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5407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昆明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昆明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明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清晨,雄鸡报晓三更时,我就起床准备出发了。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C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D家乡是我生身立命之地,乡亲们待我恩重情深。二、基础知识综合2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时间之河 chun流不息,复兴路上风华正茂。如今,一代代革命先驱甲(A.孜孜以求 B.孜孜不倦)的强国梦、复兴梦,从未像今天这样距离我们如此之近。然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仍需要回答属于这个时代的命题, 乙(A.面对 B.应对)属于这个时代的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正是为了沉淀昨天的河床,展望明天的道路,让我巍巍中华青春永驻。(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写正确的读音。chun(_)流不息 巍巍(_)中华(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_(乙)_(3)在文段划线处填入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_)与五四对话 正是为了深化我们的思考与五四以来的历史对话 坚定我们的脚步A. B.AB三、现代文阅读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卜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3 . 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4 . “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5 . 划“_”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赏析。6 . 文段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重返北京白云悠悠,人世悠悠。朱自清离开北京整整五年,想不到如今又回来了。举目无亲,只好先住在朝阳门边一位朋友的家里。他在北大读了四年书,虽也玩过几回西山,但多在城圈子里呆着,始终没到过清华,对它很是陌生。清华设在北京西北部的清华园,环境幽静,风景优美,原是端王载漪的王府。清华大学前身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于1911年正式开办,它的任务就是培养留美学生。1925年清华进行改革,增设大学部,朱自清就是因此而被聘的。那时清华大学的教务长是张仲述,朱自清不认识他,于是和那位朋友商量写一封信去,约定第三天上午前往拜访。那天几经周折,看表已经11点了,才到达清华大学。坐在客厅等一会儿,出来一个高个子长脸的,样子很能干的人,这就是他所要会见的教务长张仲述,谈到12点过,宾主才客气地分手了。过了两天,朱自清带着简便的行李,从朝阳门朋友家搬出,住进了清华园古月堂。清华园很美,绵密的绿树丛中,蜿蜒着清清的溪流,郁葱的伞松,青青的草地,宽敞的教室,巍峨的礼堂,小小的荷池晃荡着岸边小树的倒影,池莲迎风起舞,散发出阵阵幽香。这样的风味和南方自不相同,别有一番气韵。但朱自清孤身一人,刚来乍到,没有什么朋友,心里十分寂寞。在江南时,他晚上睡眠极好,照例是一觉到天明,北来之后,却睡不安稳,夜夜有梦,而且从来没有一个是清清楚楚的,醒来不知所云,恍然若失。最难堪的是每早将醒未醒之际,残梦依人,腻腻的不去;忽然双眼一睁,如坠深谷,万象寂然只有一角日光在墙上痴痴地等着!我此时决不起来,必凝神细想,欲追回梦中滋味于万一;但照例是想不出,只惘惘然茫茫然似乎怀念着些什么而已。纷乱的梦境反映的是不宁的心绪。其实,朱自清到北京之后,一直强烈地怀念着南方那段生活。一天,他实在闷得慌,乃决意进城去,在海淀下了汽车,找了一个小饭馆,拣了临街的一张小桌子,坐在长凳上,要了一碟苜蓿肉,两张家常饼,二两白玫瑰,自斟自酌,不由又想起在江南的生活,情动于衷,从袋里摸出纸笔,在桌上写了一首我的南方:我的南方, 那儿是山乡水乡!那儿是醉乡梦乡!五年来的跋徨,羽毛般的飞扬!呵!他怎能忘了南方的山山水水,乡土人情?那里有他的亲朋故友,有他年老的父母和弱妻稚子。在那里,他有过快乐,也有过痛苦,南方毕竟是他耕耘过的土地,汗水洒过的地方啊!10月的一天,他接到南方来的一封信,是父亲寄的,其中写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看到这里,朱自清不禁悲从中来,泪如泉涌,想到父亲待自己的种种好处,特别是八年前料理祖母丧事完毕,父子同车北上,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情景,犹如电影镜头一样历历在目。他似乎还看到父亲为给自己买桔子,蹒跚地走过铁道,两手上攀,两脚上缩,肥胖的身子显出努力样子的背影。想起当时的一切,他十分后悔自己那时年轻无知,不能体察父亲爱子之情,心中还老嫌老人说话不漂亮,暗地里笑他的迂。又想到,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东奔西走,可家中光景竟一日不如一日,以致老境如此颓唐。又想到,他近来情郁于衷,常常动怒,但始终惦念着自己和自己的儿子。哀伤和想念之情如滔滔潮水,铺天盖地而来,在晶莹的泪光中,他仿佛又看见父亲肥胖的,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是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他含着泪水,伏案疾书,以朴实的笔调细致地叙写那次和父亲别离的情景,透过父亲的一言一动,揭示了他对儿子的无限怜惜、体贴、依依难舍的深情。心灵在纸上疾走,他对父亲的刻骨思念之情,如涓涓流水,倾泻于字里行间,溶注于父亲的背影之中。写到最后,他深情地呼告道:“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平淡一语,蕴蓄着他对年迈父亲的刻骨相思。22年后,当文艺知识编者问他写作这篇背影的情况时,他答道:“我写这篇文章只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这种从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朴素,而实际上却能发出极大的感动力的文章,最可以作为朱先生的代表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正好代表了作者之为人。