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实验教案全本共个.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3846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8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实验教案全本共个.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八年级物理实验教案全本共个.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八年级物理实验教案全本共个.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实验一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一、学习目标:1、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2、学习处理实验数据,进而得出实验结论的方式方法二、教学重点:天平的使用。三、教学难点:处理实验数据四、教学方法。导学法五、教具:天平、砝码、铝块、铁块、木块、刻度尺。六、教学过程设计:【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学习处理实验数据,进而得出实验结论的方式方法。【实验预习】 1在物理学中, 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 表示。 2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表示质量的单位还有 (符号: 、 (符号 )、 (符号 )等。 3. 1 kg= g , 1mg= g= kg , 1t= kg 4观察天平,熟悉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1)观察你所使用的天平:最大称量值是 g,最小砝码的质量是 g,可称准至 g (2)天平的构造:在下面的图框里填写天平的结构名称。(3)天平的使用方法:【实验用品】天平、砝码、铝块、铁块、木块、刻度尺。(共14组)【提出问题】 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作出假设】同一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实验方案】 用形状规则(长方体)的铝块、铁块、木块做实验,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再用直尺测出它们的边长后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实验结果】数据处理 以体积为横坐标,以质量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实验结论】同一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实验作业】 如何测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说出你的测量方法,并实际测量一下。【教学反思】:实验二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和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二、教学重点:测物质密度。三、教学难点:密度的单位换算。四、教学方法。导学法五、教具:天平、砝码、石块、量筒、细线、烧杯。六、教学过程设计:【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和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实验预习】1对于同一种物质,其质量跟体积成 (正反)比,其比值是 (一定不一定)的。在物理学中,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 表示。用公式写出来就是:=m/v密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2怎样正确使用量筒?3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4怎样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用品】天平、砝码、石块、量筒、细线、烧杯。【实验方案】 1测量浓盐水的密度 (1)操作步骤: 用天平测量出洁净的烧杯的质量ml ; 用量筒测量浓盐水的体积V; 把已知准确体积的浓盐水倒人已知准确质量的洁净的烧杯里,用天平测量“烧杯浓盐水”的质量m2; 计算出浓盐水的质量m; 计算出浓盐水的密度(2)设计表格,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重复操作3次,取平均值)。 2测量不规则形状塑料块的密度(可以小组讨论测量方法)(1)操作步骤:(2)设计表格,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重复操作3次,取平均值):【实验作业】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定某液体的质量,其步骤如下:先测容器的质量,使用了以下祛码:20g,10g,5g再将被测液体倒人容器中,测量它们的总质量,使用了以下祛码:50g,10g,5g 两次测量过程中均未移动游码,则被测液体的质量是: 2写出用实验方法判断一铁球是否空心的方法和步骤,并说明这样做的道理。3测量不规则形状固块的密度,除了在本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请写出你的设想或实验方案来;【教学反思】:实验三 力的作用效果和相互性一、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二、教学重点:力的三要素。三、教学难点:画力的示意图。四、教学方法。导学法五、教具:弹簧 、弹簧测力计、海绵、重物。六、教学过程设计:【实验目的】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3通过感受力的作用效果,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实验预习】 1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2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力的 、 和 叫做力的三要素。【实验用品】弹簧 、弹簧测力计、海绵、重物。【实验步骤】1 探究力的作用效果2探究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实验作业1当我们讨论某一个力时,一定涉及 个物体,一个是 物体,一个是 物体。人踢球时,是与 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若以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是 2力一般用字母 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用符号 表示。 3在力的图示法中, 表示力的大小, 表示力的方向, 表示力的作用点。 4在下面的方框里画出下列力的图示: (1)用100N的力提起一袋粮食; (2)机车用3105N的力牵引列车前进;(3)用与地面向上成300角,大小为150N的力在车的左上角处拉小车前进。 【教学反思】:实验四 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一、学习目标: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的概念。