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清初至清中》PPT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1511764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7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清初至清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编清初至清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编清初至清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编清初至清中叶文学,一、清代文学的范围清王朝从1644年定都北京至1911年辛亥革命,共有国267年。不过从1840年鸦片战争始,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历史进入近代绪论清代文学,指清前期至清中叶的文学:清前期(16441735)清入关雍正末,包括顺治、康熙、雍正几朝清中叶(17361839)乾隆初道光19年,包括乾隆、嘉庆、道光20年前。此后为近代文学范围。,一、清代社会的思想文化政策,1、文化专制:独尊程朱理学2、编书与禁书:康熙字典、四库全书、佩文韵府、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等3、日益严苛的文字狱:庄廷龙明史案、戴名世南山集案4、乾嘉汉学的兴盛,乾嘉学派,清代的知识分子在文字狱的恫慑下,承袭清初学者的治学方法,不关心当世之务,埋头于古文献里进行训诂、名物考证、古籍校勘、辨伪、辑佚等考据工作,在文字、音韵、金石、训诂、地理等学术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顾炎武、黄宗羲、戴震、段玉裁、王念孙,二、清代思想文化对文学的影响,1、清初反浮求实学风、经世致用思想,促进了文学社会功用的强调,使创作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关注国运民生。像遗民诗歌忧时伤世,“学人之文”论史求实,戏曲作品趋于雅正等。2、清代思想文化专制,乾嘉汉学之风日盛,给清中叶文学带来明显消极影响,出现严重滞化现象。如桐城派古文成为正宗,“肌理派”诗歌一时兴盛,历史小说重史轻文,“才学小说”炫学逞能,文学离其本质越来越远。,3、清中叶反传统、尊情、求变、思想解放的人文思潮,使袁枚“性灵说”诗论、诗作的构建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解放、精神叛逆特色。而儒林外史、红楼梦中杜少卿、贾宝玉等新人形象,则是人文意识觉醒的生动标志。,三、清代文学发展概况,1、众体皆备,集历代文学之大成清代文学繁富、驳杂,蔚为大观:元明以来新兴的小说、戏曲依然兴盛;已呈弱势的诗、古文,已经衰落的词、骈文重新振兴;各类文体均有传世佳作。,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就拿文学来讲,周秦以子称,楚人以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文称,唐人以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明人以小说、戏曲或制艺称,至于清代的文学则于上述各种中间,或于上述各种之外,没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足以称为清代的文学,却也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盖由清代文学而言,也是包罗万象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的。”,2、古典形态的诗、词、骈文再度辉煌清诗前期遗民诗人忧时伤世,关注国运民生,高扬抗清复明,多以史诗般的内容和坚贞崇高节操而称重当时、影响后世。诗坛大家在诗艺方面多所开创:吴伟业“梅村体”,王士祯“神韵派”。清词明清鼎革之际,变俗为雅,成为文人写心工具。“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领袖朱彝尊,独树一帜的纳兰性德,或尊苏、辛,或宗姜、张,或学南唐二主,各领风骚,在清初词坛号称“三大家”。,清代骈文清初文人揭骈文复兴序幕,至乾嘉几与桐城古文抗衡,与当时政治思想专制、文化学术复古、汉学之风兴盛有关。骈文作家多是渊博学者,哀盐船文的作者汪中,为骈文力争正统地位的阮元等。,3、新兴的戏曲、小说空前飞跃,成就巨大清代戏曲明显雅化:传奇、杂剧均趋向文人化、案头化。著名文人吴伟业等寄托心曲的剧作,多以抒情性冲淡戏剧性,脱离舞台演出实际;剧作家李渔则注重戏剧性,多用巧合、误会、制造生动情节。其闲情偶寄的编剧和表演理论,表明戏曲重心由“曲”向“戏”转移。长生殿和桃花扇显然是剧作家注重社会历史意识和戏剧性这两方面的产物。