶在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发出的是次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故选D7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A、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B、小鸟的“唧唧”声也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C、因为声音可以通过水进行传播,所以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符合题意;D、流水的“哗哗”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8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分析】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解答】解: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产生的敲击声会通过三种不同的介质传播:沿着固体水管传播;沿着水管中的液体水传播;沿着水管周围的空气传播;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在另一端的乙同学听到的第一声是通过水管传来的,第二声是通过水传来,第三声是通过空气传来,即共听到3次声音;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9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可是检查视力的房间东西墙壁最大的距离为3.5m,此时,眼科医生把视力表挂在东墙上,在西墙上挂一面大平面镜,此时被检查者应面向西坐在平面镜前合理的位置是()A距镜面3mB距镜面2mC距镜面1.5mD距镜面1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人和人的像相对于镜面对称,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依据数学知识计算【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视力表离平面镜为3.5m,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知视力表的像离镜子也是3.5m,所以人离镜子1.5m,人应距视力表2m时,视力表的像离人距离为3m+2m=5m,正好符合要求10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取决于()A镜面的大小B观察者的位置C物体的大小D物体与镜面的距离【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相等,跟平面镜的大小,跟距离平面镜的远近,观察者的位置都没有关系【解答】解:A、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跟平面镜大小无关不符合题意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跟观察者的位置无关不符合题意C、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只跟物体的大小有关符合题意D、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跟物体与镜面的距离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11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以青蛙为例说明: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解答】解:如图所示:图中点S是青蛙的位置,将黑点S与井口左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将黑点S与井口右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箭头,即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所以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这一现象说明了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选A12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关紧门窗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C戴上耳罩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防治噪声的三条途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解答】解:A、关紧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速流通,是增强了噪声的传播;不正确、符合题意C、戴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是在声源处消除噪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3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要减慢蒸发可以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解答】解: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蒸发;B、干手器下吹出的是热风,可以提高湿手上水分的温度,可以加快湿手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会加快蒸发;C、湿衣服放在通风处,可以加快湿衣服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加快蒸发;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蔬菜上方的空气不流动,可以减慢蒸发故选D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升华是指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解答】解:A、灯丝变细是由于灯丝从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故A正确B、大雾是液态的水,大雾散去,是指水从液体变为气态水蒸气的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故B错误C、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由于水蒸气先液化为水的过程,也需要放热故C正确D、人出汗后,汗液蒸发吸热,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流速,所以人会感到凉快故D正确故选:B15潜入游泳池水中的运动员仰头看体育馆墙壁上的灯,他看到的灯的位置()A比实际位置高B比实际位置低C与实际位置一样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答题: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靠近【解答】解:墙壁上的灯发出的光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光线进入运动员的眼睛,运动员看到了墙壁上的灯;运动员认为光始终沿直线传播,运动员认为灯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运动员看到的“灯”是灯的折射光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虚像,比灯的实际位置高,故选A16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凝华C凝固和液化D汽化和升华【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从熔化、凝华、凝固、液化的定义进行判断【解答】解:A、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冰的形成属于凝固;雪的形成属于凝华故A错误;B、凝固时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冰的形成属于凝固;凝华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雪花的形成是凝华过程故B正确;C、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北方的冬天气温比较低,水结成冰,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而雪的形成属于凝华故C错误;D、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B17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A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D孕妇作“B超”【考点】声与能量【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例如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还可以清除人体内的结石;(2)声音还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医生利用听诊器来听病人的心肺就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解答】解:A、超声波可以钟表精细器件中的灰尘振动,达到清洗钟表的目的,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要求;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来对工件进行加工,故B不符合要求;C、超声波有很强的穿透性,能够传递能量,所以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故C不符合要求;D、孕妇做“B超”使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不是用来传递能量的,故D符合要求故选D18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A38,39B39,40C38,40D39,39【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就是在靠近液泡附近有一个缩口,这个缩口使得液柱中的水银不能自己回到液泡中,必须靠甩才行因此,用未甩过的体温计测病人的体温,它的示数只能上升,不会下降【解答】解:用示数为39的体温计测体温38的病人时,水银不能回到液泡中,因此,示数仍为39;用这支体温计测体温为40的病人时,液泡内的水银膨胀,仍可使液柱上升,达到40故选B19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电子钟示数的图象如图,这时的实际时刻是()A21:10B10:21C10:51D12:01【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解答】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题中所显示的时刻与10:51成轴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10:51故选C20在平静的湖水中看到“鱼儿在云中游”的景象,看到的鱼和云实际上是()A云是实像,鱼是虚像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C云和鱼都是实像D云和鱼都是虚像【考点】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空中的白云以水面为反射面在水中形成的虚像其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于它