2、学习探究摩擦力影响物体运动的方法二、教学重点:了解摩擦力及控制变量法。三、教学难点:理解惯性的概念。四、教学方法。导学法五、教具:斜面、小车、毛巾、棉布。六、教学过程设计:【实验目的】 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的概念。 2学习探究摩擦力影响物体运动的方法。【实验预习】 1什么叫做惯性? 2既然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那么,为什么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的汽车还需要动力呢?【实验用品】斜面、小车、毛巾、棉布。【实验方案】 取一辆小车,使它三次(每次水平面的表面不同)都在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从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到水平面上。比较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记录实验结果:【实验结论】 1分析: 2结论: 【实验作业】 1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2、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时人们需要利用物体的惯性,有时又要克服由于惯性带来的一些问题,请你对这两种情况分别举例说明一下。 3说明一下,如果没有摩擦,那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教学反思】:实验五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一、学习目标:1、学习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方法。2、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二、教学重点: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三、教学难点: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四、教学方法。导学法五、教具:两端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砝码盘、砝码、细线。六、教学过程设计:【实验目的】 1学习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方法。 2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预习】 物体在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 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 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的情况叫做 【实验用品】两端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砝码盘、砝码、细线。【方法步骤】 1如右图,探究小车的平衡条件。 2在右图装置的基础上,使小车转动一小角度,探究小车的平衡条件。【实验结论】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实验作业 请大家做一做,议一议,用弹簧测力计吊50g钩码,使钩码匀速上升或下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变化,为什么?若钩码急速上升或下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变化,为什么? 【教学反思】:实验六 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一、学习目标:1、练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2、进一步练习记录实验数据和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进而得出实验结论。二、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三、教学难点:总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四、教学方法。导学法五、教具:弹簧测力计、钩码。六、教学过程设计:【实验目的】1练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进一步练习记录实验数据和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进而得出实验结论。【实验预习】 1重力是 ,它是由于 对 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2物重,也叫重量,是 【实验用品】弹簧测力计、钩码。【提出问题】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实验方案】 用弹簧测力计依次测出不同数量的钩码所受的重力。 注意:弹簧测力计处于垂直方向时,其指针是否零位: ;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称量值: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 【实验记录】数据处理 1计算出钩码重力与质量的比值(N.kg-1),填人上面的表格中。2以钩码的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连接这些点,画出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实验结论】 【实验作业】1你认为重力和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用事实说明重力的方向总是向下的。2、人体的质量和人的体重是同一个概念吗?人们习惯上所说的体重指的是什么?测一测,你的质量是多少千克?你的体重是多少牛?3、一辆载重汽车及所载的货物共重4.9104 N,能否安全通过标有“最大限量6t的桥梁?为什么?【教学反思】: 实验七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一、学习目标:1、练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2、学习制作弹簧测力计。二、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三、教学难点:制作弹簧测力计。四、教学方法。导学法五、教具:弹簧、钩码。重物、塑料片、纸板、弹簧测力计六、教学过程设计:【实验目的】 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2学习制作弹簧测力计。 3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实验预习】 1弹力是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的压力越 (大小),它的伸长就越 (长短)。【实验用品】弹簧、钩码。重物、塑料片、纸板、弹簧测力计【实验步骤】 1观察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1)塑料板上压的重物越重,塑料板弯曲得越 (大小);(2)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 (长短)。