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60311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陕西省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陕西省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海水晒盐C水车灌溉D蜡烛燃烧2 . 亚油酸(化学式为C18H32O2)具有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亚油酸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B亚油酸属于有机物C亚油酸属于氧化物D亚油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8:32:23 . 实验前恰当处理实验仪器和用品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A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所用烧杯需要干燥B进行过滤操作,需先将滤纸润湿使之紧贴漏斗内壁C做铝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铝条需要用砂纸打磨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需先将试纸用水润湿4 . 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里燃烧的是A氮气B木炭C红磷D铁5 . 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废液缸中盛有大量的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某同学处理废液时做了如下实验:取废液缸中上层清液 40mL于烧杯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过量记录滴入Na2CO3溶液质量(x)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纵坐标(y)表示生成 CO2的质量B反应进行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NaClCOA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CaCl2=2NaCl+CaCO3DC点溶液的 pH=76 . 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欲除去 CaO 中混有的 CaCO3,可加入过量的稀盐酸B现有 NaOH、H2SO4(稀)、MgCl2、FeCl3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一一鉴别出来C欲除去 NaNO3溶液中混有的 Na2SO4,可先加入适量的 BaCl2溶液,再过滤D欲除去 H2中的少量水蒸气和 HCl 气体,可先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后通入 NaOH 溶液7 .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铁用于制炊具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金刚石用于划玻璃D天然气用作燃料8 . 如图所示,弹簧称下挂一重物,重物浸没在AgNO3溶液中,稳定时弹簧称读数F1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铜粉,充分搅拌并配制足够的时间后,溶液体积未变,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F2已知重物与前、后溶液均不发生任何反应,对于F1和F2的相对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法判断BF1F2CF1F2DF1=F29 . 下列情况中,常常会使铁制品锈迹斑斑的是A表面涂油B任其风吹雨淋C表面喷漆D表面保持干燥10 . 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家里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高层楼房着火,首先打开所有门窗C遇到电线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D发现家里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风扇11 . 下列是分析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不考虑水分),其中合理的是( )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证明变质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确定成分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测定纯度取a g样品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g固体除去杂质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ABCD12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B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Dt2时,向60g甲固体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能得到105g溶液13 . 集气瓶可以完成多种实验,以下实验正确的是A铁丝在O2中燃烧B储存H2C除去CO2 中HCl气体D气球收集20mL O214 . 建立基本的化学观念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化学,如形成守恒观念,可以更好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每1个C原子和1个O2分子反应,生成2个CO2分子B32g S与32g O2完全反应,生成64g SO2C镁条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故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D根据: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则蜡烛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15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应取试管容积的1/3B用100mL量筒量取2mL水C过滤时,漏斗中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D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二、填空题16 . 某溶液中只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某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将溶液分成A、B、C三份,各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1)若将A得到的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此滤液中的溶质是_;(2)若将B得到的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没有气泡产生,则此滤渣中一定有_;(3)若向C得到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17 . 写出下列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1)Fe_,_,_;(2)CO2中“2”的意义_。三、实验题18 . 某学习小组在学习了酸的性质后,为验证酸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1)甲同学在收集干燥的氧气时,将氧气通过浓硫酸,利用了浓硫酸的_性。I.验证酸与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的反应:(2)乙和丙同学在实验室利用锌、氧化铜、稀硫酸制取铜,两人分别写出了自己的实验原理,请你将表格内的空缺位置补充完整:乙同学丙同学实验原理第一步:第一步:_。第二步:_。第二步:通过乙、丙同学的实验,得出酸的化学性质为_。.验证酸与碱的反应:(3)室温下,丁同学将稀盐酸慢慢滴人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出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解释AB段温度变化的原因_,B点的溶质为_。19 . 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据图回答问题:(1)仪器E的名称是烧杯,仪器B的名称是_。(2)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利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需从上述仪器中选择_ (填序号)。(3)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_。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没有复燃,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答一条即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的气体用玻璃片的_ (选填“光滑面”或“磨砂面”)盖住集气瓶。四、简答题20 . 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1)生活中常用_的方法软化水。(2)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_的作用。(3)人体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人们常食用的富硒大米,其中硒元素属于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4)铁制品容易生锈的环境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稀硫酸除铁锈的原理_。五、推断题21 . 甲、乙、丙是三种单质,其中甲是固体,乙、丙是气体;AABD E都是化合物,很多建筑物因含有E而受到酸雨的侵蚀。上述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 D._。 写出反应C E的化学方程式_。六、科学探究题22 . 某兴趣小组同学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很多因素都能影响化学反应速度。于是,兴趣小组探究了影响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查阅资料)浓盐酸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液体,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实验过程)(注:盐酸足量)(实验分析)(1)为了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请你写出检验的方法: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若要探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_对照(选填实验编号);(3)除盐酸浓度大小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两个影响反应的因素是_和_。(实验结论)上述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交流讨论)与甲比较,对丙的分析,错误的是_(选填编号)。A、反应更为剧烈 B、试管中最终剩余液体的质量更小C、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更大 D、粉末状大理石利用率更高七、计算题23 . 某同学为了测定NaCl和MgCl2固体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将80g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平均分成四份,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获得如表实验数据:实验次数一二三四固体混合物的质量(g)20202020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20406080生成沉淀的质量(g)2.9m8.78.7问:(1)表中m的值为_;(2)哪次实验恰好完全反应_;求该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共多少克_?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题1、2、三、实验题1、2、四、简答题1、五、推断题1、六、科学探究题1、七、计算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