由于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中“朱自清”这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这是由文品论及人品了。7 .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叙写朱自清重返北京后的一段经历,同时分析了他的作品,指出当时动荡的时局对他这一时期创作的影响。B朱自清重返北京后,孤独寂寞,工作辛苦,加上身体虚弱,常常夜不能寐,他强烈地怀念南方那段美好生活。C朱自清不能忘记南方的生活,难忘南方的山山水水和乡土人情,故而情动于衷,写下了我的南方这首小诗。D朱自清回答有关写作背影的情况以及作者对这一回答的分析,表明作者已由朱先生的人品论及他的文品了。8 . 试从句式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画线部分的文字。9 . 朱自清朴素真挚的思想情感表现在哪些方面?试结合文本有关内容加以分析概括。10 . 为什么说“在中学生心中朱自清这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试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探究。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检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节选自马援诚兄子严、敦书、(注)马援,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陡(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汝曹:你们。施铃(jn)结缡(l)古制,女子出嫁,母亲为她系上衣服,披上围巾。11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非学无以广才_(2)遂成枯落_(3)所以复言者_(4)使汝曹不忘之耳_12 .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B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C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D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13 . 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2)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14 . 家书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甲)文诸葛亮劝勉儿子修身养性要从_中下功夫;(乙)文马援则告诫侄儿为人处世不能_。五、句子默写15 . 默写。(1)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二首(2)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党的十九大报告结束语引用了礼记中的一句话“_,_”,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大同世界”的憧憬和追求,那就是大道施行之时,天下为众人共有之日。(4)近年来,国家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百姓“安居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_,_”就体现了这种美好的愿望。六、诗歌鉴赏16 . 仿照忆梅的赏析示例,结合诗歌内容赏析白梅在情感表达上的特点和作用。忆 梅(唐)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赏析:忆梅中李商隐通过“梅”与“物华”的对比来突出对寒梅早春而发的遗憾。这早秀先凋,不能与百花共享春天温暖的“寒梅”,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表现了诗人沉沦羁泊的身世之悲哀。白 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赏析:_七、名著阅读名著阅读。(分)17 . 下面关于骆驼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作品围绕着祥子拉黄包车自食其力的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B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C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但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D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批判。18 . (小题2)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了解“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南京求学时,这段经历在朝花夕拾的(写出篇名)一文中提及。从朝花夕拾中我们知道,后来他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叫。(写出人名)八、综合性学习2018年10月30日,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班级开展以“先生已随桃花去 世间再无侠客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各组同学除进行专题研究外,还根据搜集整理的材料设计了一些学习任务。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19 . 第一组同学向大家推介“大侠金庸”。下面是他们搜集整理的两则材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纵观金庸一生,他有两支笔:一支写武侠,一支写社评,享誉香江。少年游侠,中年游艺,老年游仙。为文可以风行一世,为商可以富比陶朱,为政可以论道经邦。金庸传奇的一生,可谓多姿多彩之至。他曾说,自己“办报是真正拼了性命来办,写小说是玩玩”。1959年,他创办明报。那时,他白天管理报社,夜里写社评,还有武侠小说。明报创刊初期,全靠他日更武侠小说吸引读者。从创刊到1972年写完鹿鼎记封笔,连载几乎从未间断。金庸白天承担着报社当家人的事务和压力,晚上动笔写文章,夜夜不辍,靠大杯咖啡提神。不敢停啊!一旦报纸上的武侠专栏开了天窗,这份小报就要夭折。通常他离开编辑部是凌晨两点。金庸维持这种通宵达旦的写作状态竟达13年之久。写社评需要冷静分析、客观评判,写武侠小说需要构造宏伟的世界,离不开雄奇的想象、生动的细节、 (可歌可泣有血有肉)的人物。