2观察弹簧测力计 (1)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对照上页下图,在方框里填写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名称。 (2)看一看你所使用的弹簧测力计,它的最大称量值是 N,分度值是 N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不能测量超过 的力。 使用前要校正弹簧测力计的零点。将弹簧测力计按 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在 处,若不在,应在教师指导下调零。 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 ,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值 读数时,要弄清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刻度值。 3制作弹簧测力计 【实验作业】 1举例说明人们是怎样利用物体的弹力的? 2设计实验方案,用橡皮筋等材料自制一个测力计,用橡皮筋制作的测力计与弹簧测力计比较,有什么不同?3用你自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根头发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 【教学反思】:实验八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一、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2、通过实验,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二、教学重点: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三、教学难点:测量摩擦力。四、教学方法。导学法五、教具:长方体木块、毛巾、棉布、桌子、钩码弹簧测力计六、教学过程设计:【实验目的】 1通过探究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2通过实验,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预习 1。什么叫做摩擦力?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用品】长方体木块、毛巾、棉布、桌子、钩码弹簧测力计【实验步骤】1观察你所使用的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零位: ;测量范围: ;分度值: 2如图所示,在下列情况下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物块,测量滑动摩擦力。 (1)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在水平桌面上: N; 在垫有毛巾的水平桌面上: N; 在垫有棉布的水平桌面上: N (2)改变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匀速拉动一个物块时的拉力: N; 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匀速拉动一个物块和一个钩码时的拉力: N【实验记录】【实验结论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有关, 越 ,其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 有关, 越 ,其滑动摩擦力就越大。【实验作业】 1除了滑动摩擦外,还有静摩擦和滚动摩擦。请你举出一些滑动摩擦、静摩擦和滚动摩擦的例子来。 2有时人们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人们需要减小摩擦力,请你举出一些事例予以说明。 3除了本实验验证的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改变摩擦力的大小。如: 方法1:使接触面变 (粗糙光滑),摩擦力就 (变大变小不变)。 方法2:使物体的接触面积变 (大小),摩擦力就 (变大变小不变)。 方法3:使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变 (大小),摩擦力就 (变大变小不变)。 方法4:把滑动变为滚动,摩擦力就 (变大变小不变)。 方法5: 4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 【教学反思】:实验九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学习目标:1、学习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方法2、能自己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二、教学重点:挂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三、教学难点: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四、教学方法。导学法五、教具:杠杆、支架、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六、教学过程设计:【实验目的】 学习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方法。【实验预习】 1什么叫做杠杆?什么叫做杠杆平衡?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你能举出哪些杠杆的实例?2 用图示的方法,说明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等的含义。【实验用品】杠杆、支架、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实验步骤】 1按下图的实验装置,改变钩码的数目和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平衡,将实验数据填人下表。 2处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F1L1=F2L2【实验作业】 1画出下列图中各力的力臂。 2根据实验中的记录,你想一下,杠杆在什么情况下动力比阻力小(省力)?在什么情况下动力比阻力大(费力)? 3.如图所示,说明用杆秤称东西的原理。如果要扩大这杆秤的的称量范围,提纽0应向哪个方向移动?为什么?3 有一长5m的杠杆,左端挂重98N的物体,右端挂质量为5 kg的物体,要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取在什一么位置?平衡后,如果两端各增加重1N的物体,杠杆还能平衡吗?为什么?【教学反思】:实验十 比较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一、学习目标:1、探究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使用定滑轮能否改变力的方向。2、探究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力,省多少力,使用动滑轮能否改变力的方向。二、教学重点:组成定滑轮和动滑轮。三、教学难点: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四、教学方法。