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虚像看到的鱼是由水中的鱼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是鱼的虚像其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于它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虚像综上分析故选D21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和“池水映明月”分别说的是_现象和_现象()A折射,折射B折射,反射C反射,反射D反射,折射【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解答】解:(1)“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水比较清澈,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2)“池水照明月”就是水面出现月亮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选B22雨过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考点】光的反射【分析】(1)水面和地面都反射月光,水面对月光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线;地面对月光发生的是漫反射: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2)人看到的明亮程度是由进入人眼睛的光的多少来决定的【解答】解:(1)当人迎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能够使更多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起来较亮,而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进入人眼睛的光较少,所以地面看起来较暗(2)当人背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没有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起来较暗,而地面反射的是漫反射,总有一部分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看起来较亮故选B23如图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这时反射角是,折射角是若把水槽左端稍垫高一点,等水面重新平静后,反射角是,折射角是,则()A B= =C D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入射角是如何变化的,然后根据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判断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变化情况【解答】解:当把水槽左端垫高些时,水面仍然是水平的,即法线方向仍然是竖直方向,故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角和折射角也不变化;即=,=故选B24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角,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增大20(入射光线不动),则平面镜应()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C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法线成角,即入射角为9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90,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说明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增大10时,可知,入射角为90+10,因此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变为90(90+10)=10,故平面镜应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故选A25红外线波长较长,不容易被散射,在空气中传播距离较远,关于红外线的相关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战士用来观测夜间敌人的行动B用来测量体温C用来消毒杀菌D用来进行遥控【考点】红外线【分析】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所以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紫外线也是一种不可见光,但它与红外线的特点不同,紫外线可以用来杀菌和消毒【解答】解:A、所有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红外线的热作用强,人体可以辐射出红外线,夜视仪就是根据热作用强的原理制成战士夜晚使用红外夜视仪观测夜间敌人的行动不合题意B、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红外线越强利用红外线可以来测温度不合题意C、利用紫外线可以用来杀菌和消毒制成杀菌的灭菌灯符合题意D、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遥控,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不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1分,19分)26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雷雨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在空气中光速大于声速的缘故【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且在空气中,光速约是3108m/s、声速约是340m/s【解答】解: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说明队就排直了,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队伍排直的时候,该同学就会挡住前面所有同学射向自己眼中的光;发生雷电时,闪电和打雷总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由于在空气中光速大于声速的缘故故答案为:光沿直线传播;在空气中光速大于声速的缘故27一束与镜面成6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的大小为30;一束光垂直射到水面上,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0【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答】解: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为9060=3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30一束光垂直射向平面镜,入射光线和法线重合,入射角等于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等于0故答案为 30;0;028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接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3000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1)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2)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表面是没有空气的【解答】解:(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4s=2s,该处海水的深度:h=vt=1500m/s2s=3000m;(2)月亮周围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亮,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故答案为:3000;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29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甲车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向南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根据以下分析答题: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1)坐在甲车里的人与车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对静止,车相对于路旁的树木位置不断变化,以甲车为参照物,人看到路旁的树木是运动的(2)路旁的树木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以树木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甲车力的人看到乙车与甲车并排静止,说明甲乙两车的运动状态相同,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则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乙车也向南运动故答案为:甲车;向南30月球的周围是真空,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交谈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又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因为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所以需要靠无线电来对话交谈故答案为:介质;真空31身高1.7m的人在平面镜前1.5m处,平面镜高1m,则人在平面镜中的像高1.7m人和像的距离是3m当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他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则像以4m/s的速度远离他【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来填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大小相同,成虚像【解答】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与物大小相同,人身高是1.7m,则像高也是1.7m;(2)根据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人离镜1.5m,则像离镜1.5m,人与像的距离就是1.5m+1.5m=3m;(3)像与物的大小相同,与人到镜的距离无关所以当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不变;(4)若他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则像以4m/s的速度远离他故答案为:1.7;3;不变;432“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音质好坏(2)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答】解:(1)不敢高声语,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大小,即形容发出的声音响度大(2)在汽车排气管上加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