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9中考历史复习 第七部分 专题复习 专题四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课件.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1647362 上传时间:2020-04-3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9中考历史复习 第七部分 专题复习 专题四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广东省2019中考历史复习 第七部分 专题复习 专题四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广东省2019中考历史复习 第七部分 专题复习 专题四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牌中考总复习,专题四,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一、古代重要的改革1商鞅变法:战国时秦国秦孝公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称霸诸侯,任用商鞅实行变法,这次变法因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成为战国时最彻底的一场变法,它使秦国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2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鲜卑族孝文帝主动向汉族学习,推行“汉化”政策进行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和北方民族大融合进程。,3日本大化改新:在孝德天皇的支持下,日本学习中国隋唐时期的先进文化进行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特别提示:这三场改革都促进了封建化进程(共同作用)。中国和日本都是通过改革的方式过渡到封建社会的。,二、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大门,迈出了政治近代化的笫一步。2俄国1861年改革:在农奴制危及封建沙皇专制统治的背景下,亚历山大二世为了巩固封建沙皇专制统治,1861年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进行改革。这场改革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3明治维新:19世纪60年代日本封建落后,幕府统治危机,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中下级武士武装倒幕后,明治天皇政府向西方学习,颁布措施,进行改革。这场改革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唯一的强国。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4罗斯福新政: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为了应对危机,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新上台的罗斯福政府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和指导,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1列宁的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政权进一步得到巩固。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为了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他首先进行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后来在政治上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导致思想混乱,在苏联宪法中取消关于苏共领导地位的条款,实行多党制。这次改革严重削弱了苏共和苏联政府的权力,社会陷入瘫痪。这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3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邓小平带领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对内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体制改革。对外通过建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湛江等14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等进行对外开放。改革开放解放了我国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巨大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专题认识及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途径,改革是富民强国之路;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改革不一定都成功;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我们要有创新意识和革新观念。,专题突破一、单项选择题1亚历山大二世、列宁、戈尔巴乔夫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都对当时面临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改革。下列对他们所领导的改革评价准确的是()A三次改革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列宁的改革,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戈尔巴乔夫改革,加强了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B,2列宁、邓小平、罗斯福这三位是20世纪以来为世界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的伟大人物,他们身上有哪些共有的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气概不怕困难的精神ABCD,D,3中外历史上,推动社会发展、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有()商鞅变法戊戌变法孝文帝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大化改新明治维新ABCD4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但若改革背离了国情则将给国家的发展带来影响。20世纪80年代,因改革失败而导致了国家性质改变的国家是()A苏联B中国C德国D日本,C,A,二、综合题5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近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中、俄、日三国相继进行了社会改革,但中外改革的结果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方的战争和国内革命使这个僵化的帝国终于出现一丝松动的迹象。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在刚从叛乱者手中夺取过来的安庆,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全球通史,材料二: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材料三: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资本的年代,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1872年日本第一列火车,1876年日本的新式学校,官办八幡制铁所,(1)上述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中、俄、日三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中、俄两国社会改革内容的主要特点。,洋务运动、1861年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以法令的形式解放农奴。,(3)依据材料一、材料三,分析日本社会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4)依据材料二、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俄、日社会改革的共同影响。,武装倒幕,封建幕府统治被推翻,日本皇臣团结一心,锐意改革。日本全面改革(或摆脱了西方殖民侵略侧重体制改革等)。,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保留大量的封建军事残余。,6在历史课上,老师让同学就“改革在中外历史上的作用”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讨论的记录,请将其补充完整。(1)小明: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方式。19世纪60年代,_和_(国家)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2)小强:这两个国家的改革性质相同。都是_的改革,带有一定的局限性,都保留了_。,俄国,日本,资产阶级性质,大量封建残余,(3)小丽: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比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_,其特点是_。小亮: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比如中国近代的戊戌变法。(4)老师:同学们谈到了中外历史上的很多次改革,谈得都很有道理。那么古往今来的这些改革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每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发展进步,都要与时俱进,勇于改革。,7(2015烟台)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2015年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改革是人类历史的鲜明主题,每一次改革都引人深思。【破旧立新】材料一: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1)改革必然触动某些利益集团的“奶酪”。商鞅变法中最直接触动旧贵族“奶酪”的措施是什么?最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又是什么?,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承认土地私有。,【勇往无畏】材料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2)改革需要大无畏的勇气。谭嗣同因为哪次变法而从容就义?揭开这次变法序幕的事件是什么?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高等教育方面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你认为是什么?,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公车上书;京师大学堂。,【顺势而为】(3)改革通常由问题倒逼而生。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农奴制,军事工业,求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民富国强】材料三: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4)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观察上表,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的召开促进了新时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两次会议在经济方面分别作出了哪些重大决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发的伟大决策;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