导学法五、教具:滑轮、支架、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六、教学过程设计:【实验目的】 1探究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使用定滑轮能否改变力的方向。 2探究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力,省多少力,使用动滑轮能否改变力的方向。【实验预习 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做 ,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 , 叫做滑轮组。【注意事项】 1安装滑轮组时,要先挂好定滑轮,再在动滑轮下面挂好重物,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穿绕绳子。穿绕绳子的过程中,要注意拉好已经绕好的绳子。 2要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切不要太快,以便看清读数。重物上升的距离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要测量准确。 3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是比较困难的,应在测量前练习熟练。实验时,可以边拉边读数,也可以先记下运动中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停下后再仔细读数。【实验用品】滑轮、支架、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实验步骤】 1分别安装定滑轮和动滑轮。 2按照下图的方法进行操作,把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实验结论】 1使用定滑轮 (省力不省力),使用动滑轮 (省力不省力)。 2.使用定滑轮 (移动距离减小移动距离不变移动距离增大),使用动滑轮 (移动距离减小移动距离不变移动距离增大)。 3. 情况下使用定滑轮,情况下使用动滑轮。【实验作业】 1请你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并参照右图进行分析,说说使用定滑轮不省力的道理。 2物重1000 N,若用本实验图示的定滑轮提起,需用多大的力?若用本实验图示的动滑轮提起,需用多大的力?试一试用右图所示的方法提起,需用多大的力?(不计摩擦及滑轮重) 3既然使用动滑轮提起重物能够省力,如果使用足够多的动滑轮,能否最终不用力提起重物? 【教学反思】:实验十一 探究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压力,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2、能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二、教学重点:总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三、教学难点: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四、教学方法。导学法五、教具:铅笔、小桌、钩码、海绵、。六、教学过程设计:【实验目的】知道什么是压力,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实验预习 1什么是压力?举例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 2什么叫做压强?写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各物理量的单位。【实验用品】铅笔、小桌、钩码、海绵、。【实验步骤】 1按照右图进行实验,体验铅笔两端对手指的作用效果。 2把长、宽、高相同的铁块和木块先后以同样大的接触面积放在同一块较大的泡沫塑料或海绵上。 3按照右图进行实验,把同一个小桌按照右图的方式先后放在同一块较大的泡沫塑料或海绵上。【实验记录】【实验结论】 1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 ,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 ,压力的作用效果就显著。 2当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时,我们可以用压强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是 ,用符号 表示。压强(P)与压力(F)、受力面积(S)之间的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是: 【实验作业 估测你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1)先根据你身体的质量计算出你的体重。 (2)测量你站立时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给出的图示供你参考)。(3)计算:(4)汇总本组同学的估测数据,填入下表。思考:体重越大,对地面的压强越大吗? 【教学反思】:实验十二 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一、学习目标:1、学习探究液体内部不同深度、不同方向压强的方法。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所遵循的规律。二、教学重点:液体压强规律的总结。三、教学难点:压强计的使用方法。四、教学方法。导学法五、教具:压强计、水、烧杯、盐水、。六、教学过程设计:【实验目的】 1学习探究液体内部不同深度、不同方向压强的方法。 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所遵循的规律。【实验预习】 1用怎样的方法能证明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观察微小压强计的结构,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微小压强计测量的是液体中哪一部分受到的压强? (2)微小压强计是怎样显示液体压强大小的?【实验用品】压强计、水、烧杯、盐水、。【实验步骤】 1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人水中较浅处(如图),记录玻璃管两侧的高度差。 2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重新记录玻璃管两侧的高度差。 3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重复以上实验。 4将烧杯里的水换成浓食盐水,重复以上实验。【实验记录】【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的实验探究,对于液体内部的压强,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液体内部各个方向 (都有都没有)压强。 2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4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 (有关无关),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 ,压强越 【实验作业 1拦河坝和水库大坝通常都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请从液体压强的角度,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2如右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液体。