社评与武侠小说的创作完全是两种思维模式的产物。金庸竟然能切换自如,“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传为美谈。金庸写周伯通“左右互搏”时,不知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影子。金庸讲述了15个神奇而浪漫的武侠故事,将武侠小说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讲述了动人的爱情,创造了成人的童话,嘲笑了专制的可笑,歌颂了伟大的自由。金庸撰写社评数十年,切中时弊,见解卓然,预判准确,高峰时期每日一篇,近两万篇社评,累计数千万字,影响深远,人称“香江第一健笔”。30年时间,金庸将明报打造成香港极具影响力的报纸。有人曾经问他:“人生应如何度过?”他说:“大闹一场,悄然离去。”他真的大闹了一场,闹出了武侠小说的新世界,闹出了香港政治和文化的新风气。神雕侠侣里有一句话写离别:“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再精彩的小说,终究要有结局;再漫长的人生,也会迎来终点。金庸大侠, (挥袖作别就此别过)。(材料二)一代武侠巨匠金庸开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以汪洋恣肆的想象力,穿梭于巨大的时空背景,既用行侠仗义的武侠人物书写儿女情长,展现人生百态,也用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展现人生百态,观照现实烟云,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他的作品中凝聚着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游心自然、佛家的明世旷达,显示出迷人的文化气息、丰厚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民族精神。金庸小说不是畅销于一时一地,而是畅销于各时各地。对于金庸小说也有负面评价。有人说:“金庸小说不同于四大名著,是高级快餐。”其实,四大名著也是通俗文学,四大名著的说法刚问世的时候,也有过反对的声音,但最终历史证明了它们是经典。而且,水浒传本身就是古代最著名的武侠小说。无论如何,谁也不能否认金庸小说的文化价值。从“青衫仗剑载酒行”的飘逸,到“虽万千人吾往矣”的豪迈,我们深切感受到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自由精神,从“且自逍遥没谁管”的洒脱,到“江湖一入催人老”的放下,我们深切感受到独善其身和归隐孤山的达观修养:这些都是金庸小说给人带来的思考。(1)对(材料一)中加点字注音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间断(jin)悄然(qio) B.间断(jin)悄然(qio)C.间断(jin)悄然(qio) D.间断(jin)悄然(qio)(2)对(材料二)文中画线字笔顺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义”的第一笔是 “迈”的笔顺是:B.“义”的第一笔是 “迈”的笔顺是:C.“义”的第一笔是 “迈”的笔顺是:D.“义”的第一笔是 “迈”的笔顺是:(3)在(材料一)的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可歌可泣 挥袖作别 B.可歌可泣 就此别过C.有血有肉 挥袖作别 D.有血有肉 就此别过(4)请你根据上下文,推测(材料一)第段中的画线词语具体指什么。(5)(材料一)第段和第段各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任选一处加以修改。(6)(材料二)第二段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你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0 . 第二组同学研究“金庸与对联”。下面是他们选取的材料,请你在两个横线处任选一处,根据上下文将内容补充完整。有传说我和古龙、倪匡合出了一个上联“冰比冰水冰”征对,真正是大开玩笑了。汉语的对联有一定规律,最重要的一点是: 。我们不会出这样的上联征对。为了使读者易于分辨,我把我十四部长、中篇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凑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我写第一部小说时,根本不知道会不会再写第二部;写第二部时,也完全没有想到第三部小说会用什么题材,更加不知道会用什么书名。所以这副对联当然说不上工整,如“飞雪”不能对“笑书”, 。但如出一个上联征对,用字完全自由,总会选几个比较有意思而合规律的字。选自金庸作品集(新修版)序言21 . 第三组同学也在研究“金庸与对联”。下面是他们收集的三副金庸小说中的对联,请你说说最喜欢哪一副,并说明理由。(甲)上联:桃花影落飞神剑下联:碧海潮生按玉箫选自射雕英雄传(乙)上联:不来辽东大言天下无敌手下联:邂逅冀北方信世间有英雄选自雪山飞狐(丙)上联: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面目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选自射雕英雄传22 . 第四组同学研究“金庸与书法”。下面是他们选取的五幅金庸书法作品。请你说说最欣赏哪一幅,并从内容和书法两方面说明欣赏的缘由。23 . 第五组同学研究“金庸的文化底蕴”。下面是他们搜集的材料,请你根据材料将空白处补充完整。我今年春天去过绍兴,到兰亭王羲之以前写字的地方。那里的人要我写字,我说在王羲之的地方怎么可以写字呢?但他们非要我写不可,我便用对仗的形式写了两句:“班门弄斧,。”班门弄斧很狂妄,在王羲之家里写字就更加狂妄了。这次来北大,说好要作两次演讲,想起上次去四川杜甫草堂也写过诗,于是我在前八个字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八个字:“草堂题诗,北大讲学”。选自金庸先生北大演讲实录中国决不能重蹈历史的覆辙24 . 第六组同学研究“金庸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下面是他们根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其中“小说卷”金庸排名第四)制作的一张表格,请你从表格中挑选出三个作家的姓名(或原名、字),并写出其代表作。周舒沈贾李王万树润崇舍平尧蒙家郭谢文婉毛开郁宝棠凹佩镛贞予张煐弦朱查之莹良铮作人九、作文25 . 命题作文题目:我们是一家人要求: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字数在500字以上。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二、基础知识综合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对比阅读1、五、句子默写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