,清代小说总体进入独创期拟话本结束了改变旧作的老路;爱情婚姻小说雅化,蜕变为才子佳人小说;长篇小说纷繁多样: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英雄传奇水浒后传才学小说镜花缘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不朽巨著红楼梦,四、清代文学的文化意义,1、各体文学的集大成显示出古典文化的大总结;2、新旧杂陈,体现出传统文化沉暮与开新的特点;3、写实文学观大大强化,间接地表现了实证方法的思维特点。,第一章清初至清中叶戏剧,一、李玉与苏州派作家李玉;朱素臣;朱佐朝;叶稚斐;毕魏;邱园;张彝宣。苏州派的传奇创作在内容上具有三大特色,即讥切时弊、关注现实的现实精神,事关风化、劝善惩恶的教化目的,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平民色彩。在艺术上,总是紧密联系舞台实际,剧本形式短小精悍,故事性强,情节变幻多端,排场生动活泼,采用双线并进的结构,角色设置也颇为均匀得体。在宫调配置、曲牌联套、四声韵脚上,大都十分工巧,和谐悦耳,文词也都通俗自然,雅俗共赏。代表作如清忠谱(李玉等)、一捧雪(李玉)、十五贯(朱素臣)、渔家乐(朱佐朝)、琥珀匙(叶稚斐)、三报恩(毕魏)、党人碑(邱园)、如是观(张彝宣)等。,二、李渔的戏曲作品与戏曲理论,李渔早期的戏曲作品,沈溺于文人学士风流韵事和生活理想。如怜香伴、风筝误、意中缘。这些剧作都有着轻松愉快的喜剧风格。在顺治十二年(1655)以后,李渔一反故态,借爱情婚姻故事极力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如奈何天、凰求凤、比目鱼、玉搔头。到了康熙五年(1666),李渔认为自己的创作达到了思想追求的最高境界,完成了把风流和道学融为一体的目的。道学中充溢情感,风流里暗藏性理。如慎鸾交。李渔的作品在艺术上富有独创精神,往往刻意设置迂回曲折、变幻多端的戏剧情节,善于从极平之理、常有之事中创造新奇的传奇作品。语言讲究通俗易懂。,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与演习部,后人合编为“笠翁曲话”,是自成体系的古典戏曲理论专著。他以舞台演出和观众欣赏为立足点,比较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戏曲创作与戏曲演出方面的理论,成为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并为世界戏剧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李渔戏剧理论的特点:1、非常注重舞台演出效果,认为“填词之役,专为登场”,反对只重文辞音律的“案头戏剧”;2、理论富于针对性,密切联系当时戏剧创作和演出现实,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第二章南洪北孔,第一节洪昇和长生殿一、洪昇生平与创作洪昇(6451704)字防思,号稗畦,浙江钱塘人。出身名门望族,遭难家境败落。科场失志,做二十佘年国子监生。名剧长生殿轰动北京,在佟皇后丧期上演,洪昇被削职还乡。诗有稗畦集啸月楼集等。作传奇九种,杂剧一种。今存杂剧四婵娟:谢道韫咏絮擅诗才、卫茂漪簪花传笔阵李易安斗茗话幽情、管仲姬画竹留清韵,二、长生殿题材渊源与创作过程,李、杨爱情故事,新旧唐书、野史杂记均有载。唐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开启此题材创作的先河,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元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白朴梧桐雨,明屠隆彩毫记、吴世美惊鸿记等对长生殿均有影响。长生殿历时十余年,“三易其稿而始成”。始为沉香亭,通过李白遭遇表现作者怀才不遇;后改为舞霓裳,增加李泌辅助肃宗中兴,表现对国运兴衰的思考;终成长生殿,表现“情缘总归虚幻”的主题。,三、长生殿的写情主旨,受汤显祖牡丹亭影响,对理想化的至情的讴歌是洪异的创作主旨。在长生殿里,洪昇以艺术之笔把李隆基和杨玉环的“钗合情缘”理想化了,使之净化、升华而成为不朽的至情。”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洪昇看来,夫妻之间的爱情专一和臣忠子孝的坚贞不移,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生发的,它们共同构成至情理想的文化内涵。因此其至情观涵蕴着深沈的道德理性精神。,四、长生殿的思想内容,(一)展现帝、妃情缘,宣扬李、杨挚爱。作者例言说:“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马嵬之变,已违夙誓,而唐人有玉妃归蓬莱仙院,明皇游月宫之说,因合而用之,专写钗盒情缘。”第一出传概说:“古今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哪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悭(qin),无情耳。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二)穿插朝政事件,寄寓政治寓意。