A点向上的压强是P1向下的压强是P2 , B点向右的压强是P3,则P1 P2 P3(填、或)【教学反思】:实验十三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2、通过实验的方法,概括出阿基米德定律。二、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定律的理解。三、教学难点:探索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四、教学方法。导学法五、教具:玻璃圆筒、水、烧杯、盐水、。弹簧测力计、细线、石块、小桶。牙膏皮六、教学过程设计:【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概括出阿基米德定律。【实验用品】玻璃圆筒、水、烧杯、盐水、。弹簧测力计、细线、石块、小桶。牙膏皮【实验步骤】 1浮力的产生 (1)操作方法:按照右图所示的方法,将两端蒙上绷紧程度相同橡皮膜的玻璃圆筒浸没在水中。 (2)观察记录:当玻璃圆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侧的橡皮膜的压力P左和P右的大小关系是: ,其合力P水平 。当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侧的橡皮膜的压力F上和F下的大小关系是: ,其合力F竖直 ,方向 (3)实验结论:2浮力的存在按照右图进行操作:(1)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的重G: N(2)再用同一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在水中的重G水: N(3)实验结论: 3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1)下图中,物块浸人水中之后,从烧杯中溢出的水叫做物块所“排开”的水。先测出物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方法同步骤2),再测出物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2)换用其他物块重复上述实验。(3)记录实验数据:(4)实验结论: 4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 (1)操作方法:取一只完好无损的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严盖后放入水中。 (2)记录现象: (3)得出结论: 两次牙膏袋所受的重力G甲和G乙的大小关系是: ,两次排开水的体积V甲和V乙的大小关系是: ,两次所受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是: 。【实验作业】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为什么会受到向上的浮力? 2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谈谈物体沉浮的条件。 4一艘轮船从长江驶人东海,它受到的浮力将如何变化?为什么?【教学反思】:实验十四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理解动能的概念。2、了解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有关现象。二、教学重点:控制小球的速度。三、教学难点:从实验数据中总结规律。四、教学方法。导学法五、教具:斜面、木块、大小不同的钢球、刻度尺。六、教学过程设计: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理解动能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了解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有关现象。【实验用品】:斜面、木块、大小不同的钢球、刻度尺。【提出问题】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作出假设】【探究方案】 将木块放在水平面上,让小球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撞击木块。测量并记录木块位移的距离。 (1)使用同一钢球,按下图所示的方法进行操作,并记录数据。 (2)在同一高度时,按下图所示的方法,分别使用同样大小的木球和钢球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撞击木块。测量并记录木块位移的距离。 【实验结论】 (l)分析: (2)结论:物体质量相同时,运动速度 的物体具有的动能 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同时,质量 的物体具有的动能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 和 有关, 越大, 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 【实验作业】1什么叫做动能?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才具有动能?2体积相等的铜球和木球在水平地面上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动能相等吗?为什么? 3用物理学的术语解释,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进行限制?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车型的限制车速不一样? 城市街道上的最高行驶速度。(kmh-) 七、【教学反思】:实验十五 探究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理解势能的概念。2、了解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有关现象。二、教学重点:比较势能的大小。三、教学难点:从实验数据中总结规律。四、教学方法。导学法五、教具:沙箱、小桌、大小不同的砝码两个、刻度尺。六、教学过程设计:实验目的l 1通过实验理解势能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了解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有关现象。【实验用品】沙箱、小桌、大小不同的砝码两个、刻度尺。【提出问题】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作出假设】【探究方案】 1如下图所示,同一重物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冲击小方桌(小方桌的桌腿是四根钉,并放置在沙箱的沙面上),比较小方桌下陷的深度。 2如下图所示,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的两个不同质量的重物冲击小方桌,比较小方桌下陷的深度。【实验记录】12.【实验结论】1分析实验现象: 2得出结论:【实验作业】 1、物体由于 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由于 具有的能叫做势能。前者叫做 势能,后者叫做 势能。 和 统称为机械能。动能和势能 (可以/不可以)相互转化。2、能的单位与 的单位相同。用 表示,符号是 含义为 3、在弯弓射箭时,弓涨的越满,放手以后,箭射的越 这表明,物体的弹性形变越 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 4、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过程中,动能是否变化?势能是否变化?