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编 中考热点速查篇 专题八 铭记抗战历史 弘扬民族精神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53264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编 中考热点速查篇 专题八 铭记抗战历史 弘扬民族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编 中考热点速查篇 专题八 铭记抗战历史 弘扬民族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八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民族精神【背景材料】材料一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15年9月3日晚,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的胜利与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材料二2016年9月是第十三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广大中小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创新精神教育、法制和禁毒教育”等主题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材链接】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2.民族精神。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思想道德建设。5.祖国统一。6.国家安全。7.和平与发展。【问题设计】1纪念抗战胜利的目的是什么?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弘扬抗战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说明了什么?(1)中华民族有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2)中华民族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3)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是不可战胜的。3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举行表明了什么?(阅兵向世界传达了什么?)(1)中国人民牢记历史、捍卫和平的决心。(2)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3)我国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4)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5)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4众多外国政要及外军士兵参加阅兵,说明了什么?(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要顺应世界发展潮流。(2)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3)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4)世界各国人民对世界持久和平的追求与向往。5开展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国家设立烈士纪念日或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有什么重要意义?(1)有利于提醒国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2)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感。(3)有利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4)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5)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6抗战老战士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1)爱国主义思想。(2)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3)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4)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7抗战精神的实质是什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8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你有哪些打算?(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践行“勿忘国耻、圆梦中华”这一主题。)(1)积极参加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活动、缅怀先烈。(2)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3)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4)坚强勇敢、自强不息,顽强拼搏。(5)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传递正能量,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效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不断作出积极的贡献等。9抗日战争的胜利对我们实现伟大中国梦有何重要启示?(如何避免战争的历史悲剧重演?)(1)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民族复兴事业,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影响力。(3)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增强军队战斗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4)增强忧患意识,不断进取,勇于肩负历史的重任。(5)加强全民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等。10习近平主席指出,要“万众一心,风雨无阻,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这里“既定的目标”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共同理想,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1说说我们应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1)要热爱祖国,关爱社会。(2)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3)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4)要勇担责任,无私奉献。(5)要勤俭节约,保护环境。(6)要勤劳勇敢,自强不息。12习近平主席强调“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说明了什么?(1)正义是人类的良知,是人类永恒的追求。(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3)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