响度;声源33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缘故,这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遵守反射规律【考点】漫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分析】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那说明这个物体反射的光线能向四面八方传播这说明在这个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的原因【解答】解: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说明光在这些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在反射现象中,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答案为:漫反射;遵守三、实验探究与作图(每图2分,每空1分,共22分)34按题目要求作图:(1)在甲图中作出折射光线(2)在图乙中作出物体AB平面镜中所成的像(3)图丙中AB、CD是由发光点S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S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S【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1)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先作出端点A、B的像点,连接连接两个像点即为物体AB的像(3)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反光点的像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解答】解:(1)过入射点做出法线,光从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2)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3)先将两条反射光线AB、CD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35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如果有3mm厚和1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1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的蜡烛无法与像完全重合;(4)把点燃的蜡烛固定在某个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分析数据,得到结论:“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不可靠;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实验次数越多结论越可靠【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另一支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4)寻找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要求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解答】解:(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2)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1mm厚的(3)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与蜡烛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4)只做1次实验,实验次数太少,需要再多做几次,使发现的规律具有普遍性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1;(3)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的蜡烛无法与像完全重合;(4)不可靠;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实验次数越多结论越可靠36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4042444648484848495051(1)请你写出一条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将固体放入试管中在水中进行加热(或温度计不能接触烧杯底部或内壁);(2)海波熔化共用了3分钟;(3)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海波熔化后升温比熔化前升温慢了这种现象可以说明液态海波比固态海波的比热容大【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分析】(1)在固体熔化实验中,注意用水浴法进行加热,这样不仅可以使固体物质均匀受热,而且可以使物体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读数(2)海波的熔化过程是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在此过程中温度不变(3)质量相同、加热相同,升温速度不同,可能是因为比热容发生变化【解答】解:(1)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需将固体放入试管中在水中进行加热,这样不仅可以使其均匀受热,而且升温慢,便于读数(2)由表格中数据知,海波从第4min开始熔化,到第7min完全熔化完,所以熔化过程用了3min;(3)根据公式Q吸=cmt得,t=,质量和吸热相同,温度上升得慢了,是因为比热容变大了故答案为:(1)将固体放入试管中在水中进行加热(或温度计不能接触烧杯底部或内壁);(2)3;(3)液态海波比固态海波的比热容大37如图 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能传递声音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将微小的振动放大【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空气可以传递声音(2)“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解答】解: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能传递声音;用泡沫塑料球的振动呈现音叉的振动,可以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故答案为: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空气能传递声音;将微小的振动放大38小晶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固体(细棉线)可以传声(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他们改用细金属丝连“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细金属丝比细棉线传声效果好(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阻断【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产生;响度【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2)用金属丝听到的声音大,说明金属丝传声效果比棉线好;(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解答】解:(1)细棉线是固体,能实现通话,说明固体也是传声的一种介质;(2)因为相距同样远,且说话的响度也相同,但改用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听到的声音大,原因是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3)说话声引起棉线振动,棉线把这种振动由近及远的传到远方,如果用手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阻断,则振动就会停止,也就听不到声音了故答案为:(1)固体(细棉线)可以传声;(2)细金属丝比细棉线传声效果好;(3)振动停止,发声停止39如图(1)物体的长度为0.0185m;(2)体温计和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37和6.2【考点】长度的测量;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1)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解答】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在3.85cm处,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85cm2.00cm=1.85cm=0.0185m;(2)由图知: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1,所以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液柱最末端在37处,示数为37;在温度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温度低于0,示数为6.2故答案为:(1)0.0185;(2)37;6.2四、计算题(5分+4分=9分)40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多少时间逃生?【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已知次声波的速度和传播的距离,则由速度公式可求得次声波传到最近陆地所用的时间;(2)已知海浪的推进速度和传播的距离,由速度公式可求得海浪到达陆地所用的时间;由两次时间可求出时间的差值【解答】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声=1500m/s,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s=300km=3105m,海浪的推进速度是v浪=200m/s求:(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t声=?;(2)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的时间t=?解:(1)v=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t声=200s;(2)海浪到最近陆地所用的时间:t浪=1500s,逃生的时间:t=t浪t声=1500s200s=1300s答:(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200s;(2)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1300s的时间逃生41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速度计上显示的数据读出行驶速度;(2)根据标志牌读出从标志牌到南国桃园的路程,根据v=求出时间【解答】解:(1)从图可知该车的行驶速度为v车=60km/h;(2)“南国桃园9km”表示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的路程为s=9km,因为v=,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的时间:t=0.15h答:(1)该车的速度是60km/h;(2)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至少需要0.15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