机械能是否变化?请说明原因。5.沿光滑表面下滑的物体,它们的动能和势能怎样转化?为什么?6设计一个小实验,亲手做一做,用来表现物体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七、【教学反思】:实验十六 斜面的机械效率 一、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功、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2、学习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加深对机械效率的理解。二、教学重点:让木块匀速直线运动。三、教学难点:用控制变量法总结斜面的机械效率与什么有关?四、教学方法。导学法五、教具:斜面(倾斜程度可调)、木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六、教学过程设计:实验目的l 1了解什么是功、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2学习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加深对机械效率的理解。 3。理解斜面的粗糙程度是影响摩擦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摩擦力的大小是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4通过参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实验预习】 1在物理学中,把 和 的乘积叫做功。用公式表示就是: 在上面的公式中:2在物理学中,把 叫做功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在上面的公式中: 3如果让你把重100N的沙子运上l0m高的三楼,图中的三种办法,哪一种的额外功最少?哪些功是额外功? 方法1:把沙子装入铁桶,人提着铁桶从楼梯把沙子送上三楼; 方法2:把沙子装入铁桶,人用动滑轮把沙子连同铁桶提到三楼; 方法3:把沙子装入编织袋,人用动滑轮把沙子连同编织袋提到三楼。 分析上述三种方法,完成下表。4在物理学中,把 叫做机械效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实验用品】斜面(倾斜程度可调)、木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方法步骤】1确定探究的方法如图所示的斜面,光滑程度一样时,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否相同? 2怎样计算总功?3怎样计算有用功?4实验中需要测量哪几个量?【实验记录】【实验结论】1省力多少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2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的关系:【实验作业】1某人用10N的力,沿着竖直方向将杠杆动力臂的端点压下2m,杠杆另一端把320N的重物举高0.5m,则他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杠杆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机械的机械效率能不能大于1 (100%) ?为什么? 3举例说明,通过什么途径可以提高机械效率?4,可以发明机械效率为1 (100%)的机械吗?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为什么? 七、【教学反思】:实验十七 测动滑轮、定滑轮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机械效率的概念。2、进一步培养根据已有知识,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组装滑轮组。三、教学难点:总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什么有关?四、教学方法。导学法五、教具:铁架台、钩码、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滑轮、细线。六、教学过程设计: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机械效率的概念。 2进一步培养根据已有知识,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预习】 1什么叫做动滑轮?什么叫做定滑轮?什么叫做滑轮组?分别用图示表示之。 2什么叫做机械效率?怎样计算机械效率?【实验用品】铁架台、钩码、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滑轮、细线。【方法步骤】1测定滑轮的机械效率(1)操作方法:(2)记录结果: 2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1)操作方法:(2)记录结果: 3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操作方法:(2)记录结果:【实验结论】 1分析: 2结论: 【实验作业】 1用同一滑轮或滑轮组提起不同质量的物体时,它的机械效率是否相同?为什么? 2在上面的实验中,哪一种装置省力?为什么? 3在上面的实验中,哪一种装置的机械效率较高?为什么?七、【教学反思】: 实验十八 探究物质分子的性质一、学习目标:1、探究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分子之间具有空隙。2、初步了解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二、教学重点:探究液体分子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力。三、教学难点:二氧化氮和空气分子的扩散。四、教学方法。导学法五、教具:集气瓶(两个)、毛玻璃、量筒、注射器、两块铅块。重物。NO2气体六、教学过程设计:实验目的 1探究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分子之间具有空隙。 2探究气体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初步了解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3探究液体分子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力。【实验预习】 1物质是由大量构成的。分子很小,若把分子设想为球形,它的直径大约只有 m 2在固体物质中,分子彼此靠得很近,因而固体有一定的和 3在液体物质中,分子靠在一起,但在一定限度内,分子能或,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 ,但占有一定的 。 4.在气体物质中,分子分离得比较远,能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没有固定的 ,也没有确定的 。【实验用品】集气瓶(两个)、毛玻璃、量筒、注射器、两块铅块。重物。NO2气体【方法步骤】 操作 (1)往装有50cm3水的量筒中注入50 cm3染色酒精,观察记录混合后的体积。 (2)往装有50 cm3水的量筒中注入50 cm3水,观察记录混合后的体积。 (3)往装有50 cm3染色酒精的量筒中注入50 cm3染色酒精,观察记录混合后的体积。 记录结果结论:2探究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操作 (1)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口对口连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将2个瓶采用3种放置法,如下图所示。