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第22课诗二首,上节课我们漫步古诗苑,学习了诗五首中的饮酒和行路难,见证了陶渊明饮酒东篱的悠然遐思,李白困居长安的慷慨悲吟。这节课我们继续感悟杜甫身处茅屋的济世情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1.查阅资料,掌握作者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2.朗读并背诵诗歌,注意节奏和感情。3.了解“歌行体”。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注:(1)诗句中生动的词语或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2)这句(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作者的思想感情(喜爱、赞美、乐观、思念、无奈等)。(4)给读者的感受(可贵、美好、欢快、热烈、冷清、凄凉、阴沉、压抑等)。这首诗运用,形象生动的描绘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的感情,给人以的感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走近作者,杜甫三十五岁来到长安,本想为国家做一番事业,可是处处受到排挤、打击,就连小儿子也活活地饿死了,这苦难悲惨的遭遇,使他认识到了社会的黑暗,于是开始用诗歌反映人民的痛苦,批判封建统治者,著名的“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也就应运而生了。他的诗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诗史”的美称,杜甫本人也被尊称为“诗圣”。他对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晚年他流浪在潭洲、衡洲、耒阳一带,船成了他的家,长期在水上生活,使杜甫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公元770年冬天,病死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时年五十九岁。,杜甫诞生1250周年邮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起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他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于是他面对现实,忧思不已,写下了这首诗。,写作背景,杜甫草堂,“歌行体”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罥坳倚仗俄顷布衾大庇突兀长林梢丧乱三重茅见此屋,jun,o,chng,y,qng,qn,b,w,sng,chng,xin,听朗读,注意语气、语调和节奏,给蓝色的词注音。,合作朗读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读得精彩,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下者飘转沉塘坳。,秋深,怒吼,几层茅草。三,泛指多。,江边的地方,挂着,挂住。罥,挂。高,茅草飞得低的,沉到池塘水中。坳,水边低地。,八月,秋已深了,狂风怒吼,把我草屋上的几层茅草都卷走了。茅草飘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上,其中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枝头,飞得低的茅草,飘飘悠悠,落在深塘的水边。,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竟然忍心这样,做,公开,与”对面”呼应,喝止不住,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着拐杖自叹息。,第二节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会儿,像墨一样黑,被子,睡觉不老实,雨点细密,像下垂的麻线,睡得很少。指失眠,何由:即“由何”。由:凭。,彻:到天明。作动词,一会儿,风停了,乌云像墨一样黑,秋天的天空乌云密布阴沉迷蒙,天也渐近黄昏,黑了下来。盖了多年的被子,又硬又冷,像铁一样,娇惯的儿子因为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为屋漏,床上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不断流。从战乱以来我很少睡眠,在这漫漫的雨夜和潮湿的屋里我如何挨到天亮!,第三节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如何能得到,遮盖,掩护,贫寒的士人,安稳得像山一样,见xin:同“现”,出现,小屋,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而高大的房屋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一样啊!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出现这样高大的房屋,我即使茅屋独破,被冻死也心满意足!,第四节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的美好愿望和高尚的情操。,合作探究师生互动,进入角色:“与作者面对面”质疑释疑。要求:全班分为两大组。A组同学为提出问题组:就字词鉴赏及文意等方面提出有疑问的地方。B组同学为“作者杜甫”组:与A组的同学对话,回答A组同学的问题。,合作探究深入理解(一),1、第一节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动词,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说“三重茅”?,2、赏析第二节。,3、第三节中哪两句诗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苦愁惨的心境?哪两句诗是诗人多年来贫困生活的写照?4、诗人为什么少睡眠?,1、第一节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动词,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说“三重茅”?,运用了“怒号”、“卷”、“飞”、“洒”、“挂罥”、“飘转”、“沉”等动词。“怒号”写风势之大,“卷”“飞”“洒”“挂罥”“飘转”“沉”等动词细致描绘了风吹茅草的情状,突出风大害大。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说明受害之大。,面对大自然的暴力,诗人还较为平静,但面对顽童的“趁风打劫”诗人却动了肝火。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顽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此五句写儿童由心理到行动,写自己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2、赏析第二节。,3、第三节哪两句诗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苦愁惨的心境?哪两句诗是诗人多年来贫困生活的写照?,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4、诗人为什么少睡眠?,因为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忧国忧民,更何况屋漏、冰冷,“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合作探究深入理解(二),1、在这风雨交加、茅屋残破的悲惨境地中,诗人只是想自己吗?找出诗中表达诗人博大胸怀和美好理想的句子。2、用四字句概括全诗的情节脉络和情感发展脉络。并说明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3、联系写作背景,说说当时的社会现状。4、赏析第四段。或: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1、在这风雨交加、茅屋残破的悲惨境地中,诗人只是想自己吗?找出诗中表达诗人博大胸怀和美好理想的句子。,不是。最后一段。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秋风破屋心情苦痛(2)群童抱茅无可奈何(3)破屋漏雨忧思不绝(4)期盼广厦忧国忧民,2、情节和情感发展脉络,表达方式。,叙事描写叙事描写记叙抒情抒情议论,3、联系写作背景,说说当时的社会现状。,4、赏析第四段。,战乱频繁、国家残破、人民贫苦、四海困苦,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己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的形象,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三句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诗人至此意犹未尽,又于回环往复中递进一层,把由己及人升华到舍己救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多么深切的期望!它把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最动人感召力最强之处。,或: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对他影响非常大,使他从小就立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由于仕途不顺,生计窘迫,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下层社会,关心民生疾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的诗篇。他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济为生,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他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发出的不止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诗人由自己的苦难想到“天下寒士”,在这受冻的长夜,诗人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甚至说:只要能看到这样的广厦,冻死也心甘情愿。,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夜雨湿屋群童抱茅秋风破屋秋风破屋群童抱茅夜雨湿屋祈求广厦忧国忧民,祈求广厦,小结,这首诗描写杜甫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表现出诗人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博爱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同学们也要像杜甫那样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将自己的忧乐悲喜与国家人民紧紧相连,同患难共甘苦。,教师寄语,己亥杂诗,龚自珍,走近作者了解背景龚自珍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清廷分成主战和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他辞官南归,在归途中写了大型组诗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合作朗读领会诗意,满怀无限离愁正对着白日西下,扬鞭东去从此辞官奔赴天涯。落红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它融入春泥后,会更好地护育新花。,诗的大意,这首诗展现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的顽强精神,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春天的憧憬,及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的坚定决心。,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师生互动,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各表现了什么样的心绪?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以“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各表现了什么样的心绪?,这两句将离愁别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一起。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意思是: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表现他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现常比喻无私奉献精神。,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小结,满载离愁,远归故里自比落红,仍可护花,虽辞官归乡,仍心系报国。,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虽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达标练习链接中考,1、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2、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