,自序:“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围绕李杨爱情的一系列军国朝政事件,生动反映了皇帝昏庸腐败、不理朝政,杨家挟势弄权、酿成祸乱的社会现实,表现出乐极哀来、荒淫误国等“垂戒”之意,寓有深沉的民族意识和兴亡之感。明皇宠爱贵妃,“占了情场,弛了朝纲”,酿成大乱。弹词出李龟年“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同时寄寓了作者心声。,(三)“情缘总归虚幻”,点出全剧主旨。,自序:“情缘总归虚幻;清夜闻钟,夫亦可以遽然梦觉矣”。忘我爱情与社会角色的矛盾,使李、杨历尽悲欢离合,终于大彻大悟,跳出爱河情海,在仙境以精神“长生”消解现实“长恨”。,(四)对忠臣义士的赞美和对权贵奸佞的揭露和抨击,忠臣义士的代表:郭子仪雷海青权贵奸佞的典型:安禄山杨国忠“那满朝文武,平日里高官厚禄,荫子封妻,享荣华,受富贵,哪一件不是朝廷恩典!如今却一个个贪生怕死,背义忘恩,争取投降不迭.只图安乐一时,哪顾骂名千古。唉,岂不可羞,岂不可恨!”(骂贼),惊变赏析,小宴部分总括李杨生前之爱,写乐极。惊变部分预示二人爱情悲剧的到来,启下部之哀极。通过乐极哀来的描写,一方面显示出李杨爱情既有荒淫腐朽的一面,又有“真心到底”的一面;另一方面又揭示出“逞侈心穷人欲,祸败随之”的教训以“垂戒来世”。成功刻画了杨妃争宠得胜后的心态,刻画了集情种和昏君于一身的唐明皇的复杂性格特征。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第01期作者:俞为民乐极哀来因情生变长生殿惊变赏析,五、长生殿的艺术成就,(一)在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很好表现了创作意图。上半部偏于写实,下半部主要写幻。采用真幻结合手法写李杨爱情,既有生动的现实生活,又有浓厚的理想色彩。(二)在剧本结构上,以李、杨爱情为主线,以朝政大事为副线,表现“占了情场”与“弛了朝纲”的必然联系;爱情主线又以金钗和钿盒贯穿始终,由合而分,由分而合。,(三)在曲词艺术上,清丽流畅,充满诗意,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多处化用唐史、元曲名句,如惊变雨梦等出曲文,基本由梧桐雨脱化而来,却又融化极妙,如同己出。其浓厚的抒情性,尤其能把人物的内心情感表现的声情兼备,淋漓尽致。“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以是传闻益远。”(吴仪一序),第二节孔尚任和桃花扇,一、孔尚任的际遇和桃花扇的创作孔尚任,曲阜人孔子第64代孙。曾隐居曲阜石门山,捐资纳为国子监生。1686年康熙南巡北归曲阜祭孔,任御前讲经和导游,受康熙赏识,拔为国子监博士。,孔尚任淮扬治河时结识许多明末遗民。在扬州登梅花岭,参拜史可法衣冠冢;在南京登燕子矶,游秦淮河,过明故宫,谒明孝陵;在栖霞山访过道士张瑶星,对创作桃剧都很重要。桃花扇三易其稿而问世,轰动京畿“王公荐绅,莫不借钞,时有纸贵之誉”。“长安(指北京)之演桃花扇者,岁无虚日”,甚至康熙皇帝也索稿阅读(桃花扇本末)次年孔尚任被罢官,显与创作桃花扇有关。,二、桃花扇的内容和意义,(一)作者创作意图:先声:“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小引:“场上歌舞,剧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桃花扇剧照,(二)深刻揭露南明王朝的腐败,揭示出阉党余孽如马士英、阮大铖等既是造成侯方域、李香君悲剧的罪魁,又是导致南明覆亡的祸首。(三)塑造了光彩照人的李香君等下层人物形象,表现出对等级贵贱观念的思索和突破。(四)剧末马、阮败亡和侯、李入道,既蕴含民族的沦落、失意之悲,又表现出国家至上的思想。,三、桃花扇的艺术成就(一)结构精巧缜密,匠心独运整体构思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桃花扇先声)。“一生一旦为全本纲领,而南明治乱系焉”(媚座原批)。,一柄诗扇贯穿全剧。诗扇既是侯、李定情信物,又是二人离合象征。赠扇、溅扇、画扇、寄扇、撕扇等。桃花扇小识:“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权奸者,魏阉之余孽也;余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帝者也。”,以中介人物为正邪双方纽带一方是正直重节的复社文人,一方是卑鄙无耻的阉党余孽;一边是侯、李爱情,一边是弘光王朝闹剧。巧妙利用杨龙友的双重身份和双重性格联系起来。,结局不落生旦团圆俗套40出原批:“离合之情,兴亡之感,融合一处,细细归结,最散、最整,最幻、最实,最曲迂、最直截,此灵山一会是人天大道场,而观者必使生旦同堂拜舞乃为团圆,何其小家子样也!”,(二)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剧中人物上至皇帝朝臣,下至歌妓艺人,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人虽众多,却人各一面,决无雷同。李香君虽为秦淮名妓,却深明大义,坚定正直,不向权贵低头,不受金钱利诱,表现出冰清玉洁、守志不污的高尚气节。,(三)曲词以工整典雅见长。缺陷在于典雅有余而当行不足。余韵:“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