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后,观察记录所发生的现象。(2)往一杯水中滴入蓝墨水,观察记录所发生的现象。记录结果3探究分子之间是否存在作用力操作(1)如下图所示,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压紧,在下面挂一个重物,观察能否将压在一起的两块铅拉开。 (2)如下图所示,利用针筒抽取半筒水,用食指按住针筒嘴,然后用力推入活塞,观察能否将水压缩。4探究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操作记录结果结论【实验作业】 1总结一下分子的性质。 2二结合给自行车打气的体会,说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3列举几个例子,说明分子之间既存在着引力,也存在着斥力。 4.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固体中的分子也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查阅有关资料,设计一个探究方案,来验证这一结论。 七、【教学反思】:实验十九 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一、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2、理解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二、教学重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三、教学难点:气体膨胀做功实验操作。四、教学方法。导学法五、教具:压缩引火仪、硝化棉、集气瓶、打气筒、皮管、软木塞。水。六、教学过程设计:实验目的 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理解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3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培养自学能力。【实验预习】 1什么叫做物体的内能?什么叫做热量?内能和热量的单位是什么? 2说明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及联系。 3根据物体内能的概念推测物体的内能与物体温度的关系,并设想出改变物体内能的几种方法或途径。 4除了热传递外,还有什么途径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吗?【实验用品】压缩引火仪、硝化棉、集气瓶、打气筒、皮管、软木塞。水。【提出问题】要改变物体的内能,有哪些办法和途径?【实验方案】找来一根粗铁丝,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并亲自做一做,使它的内能增加。【实验作业】1将一根金属丝反复多次地弯折后,金属丝弯折处的温度将 ,这是 转化为 的缘故,这是用 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2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在火上点燃,前者是利用 的方法使它燃烧,后者是利用 的方法使它燃烧,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下列事例中,不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是( )。 (A)用气筒给自行车胎打气时,气筒壁发热。 (B)用钢锯条锯木头,过一会儿,锯条发热。 (C)寒冷的冬天,双手相互反复摩擦后,手掌发热。 (D)冬天,在房间内用暖气取暖,室内气温升高。 4热水与冷水混合后,温度趋于一致,说明( )。 (A)热水将温度传给了冷水。 (B)热水吸收了热量,冷水放出了热量。 (C)热水减少了内能,冷水增加了内能。 (D)热水对冷水做了功。5如右图甲,先抽出活塞,向厚玻璃筒里投入绿豆大小、浸有乙醚的棉球,再插入活塞,用力迅速下压,乙醚即能燃烧起来。试从物体内能改变的角度解释这一实验现象。6如右图乙,在洁净透明的500mL广口瓶里注入约80-100ML温水,用吸水纸擦净瓶壁上的水。塞紧瓶塞,用两用气筒打气,就能使瓶塞跳起,在瓶塞跳起的瞬间同时瓶内出现白雾。试从物体内能改变的角度解释这一实验现象。7查找地球的温室效应方面的资料,谈谈地球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影响。 七、【教学反思】:实验二十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二、教学重点: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并引入比热容的概念。三、教学难点:从水和沙子的温度改变中总结规律四、教学方法。导学法五、教具:烧杯(两个)、水、沙子、酒精灯(两个)、温度计(两个)。玻璃棒。铁架台、石棉网。六、教学过程设计:【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实验预习】 1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有什么关系?与水温升高多少有什么关系?要用生活中观察的现象来支持你的观点。 2以水和干沙子为例,说明怎样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差异。【实验器材】【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时要考虑: 1用托盘天平称取质量相同的水和干沙子。2确定相同质量的水和干沙子上升到相同的温度时是否吸收了相同的热量。 (1)要用温度计测量相同质量的水或干沙子温度上升的多少; (2)要用同一套装置在同一条件下给水或干沙子加热; (3)要测量相同质量的水或干沙子在同一条件下上升相同温度时所需用的时间。 (4)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就可以认为单位时间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3设计探究方案(下面的方案供参考)。 (1)将一定量的干沙子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观察干沙子温度升高20和升高40所需要的时间。 (2)将相同质量的水注入相同的小烧杯中,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观察水温升高20和升高40所需要的时间。【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质量相等的干沙子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干沙子比水需要的时间 (长短)。由此可知,升高相同温度时干沙子比水吸取的热量 (多少)。这说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相同不同)。 【实验作业】1通常,我们把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简称 。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 符号为 ,读做 。同种物质的比热 不同物质的比热 2初夏,中午,晴天。小明赤脚走在海边的沙滩上,感觉沙子很烫;当他跳进海里时,感觉海水很凉。傍晚时,他又去海边,却发现沙子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