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教案10(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1513635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教案10(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教案10(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教案10(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第二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型课时2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运用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的分类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4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5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列表比较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3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4以流水和风力作用为例,结合实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5进行野外地质、地貌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精神。2通过对地质构造实践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意识。3通过对一些内外力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图片的学习,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4通过对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树立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思想。重点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形成;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运用流水、风力作用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难点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从内外力综合作用的角度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教学准备自制PPT课件,背斜向斜模型,断层模型教学过程设计步 骤 与 内 容师 生 行 为时间第一课时导入:在江华阳华岩周围,我曾拾到一块海洋生物化石,(老师展示化石)。从这些化石中,你有什么启示?师:从这些化石中,你有什么启示?生:讨论。目的:从家乡生活实例入手,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过渡:是什么原因造成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呢?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思考:造成地壳及其形态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哪里?分类能量来源主要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形成高山或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师:播放PPT。生:1、阅读课文P36。 2、提高班完成导与练P25;基础班完成基础训练P32。3、讨论思考题。4、与同学交流后填写表格。目的:培养自学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归纳,认识到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在此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激发探究自然的热情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过渡: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有关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地壳运动的奥秘,对地壳运动的机制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理论。目前,比较盛行的是板块构造学说。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PPT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1、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1)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这上,处于不断运动中。(3)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4)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宏观地貌)。2、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应用课堂练习: 1、印尼境内有129座活火山,被称为“火山国”。2、据中国地震台网:09月30日18时16分在印尼苏门答腊南部(南纬0.8度,东经99.8度)发生7.7级地震,震源深度60公里。师:1、播放PPT。2、指导学生讨论。3、帮助学生归纳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要点。生:1、自学课文P36-38。2、合作探究。岩石圈被分为哪六大板块?这些板块之间有哪些相对运动形式?板块的相对运动,使地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板块边界附近多火山和地震?你能归纳板块学说的理论要点吗?2、完成P37活动题。目的:认识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及板块的边界类型,运用动画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生:讨论:说出图中的板块名称,并用所学知识分析印尼多火山、地震的原因。目的:通过对时事材料的分析,提升学生有效迁移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过渡:在勾挂岭如果你留心观察,会看到公路旁倾斜、弯曲、断裂的岩层。这些由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叫地质构造。(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背斜和向斜(1)岩层向上隆起的叫背斜,向下凹陷的叫向斜。(2)背斜和向斜的判断:判断背斜还是向斜不是看山岭或山谷。关键是看岩层的新老关系。背斜: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两翼老,中间新。生:自学课文P38-39。师生共同活动:1、观察褶皱模型2、用三本书叠放,用力挤压,使之发生弯曲形变,形成褶皱。一个向上的弯曲为背斜,一个向的弯曲为向斜。目的:通过动手,直观地认识褶皱的两处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3)背斜和向斜所成的地形一般地,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被锓蚀,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学生:探究P39,背斜谷和向斜山是怎样形成的?目的:通过质疑,使学生产生认知上冲突,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使肤浅的认识得到完善。过渡:当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程度,发生断裂时,两侧岩层沿断面产生显著位移,称为断层。2、断层(1)地垒和地堑沿断层线上升的部分叫地垒;沿断层线下滑的部分叫地堑。(2)断层形成的地形地垒成山,地堑成谷。我国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西峰)、峨嵋山、万佛顶、江西庐山等名山,都属于上升的岩块;而吐鲁番盆地、陕西南部的渭河平原、山西中部的汾河谷地等都是上沉的岩块形成的。师:展示模型。生:1、自主学习课文P39-40;2、观察;3、读图P39,教材P40,说出我国著名的断层山。目的:通过模型和图片,直观认识断层及其形成的地形。形 式从形态上看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对地貌的影响原 因褶皱背斜向上拱起岩层中心老、两翼新一般成山岩层向上拱起有时成谷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向下弯曲岩层中心新、两翼老一般成谷岩层向下弯曲有时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断层地垒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泰山地堑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汾河谷地生:列表比较褶皱和断层。目的:比较法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通过比较,加深对知识的掌握。过渡:背斜、向斜和断层,是我们最常见的两种地质构造,在工程建设中常遇到。3、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构造名称实 践 意 义原 因 或 依 据背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区岩层封闭,为“储油构造”,易于储油气。隧道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和塌陷顶部地带宜建采石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练习:读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1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是ABCD2从形态上看,图中背斜是ABCD读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3从地形上看,该地属于:A背斜 B向斜 C山谷 D山脊4从地质构造上看,该地属于:A断层 B背斜 C向斜 D山地作业布置:师:布置作业。生:提高班:导与练P28“课堂演练”;基础班:基训P33。T1-6,8-14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复习:基础班:完成基训P34,T15。提高班:完成导与练P95,T7-8,T11。目的:通过课前练习,督促学生复习。(三)地震和火山火山喷发其熔岩物质堆积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多种火山地貌。火山结构图地震的结果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地震结构图。师:1、指导学生讨论。 2、介绍火山和地震的结构生:1、我国多地震和火山的原因。 2、讨论火山、地震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目的:我国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使学生对地震和火山我所了解,并能用板块学说解释。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类型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使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普遍侵蚀作用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蘑菇、城堡等沙漠地区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沟壑纵横河流流经的高原、山地溶蚀形成溶洞,钟乳石、石笋、石柱等中低纬度的可溶性岩石区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洼地、冰蚀湖泊冰川分布的高山及高纬度地区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地貌滨海地带搬运作用风力搬运飞砂走石干旱、半干旱地区、滨海地区流水搬运泥沙俱下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明显冰川搬运物质迁移冰川活动地区海浪搬运物质迁移滨海地带沉积作用冰川沉积沉积物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有冰川分布的高山、高纬度地区流水沉积洪积扇、三角洲、江心洲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具有选择性山口、河流中下游、入海口风力沉积形成沙漠沙丘、黄土地貌干燥风陆及临近地区海流沉积形成海岸地貌滨海地带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普遍师:1、指导学生自学。 2、播放PPT。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景观图。生:1、自主学习课文P41-42。提高班:完成导与练P29。基础班:完成基训P32。2、说出图片中各种地貌的成因。目的:通过实物景观,分析其成因,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并知道用所学知识解释地理现象。课堂演练生:提高班:完成导与练P31。 基础班:完成基训P34。过渡:不仅内力作用和自然界中的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进行改变,人类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师:PPT展示云南哈尼梯田、澳门围海造陆等生: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目的:通过实物景观,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兴趣。探究:怎样的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是合理的?怎样的活动是不合理的?师:组织学生讨论。生:与同桌讨论,与同学交流。目的: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要一分为二看问题;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业布置师:布置作业生:完成作业。提高班:导与练P96。基础班:基训P34-35【板书设计】第一课时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2、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应用:(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背斜和向斜一般地,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被锓蚀,背斜成谷,向斜成山。2、断层地垒和地堑地垒成山,地堑成谷。第二课时(三)地震和火山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一)外力作用(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教学反思】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