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1491983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第九课),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第九课),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第九课),联系的观点(第七课)发展的观点(第八课),创新,一辩证的否定观,1.含义2.特征3.实质4.方法论要求,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1实质3方法论要求,三创新作用,(1)(2)(3)(4),比较辨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所以必须从变化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的哲学依据?,辩证法:,一切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思想观念要随着事物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认识论:,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唯物辩证法的观点2形而上学的观点3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一、辩证的否定观,1含义: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A、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B、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注意: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辨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扬弃,否定、克服,肯定、保留,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2、辩证的否定的实质辩证否定,既不是简单的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3.方法论要求,1)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2)既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1内容:1)辩证法在对现存的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2)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3)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B、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2.关系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3、方法论要求,A、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观念。B、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三、创新的作用: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角度),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角度),相关链接,创新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内容: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关系: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的变革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使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文化角度),4.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小资料辩证法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进行对话、论战。在古代哲学家那里,指的是通过揭露对方议论中的矛盾以取得胜利的艺术。后来,辩证法被当作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它本是亚里士多德的一本文集的名称,叫物理学后编。当时在出版亚里士多德的文集时,编撰者们把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著作放在前面,叫物理学,而把他研究有关神、灵魂、意志、自由,等的哲学学说放到物理学的后面,取名为物理学后编,当这部著作介绍到我国时,学者严复借用周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说,超乎物体具体形态之上的那些事物叫做道,具有具体形态的事物叫做器),把阐述抽象道理的物理学后编就取其意翻译成了形而上学(关于形而上的学问)。所以,形而上学的本意是物理学后编。从黑格尔开始,就把形而上学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语,也就是说,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取得道的渠道要靠从天和地之中所领悟,而真正的道是随遇而安,不拘规矩的,自然而随意。),郭象则说:“万物独化”,“万物自生”,“独生而无所资借”,“突然自生”,“忽然自死”,即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变化都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关的。,第一组:,联系的观点,孤立的观点,第二组:,韩非认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统治者应该“因时变法”。,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所以,“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义”应当“尽如故”。,静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第三组:,黑格尔认为,“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了矛盾,它才会运动。”,杜林认为矛盾,“不能归属于现实。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否认矛盾的观点,承认矛盾的观点,老子、韩非和黑格尔的言论,表达了什么思想?,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的观点,郭象、董仲舒和杜林的言论又代表了什么思想?,否认矛盾,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孤立的观点,发展的观点,静止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片面的观点,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发展。2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3辩证否定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排拒或毁灭。,(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要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就必须创新,但创新仅是其中一个主观条件。),(是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4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抛弃。5创新就是科技创新。,(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它创新。),某饭店老板请来许多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探讨如何扩建狭小老旧的电梯。他们一致认为:饭店必须停业半年才能扩建好电梯。饭店一位清洁工说:“要是我,就会直接在屋外装上电梯。”根据清洁工的建议,新电梯很快就安装好了。这是建筑史上第一次把电梯安装在室外。这一案例表明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丰富的实践经验必然促进思维创新正确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首要环节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A.B.C.D.,D,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作为东北三省的民间艺术,二人转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二人转是在东北秧歌的基础上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步发展而成。新中国成立后,二人转开始讲求科学发声方法,剔除低级、庸俗、丑恶的表演,开拓了新剧目,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6年,二人转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结合材料一,说明二人转是如何通过扬弃实现自身发展的。(10分),39.(1)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富有生命力的内容。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4分)二人转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它是在吸收东北秧歌精华的基础上产生的,剔除低级、庸俗、丑恶的表演;借鉴了莲花落、东北大鼓、河北梆子等多种艺术形式;并与时俱进,增添了当代的新内容,开拓了新剧目,实现了自身的发展。(6分),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树原料体,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创痛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10分),【答案】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要求立足实践、不断创新。科研人员批判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克服传统龙脑生产的局限性,创新发展思路,开发新产品,从而取得成功,(2012福建文综,39(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材料一人们对义利观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孙中山提倡“大义所在”,坚持革命和民主大义,反对“重私心而忘公义。中国共产党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自身的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材料一中义利观的演变过程如何现了矛盾观点?(12分),链接高考,参考答案对义利关系的探索,推动了人们对义利观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义利关系的认识既看到二者的不同,又看到二者的统一,体砚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全面地看问题。不同历史时代的义利观各有其特点,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7(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大体上能满足当时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要求,但覆盖面小,国家和企业投入大,医疗资源浪费严重。改革开放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基本走向商业化、市场化,医院技术装备水平和医生素质大大提高,但公平性下降,卫生投入效率低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突出。2009年以来开始的新医改坚持“公益性”诉求,明确政府为低收入人群的医疗福利买单,受到网友热议。材料二“医疗是民生之保”,陕西神木县经过1年多的调研论证,2009年3月开始推行“全民免费医疗”,县财政每年投入15亿元为全民医疗服务买单,让城乡居民摆脱了“看病难、看病贵”的困扰。神木开国内“免费医疗”之先河,具有民生导向意义。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9分),辩证否定要求我们有批判精神,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不合理的因素,市场化医疗改革克服了公费医疗国家和企业投入过大的缺点,神木模式则通过实行免费医疗,克服了市场化医疗背景下存在的公平性下降、看病贵等不足(3分)。辩证否定要求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市场化医改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保留公费医疗,新医改在坚持了“公益性”诉求的同时保留了市场作用的合理因素(3分)。辩证否定要求我们立足实践,树立创新意识。神木立足本地实际,实现了医疗改革的制度和实践创新,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